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1.HE染色: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是用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苏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2.PAS反应: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反应,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
PAS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3.生物膜:包裹在细胞外表面和细胞器及细胞核的表面,化学成分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在电镜下可见内、外两层电子密度高,中间一层电子密度低。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是脂类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排列成的液态膜。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为物质交换、屏障、细胞识别、细胞分化等。
4.细胞器:是分散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有形成分。
包括核糖体、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微丝、中心粒、中间丝、微量网格。
它们能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细胞的各种功能。
5.核仁:具有制造核糖体的功能。
核仁呈球形,多为1~2个。
核仁位置不定,数量及大小常随细胞类型及功能状态而改变。
核仁由蛋白质、RNA和少量DNA构成。
6.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包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内含有许多纵行微丝。
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7.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薄膜共同向外伸出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其内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
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的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8.缝隙连接:又称通信连接,呈斑状。
相邻细胞间有2~3nm间隙,有许多连接点。
冷冻蚀刻复型法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
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
相邻连接小体对接,小管相通。
其功能是进行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细胞间交换、传递化学信息、协调细胞功能及降低电阻,有利于细胞间传递电冲动。
9.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PAS反应呈阳性。
电镜下基膜分为基板和网板。
基板由细丝状物和细颗粒状物组成,由上皮细胞产生。
网板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基膜的化学成分为IV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硫酸乙酰肝素和纤连蛋白。
其具有支持、连接作用及半透膜性质。
10.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液体,内含有营养物质、氧和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或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或淋巴液。
组织液对维持组织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11.分子筛:是由长链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的网状结构。
小于孔隙的水、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可防止细菌等蔓延。
12.肥大细胞:是结缔组织细胞的一种,常沿小血管分布,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中含异染性颗粒,内含祖胺、肝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当受到刺激时,颗粒内物质释放,导致过敏反应。
13.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中,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密质的主要支持性结构单位。
骨单位是由中央管和数十层骨单位骨板所构成的圆筒状结构。
中轴为中央管,内含穿行的血管、神经等,其周围有4~20层呈同心圆环绕排
列的骨单位骨板。
14.同源细胞群:在软骨组织的中部,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所形成的软骨细胞群,每群含有2~8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位于软骨囊内。
15.类骨质:在骨组织形成的过程中,由成骨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和基质(蛋白多糖),尚无骨盐沉积。
类骨质经钙化后即形成骨质。
16.骨质:是骨组织钙化的细胞间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基质组成,使骨具有一定韧性。
基质呈凝胶状,为蛋白多糖,起粘合胶原纤维的作用。
无机成分为骨盐,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是骨质坚硬的成分。
17.骨板:是骨组织成板层状排列的细胞间质,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少量基质粘合在一起,并有骨盐有序沉积所构成的薄板状结构。
同一骨板内的胶原纤维平行排列,相邻骨板内的纤维则相互垂直或交叉,能有效增强骨的支持强度。
18.网织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新生红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蓝色颗粒或细网状,故称为网织红细胞。
经1~3天后,核糖体消失变为成熟红细胞,血红蛋白不再增加。
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该数值的变化可作为衡量骨髓造血功能的一项指标。
19.单核细胞:呈球形,在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直径14~20μm,核呈肾形或马蹄形,染色质细而松散,着色较淡。
胞质较多,弱嗜碱性,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电镜下,细胞表面有皱褶和微绒毛,胞质内有许多吞噬泡、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嗜天青颗粒为溶酶体,内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等。
单核细胞具有变形运动、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
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功能不活跃,其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不同种类的巨噬细胞,充分激活后,发挥其吞噬病原体及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等相关功能。
20.血小板:呈双凸圆盘状,直径2~4μm,无细胞核。
胞质中央为颗粒区,外周为透明区。
电镜下,中央区颗粒分特殊颗粒与致密颗粒,胞质内还可见开放小管系统和致密小管系统。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质脱落的小片,由凝血,止血作用。
21.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分布在骨骼肌或心肌的肌质中,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
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1~2μm,有明暗相间的带,均准确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构成肌纤维的周期性横纹。
每条肌原纤维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
①粗肌丝位于肌节中部的暗带中,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插在细肌丝之间。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
②细肌丝位于肌节两侧,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平行插于粗肌丝之间,末端游离,止于H带外侧。
细肌丝由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分子组成。
22.肌节:肌节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结构基础。
每个肌节由½I带+A带+½I带组成。
23.横小管:哺乳动物的横小管分布在骨骼肌的A带与I带交界处和心肌的Z线水平,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并在同一水平面上分之吻合,环绕每条肌原纤维。
其作用是将肌膜的兴奋传至肌纤维内部。
24.三联体:哺乳动物的三联体分布在骨骼肌的A带和I带交界处,由横小管及两侧的终池组成。
横小管将兴奋从肌膜传递至肌质网膜,使肌质网膜上钙通道开放大量钙离子涌入肌质,引起肌纤维收缩。
25.闰盘:是心肌纤维的连接结构。
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使心肌纤维间连接牢固;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能传导电信号,保证心肌纤维收缩、舒张同步。
26.嗜染质(尼氏体):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的粗面内质网常呈现规则的平行排列,游
离核糖体分布其间,在光镜下呈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称尼氏体。
尼氏体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神经元受损时,尼氏体减少或消失;神经元功能恢复时,尼氏体重新出现或增加,因此,尼氏体是判断神经元功能的标志之一。
27.神经元纤维:在镀银染色的切片中,神经元的胞体及其突起内有棕黑色的细丝,称神经元纤维。
电镜下,神经元纤维由微管和神经丝聚集而成。
神经元纤维构成神经元的骨架,在神经元内起支持作用,并参与胞体和突起内的物质运输。
28.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扩大形成血管周足,分布在血管周围,形成胶质膜,参与组成血脑屏障,并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的生存及其功能活动。
根据其形体结构特征,星形胶质细胞可分为两种,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和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
29.血-脑屏障:是分布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
其结构包括三层:①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内皮细胞之间由紧密连接封闭;②基膜;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血管周足形成的神经胶质膜。
血脑屏障能选择性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使脑组织内的微环境相对稳定,以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30.运动终板:是分布于骨骼肌的效应器。
传出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失去髓鞘后分成爪状细支,贴附在骨骼肌纤维的表面,形成椭圆形板状隆起。
电镜下,轴突终末分支末端膨大,内含突触小泡、微丝和线粒体等。
膨大末端的轴膜为突触前膜,和它相贴的肌膜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凹陷成浅槽,突触前膜嵌入槽内。
槽底的突触后膜又向肌质凹陷成许多较深的皱褶,以扩大突触后膜的表面积。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为突出间隙。
冲动到达轴突终末时,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收缩。
31.血窦:主要分布在肝、脾和红骨髓的一种毛细血管。
结构特点:内皮上有孔,空上无隔膜;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基膜完整或不完整,甚至缺如。
血窦为通透性最大的一种毛细血管。
32.心内膜下层:位于心脏壁的内膜层,主要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含小血管与神经。
在心室的心内膜下层还有心脏传导系的分支,它们将冲动传至心室各处。
33.浦肯野纤维:又称束细胞,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广泛分布于心内膜下层。
细胞较心肌纤维大,有1~2个细胞核,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丝较少,多位于细胞周边,细胞间有较发达的闰盘。
浦肯野纤维与心肌纤维相连续,将冲动传至心室各处。
34.连续毛细血管:此型毛细血管见于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外分泌腺、肺和中枢神经系统。
结构特点:内皮完整,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细胞连接处有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或桥粒;基膜完整。
连续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较小。
35.肌性动脉:即中动脉。
其管壁结构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其中中膜层最厚,主要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组成,故称肌性动脉。
肌纤维之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肌性动脉对机体内各器官的血流量分配起调节作用。
36.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它们又可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又称高内皮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如此周而复始,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至另一处淋巴组织不断周游,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间的协作,使分散于全身的免疫细胞成为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37.淋巴小结:又称为淋巴滤泡,是淋巴组织的一种存在形式。
淋巴小结为球形小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主要含大量B细胞等。
受抗原刺激时淋巴小结中央出现染色浅的
区域,称生发中心。
淋巴小结若无生发中心称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称次级淋巴小结。
38.骨髓依赖区:淋巴结的淋巴小结和脾的脾小结主要由B细胞组成,而B细胞来源于骨髓,因此这两个区域称为骨髓依赖区,是B细胞发生体液免疫的场所。
39.胸腺依赖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和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主要由T细胞组成,而T 细胞来源于胸腺,因此这两个区域称为胸腺依赖区,是T细胞发生细胞免疫的场所。
40.动脉周围淋巴鞘:为脾白髓的组成之一。
脾小梁动脉的分支称中央动脉,中央动脉周围有厚层的弥散淋巴组织称为动脉周围淋巴鞘,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组成,为胸腺依赖区。
细胞免疫应答时,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
41.副皮质区:位于淋巴结的皮质深层,是大片弥散淋巴组织,主要含T细胞,还有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B细胞,为胸腺依赖区。
此区见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为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结的重要通道。
42.棘层:位于皮肤表皮基底层上方,由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细胞组成。
43.黑素体:位于黑素细胞内,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内含酪氨酸酶,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素。
44.胃粘膜屏障:胃柱状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涂布于细胞的表面,同时相邻柱状细胞近管腔面的质膜形成紧密连接,粘液和紧密连接一起共同形成胃粘膜屏障,起润滑作用,同时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和消化。
45.中央乳糜管:在小肠绒毛中轴有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
该管壁通透性较大,可运送上皮吸收的脂肪物质。
46.潘氏细胞:为小肠腺细胞中的一种,主要位于肠腺的底部,为椎体形细胞,胞质内富含嗜酸性颗粒,内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47.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以胃腺的颈部和体部较多。
胞体大,多成圆锥形。
核圆,位中央,有时可见双核。
HE染色胞质强嗜酸性。
电镜下,可见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成分支小管,称细胞内分泌小管。
滑面内质网多,形成微管泡系统,线粒体丰富。
该细胞具有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的功能。
48.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底部。
细胞呈矮柱状,核圆形,位于细胞基部。
基部胞质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
电镜下,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酶原颗粒,基部和核周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后成为胃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
49.胰岛:为胰腺的内分泌部,是散布于外分泌部腺泡之间的细胞团。
人胰岛主要由A、
B、D三种类型细胞组成,其分泌的激素可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等。
50.泡心细胞:胰腺外分泌部闰管的上皮细胞延伸入腺泡腔内,HE染色为淡的单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51.肝小叶:是肝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为多面棱柱体。
每个肝小叶中央有一条贯穿其长轴的中央静脉,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向肝小叶的四周大致呈放射状排列。
52.窦周隙: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狭窄的间隙,内含血浆,肝细胞的微绒毛伸入其中,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窦周隙内还含有贮脂细胞,具有摄取、贮存维生素A和产生胶原的功能。
53.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三种伴行的管道,分别是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54.肝血窦:位于肝板与肝板之间,形态不规则。
肝血窦壁由一层内皮细胞围成,窦腔内可见肝巨噬细胞、血液等。
55.肝巨噬细胞:位于肝血窦内,胞体较大、形态不规则,有突起,突起常附于肝血窦内皮细胞表面或插在内皮细胞之间。
肝巨噬细胞来自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可清除血液中的细菌、异物和衰老的血细胞等。
56.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其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
肺小叶呈锥形,尖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间隔,每叶肺有50~80个肺小叶,它们是肺的结构单位。
57.肺泡隔:是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属肺的间质,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多,还含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
58.尘细胞:肺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能清除进入肺泡和肺间质的尘粒、细菌等异物,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
当肺巨噬细胞吞噬了较多的尘粒后,又称为尘细胞。
59.气血-屏障:肺泡腔中的O2和毛细血管中的CO2进行交换时,需通过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肌膜与内皮,这些结构称为气-血屏障。
60.肺泡孔:是相邻肺泡之间气体流通的小孔,一个肺泡壁上可有一个或数个,可平衡肺泡间气体的含量。
当某个终末细支气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阻塞时,肺泡孔起侧支通气作用,防止肺泡萎陷。
肺部感染时,肺泡孔也是炎症扩散的渠道。
61.肾小体:呈球形,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是原尿形成的场所。
62.滤过屏障:又称滤过膜,由血管球毛细血管有空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
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由于压力较高,血液中部分物质通过滤过屏障而进入肾小囊腔,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
63.球旁细胞:是入球微动脉近血管极处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演变为上皮样细胞。
球旁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核大而圆,位于中央。
胞质内含有丰富的分泌颗粒,可分泌肾素,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而升高血压。
64.致密斑:远直小管末端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管壁上皮细胞特化而成的椭圆形的斑块状结构。
致密斑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胞质着色浅。
核椭圆形,位于细胞近顶部。
致密斑是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Na+浓度的变化,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65.足细胞:是构成肾小囊脏层的细胞。
细胞体积较大,并凸向肾小囊腔。
电镜观察足细胞从胞体伸出几个较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的次级突起互相穿插成栅栏状,紧贴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外面。
次级突起之间有膜覆盖,称裂孔膜。
此膜参与滤过屏障的构成。
66.嗜铬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时,胞质内可见被铬盐染成黄褐色的嗜铬颗粒,故称为嗜铬细胞。
该细胞能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67.赫令体:下丘脑神经核团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其激素沿神经纤维流向神经垂体,在沿途的不同部位可聚集成团,在HE切片上被染成大小不一、均质的嗜酸性团块,称为赫令体,其中含有的激素为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
68.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垂体上动脉,在丘脑下部分支形成第一级毛细血管网,汇合成垂体门静脉,由结节部入远侧部,在远侧部又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和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69.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皮质的浅层,数量多,呈球状。
中央为一个大而圆的初级卵母细胞,周围是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两者细胞膜互相贴近,并有细胞连接。
70.透明带:初级卵泡阶段,在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嗜酸性的厚膜,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共同分泌产生。
电镜下卵母细胞的微绒毛和卵泡细胞的突起深入透明
带内,有利于两者之间物质交换及卵母细胞代谢。
此外,透明带上有供精子识别的特定部位,对精卵结合的种族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71.排卵:月经周期第14天,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的量急剧上升,促使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连同表面的透明带和放射冠一起自卵巢排出,该过程称排卵。
72.黄体: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细胞和卵泡膜细胞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主要由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构成。
它们都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
粒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并与膜黄体细胞协同分泌雌激素。
73.月经周期:自青春期,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出现周期性变化,表现为每隔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的过程。
每个月经周期是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一般分为三期,即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
74.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相邻支持细胞间近基部的紧密连接组成,可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出生精上皮,维持生精微环境的稳定,还可阻止精子抗原物质外逸,避免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75.顶体: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位于精子头部,覆盖于核的前2/3。
它是特殊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在受精时可溶解卵子周围的透明带,完成受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