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地图
第2讲 地图 教学课件

2.地图上的方向
(1) 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
(2)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 N
向 北
(3) 经纬网定向法:
方
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W
正西 N 在实验区的___ 学 科技园区 校 东北 在学校的__ 正东 在学校的___ 农业实 验区
在 学 校 的 东 _ 南 _ 火车站
0 2千米
1:200000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1厘米
0 100米
1:10000
170
180
170
A
50
B
60
比 例 尺 的 计 算
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
东亚地图
北京地图
北京
图 A 图 B
0
1000km
0
100km
两图图幅相等, B 图的比例尺大, A 图的 地区范围大, B 的内容详细。
200米<A<400米 600米<B<800米
实战演习:
在下面甲乙两图中找出山谷的位置,若 山谷中都发育有河流,说说河流的流向。
结论: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坡度的定义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
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 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h
∠1 ∠2 ∠3
tg∠ = h D
D1 D 2
D3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分 层 设 色 地 形 图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分析
1、绘制方法 ①选择剖面线。 ②绘制水平底线,剖面线与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其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经纬度和经纬线1.纬线和纬度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圆圈,表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
自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
2.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东经度的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的度数向西增加。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为20°W-0°-160°E,西半球为160°E-180°-20°W。
三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应用:(1)定位置①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书写地理坐标时应将经纬度用小括号括起来,如(25°W,55°N)。
②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网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和大洋等区域。
(2)定方向①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看自转方向,定南北(北顺南逆);确定南北半球,定东西。
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D在E的正东方,C在E的西北方。
右图,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B在A的正东方向,C在B的正南方,C在A的东南方。
②方格状经纬网A 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点在北,南半球的点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B 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数值大的在东;同在西经度,数值大的在西;分别在东经度、西经度的两点:两者之和<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两者之和>180°,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图中,A地位于B地的东北方向,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2讲 地图

第2讲地图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文字式: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数字式:1∶500 000线段式:(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准确度越高。
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珠穆朗玛峰8 844.43 m图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在进展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那么要减五个“0〞。
1.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 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 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1n2倍,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那么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上图)。
假设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缩小1/2,那么新图比例尺为1∶10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那么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右图)。
●考向1利用地图中的比例尺定位置1.下列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列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答复下题。
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解图流程】【尝试解答】B●考向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2~3题。
中考地理精品课件 中考考点全攻略 第1部分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 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色原则: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 冰川。(一般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4.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种类
特征
平原 海拔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地势低平
海拔在 500 米以上,面积较
地面起伏 小
高原
边缘陡峭
大
种类
特征
山地 海拔较高,多在 500 米以上 坡陡谷深
• 考例1 绘制地图时,其图幅大小与所选C 比例 尺的对应关系是( )
•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
• 【解析】 图幅相同的几幅地图,比例尺越 大,表示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反之,比 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当 表示范围相同时,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 成正比。
了解工业布局与主要工业部门
农业图
了解农业的分布和特点
•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 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小,应该选用大比例 尺地图,地理信息较详细;如果查询地区的 范围较大,应选择小比例尺地图。
• (3)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的应用
• 目前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交通、农业、救 灾、天气预报等方面被广泛运用。
比例尺的大小与表 图幅相同时: 示范围大小、内容 ①比例尺越大,所画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 详细
详略的关系
②比例尺越小,所画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 粗略
①绘制小范围的地图,如校园图,应该采用 大 比
绘制地图比例尺的 例尺
选取
②绘制大范围的地图,如世界地图,应该采用 小 比
例尺
• (3)图例和注记 • 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 ②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等。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模块一 第一章 第二讲 地

答案:1.B 2.D
(2019· 武邑中学调研 )如图 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 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题。
3.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若在图中的甲框 中添加一个指向标,正确的是 A. B. C. ( D. )
解析: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即罗布泊 西北方向有博斯腾湖。若在图中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 应该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D 正确,A、B、C 错误。
(3)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 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 (单位: m)的坡度:B>D>A>C。
(4)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 tan α=H/L 的值进行 比较。 H 表示坡高(相对高度), 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 L 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小时就需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 越大。 【点】 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 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 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 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减五个“0”。 【联 1】 实地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 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东北部, 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相符, A 对。乙图中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 东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 不符,B 错。丙图中主干道呈东西方向,河流大致呈西北—东南 方向,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 C 错。丁图中主干道呈东西 方向,河流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东南 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 D 错。
【名师面对面】2015届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1部分 第2讲 地图

略之间
的关系
比例尺的缩放规律 比例尺的缩放要特别注意“放大”与“放大到” 以及“缩小”与“缩小到”的区别与差异。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 比例 尺缩 放的 计算 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
例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倍,则缩小后的 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地图三要素及判读地图的基本步骤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的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
小与分母的 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 关系 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的放大与 缩小
比例尺放大缩小多少倍,等于分母缩小
或放大多少倍;地图图幅放大、缩小的 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第二讲 地 图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图上距离 (1)比例尺的定义:表示______________比 实际距离 ______________ 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又叫缩尺。 (2)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_。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2.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一般定 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法:指示正北方向。
(3)经纬线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4)经纬度法:经度变化方向为东西方向,纬 度变化方向为南北方向。 (5)时针法:表示地球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 (6)海陆轮廓法:极地是大陆表示南极,极地 是海洋表示北极。
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学案鲁教版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标展示核心素养1。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3。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1.区域认知:能够根据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归纳某区域的地貌特征。
2。
地理实践力: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判读方法,能进行线路、坝址选定,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基础梳理]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基本特征【特别提示】1.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3)地形基本部位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A 山顶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B 山谷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C 山脊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D 陡崖等高线重合E 鞍部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之间的区域【素养引领】1.(地理实践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画出坡面径流的方向?提示: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且由高处指向低处。
2.(综合思维)下图中的湖泊对河流AB段的流量是否具有调节作用?试说明理由.提示:有调节作用。
因为河流发育在山谷中,而山谷处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故图中河流由A流向B,图中湖泊位于AB河段的上游,对AB河段的流量有调节作用.(4)五大地形类型特征等高线特征海拔地表起伏程度高原中间疏,四周密较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密集高,超过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稀疏较低,一般不高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坡度平缓盆中间疏,无限制四周高、中【素养引领】3.地形、地势和地貌有什么不同?提示:(1)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常见的有五种: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
(2)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3)地貌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有时又称地形,但是比地形的范围更广泛,除基本的地形类型外,还包括各种内外力地貌。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2021版新课标一轮总复习地理讲义:第一章第二讲 地图含答案

第二讲地图考点一地图的三要素对应学生用书p51.比例尺(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__实际距离__。
(2)三种表现形式:①数字式:1∶1 000 000;1/1 000 000;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③线段式:。
2.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__符号__。
(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对应学生用书p5一、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详细的关系(1)(2)实际范围相同时3.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0 000的比例尺缩小1/5,即比例尺缩小到4/5,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4/5×1/10 000=1/12 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例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1/9。
二、地图上的方向1.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1)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情况下:箭头指向N 。
方法:指向标平移。
如下图所示,A 在B 的西北方。
(3)经纬网上的方向判定。
第一章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 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3.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两地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 相= H 高-H 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 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 为等高距,H 大为重 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 n=4,Δd =100 m,H 大=400 m,H 小=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 同图等距
(等高距)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重合为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 疏缓密陡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图1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图2
1.“雪如意”大跳台与停止区的最大高差约为( )
A.96 m
B.136 m
C.236 m
D.336 m
2.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选址在山坡间的凹地中,主要考虑( )
A.减小风力
B.赛场排水
C.增大高差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2024届高考一轮地理课件第1部分 第1章 第2讲 考点2 地形剖面图

在剖面图中依次画出等高线图中各交点对应的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 接起来。根据剖面图可以看出,受陡崖的阻挡,在观景台M处不能看到 山下的湖泊O处。解析图如下:
(2022·辽宁沈阳重点高中一模)下图是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略图,该地 地形复杂,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图中 三个瀑布中,甲瀑布落差最大,丙瀑布落差最小,丙瀑布落差为,计划在该市郊区某处进行旅游开 发建设。下图为该区域旅游规划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观景台M、N之间有一条“森林氧吧路”,请说明其呈蛇形的理 由。
(2)判断在观景台M处能否看到山下的湖泊O处,请画剖面图并进行 说明。
[答案] (1)“氧吧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步 行。
(2)不能。陡崖顶部阻挡了视线。见解析图:剖面线形态、坐标轴名 称、单位、数值、观景台、湖泊。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剖面图的画法与应用。考 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题, 据图可知,M、N之间地 势起伏比较大,“氧吧路”修建成蛇形是为了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从而 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游客步行。第(2)题, 在横轴上取与MO的长度相同 的线段,在纵轴上取适宜的长度,并划分为10等份,每份为100米。找 到等高线图中与MO相交的各点,从各点向下作垂线,在纵轴找到该点 对应的海拔高度并作水平线,确定垂线和水平线的交点。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1)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 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要特别注意 “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 “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 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课)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②气候差异及判断 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0.6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_越__高___ 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__迎__风__坡降水多于__背__风__坡。 光照差异:阳坡_多__于___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4. 地形剖面图 (1) 含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 面___地__势__起__伏___状况。 (2) 意义:地形剖面图是在___等__高__线__地__形__图_____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 修建渠道,建筑___铁__路__、__公__路____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3) 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部位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山地
闭合曲线,外低
(山峰)
内高,符号▲
盆地
闭合曲线,外高
(洼地)
内低
山脊 (山脊
线)
等高线凸向低 处,山脊连线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四周低,
中间高 四周高,
中间低
从山顶到山麓凸 起、高耸部分
地形 山谷 (山谷 线)
鞍部
陡崖
表示方法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 谷连线
2. 等高线及其基本特征 (1)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地面__海__拔__相__等____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__闭__合__曲线,称为 等高线。
(2) 等高线地图的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_相__同___
同图等距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__相__对__高__度____是一 个定值(等高距)
图示
区位选择要求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 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 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 建设成本,保证运行安全(左图中公路选线应为 EHF)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1章 第2讲 地图 含解析

[最新考纲]1。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思维导图]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填写下列内容.(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密集.(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4)A点海拔H是900<H<1_000米,A、B的相对高度Δh为500<Δh<70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500≤H<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为200≤Δh<400米。
提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300、100〈B<200.2.坡度大小的判断(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坡度越缓。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纲呈现]1。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思维导图] 3。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考纲解读]1。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重点)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
2.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3.不同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特征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
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盆地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峡谷两侧高,中部低,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峡谷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4.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地理实践力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较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较密集.5.坡的类型(1)均匀坡错误!(2)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如甲、乙图所示。
(3)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如丙、丁图所示。
6.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1)两点间的相对高度ΔH=H-H低高(n-1)d<ΔH<(n+1)d注: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 北
3.常见图例和注记
图例
含义 ____ 居民点 ____ 洲界 长城 运河
图例
含义
常年河、湖 ________
铁路 ________
图例
含义 水库
山峰 ______
时令河、湖 沼泽
关隘
沙漠 ______
二、地形图的判读
图 1-2-1
海平面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方法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题 5】图 1-2-5 中,B 点位于 C 点的( D )
图 1-2-5 A.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B.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方法点拨】极点俯视图中,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
【例题 6】(2011 年湖南邵阳)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
图 1-2-7 (1)图中村庄 A 大致在村庄 B 的________方向。 东北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 西北向东南 【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可将参照物(B 村庄)作为坐标中心,平移指向标,再进行位置判断。
考点 4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A.10℃
C.6 ℃
B.8℃
D.3℃
【方法点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考点 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的识别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 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弯曲变
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 1-2-9①中 CD 处,为山
脊。图②中 CD 处为山谷。
图 1-2-9
2.山峰和盆地
如图 1-2-10,甲处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 四周数值低。 乙处为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低,四周数值高。
图 1-2-10
【例题 9】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1-2-11), 回答下列问题。
图 1-2-11
(1) 图 中 字 母 所 表 示 的 地 形 部 位 分 别 是 : A.________ 、 山顶 B.________、C.________、 E.________。 鞍部 山脊 陡崖 (2)图中 AD 和 BD 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 AD (3) 图中周庄在李庄的 ________ 方; 小河的大体流向是 东北
【例题 2】(2011 年湖南湘潭)图 1-2-3 为四幅区域示意图,
按比例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D )
图 1-2-3 A.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方法点拨】同等图幅下比例尺大小与所含范围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所含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所含范围越大。
【例题 3】(2011 年广西百色)下列四个比例尺来自,最大的是C.500 千米
D.5 000 千米
【方法点拨】注意数字式比例尺 1∶25 000 000 的含义:图
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5 000 000 厘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厘
米换算为千米要去掉 5 个 0。
考点 2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 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越大,所含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 越小,所含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粗略。
( D )
A.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 千米 B. C.百万分之一
D.1/100 000
【方法点拨】将比例尺统一用数字式表示,再统一单位为
厘米进行大小对比。
考点 3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例题 4】图 1-2-4 中 A 点位于 B 点的( B )
图 1-2-4 A.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考点 1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的换算
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把厘米数
的小数点前移五位。数字式比例尺没有标明单位,一般来说是
厘米。 【例题 1】(2011 年黑龙江鸡西)某地图比例尺为 1∶25 000 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 2 厘米,则这两地之间的实地 距离是( C ) A.5 千米 B.50 千米
图上 1 厘米表示 实地距离 5 千米 1∶500 000
数字式
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小 ①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_____。
详 小 ②比例尺越大,范围越________(大/小),内容越________(详 /略)。
2.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 1-2-6 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 的变化( )
图 1-2-6
A.东北→正东→正北
B.正北→东北→西北
C.正北→正东→西北
D.东北→正东→西北
【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根据指向标判别方向。 将指向标平移,注意行进路线中方向的变化。 【答案】B
【例题 7】读图 1-2-7,回答下列问题。
第 2 讲
地图
比例尺 方向 一、地图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例。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计算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表现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平原 高原、山地 ________,黄色表示______________。 6.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 状况。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 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旅游地图 如旅游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 ,查询道路信息可以参考 交通地图 政区图 ________________,查找国家位置可以看________________等。
(2)等高线地形图(图 1-2-2)中六种地形部位的名称:
山谷 山脊 山地 鞍部 A .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 陡崖 盆地 E.________、F.________。
图 1-2-2
海洋 5 . 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 ________ , 绿 色 表 示
自南向北 ____________。
(4)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 F 处宜发展以________为主的农 种植 林 业,B 处发展________业为主。
【例题 8】读图 1-2-8,回答(1)~(2)题。
图 1-2-8 (1)若图示地区表示山脉,山峰 B 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D ) A.2 000 米 C.4 000 米 B.3 000 米 D.2 600 米
【方法点拨】首先判断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根据等高距(h)判断与所求点(B 点)最近的等高线的高度(H1)。所 求点(B 点)的高度(H)则为:H1<H<H1+h。 (2)已知 A 点温度为 16℃,山顶 B 点温度可能是( C )
另一地点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也
海拔 就是两点之间的________差。 3.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4.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的关系
陡 (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________;等高线越稀疏,坡 缓 度越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