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

1.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答: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国家、社会的普遍利益和意愿,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出于各种考虑,政府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也就是进行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市场机制进行初次分配后,通常会出现较大的收入差距,有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为了控制收入差距,缓解贫富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应当出面进行收入再分配。

(2)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需要保卫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支持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等。这些活动需要通过收入再分配(比如征税)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3)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而收入再分配(比如征税、转移支付等)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途径和资金。

(4)政府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性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出于协调地区发展的需要,政府会进行收入再分配(如地区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为了支持某些战略性行业的发展(如某些高科技产业、先导产业等),政府需要通过收入再分配来筹集资金。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这需要收入再分配来筹集资金。

2.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

答: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1)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①加大对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铲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为城乡劳动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

②通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改革行业垄断体制,引入多元竞争主体,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③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破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逐步消除部门和地方对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要素市场的竞争,为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企业创造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

④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对公共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不公平状态,缓解由此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⑤继续加大反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腐败、贿赂和各种权钱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2)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我们要按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调节过高收入)的思路,使居民之

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财产税,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制度。另外,建立稳定的、有效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社会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和贫困地区予以有效援助。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逐步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差距,让全体国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3.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什么?

答: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提供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为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弱者编织一张“安全网”,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为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市场经济的“减震器”。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降低激烈竞争和意外风险对他们的冲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可以说,社会保障产生的效应能增强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安全感,增加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感,从而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功能。

(2)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征税和转移支付,把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给另一部分人(老、弱、病、残、伤等),起到了调节居民收入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弱、病、残、伤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实上就是进行收入的再分配,它可以降低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公平。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普遍地、无例外地为社会成员提供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使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社会成员就能够在基本生活获得保障并解除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不会因先天不足或生活无着落而输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因此,社会保障具有增进社会成员之间机会平等的功能。

(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疾病、意外伤害以及失业的威胁。而社会保障能为遭受威胁的劳动者提供各种保障,保证劳动力得以恢复,劳动力再生产得以延续。

(4)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保障资金的筹集、支付以及投资活动,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调节作用。比如,当经济衰退、失业率提高时,由于失业保险金给付的增加,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增加社会需求,刺激消费,对经济衰退起到自动缓解作用;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失业保险金支付相应减少,这样又可以抑制消费,缓解经济过热趋势。因此,社会保障不仅具有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还具有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