西方对中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对中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西方对中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网上没有找到能抄的,找了几篇网上的论文随便整理了一下,关键词放大了,相对容易理解,方便大家相互借鉴。不懂不要紧,这课水水过去了。

【内容提要】西方国家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包装后,夹杂在错综复杂难以分清的文化系统中对中国进行渗透,从而使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内容、名称、方式和过程上带有很大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渗透更难以觉察,是导致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混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化的重要原因。化解的途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综合利用多种策略和手段,全方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起因:意识形态渗透

特点:隐蔽性

带来的恶果

/ 应对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意识形态渗透的原因:

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我们不妨假设:国家之间总体上是矛盾的。各国通过各项外交政策进行矛盾的调和,便发展成不同程度的友好或矛盾关系。那么处理国家之间矛盾时便需要一个合理的思维框架,塞缪尔·亨廷顿将其“文明冲突论”称作“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将世界以文明划分阵营,以文明冲突理论作为处理国际政治的蓝本。当然还有一种,便是我们今天要主要阐述的——意识形态论,世界各主要国家以不同主流意识形态划分阵营,大体上我们可以看到会出现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的自由主义阵营;以及以中国为主要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当然还有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穆斯林阵营,意识形态对立的各方会维护自己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并且有时甚至会攻击对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不相容是相互矛盾的根源所在。当我们思考现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的关系时,美国时而不免陷入意识形态带来的偏见中,美国政府似乎正在奉行一种令人反感的外交政策,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久以来组织策划了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其手段是十分险恶狡诈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有着这样的描述:

第一个:所有的人类都遵循一个线性的发展规律,即从原始社会,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或早或晚,所有的人类社会,不管文化、语言、民族有何异同,都将最终演化到人类政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社会自此大同,在这人间天堂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必

须投身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正义的社会主义与邪恶的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正义终将胜利。

在大洋彼岸,还有另一个极其相似的版本:

人类社会遵循着一个线性的发展规律,指向一个终极目标:所有的人类社会,不论其文化有何异同,其民众是基督徒、穆斯林还是儒家信徒,都将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在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群体,而在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单位是原子化的个人。所有的个人都被认定是理性的,都有同一个诉求:

选举权,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一旦有了权选举,必然会选出好政府,随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选举民主制早晚将成为所有国家和民族惟一的政治制度,再加上一个自由放任的市场让他们发财,但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必须投身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民主国家代表正义,并肩负着在全世界推动民主的使命,有时甚至可以动用武力,来打击那些不实行民主的邪恶势力。

以上分别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的元叙事,它们用最简单的语法分别描绘了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和将来的终结。这便是中美矛盾根源的所在——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即“想象、期望、价值及假设的总和”。

意识形态近日已日益变成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的热词,前些日子袁贵仁部长发表的一篇关于高校意识形态战线的文章更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面对日益激荡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战场,战火已从暗处逐渐浮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绝非小事,苏联就是首先因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而逐渐被土崩瓦解。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维护是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识形态即国家为统治其人民所适用的思想统治工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唯一的不可撼动的。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意识形态的对立,想要颠覆中国,那么对中国实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最后让中国悄无声息地变颜色,是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最为推崇的方式。

意识形态渗透的特点:隐蔽性

(一)名称的隐蔽性。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由于意识形态屡负“虚假”、“空洞”、“偏见”等恶名,旗帜鲜明的直接的意识形态输出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感,所以,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时,一般不会直接标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更多的是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包装成所谓的“普世价值”、“普世伦理”、“普世文化”、“大众文化”等。在西方,某些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本源于西方历史传统并暗含意识形态内容的西方文化包装成“普世文化”,认为非西方国家要想现代化,就须以西方“普世文明”为蓝本和目标。如亨廷顿说:“欧洲的西方文明现在是世界的普遍文明。”[1](P42)“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1](P55)“20世纪末,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1](P55-56)一些西方学者还在其著作中模糊淡化意识形态,如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是“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历史的终

结”[2](P1)。事实上,当前西方国家输出的“普世价值”、“普世文化”、“大众文化”等大多是暗含意识形态内容的文化和价值。毋庸置疑,经由“普世”、“大众”等名称的包装和文化修饰,暗含意识形态的西方文化就蒙上了普世的虚假幻象,在远离其发生的特定环境后就会给人以形式上抽象的普遍性和合理性,这无疑增加了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的潜隐性、蒙蔽性,以及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此,侯惠勤教授认为:“把这种意图同那些有一定道理、又看似相关的命题对接,无疑是最有可能在乱中取胜的策略。”[3]西方国家还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嵌入在大众文化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隐蔽性渗透。“大众文化从来也没有宣布要消解甚至颠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大众文化又确确实实在静悄悄地改变或者更确切地说遮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4]西方国家之所以将暗含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西方文化和价值冠以“普世文化”、“大众文化”等名号,是资本主义的辩护士用来掩盖西方文化和价值的阶级性质,借以蒙蔽群众和输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及社会制度的一种策略和手段。他们刻意将这套东西包装为所谓的“普世文化”,无非是为了增加蒙蔽性和减少推销阻力,从而达到实现其意识形态斗争的目标。当代世界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淡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思潮并非是“意识形态终结”,只不过是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转换,相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还将更加复杂。

(二)内容的隐蔽性。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消除,明确颠覆中国意识形态的著作和文化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公开发行,西方就将意识形态的内容分散嵌入在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大众文化产品中对我国进行渗透,从而使西方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家所创造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说和观点。从表面上看,中国出版的大部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无关,其实其内部大都嵌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学习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避开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在外语学习中,要想理解语言和进行熟练的交流,就必须掌握西方文化。西方的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就嵌入在西方的语言文化内容体系中,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学习时是不可能将西方语言内容体系中的意识形态清晰分开的。当前我国翻译介绍的西方著作和一些高校使用的西方原版教材,大都宣称“价值无涉”,似乎和意识形态渗透无关。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价值无涉的著作,因为学者分析问题必须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并带有价值判断。西方学者霍尔瓦特指出:“科学与价值判断是不能分割的。科学需要思考,但思考本身不是目的;思考意味着意向。当一个人思考时,他企图做某件事情,他愿意出现某些事情。因此,正是这种事情的性质决定了实证判断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

[5](P266)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存在一定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可以提出相对应的政策主张。相反,“如果离开价值观,那么,社会科学家最多只能搞一些技术性的计量研究”[6]。所谓“价值无涉”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大多具有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暗含意识形态内容。除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外,西方的报刊、影视等“大众文化”产品中也都嵌有意识形态的内容。大众文化产品具有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二重属性。作为大众文化,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大众审美娱乐的需要;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载体,它内部又嵌有意识形态的内容。当前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大众文化产品在中国高校和市场中有很高的占有率,其中嵌入的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输入和推介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和大众文化,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但是,由于文化本身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文化因子错综复杂、难以分割,很难对其中隐蔽的意识形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批判。唯物辩证法指出:“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