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探讨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是指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列车内部通信、列车与地面通信、线路监测等功能所采用的各种施工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下面本文将对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列车内部通信列车内部通信是高速铁路通信中基本的技术之一,它保障了旅客和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

高速铁路列车内通信除了普通电话通信外,还应包括视频通话、应对车站紧急联系、对乘客带来的疑问及时做出回应等多种功能。

而这些功能也需要高速铁路通信的技术支持。

目前,高速铁路列车内部通信技术主要是使用移动与固定份额网络来实现。

同时,使用了GPS技术,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以及增强了列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二、列车与地面通信高速铁路列车和地面的通信主要是通过WiFi技术和移动蜂窝网络技术实现的。

高速铁路列车内部主要通过WiFi与地面进行网络通信。

而列车WiFi的源是通过附属于行驶铁路线路的铁塔路由设备接受地面网络信号,然后将信号传导到列车的WiFi访问点。

这种技术可以保证车上无线网络的持续连接,同时可以在范围内实现较高的速度和可靠性。

而铁路地面网络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铁路通信信号基础设施建设是向着全光纤光电子化迈进的,其中包括通信信号配套保障、宽带数据业务、卫星通信、 GPS 位置报告及监控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铁路的通信质量和速度。

三、线路监测高速铁路线路监测包括线路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高速铁路的线路存在较高的复杂性,线路的安全防护十分重要。

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生产管理手段,比如在实现列车的同步模式控制和监督过程中,可以使用视频监测技术进行线路的状态监测,同时使用空间光通信技术,保障高速铁路线路的高速、高效传输。

维护高速铁路线路一方面要靠现场人员巡检,另一方面也需要使用无人航空器设备进行检测。

无人机技术可以对困难地带区域进行高清精准摄影从而加快施工效率;此外,还能够进行探测工作,在区域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摸索。

lte高铁解决方案

lte高铁解决方案

lte高铁解决方案
《LTE高铁解决方案》
在现代社会中,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在高铁行驶过程中,由于速度快、信号覆盖范围广、移动信号频繁切换等特点,传统的通信网络往往难以满足高铁列车上的通信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TE高铁解决方案应运
而生。

LTE高铁解决方案利用LTE技术,通过建设专用的高铁通信
基站和网络,实现高铁列车上的移动通信需求。

相比传统的
2G、3G网络,LTE高铁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带宽、更快的传
输速度、更稳定的信号覆盖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满足高铁列车上的通信需求,实现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无缝覆盖和业务连续性。

在LTE高铁解决方案中,除了建设专用的高铁通信基站和网
络外,还可以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天线分集
技术等技术手段,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信道估计、多天线自适应调制解调器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和通信质量,确保高铁列车上的通信服务稳定和高效。

在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LTE高铁解决方案还将
进一步升级,实现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覆盖性能,为高铁列车上的通信服务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LTE高铁解决方案》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为高铁列车上的通信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人们出行带来更便利、更快捷的通信体验。

GSM-R

GSM-R

全球铁路专用移动通信(GSM-R)GSM-R是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为平台,针对铁路的特点,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目前,欧盟已有12个国家铁路装备或准备装备GSM-R,我国铁路已经确定GSM-R为我国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青藏铁路和大秦铁路将首先采用GSM-R系统。

移动通信是铁路运营的基础。

在高速铁路对地面信号依赖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列车安全运行更需要高质量的通信设施,来满足列调和列车控制、司乘人员、运营指挥中心、车站管理和线路维护人员之间的话务通信等等。

这样,一个统一标准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在开放和统一的铁路网中具有重大作用。

1 .GSM-R的由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英文缩写)起始于1982年,是欧洲邮电局长会议(CEPT)的一个特别工作组为泛欧洲移动通信制定的一个标准。

这个工作组的名称是GSM,开始时并不指这个通信系统。

1988年在马德拉岛的GSM全体会议上,通过了系统的基本参数。

1989年欧洲通信标准研究所(ETSI)成立,特别工作组成了ETSI的一个部分。

1992年1月20日这个工作组才得以新命名SMG(Special Mobile Group),开始了对GSM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1992年GSM网络标准开始公开,之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所代表的第2代数字移动通信的份额达到了世界市场的2/3。

上世纪90年代,欧洲铁路通信多采用电缆和模拟无线技术,存在35个不同平台,仅德国铁路就有8个模拟无线系统;存在着维修、更新成本高、与现代通信不兼容等问题。

国际铁路联盟(UIC)旨在为不间断的过境运输提供一个标准铁路通信系统,进行了统一铁路通信的研究,包括:无线频带的确定以及通信系统的选取。

1995年选定了900MHz的频段。

1997年开始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建立了试验网,在与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对比和试验后,针对高速铁路的需要,决定在全球数字移动通信(GSM)平台上,开发出具有铁路的专用功能的移动通信系统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to Railway的缩写)。

铁路无线通信工程中的LTE—R技术探讨

铁路无线通信工程中的LTE—R技术探讨

铁路无线通信工程中的LTE—R技术探讨作者:陶柁丞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23期【摘要】 LTE-R技术使得视频监控与实时互联网等业务等得到了实现。

本文主要分析了LTE-R技术的性能,并分析了LTE-R技术在铁路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关键词】铁路无线通信 LTE-R技术随着铁路交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GSM-R技术在语音与数据服务上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列车和乘客对于高速数据的需求。

而当前的乘客都需要使用移动宽带服务,通过运用笔记本等移动设备在铁路旅途中完成一些必要的商务工作或者进行娱乐游戏消遣时间,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因此,LTE-R技术在铁路无线通信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一、LTE-R技术的性能分析1.1 LTE-R的主要技术特征LTE-R(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是为了满足高速铁路运营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移动宽带接入技术。

LTE-R技术具有一些传统技术所没有的特征:LTE-R技术可以提供好几种带宽服务,能确保百兆级的数据传输能力;LTE-R所使用的网络结构是全IP的,不管开展哪种业务,都是建立在IP分组交换的基础上;保证了无线网络的准时性。

将控制面的时间延迟控制在100ms以内;而用户面的时间延迟控制5ms以内;对很多无线接入技术具有特别的功效,比方说3G、2G、WiMaX、WiFi,在这些方面的连接能力相当强。

1.2 LTE—R的关键技术1、OFDM技术。

OFDM也叫做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

OFDM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多径时延而导致的码间干扰与频率选择性不强等问题。

OFDM主要是把高速率信息变成无数个并行的低速率的分数据流,将其调制到正交的子载波上完成传输;接收端试用一样数量的子载波调解接收信号,在获取了低速信息后,再适时进行并与串的转变,获取高速信号。

如果子信道的带宽太小,能有效克服码间干扰。

为了减少发射终端的的成本消耗,LTE空中接口上行链路常常会用到SC-FDMA技术。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对于列车运行安全以及旅客通信需求的满足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对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特点、仿真建模方法以及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特点: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与传统的移动通信信号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关键特点如下:1. 高速度:高速铁路列车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运行,因此通信信号传输需要快速且稳定。

2. 多路径衰落:高速列车运行时,会经过隧道、山区和高楼等地形,导致信号传输会经历多路径衰落的现象。

3. 高速移动:高速列车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因此通信信号需要与列车保持良好的同步。

4. 多用户:高速列车上的乘客数量众多,对通信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

仿真建模方法:仿真建模是研究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重要手段,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仿真建模方法:1. 射线跟踪技术:射线跟踪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电磁波传播仿真技术,它通过计算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模拟真实环境中的信号传输效果。

2. 大规模仿真:大规模仿真是一种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仿真模型,模拟高速列车的运行轨迹以及通信信号的传输路径,以分析信号强度和传输延迟等参数。

3. 车载台移动仿真:通过在列车上搭载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并利用GPS和地面基站网络进行通信信号的测试与仿真,以模拟车载台在高速铁路上的通信性能。

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实验研究对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性能评估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信号覆盖评估: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覆盖测试和强度测量,评估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 传输延迟评估:高速列车通信信号的传输延迟对于通信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测量信号传输的延迟时间,为延迟控制和优化提供依据。

3. 多路径干扰分析: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在复杂环境中传输时会受到多路径衰落和干扰的影响,实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多路径干扰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PPT课件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PPT课件
分析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
探讨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 未来发展方向。
提出加强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和管 理的建议。
02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功能
系统定义
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是专门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主要 提供列车调度、铁路公务、应急抢险以及旅客服务等移动通信业务。
运营管理模式及流程优化
01
02
03
运营管理模式
采用集中管理、分级负责 的模式,确保系统高效运 行。
流程优化
针对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 节,如故障处理、设备巡 检等,进行优化,提高工 作效率。
标准化管理
制定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 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标 准化。
维护保养策略及成本控制
维护保养策略
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 包括定期检查、预防性维 护等措施,确保设备处于 良好状态。
当前阶段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形成了以GSM-R系统为主、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为辅的格局;同时,随着 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正朝着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时延的方向发展。
03
关键技术分析
无线通信协议与标准
GSM-R
基于GSM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满足列 车调度和列车控制等业务需求。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和智能化铁路建设的推进, 对铁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的要求越来越高。
研究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 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 于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高速铁 路、山区铁路等特殊环境下的应

高速铁路无线宽带接入方案探讨

高速铁路无线宽带接入方案探讨

无 线 光 纤 技 术 主 要 利 用 光 纤 将 基 站 的 无 线 信 号 拉 远 , 为 较 远 的 或 难 以 被 覆 盖 的 区 域 提 供 无 线 覆 盖 ,可 以 实 现 扩 展 铁 路 沿 线 基 站 覆 盖 功 能 。 当使 用 无 线 光 纤
2 1 网络 结构 . 车 内 通 信 网是 高 速 铁 路 三 层 网 络 结 构 中 的第 一 层 ,
在 检 测 到 A 的 信 号 后 ,将 通 过 此 A P P,连 接 到 列 车 内 的 无 线 光 纤 作 为 接 入 网 的 接 入 节 点 进 行 远 程 覆 盖 , 可 较 好
网 络 。 同 时 在 每 个 车 厢 内部 还 提 供 相 应 的 网 管 设 备 ,负 地 满 足 网 络 接 入 需 求 。
2 高速 铁 路无 线 宽带接 入 网络 结构
衡 量 未 来 超 宽 带 移 动 体 系 的6 指 标 :覆 盖 ( o)、 个 C
的 切 换 过 程 ,而 是 由T T 表 车 内 用 户 进 行 统 一 的 位 置 A 代 更 新 和 切 换 。 外 来 的 信 令 到 达 T T , 先 到 达 列 车 的 网 A 后 关 和 无 线 接 入 节 点 ,再 经 过 车 内通 信 网络层 和 第 三 层 分 别 是 无 线 接
Ln ,AD L)、 以 太 网 、I E 8 2 1 等 技 术 提 供 数 据 ie S E E 0 .1 的转 发 服 务 。 目前 第 四代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 t G n rt n 4h e eai o
Mo ieCo bl mmu iain,4 n c to G)快 速 发 展 和 广 泛 应 用 ,也
交 频 分 复 , F AS — r o o a F e u n yDiiin 【 _ f j( L H O t g n l rq e c vso h Mut lx g L S — F M )等 技 术 实 现 。 聚合 网 可 通 lpei ,F A H O D i n 过 非 对 称 数 字 用 户 环 路 ( sm t cD gtl u sr e A y mer ii bci r i aS b

5G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

5G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

5G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摘要:当前,4G技术的功能更加完善,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并依然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5G时代的全面来临打下了定基。

5G技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许多方面,如频带效率高、通讯特性好等,这对于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而言十分必要。

这样,高速铁路传输控制系统就可以合理利用了5G系统中涉及的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从而使得列车运行的调整更为科学合理。

本文对5G技术及其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5G无线通信;铁路通信;应用引言:随着工信部向国内移动企业、国内联通公司企业、国内电讯以及国内广电四部网络真正授予了五G商用车牌,5G互联网技术已具有充分进行上网工程建设与商用运作的先决前提条件。

五G技术将能达到高速度宽频,低延时和海量的物联服务,其投入巨大将使全球交通领域完全变革,而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蓬勃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部门将推出五G技术,能一改以往在列车上网络不稳定、网速过慢等问题,将给乘客带来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与此同时,凭借五G所拥有的良好特性,它在中国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也将会推动我国高速公路智能蓬勃发展。

一、5G系统指标1.1.频带利用率铁路网络从形成之初至现在,已进行了比较漫长的发展时期。

因此,管网信息系统已相当完善。

在其中融入了较多先进科学技术。

在系统的运用效果加以评价时,还可以采用多项科学技术指数。

并以此为基础作出了综合性评估。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综合评估指数便是信息频带利用率。

借助这项科学技术指数,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系统特性。

就线路网络中对频率带的利用水平程度而言,系统当前仍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主要就是由于无线电信号波传输的穿通力过强,从而使得信息频带总量大,自然地也造成了信息频带的利用率一直无法获得有效地提升。

而5G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一问题,因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种技术都可以使频带利用效率在原来基本上进行有效地提升,从而使通信频带损失量限制到最小化范围。

浅析铁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LTE-R的应用及发展

浅析铁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LTE-R的应用及发展

浅析铁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LTE-R的应用及发展刘玥琛摘要:不断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将不断优化铁路运能,对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现有的GSM-R技术在抗干扰性、传输速率、容量和频谱限制、发展前景等方面均具有的局限性,本文对下一代国际先进且符合铁路运营规律的专用通信LTE-R 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性能、核心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综述了LTE-R技术目前的研究实践以及未来中国铁路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线通信GSM-R LTE-R 局限MIMO OFDM 演进1 引言作为目前我国铁路移动通信的主要应用技术,GSM-R技术以3GPP标准制式为基础,凭借其良好的组呼、强插,位置寻址及功能寻址等特性,能够迅速准确的诊断、传输数据信息,进而承载了大量的数据业务和语音通信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完善。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渐进和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高速铁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为了满足乘客对高质量、高带宽通信业务的需求,国际铁路联盟提出了将现有窄带铁路列控系统(GSM-R)向未来基于LTE的宽带铁路通信系统(LTE-R)平滑演进的方案。

[1]2 GSM-R的局限性分析虽然GSM-R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R系统的电路域数据业务仅为2 400~9600bit/s,分组域数据业务的速率也仅能达到一百多kbit/s,它的频谱利用率和承载的数据速率也较低。

这使得现有基于GSM-R的平台对承载视频监控、视频会议、铁路旅客移动信息服务等宽带业务的难度非常大。

[2]图1 GSM—R网络结构2.1 存在干扰问题由于GSM-R网络与公众电信网络共用900 MHz(E-GSM)频段,因此GSM-R网络容易受到网外电磁干扰进而影响服务质量,尤其对列控业务存在非常明显的安全隐患。

2.2 传输速率受限虽然目前GSM-R网络中的CSD和GPRS业务能够提供列控和非安全数据业务的承载服务,但作为窄宽通信技术,其数据传输速率有限。

浅析5G无线网络在高铁场景中的规划与优化

浅析5G无线网络在高铁场景中的规划与优化

浅析5G无线网络在高铁场景中的规划与优化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铁列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在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列车高速运行及隧道、桥梁等复杂的地形环境,传统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速、稳定网络连接的需求。

5G无线网络技术的引入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5G无线网络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网络容量,能够为高铁场景下的通信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要在高铁场景中有效地部署和优化5G网络,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高铁场景下的挑战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规划与优化策略。

本文将就5G无线网络在高铁场景中的规划与优化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高铁场景下的网络建设提供指导,并推动5G技术在高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5G无线网络在高铁场景中的规划与优化,是目前亟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乘客对高铁上的网络体验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4G网络在高铁场景中存在覆盖不足、容量不足、速率不稳定等问题,而5G的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等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对5G无线网络在高铁场景中进行规划与优化研究,不仅能提升乘客的网络体验,更能推动高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2. 正文2.1 5G无线网络技术介绍5G无线网络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

5G网络在高铁场景中的规划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5G 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容量,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铁场景下的需求。

5G无线网络技术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如毫米波通信、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等。

毫米波通信可以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适用于高速移动的高铁场景。

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波束赋形技术可以精确定位用户设备并提供定向传输。

5G网络还引入了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将网络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划分,为高铁场景下的各类应用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

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探讨

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探讨
策系 统的局部调度 中心 。
1 . 2 铁 路通 信信 号优 势
① 信号 的传输可靠性 高。信号传输在轨道通信过 程中是
开环的 , 也就是说 , 发送者 只进行发送 , 对于接收者有 没有得 到该信息无法确认 , 可是在 C B T C系统可 以实现双 向通信 , 同
时能够借助反馈纠错技术 、冗余技术等 多种科学 技术 来加 以 增强可靠行性 , 让铁 路信号经由无线网络实时及安全传输 : ②
摘要 : 铁路 交通运输行业正在迅猛发展 , 列车提速后机 车信 号问题长期 以来备 受关 注, 近年 来铁路通信 系统 的发展使其 向调 度控制、 通信 、 及信 息处理全 面化 的转换 。文章剖 析 了铁路 通信信号的优势 , 对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的体 系进行 了 分析 , 并列举 了有 关技 术实践 的应 用 , 为其 以后 的研 究提供 了相 关参 考。
2 铁 路通 信信 号 一体 化的 系统 组成
2 . 1信 号 系统 介绍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主要电路、 道岔设备 以及 通信传输 装置 等; 第二层为道 口安全控制、 列控装置、 车站联锁等 安全 控制 设备 ; 第三层是包含 了设备维修中心、 车辆 调度、 机 车调 度、 电力 调度 、 调度集 中等分局的调试中心: 第 四层 为宏观 决
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 日益进步 ,铁路 交通运输 行业也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 ,而铁路交通运输 需要借 助“ 提速” 的科学举措方能 同其他相关运输行业持续竞争 。然 而, 在火车提速 以后 , 又会带来许多 问题 , 铁道 部则 明确表示 , 列车在提速 以后需要 其机车信 号能够主体化 ,同时要推动铁 路通信信号 一体化技 术的发展 。就 信号系统发展而言 ,国外 的通信领域 已经 由 F Z B、L Z B发展成 为了 E R T MS系统。 目 前, 国内通过借鉴世界范围 内的优秀经验技术 , 结合国 内实际 国情 , 建立 了中国道路的通信系统规范与标准 。

LTE-R网络设计及性能研究

LTE-R网络设计及性能研究

LTE-R网络设计及性能研究LTE-R网络设计及性能研究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需求的增加,铁路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背景下,LTE-R (LTE for Railway)技术作为一种支持高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铁路通信系统. 本文将重点探讨LTE-R网络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LTE-R网络的基本原理。

LTE-R网络是一种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而来的特殊网络,它在现有的LTE技术基础上,增加了针对铁路场景的特别需求设计的功能和性能。

与传统的LTE 网络相比,LTE-R网络具有更高的移动性能、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高速行驶的列车对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在LTE-R网络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由于铁路系统的复杂性和广阔的覆盖范围,LTE-R网络需要采用分布式的拓扑结构,以满足铁路线路的覆盖需求。

其次是频谱的规划和分配。

由于铁路频谱的有限性,需要合理地规划和分配频谱资源,以满足铁路系统的通信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鲁棒性,确保网络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LTE-R网络的性能研究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首先是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的研究。

针对铁路系统的特殊需求,需要对LTE-R网络的信号强度进行评估,以满足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通信需求。

其次是网络的容量和带宽的研究。

由于铁路系统的高密度和高流量,需要对网络的容量和带宽进行优化和研究,以满足高速列车对通信资源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对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以保证网络在各种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LTE-R网络的设计和性能研究还需要考虑到多种应用场景和需求。

例如,在车站和列车之间的通信,需要考虑到车站信号覆盖范围、车站间切换等问题。

在列车内部的通信,需要考虑到列车的高速运行对通信质量的要求。

在紧急情况下的通信,需要考虑到网络的鲁棒性和容错性,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朔黄重载铁路LTE系统可靠性措施探讨

朔黄重载铁路LTE系统可靠性措施探讨

故障,终端将重新进行网络选择,切换到另一个网 担方式频率利用率更高,实际业务带宽更大,能承载
络。
更多的业务,更好的满足铁路宽带化、信息化的要
因此,只要不是同址两个网络(同址基站或者是 求。
两个网络整体)同时故障,机车无线重联和可控列尾
根据以上比较,朔黄铁路采用了双网负荷分担
业务不会中断。
的网络冗余方式。
尾亦采用双通信模块,工作模式与机车无线重联相 络基站故障时,业务需从主用网络迁移到备用网络,
同。
存在业务中断的情况。
其他非安全终端可根据事先制定的策略优先驻
负 荷 分 担 方 式 网 络 实 际 利 用 通 信 带 宽 10MHz,
留在A网或B网。如果当前驻留基站或切换目标基站 主备方式网络实际通信利用频率带宽5MHz。负荷分
分配给安全业务。LTE完善的QoS机制能够保证各种
EPC由移动管理实体(MME)、归属签约用户服 安全业务和非安全业务按照事先制订的优先级策略
务器 (HSS)、服务网关 (S-GW)、分组数据网网关 分配系统资源,保证重要业务优先等到网络资源。
(P-GW)、RADIUS及DNS等网元组成。
3.2 网络冗余
业务需求见表1。
SIM卡管理、机车出入库检测、漏缆监测以及铁塔监
表1 朔黄重载铁路移动通信业务需求表
类别 业务类型 1 安全数据
主要特点
具体业务
实时、安全,可靠性要 求最机车无线重联、可控 列

尾、移动闭塞(预留)

非安全数据
时 高延要求较低,可靠性要求调 务核度、其命它令车、地无线通车用次数据号业校
故障(降级模式下)时,由备用层来提供服务。共站址 双网的两层网络覆盖区域基本重叠,每一层网络的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铁路运输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通信服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

一、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基站、交换机、基站控制器、网管等设备组成。

其中,基站是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负责无线信号的覆盖和传输;交换机负责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基站控制器负责基站的管理和控制;网管则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二、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覆盖范围广:我国铁路线路遍布全国,为了满足旅客和工作人员的通信需求,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覆盖广泛的区域。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实现了对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覆盖。

2、高速移动性:在列车高速运行的情况下,乘客和工作人员需要能够随时进行通信。

因此,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速移动性,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3、安全性高:铁路运输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要求,因此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保证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4、兼容性强: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兼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需要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互通。

三、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1、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将逐渐引入5G技术,提高通信速度和稳定性,满足更高速度的列车通信需求。

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种设备、物体与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未来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将逐渐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铁路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3、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存储,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GSMR原理及应用

GSMR原理及应用

GSM-R原理及应用论文班级:姓名:学号:专业:信息网络与平安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CTCS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 大体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系统的大体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工作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 应用品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系统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工作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3系统体系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研究

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研究

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部分近年来,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个国家投入了数百亿美元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5G技术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特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高速铁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在5G技术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研究。

正文部分一、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通信需求高速铁路一般在铁路线路沿途通过基站向列车提供3G或4G的通信网络,但面对高速车辆和多用户的强大通信需求,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数据传输速率、带宽需求和信号稳定性等方面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5G技术的高速传输、低延迟、大带宽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所需的海量数据传输和高速稳定接入的通信需求。

将5G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通信网络,可大幅提升通信质量,减少拥塞和数据传输延迟,实现快速相应和实时数据监测,为高速列车提供全方位的通信保障。

二、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信号覆盖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不断跨越基站覆盖范围,需要在列车自有装置与基站之间建立稳定的通信信号。

5G技术的较高工作频率和更高的频带效能,克服了频段覆盖范围小、环境干扰大等传统通信技术基站覆盖范围不足的弊端,更大程度实现了信号覆盖。

同时,对于在高速铁路中的移动通信网,5G技术的毫米波频段通信能力可通过大量基站实现广泛覆盖,解决了高速移动场景下覆盖区域变化快、接收盲区存在等问题。

三、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数据传输高速列车需要承载大量的数据传输,5G技术可通过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传输带宽。

例如,通过使用智能天线阵列和中继方式,可大幅提升列车车厢和地面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实现同步多用户连接和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

此外,细分网络切片技术可对不同业务场景划分为不同的局域网,从而优化网络资源分配与使用,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四、5G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实际应用国内外已有多个高速铁路系统成功应用5G通信技术,不仅为高速列车提供稳定快速的通信服务,还为实现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全面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本文就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速铁路建设;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高速铁路的建设。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其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环保节能等多种优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车站信息化系统、高铁运营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性等综合性能。

一、高速铁路建设现状(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现状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自2003年起开始建设,至今已建成包括京沪、京广、京港台等在内的多条高速铁路。

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3.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2.8万公里,占全球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2/3以上,作为高铁建设的重要一环,高速铁路信息化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高速铁路的信息化发展状况高速铁路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通信、信号、联锁、行车调度、客票系统等方面,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

(1)通信方面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主要是远程传输系统,无线通信主要是GSM-R系统,这是一种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高可靠性、高覆盖率、高保密性的特点,是铁路行车专用的无线通信系统。

(2)信号方面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可以分为常规信号系统、高速数字信号系统和高速ETCS信号系统,其中常规信号系统采用的是机电式进路信号、机电式联锁系统;高速数字信号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联锁系统;高速ETCS信号系统则是采用欧洲统一铁路监控系统。

(3)行车调度方面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是指对铁路车辆进行安排、管理、控制和指挥的工作。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主要采用计算机行车调度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高速铁路的自动化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铁路无线通信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探讨

铁路无线通信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探讨

得到 了提 高 ,给人 们 的生 活带来 极 大 的便利 。
同时 ,科 技 的不 断进 步又 不断 地影 响甚 至 改变 着人们 的思 想 、行 为 和 管 理 模 、数字化校园等呼声渐高 ,而数字化技术在 信息技术 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行各 业 都在 逐 步开 始 数 字 化 。专 业 无 线 通 信 也 不 例外 ,
1 数 字 化 与铁 路 无 线 通 信
1 1 数 字化是 社 会发展 的必然 趋势 .
数字 化时 代 已经 到来 。 1 2 用户 需求 的提 升促 使 科技不 断 进步 .
随着 人类 社会 的发 展 和生 活水平 的提高 ,资源 日趋 紧张 ,人 们 的 需 求 水 平 和 质 量 要 求 却 不 断 提 升 ,这就 需要 提高 资源 利用 率 和科技 创 新水 平 。 以 火车 为例 ,为 了满 足人 们对 速 度 、乘 车环境 等 不断
传统模拟通 信技 术 已经无法全 面满足铁路 高速化、 重载化 、信息化、现代化 的需要 。 数 字化 技 术 和 产 品 应 运 而 生 ,D MR ( iilMoi ai 字 移 动 无 线 通 信 ) 技 术 Dgt bl R do数 a e 是铁路 无线通信数 字化 的一种 新选择 ,技 术 的变革 带来 了诸 多思考 与挑 战 。要 加 快
赵 兴 华
摘 要 :D MR技 术 是铁路 无 线通信 数 字化 的 一种 新 的选择 ,技 术 的 变革带 来 了很 多思考 与挑 战 ,
要加 快推 进 数 字化进 程 ,需要 各 方的共 同努 力。 关键 词 :铁路 无 线通 信数 字化 ; MR ( 字移 动无 线通信 );应 用 D 数
21 0 2年 1月 第4 8卷 第 1期

211221305_铁路5G-R系统覆盖方案研究

211221305_铁路5G-R系统覆盖方案研究

特别策划·铁路5G技术铁路5G-R系统覆盖方案研究任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电化电信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308)摘要: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铁路专用移动通信(5G-R)系统已成为铁路智能联接的首选。

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解决高可靠性和高速移动性的问题,以及轨道交通枢纽群与场景独特性带来的挑战,因此5G-R系统覆盖方案需结合铁路自身特点开展设计。

重点对5G-R系统链路预算、无线组网方案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单BBU和双BBU星型组网、环型组网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提出在5G-R系统建设初期,GSM-R与5G-R系统共存时的覆盖方案。

关键词:5G-R;链路预算;组网方案;分布式基站中图分类号: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23)05-0008-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3.02.07.0021 研究背景目前,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GSM-R为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只能承载语音业务和少量的数据业务,无法满足当前铁路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另外,由于公网GSM产业逐步萎缩,GSM相关设备将逐步停产[1-2]。

为推进智能铁路的建设,铁路亟须研究新一代铁路专用移动通信技术。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颁发了5G商用牌照,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3]。

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座,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建成了全球最大5G网络[4]。

5G作为目前商用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等技术特点,是我国新一代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首选技术[5],利用5G赋能铁路通信行业是一场技术革命[6]。

在铁路5G-R系统工程建设前需对其网络架构、关键技术、技术标准等进行研究与试验。

铁路5G专网集群通信技术方案研究

铁路5G专网集群通信技术方案研究

铁路5G专网集群通信技术方案研究摘要:首先介绍铁路调度通信、列车控制系统基本特点;在分析基于LTE的语音业务(VoLTE)技术和MC(关键业务)集群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铁路5G 专网MC系统架构以及铁路5G专网集群通信技术应用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铁路5G专网;基于LTE的语音业务;MC(关键业务);集群通信技术;铁路调度通信业务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调度通信、列车控制是涉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业务。

目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承载的调度通信和列车控制业务均基于电路域技术实现。

随着5G技术不断的成熟、公网大规模商用,铁路专网也将采用5G技术。

5G网络承载与应用分离、全IP化组网,不再支持电路域业务。

3GPP国际标准组织定义了MC(关键任务)集群通信技术体系,满足行业专网、公共安全等领域对传统电信业务的需求。

为此,本文对铁路5G专网集群通信技术应用方案进行研究。

1 铁路业务1.1 铁路调度通信铁路调度通信业务包括:列车调度、货运调度、机务调度、动车调度、客运调度、供电调度、电务调度、工务调度等。

业务应用涉及移动终端、移动与固定终端(调度台)之间的个呼及组呼[1]。

以列车调度通信为例,“车机联控”是调度通信的术语,指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使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设备,按规定进行语音联络,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

铁路调度通信从无线列车调度系统发展至GSM-R系统,“车机联控”应用模式一直延续。

GSM-R网络根据调度通信业务的呼叫场景、用户使用习惯,通过智能网设备为调度通信业务提供了接入矩阵、位置寻址、功能寻址、基于位置呼叫限制等功能[2]。

1.2 铁路列车控制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基于GSM-R网络的CTCS-3级列控系统在我国高速铁路开始运用。

GSM-R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数据(CSD)业务通道承载列车控制系统的安全数据,与调度通信一样均是电路域业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已经逐渐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渠道,在高速铁路中运用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铁路运营效率,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从而促进高速铁路的发展。

因此,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意义重大。

文中分析了当前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究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最后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高速铁路在我国拥有十分重要地位,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移动通讯技术属于关键技术之一。

但是,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而言起步比较晚,效率不高。

随着国家对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其中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也越来越多。

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升,分析探究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能够为我国未来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性的帮助。

1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情况。

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比较早,也相对比较成熟。

其主要体现在移动通讯系统对列车的运营控制与乘客享受无限网服务方面[1]。

通过将附近的无线网络利用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列车上无线网络信号,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为了降低无线网络的信号损失,为乘客提供更加完善的网络服务,还需要进行相关处理。

近年来,卫星覆盖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国外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成熟,其网络信号与速度也更快更稳定,乘客能够获取更好的网络体验。

1.2国内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情况。

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起步比较晚,但我国高速铁路移动网络技术越来越完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中,GSM-R技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具有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势[2]。

但是,在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GSM-R技术的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

2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1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时间比较长,水平比较高,使用经验也更为丰富。

加上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层出不穷,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我国发展更为稳定,尤其是在供旅客使用通信方面,具备了完善的移动通讯服务体系[3]。

同时,国家实际需要与国家文化的渗透,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与服务更偏向于乘客服务,其中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最具代表性。

正是由于在乘客服务方面的偏向,通过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率比较高,其中GSM-R(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forRailway)的技术是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典型,目前已经向印度、中国等东亚国家发展。

2.2国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我国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同时,在高度铁路移动通信中,同样使用了GSM-R技术[4]。

其中大秦线路、青藏线路都是利用GSM-R技术的典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提升,GSM-R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在更多的高速铁路线路中运用,包括沪杭线路、沪宁线路、京沪线路等,GSM-R技术在我国使用效率越来越高。

但同样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GSM-R技术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当前GSM-R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高速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

因此,铁路通信部门还应该充分根据实际的要求运用其他技术,例如朔黄线路采用的LTE-R技术、台湾台北到高雄线路采用的WiMax系统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讯系统技术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2.3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为适应当前铁路提速潮流,我国开始研制出高速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传统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中,GSM-R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成熟,该系统也开始向商业化转变[5]。

来自于20世纪末的GSM-R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需求,也难以承载高速铁路将来智能调度和视频监控等高数据速率业务。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各厂商开始部署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演进战略,建立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促进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提升。

2.4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中,
列车调度与列车控制属于主要业务范围。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视频监控与智能化调度渐渐取代传统的业务,成为当前列车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服务内容[6]。

同时,针对乘客的服务也开始拓展与提升。

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当中,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是首要问题。

如果不能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那么高速铁路移动服务也难以实现,更加不可能实现盈利。

因此,针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建立高速铁路移动传播信道十分重要。

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监控信道状态信息,做好信道估计与建模、多普勒频移估计与补偿,提升干扰抑制、抗干扰技术,做好移动性管理,QoS(端至端)保证机制。

3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3.1基于5G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速度也在不断提升,5G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逐渐普及。

因此,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做好基于5G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尤为重要。

(1)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建模[7]。

当前技术水平下的高速铁路运行环境相对简单,对散射环境的要求也不多,多径数量相对比较少,呈现出比较明显的LOS特征。

在这种特征下,通信环境也会更加优质,LOS能够有效降低移动速度过快时造成的增强多普勒频移情况。

(2)基于分布式网络和云的架构。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基站实际资源使用率非常低,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是由于网络基站的位置。

因此,在高速铁路网络通信当中,会存在比较明显的潮汐现象,从而影响网络稳定性与安全性。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云无线接入网络架构的方式将网络基站共有资源集中,然后有效控制。

(3)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

通常情况下,接入用户与服务基站之间存在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功能。

因此,在保证网络覆盖率的同时,还需要通过LTE-R遗留频段的方法解决网络传输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从而扩大系统的容量。

(4)频谱融合的异构网技术。

通过采用扩大系统宽带或者增强频谱效率的方式来将系统所需的容量提升是最有效的方式。

(5)多天线及分布式天线技术。

目前,在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中,通过增加天线列组合数量,实现信号合并等调整方式,再结合LOS,能有效实现高速铁路环境的系统容量的提升,从而减少不利于列车运行安全的因素,减少天线切换次数。

(6)多普勒效应及快速切换技术。

我国高铁移动通信中,
造成通信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运行过程中的频繁切换,因此,采用多普勒效应及快速切换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移动通信的稳定性。

3.2高速铁路旅客无线网络接入系统。

除了列车的控制与调度之外,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服务当中,旅客无线网络的接入服务同样属于主要的服务类型[8]。

因此,还需要做好高速铁路旅客无限网络计入系统设计,通过重建下车地间宽带数据接入移动数据额传输链路,充分解决不同旅客之间信号复杂多样的问题,从未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稳定、高速的移动网络服务,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中,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属于重要部分。

因此,分析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及其关键系统技术,同时根据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服务类型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重视程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斌,左自辉,王开锋.高速铁路调度指挥GSM-R分组域通信承载能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10):21-24.[2]刘留,周涛,陶成,等.高速铁路场景大尺度传播模型与时频色散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7,39(4):54-61.
[3]程梦,方旭明,闫莉.高速铁路时变信道下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基于权重预处理的天线选择算法[J].铁道学报,2016,(1):65-69.[4]张娟娟,吴昕慧,任国彬,等.基于HTCPN的列车追踪车地通信过程建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60(9):146-151.[5]廖勇,李瑜锋,沈轩帆.基于DoA的高速场景下大规模MIMO自适应波束成形[J].通信学报,2017,38(6):58-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