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构造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构造要求
1.结构构造要求
1.1.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的厚度和钢筋之间的净距离等。梁的正截面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对最大最小配筋率均有限值,它们的破坏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为了防止斜截面的破坏,通常采用下列措施:限制梁的截面最小尺寸,其中包含混凝土强度等级因素;适当配置箍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当上述两项措施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配置弯起钢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1.2.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结构构造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1.3.墙体的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产生裂缝的地方。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内拉应力,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1.4.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可分为焊缝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三种。焊接材料与母材应匹配,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采用射线探伤。
2.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
2.1.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结构抗震的如下措施: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设置钢筋构造要求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3.建筑构造要求
3.1.楼梯间: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出口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
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
220mm。
3.2.墙体:在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处,由于结构的变形会引起外墙装修层的开裂,设计时应考虑分缝措施。当外墙为内保温时,在窗过梁,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处产生冷桥现象,引起室内墙面的结露,在此处装修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外墙为外保温,不存在此类问题。金属保温窗的主要问题是结露,应将与室外接触的金属框和玻璃结合处作断桥处理,以提高金属框内表面的温度,达到防止结露的目的。
4.建筑装饰装修构造要求
4.1.吊顶的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吊杆长度超过1.5m时,应设置反支撑或钢制转换层,增加吊顶的稳定性。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龙骨在短向跨度上应根据材质适当起拱。大面积吊顶或在吊顶应力集中处应设置分缝,留缝处龙骨和面层均应断开,以防止吊顶开裂。石膏板等面层抹灰类吊顶,板缝须进行防开裂处理。为解决振动传声问题,应在吊杆与结构连接之间、四周墙之间设置弹性阻尼材料,减少或隔绝振动传声。
4.2.涂饰工程: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饰层,并涂刷界面剂。厨房、卫生间、地下室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5~35C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