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孙璜清
2009年第5期——经济建设团风县是1996年建立的新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老区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入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据1999年底的统计,全县286个村只有20%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99%的村集体有负债。2000年1月,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决定全面实施村级保障工程,村级集体经济条件逐步改善。2005年3月,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进一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几年来,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村级主办、部门主帮、社会主动”的发展格局。2008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50万元,村平7.17万元。全县已提前实现了鄂发〔2008〕1号文件提出的“经过2—3年的努力,使每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目标。
“强村富民、强基固本”作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创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县召开了全省“双强”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都在我县“双强”工程总结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
我县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的主要作法是: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们坚持科学规划、试点示范、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各村实情出发,充分发挥山水、林特、人力资源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找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城郊村以工强村,以发展蔬菜、花木、商贸富民。如团风镇
张家湾村,充分发挥城郊村的优势,创办灰砂砖厂等4家企业,发展蔬菜板块,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600多亩,全村人平增收500多元;山区丘陵村以基地建设强村,以发展特色种植富民。如杜皮乡於杨岗村种植红皮花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1.5万多亩,年产花生达300万斤,产值1500万元,成为该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增收产业。
——兴办一批致富项目。我们结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兴办致富项目,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一是围绕资源上项目。各村坚持以资源换资金,以服务换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品,多村一业,全县形成了优质稻、蛋鸡、林果、蔬菜、花生、水产、油茶等七大农业板块。二是围绕市场上项目。如总路咀村依托水产基地,引进投资3060万元建成鄂东鲜鱼批发市场,辐射周边三省十县,每天鲜鱼销售达到10万斤,带动全县开发四个万亩水产带。三是围绕龙头上项目。如兴隆粮油公司每年签订优质稻生产订单26万亩,合同收购优质稻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创新村级发展模式。全县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在经营管理、产权隶属、利益分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一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采取以积累作投入兴建项目、农户承包自主经营、村集体收取承包费的方式和“集体投入、分户承包、定额上交”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如回龙山镇马家岭村,将1994年投资兴建的650亩老桔园基地,按每株2.4元承包给55户农户,村集体年收入近8万元,每户年收入2万元以上。二是经济比较弱的村,采取集体筹集扶持资金或提供土地等作为股份与投资人合伙经营、按股分红的方式和“集体扶持、个人领办、按比分红”的模式。如马曹庙镇沙河图村,利用土地和部分前期费用作为股份,与兴隆米业公司实行联营,每年村集体分红都在4万元以上。三是有资源的村,采取招商引资、卖断经营、滚动开发的方式和“县乡招商、村级主办、三级受益”模式。如但店镇的朴树店、兰家畈等10个村,充分发挥石
材资源优势,将资源开发与强村富民结合起来,大力招商引资,创办了2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去年村集体增收135万余元,同时带动了1300多人就业。
——整合各方资金投入。我们把有限的扶贫资金作为“粘合剂”,引导方方面面的投入,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是整合扶贫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等涉农资金,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财政除了每年拿出300万元建立支持乡镇和村级经济发展基金外,县直有关部门还安排涉农项目资金扶持发展一批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集体经济项目。近几年全县共投入4000多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富民产业。二是整合部门帮扶投入。全县以强村富民规划和村级扶贫规划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平台,每年吸纳部门帮扶资金800多万元。三是启动民间投入。近年来通过落实招商引资相关政策,激励能人回归创业,吸纳民间资金2.4亿多元,兴办强村富民项目1987多个。
近年来,通过“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的推动,全县乡村掀起了项目建设、全民创业、培训转移等三大热潮,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到2008年底,“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带动2.75万贫困人口脱贫,4.4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43元增加到2008年的2994元,增长262%,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505元。全县新建通村公路585公里,新改扩建塘堰2706口,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村民饮用卫生安全水,基本实现村村有办公活动场所、有卫生室、有图书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2.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50万元,村平7.17万元。全县有经济收入的村达到283个,其中1—5万元的村有76个,5—10万元
的村有149个,10—20万元的村有49个,20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40万元以上的有5个,最高的村达到61万元。全县有经济收入的村达到99%,比2004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化解村级债务2000多万元,村平化债22.44万元。目前,没有债务的村达到16个。
——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把广大党员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来,充分发挥了村级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既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又树立了村党支部的威信,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县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由2005年的26个减少到现在的3个,“五好”村党支部由2005年的56个增加到现在的142个。
——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幅,在黄冈市名列前茅。■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常委、团风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