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08级教育硕士(4)班小学教育学号:2008040554 陈育生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创造一般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论)和事物,相对仿造和再造而言。①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例如,科学家的新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吉尔福特在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②,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他指出,由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行为,代表一个人的创造力,这种能力所谓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具有创造能力人的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类似于“一块红砖有什么用处”这样一题多解的试题,回答者从建筑材料展开到十余种其他用途,表现出良好的变通性。所谓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够提出不同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例如,对故事“一位哑巴妻子被医治好了,丈夫却为妻子变得唠叨而苦恼,从而想让医生把自己变成听不到妻子唠叨的聋子”加以命题,结果出现“聋夫哑妻”、“无声幸福”、“开刀安心”等独特、新颖的命题,表现出良好的思维独特性。所谓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性或速度,也就是说,创造能力高的人,思维活动则多流畅、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众多的观念。在创造性思维中,既有抽象思维,也有

①杨文丰,钟定华.创造的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②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形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思维;既有发散思维,也有收敛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灵活性、敏捷性、突发性、跳跃性、综合性、联动性等特征。①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1、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个体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人的左右两边身体的活动是由左、右脑交叉控制的:左脑控制着人体右边的神经和感觉,是理解语言的语言中枢,主要进行逻辑思维,是知识脑;右脑控制着人体左边的神经和感觉,主要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是创造脑。而人们一般只重视用左脑而忽视右脑。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思维的角度看,接受的大多数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发挥的是左脑的功能,忽视右脑功能的发挥。右手是受左脑指挥的,但左撇子只占人类的10%左右,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用右手,这也表明人们习惯用左脑。而创造性死亡则需要大脑两半球功能的联合。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开发大脑潜能,这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创造力的强弱,一个创造性思维发达的人,一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如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是与他们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敏捷性即思维的创新性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人工作成绩平平;相反,一个思想活跃、勇于开拓的人往往能做出突出的成绩。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尺度是为社会所做贡献大小,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是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2、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激烈的世界竞争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去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思维嘱托的主动性,不拘于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力求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找到新的不同的结论。因而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这正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它虽然是一中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①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创新的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除极少数生来痴呆、弱智或神经有障碍者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和强化。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①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民族的振兴需要创造。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实现教学民主,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思考,乐于发表意见,学生才会有参与意识,从而使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微笑、游戏、竞争、鼓励、民主带进课堂,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

(二)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学生听,不能过分严肃,过多地批评。因为这样做使学生思想紧张、心理压抑、思路不畅,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会引起学生畏惧数学,厌倦学习。

1、激活求知欲,促进思考。

学贵有疑,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①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