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基础地理空间大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提纲(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一个Coverage的数字化,数字化的过程包括选择控制点、数字化控制点、确定投影信息、采集数据、编辑和修改数据等;④对收集来的空间数据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并给空间实体赋属性值;⑤进行坐标变换和底图接边处理就建成了分层管理的空间数据库。

五、任务分配与计划

本组成员:杨森泉杨剑钢张晨欣熊倩倩

任务分配:

熊倩倩张晨欣:负责花圃草地等填充物的删改,修改dwg格式的校园图,指导整个小组地物的提取,数据导出创建拓扑,错误检查及要素转面的操作,监督各个成员的作业流程实施情况,并主要负责整个设计报告的设计

杨森泉杨剑钢对等高线,高程点等的删改,辅助组长完成校园图的修改,学会地物的提取,创建拓扑,要素转面等工作,共同完成了拓

扑的错误检查及改正。

六、任务分配与计划

任务包括:对未修改过的DWG格式的数字校园地形图作一定的修改,删掉不必要地物,如台阶、花圃填充物、草地填充物、等高线、高程点等,还要对其他地物进行修改,比如说道路的闭合,房屋拐角的闭合。将修改好的图导入ARC MAP,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分别导入点状、线状、面状地物,不能一次性导入全部图像。

计划:将导入的图进行定义查询,提取需要的地物,之后对提取出的地物进行数据导出,注意导出数据类型为SHP格式,注意命名和文件目录,还可对提取要素进行要素转面等处理。之后在目录下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要素数据集,并导入数据,再新建拓扑,添加拓扑规则,比如说地物之间不能相交,不能有悬挂点,不能有伪结点等规则,之后对建好的拓扑进行验证和错误查找,改正错误之后对结果进行保存并输出结果。

七、E-R模型设计

八、关系模式

九、属性结构表

说明表2:

十、编码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