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流域: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即河流收集流水的地方

2.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构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内的水相互联

系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3.流域面积:分水线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称为流域面积,它是水系的集水面积。

4.径流总量W: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流量。

5.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以毫米/分、毫米/小时计。

6.基质势(ψm):由土壤固体(基质)对土壤水分的吸引而使水分自由能降低,这种势能

叫基质势。

7.下渗能力fp:是指充分供水和一定土壤类型、一定土壤湿度条件下的最大下渗率,又

称下渗容量。

8.潮汐河口:受潮水入侵和顶托影响的河段

9.潮流界:涨潮时,潮水沿河上溯到某一点,潮流流速与河水流速正好抵消,于是潮流停

止前进,此处称为潮流界。

10.测压水位:当钻孔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时,就见到地下水,此时井孔中的水面高

程称为初见水位。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水位(也叫承压水位)。

11.狭义的河口范围:一般是指枯季大潮时咸水所及之地至洪水小潮时咸水所及之地。

12.盐水楔异重流:入海河口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一方面有淡水径流的下泄,另一方面含

有盐分而密度较大的海水随潮流上溯。海水因含有盐分,密度较大,故位于密度较小的淡水之下,其交界面由海向陆呈楔状。这就是盐水楔异重流。

13.产流模式:在天然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种或数种不同径流成分的组合,称这种产流机

制的组合为产流模式.

14.河口海岸水文学:研究入海口和海岸带水文现象基本规律,河口和海岸带的利用及灾害

防治的学科。

15.环境水文学:环境水文学是研究环境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水体水文情势的改变

对环境的影响。水体中量和质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预报的方法。

16.湿地:《湿地公约》指出“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

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碱水或碱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m的水域”。

17.含水层:土壤通气层以下的饱和层,其介质孔隙完全充满水分。

18.径流系数α:同一时段内流域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值就是径流系数。 a=Y/X

19.壤中流: 发生于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中的易透水层与相对不透水层的交界面上。

20.田间持水量: 土壤中所能保持的分子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

二. 填空

1.河水的补给来源:冰川和高山溶雪;季节性溶雪;雨水;地下水

2.河流中的泥沙分为三种:悬移质泥沙;推移质泥沙;河床质泥沙

3.潜水的排泄方式:径流排泄,蒸发排泄

4.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的常用方法:算术平均法;方格法;垂直平分法(加权平均法);

等雨量线法;距离平方倒数法

5.按土壤质地划分土壤为哪三类:砂土;粘土;壤土

6.土壤孔隙的大小对水分运移起重要作用,按土壤孔隙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无效孔隙

(孔径小于0.001mm)、毛管孔隙(孔径为0.001-8mm)、非毛管孔隙(孔径大于8mm)

7.土壤的总水势:概念如下:从一已定高度的蓄水池中,把无限少量的纯水,在一个大

气压下等温可逆地转移到土壤中的某一已定点,使成为土壤水,这时必须做的功,以单位水量来表示称为土水势。土水势 = 基质势 + 溶质势 + 压力势 + 重力势。

8.非饱和土壤中的基质势为负值,饱和土壤中的基质势为零

9.非饱和土壤中的压力势为零,饱和土壤中的压力势为正值

10.承压水的储水机理

(1)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水量增加,静水压力加大,含水层的厚度加大很不明显,测压水位上升,承压水头加大。增加的水量通过水的压密及含水介质空隙的增加而储容于含水层之中(有效应力原理)。

(2)承压含水层排泄时,减少的水量表现为含水层中水的密度变小及含水介质空隙缩减。

(3)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底板为半隔水层,测压水位上升时,一部分水量将由含水层转到相邻的半隔水层中去。

11.水分自地面渗入土壤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12.影响下渗的因素:土壤的物理特性和水分特性、降雨特性、流域地貌、植被和人类活

动等

13.当降雨强度i小于上层下渗强度fA,产流情况:仍可产生壤中流,不过这时无地面径

流。

14.当降雨强度i大于上层下渗强度fA,上层下渗强度fA又大于下层下渗强度fB时,即:

i>fA>fB时,产流情况:既有地面径流,又有壤中流。

15.饱和径流产生的条件:包气带上层土层达到饱和,即凡是满足包气带最大蓄水容量的

面积,即可产生饱和地面径流。这种产流,我国常称为蓄满产流。

16.苏联萨莫依洛夫把河口分为哪三段:河流近口段、河流河口段、口外海滨

17.盐水楔混和程度分为三类:弱混和型、缓混合型、强混和型

18.径流弱的强潮的河口,咸淡水混和以强混和为主;径流强、潮流也强的河口,咸淡水

混和以缓混和为主;流域来沙丰富,形成三角洲;径流强的弱潮的河口,咸淡水混和主要呈现为高度成层的特点;泥沙多的弱潮的河口,咸淡水混和主要呈现为高度成层的特点。

19.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系统,设年降水量为Pc、年蒸发量为Ec、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

量为R、陆地蓄水量年末与年初之差为ΔS,试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列出R的计算方程:R=Pc-Ec-ΔS。

20.《湿地公约》中湿地的分哪三类:海洋和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

三. 简答题

1.简述一般河流的分段?

河源:河流开始具有地面水流的地方;

上游:深山峡谷中的一段河流;

中游:河床冲淤接近平衡状态;

下游:冲积平原上,泥沙淤积,河曲连绵不绝, 断面复杂;

河口:河流的终点,内流河没有河口

2.流速测验的布设原则和三点法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流速由河底向水面,由两岸向河心逐渐增大,若河面封冻,流速由河底和冰下向流水断面的中部加大

测速垂线布设原则:靠水边线部分疏,主槽部分密

测速垂线上的平均流速计算 三点法 Vm=1/3 (V0.2+V0.6+V0.8)

3. 简述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及液态水所受的不同作用力?

土壤能够保持水分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的结果,一是土粒表面对水分子的吸附力;二是水和空气界面上的弯月面力(毛管力),两者总称为基质吸力。土壤水一部分以水膜的形式被土粒吸附于表面,另一部分为水气界面的弯月面力所保持。土壤水分按其在土壤中受力大小和水分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附注:

干燥的土粒靠分子引力从土壤空气中吸持的气态水称为吸湿水。干燥的土粒具有吸附空气中气态水分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于颗粒表面存在自由能并带有电荷,而水分子是偶极分子的缘故。

土粒吸持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后,土粒表面还有剩余的分子引力,这时如果土粒表面与液态水接触,土粒能够进一步吸附液态水。土粒靠分子引力吸持的液态水,在土粒吸湿水外围形成薄的水膜。称为膜状水

土壤孔隙借弯月面力(即毛管力)而保持的水分,称为毛管水。毛管水实际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水的总和。

土壤中所有毛管孔隙充满水后,再有多余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孔隙所保持,而受重力作用沿大孔隙向下移动,这种水分叫重力水。

4. 简述下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四个分带的特点

饱和带:紧靠地面处,厚度都不超过1.5cm

水分传递带:在饱和带以下,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

急剧减小,形成一个水分过渡带,而后土壤含水量基本上保

持在饱和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间,沿垂线分布比较均匀。

毛管势梯度极小,重力作用

湿润带:含水量随深度迅速减小。随着湿润锋的继续下

移,湿润带也向下移动,而使其下的干土含水量增加,变成

土壤水

气态水 存在于土壤空气

液态水 受土粒分子引力 受毛管力作用

受重力作用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

重力水

地下水

固态水 冬季土壤结冰时存在

湿润部分。

湿润锋:湿润带的前线。它是湿土与下层干土之间的明显交界面,这里的湿润梯度十分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湿润锋也不断下移,但坡度愈来愈缓。

水分的过渡带:其水分含量主要取决于年降水量大小、土壤的透水性及地下水位的高低等因素。

中间包气带:在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中间包气带的含水量一般在毛管断裂含水量及最大分子持水量之间,且年变幅不大.在年降水量中等,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区,中间包气带的水分大致在毛管断裂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间。当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以致毛管上升高度可到达表层悬着水带,此时中间包气带消失。

5.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1) 透水河床的长度与浸水周界的乘积;(2) 河床透水性;(3) 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

(4) 河床过水时间。

6.简述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流量过程线的特点

地表径流: 是在地面的河槽流动,受到较小的迟滞,故流量过程线,涨落陡峻、峰形尖锐。

壤中流:是在土层内部传导度界面上产生和流动的。在坡地上流动时受到较大的迟滞,故其过程线虽有明显的峰形,但峰值比降雨滞后较多,且过程线平缓。

地下径流: 在垂向运行中,受到包气带的迟滞作用,在侧向运行中,又受到地下蓄水库的调蓄,故其过程线更加平缓,一般无明显的起伏,且其出流过程,可缓慢的拖后相当长的时间。

7.壤中流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 包气带中存有透水性不同、且下层比上层透水能力小的层理分布土壤的交界面

2) 上层向界面上的供水强度fA,大于下层下渗强度fB

3) 界面上产生积水,即形成临时饱和带,界面还需具备一定的坡度。

8.简述潮波在涨落潮过程中四个阶段的特点

潮波在海洋中是当作海浪现象的长波来处理的。潮波在涨落潮过程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潮波侵入河口之初,水位开始上升,落潮流速渐减,但水流方向仍指向海洋,称为涨潮落潮流。

流速的垂向分布上,可以出现上下二层方向相反的水流;对水质进行盐度分析表明:上层为淡水,下层为咸水。

第二阶段: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涨潮流速渐渐超过河流流速,水面比降转向上游倾斜,海口的整个断面上出现负流,称为涨潮涨潮流。

第三阶段:当海洋中已开始落潮,河口内的水位亦随之下降,涨潮流速虽已逐渐减小,但仍大于河水流速,流向指向上游,称为落潮涨潮流。此时水面比降仍向上游倾斜,但已逐渐趋于平缓。

第四阶段:河口水位继续下降,河水流速渐增,流向由指向上游转为指向下游,水面比降也转向海洋倾斜,称为落潮落潮流。

9.简述河口泥沙的三个来源

1.河川径流挟带的下行泥沙。

来源:①由内陆地表径流带入河中下泄的;②河岸崩塌而加入水中的。

2.海水随潮携带上溯的上行泥沙。

来源:①海岸受波浪侵蚀后随涨潮流进入河口的。

②沙洲、浅滩在波浪冲击和搅动下,泥沙重新起动,然后随涨潮流向河口漂浮;

③本河流外泄的泥沙。(属细颗粒的悬浮泥沙);

④被涨潮流带回到河口;

⑤其他河口外泄的泥沙,被沿岸流搬运至本河口后随潮侵入河口的泥沙。

3.河口区内局部搬运的泥沙。

来源:①由于外力使河岸发生侵蚀,沙洲发生移动,泥沙在水中以悬浮或推移方式做往返运动。

②水流冲刷河床底部,把底部老沉积物掘起再被水流带走。

10.简述湿地的水文作用

湿地的水文功能主要包括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提供水源、保持或改善水质、调节气候等功能。

(一)水分供给

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泥炭沼泽森林常可以成为被浅水水井利用的水源。

(二)调节气候

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一方面,湿地的热容量大,异热性差,使湿地地区气温变幅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小气候另一方面,湿地积水面积大,或者湿地的潜水位较高,地下水面距离湿地表面的高度在毛管力作用范围内,大量水分在毛管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表;同时,湿地特殊地热学性质使湿地源源不断地为大气提供充沛的水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降水。

(三)调蓄水量

湿地能贮存大量水分,是巨大的生物蓄水库,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用较长的时间将水排出。这与沼泽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有关。此外,湿地植被可减缓洪水流速,避免所有洪水在短期内下泄,一部分洪水可在数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从水储存地排放出来,一部分则在流动过程中蒸发或下渗成地下水而被排除。当海洋暴风雨上岸时,沿海盐沼和红树林湿地可作为巨大的暴风雨缓冲器,在第一位置减轻它的狂暴袭击。

(四)补充地下水

湿地的补水功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补给地下水。湿地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与区域地下水联系密切。湿地的地表水可以作为地下水的补给源,当水从湿地流入地下蓄水系统时,蓄水层的水就得到了补充。从湿地流到蓄水层的水可作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可为周围地区供水、维持水位,或最终流入深层地下水系统,成为长期的水源,还可抬高地下水位。另外一种情况是一块湿地可以向其它湿地供水,或向地表水承泄区排水。许多水库都是傍湿地而建。

(五)水质净化

湿地由于其特有的自然属性而能减缓水流,从而利于固体悬浮物的吸附和沉降。随着悬浮物的沉降,其所吸附的氮、磷、有机质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也随之从水体中沉降下来。

11.什么是斯特拉勒(Strahler)分级法?

斯特拉勒(Strahler)分级法是1953年提出的。该法规定:从河源出发的河流为1级河流;同级的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河流的级比原来增加1级;不同级的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河流的级等于两者中较高者。借助于数学符号,后两条规则还可以表达为:

式中 w ,n ―河流的级, w 、n =1,2,…,Ω,Ω为水系中最高级河流的级;

*-两条河流相交汇的运算符号

优缺点:总是将能通过全流域水量和泥沙量的河流作为水系中最高级的河流的。主要不足是不能反映流域内河流级愈高,通过的水量和泥沙量也愈大的实事。

12. 说明潜水含水层的结构特征,分析和探讨影响地下潜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13. 怎样利用点上的测量数据估计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降雨深度?

14. 讨论森林区、城市区和农业区产流的途径和机制,这些区域怎样影响到暴雨径流的主要途径、水文过程的形状以及暴雨径流的总量?

15. 比较地下水系统中的水量平衡与流域系统中的水量平衡方程式的差异,并举例说明。

四. 综述题

1. 论述超渗地面径流,壤中流,饱和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成分的产生机制? 答:产流机制:是指水分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在一定的供水与下渗条件下,各种径流成分的产生原理和过程。

(1)超渗地面径流产流机制

水量平衡方程表达

R s =P-I n -E-S d -F

显然,地面径流的产生,取决于降雨与植物截留I n 、雨间蒸发E 、填洼S d 及下渗F 等的对比关系。雨间蒸发E 甚小。而I n 和S d 数量不大,且其数量比较稳定,是一个缓变因素,同时截留和填洼水量最终消耗于蒸发和下渗。所以雨间蒸发、截留和填洼在地面径流的产生过程 中,不起支配作用。

在忽略E 、I n , S d 情况下:

R s =P-F

对此式两边取偏微分 dR s /dt=dP/dt-dF/dt

即r s =i-f(以产流强度表示)

式中 r s ——地面径流的产流强度;mm/h

i ——降雨强度,mm/h

f ——下渗强度,mm/h

从上式可见,地面径流是供水与下渗矛盾发展的产物。有当i >f 时,才能产生地面径流。因此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是产生超渗地面径流的充分条件。

应当指出:同一种土壤情况下,土壤干燥时,下渗能力强,产生超渗降雨所需的降雨强w 1

()w w w n n n w *=+*=>

度也大。土壤湿润时,下渗能力小,产生径流所要求的降雨强度也小。在同一降雨强度下,由于先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地面径流的产流率是不同的,在同一下渗能力下,尽管降水量相同,如果雨强不同,所产生的径流量也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超渗地面径流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产流界面是地面(包气带的上界面);必要条件是要有供水源(降水);充分条件是降雨强度要大于下渗能力。三者都具备才能产生超渗地面径流。

(2) 壤中流的产流机制

壤中流:发生于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中的易透水层与相对不透水层的交界面上。如森林地区的腐殖层,山区的表土风化层、密实结构土壤的耕作层等。

壤中流虽然比地面径流运动缓慢,但它在数量上可以大的多,特别是在中强度暴雨时,壤中流数量更为突出,它是使较小洪水流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壤中流产生的条件:

1) 包气带中存有透水性不同、且下层比上层透水能力小的层理分布土壤的交界面

2) 上层向界面上的供水强度f A,大于下层下渗强度f B

3) 界面上产生积水,即形成临时饱和带,界面还需具备一定的坡度。

当降雨强度i小于上层下渗强度f A,仍可产生壤中流,不过这时无地面径流。

i>f A>f B时,则既有地面径流,又有壤中流。

(3)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

饱和地面径流: 在具备壤中流产生条件的界面上,当雨强if B时,且f A>f B,界面上可形成临时饱和带,并产生壤中流。此后,在一定的降雨条件下,界面积水不断增加,最终将达到地面,这时界面以上的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后继降雨基本上不再发生下渗,从而直接形成地面径流,为了有别于前述超渗地面径流,而把它称之为饱和地面径流,又称蓄满产流。

饱和地面径流的产流条件

1)必须具备壤中流的发生条件;

2)面以上的饱和积水带,必须达到上层土层的全部

(4)地下径流产流机制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包气带厚度不大,土壤透水性较强,在连续降雨过程中,下渗锋面达及毛管水上缘,这时表层影响土层与地下水建立了水力联系,同时包气带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产生自由重力水而补给地下水,于是便产生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产流条件:

对均质土壤,此时的下渗率f c,应等于地下径流的产流率r g,即r g=f c

对于非均质层次土壤,由于土层内部产生侧向流动的壤中流r ss,故地下产流率r g为:r g=f c-r ss 可见地下径流的产流也同样取决于供水与下渗强度的对比,其产流条件基本与壤中流相同,只是其界面是包气带的下界面。

在天然条件下,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此时壤中径流与地下径流实际上难以截然分开,通常将二者合并作为地下径流考虑。

2.论述土壤水分形态,水分常数和土壤水吸力的关系

1.最大吸湿量(吸湿系数)

指在饱和空气条件下土壤颗粒所能吸收水分的最大量,它表示土壤颗粒吸着气态水的能力。2.最大分子持水量

指土壤颗粒的分子力所能结合的水分的最大量。此时薄膜水厚度达到最大值(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的总和)。

3.凋萎含水量(凋萎系数)

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致开始凋萎枯死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植物根系的吸力约为15.19xl05Pa,当土壤对水分吸力大于或等于15.19×105Pa时的土壤含水量就是凋萎含水量。由此可见,大于凋萎含水量的水分才是参与水分交换的有效水量。4.毛管断裂含水量

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的含水量。

当土壤含水量大于此值时,悬着水向土壤水分的消失点或消失面(被植物吸收或蒸发)运行。

在此值以下时、连续供水状态遭到破坏,土壤水分为吸湿水(结合水)与薄膜水,这时,水分交换将以薄膜水或水汽形式进行。毛管断裂含水量约为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5.田间持水量(亦称田间最大持水量)

土壤中所能保持的分子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

悬着水一般不作重力移动。当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超过的部分不能为毛细管力所维持,而以自由重力水的形式向下渗透。它是划分土壤持水量与向下渗透水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土壤水分运动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特征指标。

6.饱和含水量

土壤中所有孔隙都为水分所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

水分受力约为0.001Pa。此值取决于土壤孔隙率的大小。

从田间持水量到饱和含水量之间的水量,是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的自由重力水。

地下水面以下,土壤含水量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属于饱和渗透水流特性。

三土壤水分形态,水分常数和土壤水吸力的关系

土壤水分由少到多,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同性质的土壤水分之间存在着

一定界线,土壤水分常数就是这些界线的指数。指土壤各种形态的水达

到最大量时和指定能态土壤的含水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3.简述古湖沼学研究某种环境问题一般采用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4.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环境系统(如一个森林、农业生产区、一个城市等),画出这个系

统的水文循环图,列出最可能引起这一系统水污染问题的水文环境的组成部分。简略讨论土地使用怎样影响这些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

试卷:

名词解释(10个,每题2分,共20分)

填空题(10个,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6个,每题8分,共48分)

综述题(1个,12分)

考试时间:2012年1月7日下午13:30-15:30,教学楼3504教室

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本大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 分) 1、水文资料是水文统计的基本数据,为尽可能的使计算结果正确、合理,应对 水文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独立性、随机性进行审 查。 2、十年一遇的枯水,其设计频率应为()。 3、一次降雨扣除降雨损失后的部分称为()。 4、常用的流速仪有旋杯式和()。 5、水文资料的來源主要有三部分,即水文站观测资料、洪水调杳资料及 ()资料。 6、降水三要素是指降水量、降水强度及()。 7、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按河段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五部分,5卩()、 上游、中游、不游及河口。 8、流速仪的主耍构造有三部分,即旋转器、()及尾翼。 9、现有两个样本系列甲和乙,苏均值相等,但变差系数不等,即, 人甲<c v乙。据此可以断定乙系列的离散 程度比甲系列的()。 10、用点雨量直接推求面雨量的方法有算数平均法、()、及等雨 量线法。 二、解释概念(每个4分,共20分) 水文学 共吋径流面积 径流年内分配 闭合流域水系

三、简答(15分)、简述靠降雨补给的河流,M: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5分) 2 (10分)、已知我国西北某地区的一条河,流域而积F = 频率为1%的点雨力 是A .s = 70/n/7i//v暴雨衰减指数是M/=0.6,n2 =0.75,造峰历时为0.4/z,形成洪峰典时径流jfli 积 7C=7.6A??Z2,点、面雨量折减系数足々=0.94,径流系数为0.80,(长、短历吋分界点t0=ih)o 1 (10 分)、已知统计参数Q = iQ0Qm-/s , c v = 0.5 , c v = 2c v。 (1)试写出理论频率(矩法)计算式;(2)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景值。 计算表格:c时 森几率格纸 试计算:(1)该流域上暴雨雨力及造峰而积系数;(2)暴1<袋减指数是选择《 / 还是化?为什么? (3)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2P/。。洪峰流景计算式:2 = 0.278^^ 3( 10分)、由暴雨资料分析知暴雨强度/与历时Z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是直线分布,且暴财衰减指数是n=0.45, 同吋由i?t?T关系曲线整理得T?A关系如表所示。试写出(1)雨力A的表 达式;(2)暴雨强度表达式。

水文学复习题 2

此份资料不代表权威,相当简洁,请亲慎重考虑,方便看而已。 环境水文学定义: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水文循环定义、主要环节、基本过程、成因:(1) 水文循环定义(water circulation) 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2)水循环基本过程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不断从水面、陆面和植物表面蒸发,化为水汽上升到高空,然后被气流带到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到达地面的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流入江河归入海洋,还有一部分又重新回到空气中。其中,渗入到地面的水,一部分被蒸发、一部分最终也流入海洋。(3)水循环的成因的内因: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表条件下唯一能实现三态变化的物质外因:1太阳蒸发,使水蒸发。2,地球引力,使水降落,并向低处汇流。(4)水分循环机理:①水循环服从质量守恒定律—热量、势能。 ②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③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到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④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⑤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溶解且携带某些物质运动。 3 水循环类型:大循环、小循环、大陆外流区小循环与内流区水循环。(1)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外循环。特点:以蒸发与降水两环节水分在空中与海洋、陆地进行垂向交换,以水气输送与径流进行横向交换海洋——云、大气——陆地——海洋(2) 小循环:发生在海洋和大气之间、或陆地和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内循环。海洋与大气-海洋小循环—只有海面的蒸发与降雨两环节:海洋——云、大气——海洋,陆地——云、大气——陆地(3)陆地-大气-陆地小循环中可分为:—大陆外流区小循环:除有自身垂向的水分交换,还有多余水量以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的方式输向海洋,存在于海洋间的横向水分交换—大陆内流区小循环:地面上不直接与海洋沟通,水分交换以垂向为主,自称为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5 影响水分循环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1)降水类型2)蒸发3)地貌人类社会因素。 1 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学所依据基本原理:由物质不灭定律而导出的水量平衡原理。可简要表述如下:对任一区域,任一时段内:来水量=出水量+区域蓄水变量 或者说:收入的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 3 水量平衡与水循环关系,水量平衡是质量守恒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地球上水循环能持续不断下去的基本前提。 1.3 蒸发1 蒸发的概念及意义: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也是海洋与陆地上的水返回大气唯一途径。蒸发既是水交换过程,也是热量交换过程。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那里的地面上没有河流,连干枯的小河沟也没有。 2 蒸发的物理机制 根据蒸发面的不同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 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陆面蒸发。流域(区域)上各部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称为流域(区域)总蒸发。 植物散发是植物根系从土壤等吸收的水分,通过叶面、枝干蒸发到大气中的一种生理过程。它不仅是物理过程,也是植物的生理过程。 3 影响蒸发的因素:供水条件、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 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4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计算途径:一是采用一定的仪器和某种手段进行直接测定; 二是根据典型资料建立地区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

填空: 1.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2.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3.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4.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区综合法)。 选择: 1.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未来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2.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3. 水资源是一种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判断: 1. 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2.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1. 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答案: 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计算: 1.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 =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答案: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c,必然等于多年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由此可得: R=Pc-Ec=119000-72000=47000km3 2.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芮孝芳梁霄 (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 摘要:水文学已发展成为具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博大精深的学科体系。分析了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及还原论的缺陷,探讨了水文学发展的动力,总结了现行水文学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指出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中可能的误区。最后,对水文学必须从“线性”向“非线性”拓展作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水文现象;水文学方法;还原论;非线性流域;水文模型 1 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与还原论的缺陷 水文现象是大气过程与下垫面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1]。相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不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以及不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相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都会形成不同的洪水过程和不同的时间序列。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既有确定性表现,又有不确定性表现,而且许多水文现象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更为强烈。 ·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表现既有周期性表现,又有非周期性表现。非周期性表现又有因果性和趋势性之分。 ·水文现象的不确定性表现可能有随机性、灰性、模糊性、突变性、混沌性等不同形式。随机性又有纯随机性、平稳随机性和非平稳随机性之分。 ·水文现象时空跨度很大,时空变异性大多数表现十分强烈。 ·不同尺度的水文现象之间非相似性表现十分强烈。 ·水文现象与天气现象比较,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见水文现象已经够复杂了!但由于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限制,我认为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可能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正因为水文现象如此复杂,所以当人们用“还原论”[2]讨论水文的规律时,有时就会碰壁。

还原论认为,通过将事物分解成越来越精细的组成部分就能最终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将这种“还原论”用于分析河道中洪水波运动可以说相当成功,用于分析降雨径流形成也基本成功,而用于分析水文循环时空变化和径流长期演变就碰壁了。因为水文循环是一个由多路径、多尺度构成的及其复杂的系统,企图用还原论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来解决此类问题。此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学物理工具来恰如其分、完整地描述如此复杂的系统呢? 2水文学的分支及发展动力 地球系统是由四大圈层构成的。研究大气圈的是为大气科学,研究岩石圈的是为地质科学,研究生物圈的是为生物科学,研究水圈的是为由水文学和海洋学组成的水科学。作为一种独立学科,水文学也许是一个后字辈,但在近半个世界里却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和众多的分支学科[3]。按研究水体分(图1),有流域水文学、河流水文学、湖泊水库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湿地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和全球水文学等。按服务于经济社会分(图2),有工程水文学、桥涵水文学、城市水文学、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等。按交叉学科或研究方法分(图3),有物理水文学、动力水文学、系统水文学、随机水文学、确定性水文学、计算水文学、数字水文学、气象水文学、地理水文学、地貌水文学、生态水文学、水文测量学、水文信息学和同位素水文学等。 图1 水文学按照研究水体的分类

2004-2005学年河海大学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1)增大;(2)减小;( 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 c,K与(3)有关。 (1)降雨强度;(2)土壤含水量;(3)土壤性质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1)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2)。 (1)增加;(2)减少;(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2);P(A+B)=(4)。 (1)0.2;(2)0.02;(3)0.45;(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3)。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 p=(1) mm。 (1)360.0;(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1)。 (1)P( Q>2.5 m3/s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3)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2)等于;(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3)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2)小于;(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 c=(2) mm/h。 (1)2.0 ;(2)2.5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水文考试复习参考题含答案.(优选)

一、填空题 1.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循环和_小_循环。 2.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_大循环。 3.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_小循环___。 4. 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_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_____ ,内因是_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变的特性 _________。 5.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蒸发____,__降雨______,__下渗_____,___径流____。 6.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水文循环过程。 7.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某一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 8.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9.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_____流域____。 10.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 闭合区域_____流域;否则,称非闭合区域流域。 11. 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_____河流长度_______。 12.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___河流纵比降________。 13.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_______河网密度_______。 14.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____零______。 15. 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年 际变化______越大_____。 16.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______产流_____过程和 ______汇流______过程。 17.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_____流量_________。 18.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___径流模数________。 19.水位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一指定基面以上的高程。 20.我国现在统一规定的水准基面为青岛黄海基面。 21.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_ 0 _时至 24 时。 22. 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_ 0 _时至 24 时。 23.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称为径流量,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称为径流深。

海大环境水文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 流域:地面分水线包围的区域称为流域 2. 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3. 流域面积:分水线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称为流域面积,它是水系的集水面积。径流总量W: 4. 给水度:是指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水的体积Vg与岩土的总体积V之比。 5. 基质势(ψm):由土壤固体(基质)对土壤水分的吸引而使水分自由能降低,这种势能叫基质势 6. 下渗能力fp: 指充分供水和一定土壤类型、一定土壤湿度条件下的最大下渗率,又称下渗容量。 7. 潮汐河口:受潮水入侵和顶托影响的河段 8. 潮流界:涨潮时,潮水沿河上溯到某一点,潮流流速与河水流速正好抵消,于是潮流停止前进,此处称为潮流界。 9. 潮区界:在潮流界以上的河段,潮波继续上溯,而潮波的振幅急剧减小,在潮差为零处,潮汐的影响已完全消失,此处称为潮区界。 10. 测压水位: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11. 狭义的河口范围:一般是指枯季大潮时咸水所及之地至洪水小潮时淡水所及之地 12. 盐水楔异重流:入海河口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一方面有淡水径流的下泄,另一方面含有盐分而密度较大的海水随潮流上溯。海水因含有盐分,密度较大,故位于密度较小的淡水之下,其交界面由海向陆呈楔状。这就是盐水楔异重流。 13. 产流模式:在天然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种或数种不同径流成分的组合,称这种产流机制的组合为产流模式 14. 环境水文学:研究环境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水体水文情势的改变对环境的影响。水体中量和质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预报的方法 15. 隔水层:是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16.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7. 径流系数: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R与相应的降水深度P之比值。 18. 壤中流:发生于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中的易透水层与相对不透水层的交界面上。 19. 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所能保持的分子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 20. 潜水:是指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21. 承压水: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二. 简答及综述题 1. 简述一般河流的分段? 每条河流一般都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分段。 (1)河源。河流开始的地方,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 (2)上游。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段,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 (3)中游。中游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 (4)下游。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浅滩到处可见,河曲发育。 (5)河口。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的入口,泥沙淤积比较

_水文学基础知识

水文学基础知识 水文学基础知识 一、概念一、概念 1、水文学概念 水文 shuǐ wén 英文:Hydrology 1.水的波纹。亦指如波纹的图形。 2.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3.水文,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文”作自 然界的现象讲,如“天文”。 水文是水利、水电及一切与水资源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前期工 作的基础,是水利建设的尖兵、防汛抗旱的耳目、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哨兵、资源 水利的基石,是一项必须适当超前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水文学:研究水存在于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壳内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 系的学科。包括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水体的化学成分,生物、物理性质以及 它们对环境的效应等。 水文学:广义地说就是研究地球与水的科学,包括它的性质、现象和分布,其 核心是水循环。水文学,广义地按地球圈层情况可分为水文气象学、地表水文学 和地下水文学三种。按地球表面分布情况,又可分为海洋水文学和陆地水文学。 陆地水文学:主要研究存在于大陆表面上的各种水体及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 与运动变化规律。按研究水体的不同又可分为:?河川水文学;?湖泊(包括水库)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河口水文学。 2、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 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 大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遇冷凝结而形成降水,降 水至地面后,一部分蒸发直接返回空中,其余都经地面和地下注入海洋,这种海陆 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大循环或外循环。 小循环:陆地上的水经蒸发、凝结作用又降落到陆地上,或海洋面上蒸发的水 汽在空中凝结后,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在海洋中,这种局部的水文循环称小循环或内 循环。前者又可称内陆小循环,后者称海洋小循环。由陆面蒸发而引起的内陆小循环,对内陆地区的降水有重要作用。因内陆地区距离海洋很远,从海洋直接输送到 内陆的水汽不多,需要通过内陆局部地区的水文循环运动,使水汽不断地向内陆输送,这是内陆地区的主要水汽来源。由于水在向内陆输送过程中,沿途会逐步损 耗,故内陆距离海洋越远,输送的水汽量越少,降水越小,沿海地区一般雨量充 沛,而内陆地区则雨量稀少,气候干燥,就是这个原因。 3、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 时程变化上的周期性与随机性 ?周期性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四季、海陆分布,以及一定的大气环境,季区区域等,使水文现象在时程变化上形成一定的周期性。 ?随机性因为影响水文现象的因素众多,各因素本身在时间上不断地发生变 化,所以受其控制的水文现象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们在时程上和数量上的变化 过程,伴随周期性出现的同时,也存在着不重复性的特点,这就是所谓随机性。 ? 地区上的相似性与特殊性 ?相似性有些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或离海洋远近等)相似,气候与地理条件相似,因而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所谓地带 性。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分析

第四章习题 【思考题】 1、选择题 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_]。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C]。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 2、是非题 由随机现象的一部分试验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字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称为概率论?(×) 偶然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 3、简答题 什么是偶然现象?有何特点? 何谓水文统计?它在工程水文中一般解决什么问题?

1、选择题 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A]。 a、; b、; c、; d、 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C]。 a、; b、; c、; d、 2、是非题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 3、简答题 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应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1、选择题 一阶原点矩就是[A]。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变差系数; d、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 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2、是非题 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σx、σy,已知σx>σ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答案】Y 统计参数Cs是表示系列离散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答案】N 3、简答题 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不及制累积概率与超过制累积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推估总体的概率分布? 统计参数、σ、Cv、Cs的含义如何?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动态物理规律(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降比。√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闭合流域;否则,称不闭合流域。√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成为暴雨。√当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的温度成称为露点。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气旋雨。 √每日8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 √水面蒸发量每日8时观测一次,将今日8至明日8时的蒸发水深,作为本日的水面蒸发量。 √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 时。√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时。 √由各次观测或从自记水位资料上摘录的瞬时水位值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面积包围法两种。 √水位流量关系可分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和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两类,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呈单一的曲线,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同一水位不同时期断面通过的流量不是一个定值,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据分布比较散乱,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递减变化,称为下渗曲线。 √以埋藏条件为依据,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流域总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发。√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汇流过程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径流系数(应当是径流深与降雨之比值)。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模数。 √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雨深)的方法通常有器测法、雷达探测、利用卫星云图估算。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平均降雨强度,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瞬时降雨强度。 √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常用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蓄满产流是以__________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流域蓄满以后,下渗的水量将成为____径流,超过下渗雨水的部分将成为__径流。 √超渗产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控制条件。 √按超渗产流原理,当满足初期损失后,若雨强大于下渗率,则超渗部分产生___________径流。 √初损后损法将下渗损失简化为_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净雨从流域最远点流到流域出口的时间称为___________。√等流时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时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线净雨深一般取______mm,分析使用时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条基本假定。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可能最大降水: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3.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引潮力:引潮力指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种力组成的合力,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 5.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称为潮汐。(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6.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7.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8.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9.正常年径流量:天然河流的水量经常在变化,各年的径流量也有大有小,实测各年径流量的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径流量,如果统计的实测资料年数增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流量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10. 流域滞时:定义为净雨过程的重心到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的重心之时间距。 11.黑潮:北赤道洋流遇到大陆后,一部分向北在太平洋西部海域,西部海域形成势力强大的高温、高盐的透明度大的高速的洋流。(起源于吕宋岛) 二.简答题 1.水循环机理 ⑴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⑵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⑶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⑷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⑸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 2.水量平衡的研究意义 ⑴通过水量平衡的研究,可以定量的揭示水循环过程与全球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水循环过程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一水循环过程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控制的效果。 ⑵水量平衡又是研究水循环系统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系统内蒸发,降水及径流等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水量平衡分析,还能对水文测验站网的布局,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精度及其系统误差等做出判断,并加以改进。 ⑶水量平衡分析又是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研究工作的核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未来供需平衡计算,更是围绕着用水,需水与供水之间能否平衡的研究展开的,所以水量平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

水文学试卷 一、填空题(10*1) 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 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3、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 4、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为深泓线。 5、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6、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7、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要通过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确定。 8、流城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 9、降水的三要素是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 10、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的雨量资料年数还不够长,为了能够选得足够数量的雨量样本,且各样本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规范规定取样方法采用年多个样法。 二、判断并改错(10*2) 1、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可以把渗透系数K当作代表岩层透水性的常数(T) 渗透系数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数量、规模及连通情况等,可在室内根据达西定律测定,与液体的性质无关.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T) 3、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F) 没有确定的周期 4、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T) 5、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是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三部分(F)还有补充土壤缺水(入渗) 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减少(F) 增加 7、重现期为一千年的洪水,其含义为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F) 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千年出现一次 8、设计洪水是指断面的最大洪水(F)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9、含水层和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 10、按成因把自然界的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F )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还有一类是沉积岩。

2010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流域: 2.水循环: 3.流域面积: 4.径流总量W: 5.降水强度 6.基质势(ψm): 7.下渗能力fp: 8.潮汐河口: 9.潮流界: 10.潮区界: 11.狭义的河口范围: 12.盐水楔异重流: 13.水文学原理: 14.河口海岸水文学: 15.环境水文学: 16.湿地 17.非点源 18.径流系数 19.壤中流 20.田间持水量 二. 填空 1.河水的补给来源: 2.河流中的泥沙分为三种: 3.影响降雨的因素有: 4.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的常用方法: 5.按土壤质地的分土壤分为三类: 6.土壤孔隙的大小对水分运移起重要作用,按土壤孔隙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 7.土壤的总水势: 8.非饱和土壤中的基质势,饱和土壤中的基质势 9.非饱和土壤中的压力势,饱和土壤中的压力势为 10.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有 11.水分自地面渗入土壤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2.影响下渗的因素: 13.当降雨强度i小于上层下渗强度fA,产流情况 14.当降雨强度i大于上层下渗强度fA,上层下渗强度fA又大于下层下渗强度fB时,即: i>fA>fB时,产流情况 15.饱和径流产生的条件: 16.苏联萨莫依洛夫把河口分为哪三段: 17.盐水楔混和程度分为三类: 18.径流弱的强潮的河口;径流强、潮流也强的河口;径流强的弱潮的河口;泥沙多的弱潮 的河口。

19.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系统,设年降水量为Pc、年蒸发量为Ec、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 量为R、陆地蓄水量年末与年初之差为ΔS,试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列出R的计算方程。 20.《湿地公约》中湿地的分哪三类: 三. 简答题 1.简述一般河流的分段? 2.流速测验的布设原则和三点法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3.简述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及液态水所受的不同作用力? 4.简述下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四个分带的特点 5.简述均一降雨强度i与下渗能力fp之间的关系。 6.简述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流量过程线的特点 7.壤中流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8.简述潮波在涨落潮过程中四个阶段的特点: 9.简述河口泥沙的三个来源 10.简述湿地的水文作用 11.什么是斯特拉勒(Strahler)分级法? 12.简述古湖沼学研究某种环境问题一般采用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四. 综述题 1.论述超渗地面径流,壤中流,饱和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成分的产生机制? 2.论述土壤水分形态,水分常数和土壤水吸力的关系 试卷: 名词解释(10个,每题2分,共20分) 填空题(10个,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6个,每题8分,共48分) 综述题(1个,12分) 考试时间:2010年12月31日上午9:00-11:00,院A221教室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

水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2、水文现象:在水循环过程中,水存在与运动的各种形态。 3、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淡水资源。 4、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 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变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5、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间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将等于 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 6、可能最大降水量:现代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7、下渗:水从地表入渗土壤及地下的运动过程。 8、径流:流域的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9、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 10、河岸容蓄:当河道内水位上升速度大于两岸地下水位上升速度时,河水与地下水产生水力联系,使得一部 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地下蓄水量。 11、河网容蓄:涨洪阶段,出口断面以上坡地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必将大于出口断面的水量,因为河网具有一定 的滞蓄作用。 12、河网调蓄作用:河网在径流形成过程中,起到降低洪峰流量,缓解洪水过程的作用。 13、流域:把地面水与地下水汇入河流并补给河流的区域,即地面集水区与地下集水区的统称。 14、中泓线:河道中各断面最大流速点的连线。 15、深泓线:河道中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16、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的高程。 17、流速:水体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18、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水体断面的水量。 19、年径流量:一年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 20、湖泊:是陆地上低洼积水地区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21、潮汐: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海水形成周期性垂直运动。 22、潮流: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海水形成周期性水平运动。 23、洋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海水,由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巨大规模的非周 期性运动。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第二章工程水文学试题解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 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4. 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5.成因规律,统计规律 6.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二)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6. [b] 7.[a] 8.[c] 9.[b] 10.[c] (三)判断题 1.[T] 2.[T] 3.[F] 4.[F] 5. [T] 6.[F] 7.[T] 8.[T] (四)问答题 1. 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2. 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4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3. 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复习资料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水资源?怎样理解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与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不同,水资源的数量具有可更新补充的特点,但随着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人口和用水量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而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可更新补充的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十分重视,珍惜利用。 2、中国的水资源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与耕地、人口分布不相匹配;年内、年际变化大。 3、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使预期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亦即正面效益与因开发利用所导致的不利于环境的副作用,亦即负面效益相平衡,并力求前者稍大于后者以利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4、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水圈的存在与运动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5、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规划设计阶段水文学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规模;施工阶段要修建一些临时性建筑,也需要进行水文计算;运用管理阶段,需知道未来一定时期的来水情况,据此编制水量调度方案。

6、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根据是什么?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第二章水循环与径流形成 1、何谓自然界的水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成为水循环,海陆间的水循环成为大循环,局部的水循环成为小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下气、液、固易于转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何谓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可知,在水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考虑的因素有:降水量和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以及地下蓄水量的变量。 3、比较大的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哪几段?各段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一条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上游,河流的上游连接河源,水流具有较高的位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受河谷地形的影响,水流湍急,落差大,冲刷强烈;中游,河槽地势渐趋平缓,两岸逐渐开阔,河面增宽,水面比降减小,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稳定;下游,与河口相连,一般处于平原区,河床宽阔,河床坡度和流速都较小,淤积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河口,河流的终点。 通常可在适当的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分水线,然后用求积仪量出它所包

(完整word版)水文学试卷

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水文学 一、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地理水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A中国B英国C美国D苏联 2、大洋水温的垂直分布有何特点() A从海面到洋底呈均匀递减的趋势 B从海面到洋底呈均匀递增的趋势 C从海面到洋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D从海面到洋底呈不均匀递增的趋势 3、下列哪种天然水的矿化度属于咸水() A20 B30 C40 D50 4、珠江流域属于几级水循环() A三B四C五D 六 5、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减小,蒸发速度就大。

B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饱和差减小,蒸发速度就大。 C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增大,蒸发速度就大。 D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饱和差增大,蒸发速度就大。 6、下渗水的垂向分布中哪个带的水分下渗率接近于一个常值() A饱和带B过渡带 C 水分传递带D湿 润带 7、当中国的上海等地是黄梅时节时,澳大利亚的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A炎热干燥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D高温少雨 8、水循环过程的最基本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9、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最容易被人类控制() A降水B地表径流C下渗D蒸发 10、下列哪个地区是我国年径流量最丰富地区() A西藏部分地区B广西部分地区C福建部分地区D云南部分地区 11、海水的电导率取决于什么()

A盐度B透明度C温度D压力 12、贵州都匀的斗篷山的黄河属于哪个水系() A红水河水系B柳江水系C沅水水系D海河水系 13、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国家是() A巴西B印度尼西亚C加拿大D美国 14、在影响径流的因素中下列哪个不属于流域下垫面因素() A纬度B下垫面温度C水理性质D坡度 15、下列哪种面降水的计算对雨量站的数量和代表性有较高的要求() A算术平均法B太森多边形法C等雨量线法D客观运行法 二、填空题(20个空,每个空1分) 1、水资源的和对水环境的反馈效应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可分为、水汽输送、、、以及地表径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