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事迹人物精选

红色事迹人物精选
红色事迹人物精选

历史革命人物

周文楠

周文楠

周文楠女又名周润芳、周荀年,清宣统二年(1910年)11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1926年(民国十五年)同毛泽东小弟毛泽覃结婚,毛泽覃牺牲后,改嫁王英樵。依安解放初,夫妻二人共同来依安工作。周文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泰安县(1947年10月18日,依安县更名为泰安县)人民法院第一任院长;王英樵曾任泰安县县长。

周文楠出生官宦家庭,父亲周模彬在清朝时任过知县、知州。她举止大方、性格刚毅,早年与其母(周陈轩)志同道合,共同背叛封建家庭,参加革命。1925年(民国十四年),周文楠母女在长沙的家里协助党组织收藏保管和传递党的机密文件,掩护党的地下工作。湖南早期革命活动家郭亮、夏明瀚及毛氏三兄弟都来过周家,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周文楠与毛泽覃就是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时相识相爱的,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在广州结婚。1927年(民国十六年)“四.一二”政变后,广州的形势日趋严峻,反动派到处捕杀革命者,周文楠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家被迫转移,来到武汉。同年夏,汪精卫正式与共产党决裂,武汉又落入反革命分子之手。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毛泽覃受党指派,赶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后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周文楠因近临产,与毛泽覃分手,回到长沙,后二人中断音讯。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8日,周文楠在长沙生下儿子毛楚雄。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湖南,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刀,周文楠毫不畏惧。产后不久,继续投入到党在长沙的地下工作中。1928

年(民国十七年)春,周文楠不幸被捕,她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任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1930年(民国十九年),彭德怀率红军打开长沙城,周文楠被解救出狱,后随彭德怀的部队辗转到江西苏区。在那里,她被安排进红三军团的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毕业后分到十六军政治部做宣传工作。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0月,红军撤离江西根据地,进行长征。因工作需要,周文楠留在江西。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4月26日,毛泽覃在瑞金牺牲。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冬,党组织安排周文楠到湖南省工委工作。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周文楠来到延安,在中央保育院任教员。这期间,与一同工作的王英樵相识相爱了。王英樵是河南人,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春,到保育院小学任教导主任,1941年(民国三十年)下半年任校长。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春,他们一起调到边区政府,王英樵在教育厅任督学,周文楠任干休所党支部书记。这一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他们幸福地结合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文楠又离母别子,与王英樵奔赴东北工作。1946年,年仅19岁的毛楚雄在中原突围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周文楠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工作。先后任辽宁省委党校支部书记、辽宁省康平县、黑龙江省依安县公安局秘书。1947年11月,泰安县人民法院成立,周文楠任副院长(院长由县长兼任);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又兼任泰安县第一届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周文楠成为第一任泰安县人民法院院长。王英樵先后任泰

安县人民政府第三任(1949年3月至1949年12月)、第五任(1950年12月至1952年4月)县长。1952年4、5月间,周文楠调至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任民事审判庭庭长,后又调至沈阳市人民法院任刑事审判庭庭长;王英樵调至哈尔滨市任市建委副主任。八十年代初,夫妻二人离休后,定居东北,颐养天年。(病逝时间不详)毛泽东家书曾寄依安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弟(毛泽覃)媳周文楠同志一直工作在泰(依)安县,因工作繁重,一直无暇顾及在韶山孤身生活的母亲周陈轩老人。1950年5月,母亲来信。信中提及想念毛楚雄(老人不知外孙牺牲的消息),打听他的下落,文字中还表露出独居的孤单、无助。周文楠收到信后非常难过,含着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求回湖南接母亲到东北和自己一起生活,路费问题请湖南省委按照烈属规定予以解决。并把母亲的来信做为“附件”一同寄上。不久毛泽东即回信。全文如下:

文楠同志:

来信收到,甚慰。接你母亲去东北和你一道生活一事,我认为是好的。我可以写信给湖南方面发给旅费。惟你母年高,一人在路上无人招扶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你自己去湖南接她同去东北方为妥当,请你考虑告我。如你自己去接,我给湖南的信即由你带去。附件还你。她们都好。祝你健康

毛泽东

一九五○年五月十二日

周文楠同志接信后,立即前往湖南,途经北京特地看望了毛泽东。毛泽东非常关心周陈轩老人的身体、生活等情况。为防止楚雄牺牲的消息给老人意外打击,精神上承受不了,毛泽东对周文楠说:“你告诉(她)外婆,说楚雄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是韶山人民的好儿子,我们送他到国外很远的地方学习去了,也不能通信,免得老人家受刺激。时间长了,慢慢也就好了,楚雄年纪不大,为国捐躯,虽死犹荣。”他还叮嘱,要好好照顾老人,让她安度晚年。之后,周文楠把母亲接到了东北定居,颐养天年。毛楚雄牺牲的消息一直瞒着老人。

英雄航天员

刘伯明

刘伯明 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兆祥公社东升生产大队(今红星乡东升村)普通社员家庭。父刘志生(独生子),母生五子、一女,因其子女多,劳动力少,家境贫困。伯明行二,自幼颖悟懂事,性格内向、坚毅。从小话语不多,人很文静、聪明,其他兄弟4人都没有他头脑灵活,从来没跟别人打过架。在本乡本土读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总是班级前三名。伯明爱运动,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凡是娱乐样样都会,特别爱好下围棋,喜欢踢足球,酷爱体育运动。

1982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中。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节省每月食宿费,家距学校10余公里,他每天骑破旧自行车早晚往返家和学校之间20余公里。东北夏季长冬季短,每年11月份便是冰天雪地。每天要早起两个多小时,上下学都需近1小时,晚8时才到家。他带午饭总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咸菜。一年四季都没换过新衣服。为赚学费,暑假到附近砖厂打力工。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从来不说,却锻炼体魄和毅力,为成为航天员奠定坚实基础。1985年6月,高中毕业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基地学校来依安一中招飞行员,他听说考上飞行员读大学不用花钱,还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报考军校。父亲得知后,他对父亲说:“家里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懂事的儿子,父亲感到欣慰。经严格考试和重重体检,最后一轮到齐齐哈尔市体检合格,他成为依安一中唯一被选上的飞行员。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成为一

名战斗机飞行员。并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飞过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经几年刻苦训练,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有快速进步。他号称“小诸葛”,除学习和训练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愿参与,每次智力竞赛他都参加。有一次,一名以出刁钻题著称的教官连续提问十余个难题,伯明却对答如流。他常说:“只要认真做事,就没有不成的理儿。”从此,教官对他实行“免提”政策。1998年1月,经多年航天员训练,完成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前,作为“神五”飞船首飞梯队队员刘伯明,突然听到母亲病故噩耗,非常悲痛。他心中最高大形象是母亲,对母亲感情很深,他探家每次进门,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呢?”母亲去世后,他做心理治疗。

2005年,刘伯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同年6月,他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伯明为祖国增辉,家乡人民为之骄傲。

2008年9月15日21时10分,刘伯明作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成员,同翟志刚、景海鹏一道,承载着全国人民的企盼与厚望飞向太空,并同翟志刚密切配合,协同操作,完成了太空出舱行走的伟大壮举,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

刘伯明为祖国增光,为家乡添彩,依安人民为之骄傲和自豪。

马拉松世界冠军

白雪

白雪

白雪,女,中共党员,1988年12月1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依安县依安镇合心村六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2002年2月份开始练中长跑。当初进齐齐哈尔市体校的时候,因为身高仅有1米4,险些被拒绝。后来是家里拿出3000块钱,以自费的方式参加的体校训练。当时她只有70多斤,很多教练都不看好她。可是自费练了才一个月,白雪脱颖而出,把所有的队友都超过。训练了三个月,就被在那里带领队员训练的著名长跑教练王德显一眼相中。从此在王教练的带领下,走南闯北,开始了艰苦的中长跑训练。成为孙英杰的师妹后,白雪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2003年10月19日,白雪在第23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以2小时37分07秒的成绩获得第8名。

2005年9月,白雪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在韩国仁川举行的第16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中,白雪以15分40秒89获得女子5000米冠军、33分34秒74获得10000米冠军。

2006年8月15日,白雪参加第11届国际田联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以15分37秒12获得女子5000米第4名。

2007年3月31日,白雪在第5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中,以2小时56分22秒夺得第20名。同年8月5日,白雪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00米决赛中,以33分33秒49的成绩获得冠军。在10月21日举行的第27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白雪以2小

时27分46秒的成绩获得季军。

2008年1月5日,第六届国际马拉松赛在厦门打响,白雪以2小时23分27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同年8月15日白雪以32分20秒27的成绩,获得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10000米第21名。

2008年10月13日,白雪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00决赛中,以32分30秒79的成绩获得冠军。在10月19日举行的第28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白雪以2小时26分38秒的成绩首度折桂。11月30日,在第13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中,白雪以2小时37分40秒获得第4名。

2009年4月12日,在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比赛中,白雪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以34分51秒29的成绩获得第9名。4月26日,白雪在第23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赛暨2009年全国马拉松冠军赛2小时40分4秒的成绩获得第7名。

2009年7月3日,在全国田径大奖赛(济南站)暨全运会田径测试赛女子5000米的比赛中,白雪以17分11秒16的成绩获得冠军。8月23日,在柏林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20岁的白雪以2小时25分15秒为中国队摘得了在本届世锦赛上的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这也是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个世锦赛、奥运会级别的马拉松世界冠军。

2009年10月18日,北京马拉松赛暨第11届全运会马拉松比赛敲响战鼓,在女子马拉松争夺里,白雪以2小时34分44秒蝉联北京马拉松冠军,并为火车头体协夺得全运会金牌。10月26日,第11

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在济南市奥体中心体育场打响,白雪以31分17秒62的成绩夺得金牌,这也是白雪为火车头体协在本次全运会上获得的第二枚金牌。11月14日,在广州举行的第18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中,白雪以34分11秒14的成绩获得女子10000米金牌。

2010年1月3日,白雪由于身体疲惫,加上并未进行特别的训练,只跑了5公里便退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竞争。4月25日,在伦敦马拉松赛中,白雪发挥正常,以2小时25分18秒获得第7名。8月8日,在山东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上,白雪在女子1万米的比赛中以32分53秒24的成绩夺冠。同年11月21日,白雪因脚伤问题,最终以32分39秒13的成绩获得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10000米第8名。

由于脚部受伤,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白雪两年没有参加重大比赛,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2012年5月,白雪在奥运选拔赛中意外跟腱断裂,无缘伦敦奥运会。

革命烈士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程志国

程志国

程志国 1950年11月19日,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德胜公社兴顺生产大队(今向阳乡兴顺村,2001年1月划归中心镇)勤劳俭朴农民家庭。自幼受父母良好启蒙教育,养成朴实奋进、诚恳谦让美德。1958年,兴顺生产大队小学读书,品学兼优,尊师爱校,助人为乐,喜爱书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1961年,加入中国少年先峰队,被学校选为中队长、大队长,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1963年,考入德胜公社中学。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初中毕业,被德胜公社选到公社机关做通讯员,后当饭店服务员。至1968年3月,他志愿应征入伍,分配到黑龙江省军区81767部队任战士、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

1970年的1天,程志国在外出返回营房路上,突然一受惊马拉车飞速从他身边猛冲过去,眼看把骑自行车妇女撞到。受惊马车继续向人群冲,路上行人见状都尖叫起来。他毫不犹豫地追上马车,一把拽住辕马缰绳,奋力抱住辕马脖子,拼命往后压,硬将马车挤到路边院墙旁,制止一场车祸发生。同年10月,他任班长时,带领全班战士参加秋收劳动,住在生产队没有门窗仓库里。他把战友安排在里面背风地方休息,自己将被褥铺在门口。深夜,秋风很凉,战友们冷得缩成一团,他悄悄地把自己雨衣挂上门框挡风,把被褥盖在战友身上。当战友们酣睡时,他心中十分欣慰,忘了寒冷和一天疲劳。

1971年3月,一个清晨,部队附近工厂发生火灾。正在憩睡的

程志国和战友们听到警报,立即起床,奔赴火场。此时,大火已烧到厂房房顶,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烈焰飞腾,厂房就要落架。他操起救火钩子迅速爬上房顶。战友们高喊:“危险,快下来!”他见火势向另幢房蔓延,不顾个人安危,跨过去抢拆房盖,切断火头,避免更大损失。当他刚从房顶跳下来,房屋就塌了。在场所有人们为他松了一口气。同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初,他发现新战士迟仁国调到轮训队当通讯员不安心,想要调换工作。他主动找小迟谈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讲一个革命战士应正确对待工作分工不同,要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在他帮助下,小迟进步很快,踏踏实实工作,自觉地接受党组织考验。他调出轮训队,还关心小迟成长。小迟由于他的热情帮助,不久就被批准入党。他俩成了好战友。

1975年秋,轮训队农业喜获丰收,自产大豆兑换豆油400斤。在党支委会上,有名支委提出连队干部家吃油困难,要求将豆油分给连队干部。多数支委表示赞同。可是,程志国坦诚地说:“这豆油是全连战士辛勤劳动换来的,若是我们干部分了,既违反上级规定,又侵占战士们利益。”经认真讨论,一致同意他的意见,将豆油全都用到战士们伙食上。

1976年初冬,他任指导员时,负责部队换防工作,为使提前接防兄弟部队休息好,他动员部下让出宿舍,暂借地方机关办公室住。还主动与班长商定,他俩轮流站夜班岗。一次下岗他看见屋内睡满战友,便轻轻地走出屋外,身披大衣坐在木柈上休息。当班长下岗时,

看他已在木柈上睡着,军帽挂上一层白霜,不禁热泪盈眶,心想:指导员总是体贴战友,就是不顾自己,心真比火还热啊!

1977年初,他父亲患病卧床。同年夏,父亲来哈尔滨市治病,临时住在部队。炊事班为老人补养身体主动做细粮,但他让父亲和战士吃一样饭菜,不搞特殊。当父亲确诊胃癌后,炊事班每顿为老人加点好菜,他坚决地对炊事班说:“同志们心意我理解,但部队规定我要带头遵守。”他送回炊事班菜,到饭店买菜给老人吃。12月,父亲病危,连续接到家3封电报也未请假,经团长多次催促才回家。当他看见躺在炕上滴水不进的父亲,心里非常难过,很想多住几天照看老人。可是,考虑轮训队要开班,连队人员少,住房、取暖、吃粮和训练器材都没准备好,他决定提前归队。在和父亲告别时,他父亲这位曾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老兵和担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多年的老党员,拉住他手语重心长地嘱咐:“志国,我的病不能治好了,这是咱父子最后一次见面,你我都是共产党员,你要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党的工作上,可千万不要为我影响工作啊!”他含着眼泪,辞别病危的父亲。返回部队,他不分昼夜安排训练计划,组织教员备课,和战士们一起垒火墙、搭板铺,把对父亲的孝心融在火热战斗生活中。1978年1月9日(牺牲前5天),他接到父亲病故电报,团长催他回家为父亲送终。他想到临行前父亲的嘱咐,对团长说:“我决定不回去了,相信公社和大队能办好父亲丧事,我要用搞好连队建设实际行动,回报父亲期望。”父亲病逝,他未回家安葬。

1978年1月13日,轮训队到哈尔滨市郊荒山靶场进行手榴弹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