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方略——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校方略——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当今学生生活世界中存在诸多矛盾:人们价值观多元化与正确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现在的学生“远离历史”与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之间的矛盾;现实的安逸生活和学生应该有远大理想之间的矛盾等等。
这就使得在学校教育中,出现了校内与校外不一,家里家外两个样的“双重性”状况,使得学校德育显得苍白无力,效果低下甚至无效。
一、中学学校德育低效的根源探究
1.德育的主、客体错位。
学校德育的落实较多的是通过学校和教师强制、行政命令式等方式压迫式灌输,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诸如《学生须知》中充斥着“不要”、“不准”等词语,但是一旦没有了教师的约束,学生通常会出现所谓的“双重人格”行为。
这些把学生当做承接德育要求的容器,视学生为德育客体的教育,灌输越多,就会越适得其反。
2.德育知性与理性倒置。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较多地重视对知性道德的传承,教给学生的是一些教条式德育规范,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理性思维的培养。
即便学生较好地识记了这些规范,但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并存的冲突下,往往会出现混乱而产生有悖于道德要求的行为,学校德育因此也就无法体现持续作用而显得无效。
3.师生的民主与集中失衡。
当代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步加强,他们渴望独立,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经常有班主任感
叹:为什么我制定的班规在执行中总是半途夭折?其实,这正是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个人意愿与学生内心渴望民主的需求两者关系的结果。
如果我们对这一现实视而不见,而仅仅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就会陷入一种对教师产生逆反的心理状态,德育教育效果根本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将学校教育者的意愿变成学生自觉接受的行为,真正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呢?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1.找准德育教育的起点,激发学生内在需求——德育高效的前提
当代中国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多样性。
首先,当代青少年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们不唯书、不唯上,重视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外界的“结论式”灌输、说教和要求。
其次,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由于接收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青少年自身不同的情况,也决定了他们认知结果的多样性。
譬如,执行班规半路夭折往往是因为它仅仅是班主任的主观意愿和“一厢情愿”执行的结果。
我们知道,道德源于人的自身需求,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扣紧学生思想脉搏,切中学生的需要。
如果我们以问卷和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师生共同商定,那么从学生中形成的班规自然
会得到学生认可。
这些做法都是把学生的思想现状和需求作为德育教育的起点,此举既加强了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又取得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为落实德育目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隐蔽德育教育的意图——德育高效的关键
社会转型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与学校倡导的社会主流价值出现巨大反差。
学生由于道德思维与判断能力不强,往往就会产生价值取向的迷惘,并进而对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甚至抵触与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调整传统德育教育的策略、方法,隐蔽自己的德育教育意图。
(1)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都是通过学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其中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
班会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可将真实而深刻的生活情景引进课堂,努力创设“五开放、三贴近”的开放式班会课。
“五开放”,即对学生心灵开放,关注学生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对校内工作出色的师生开放,请学校名师、优生上专题课,或作专题报告来拨动学生心弦;对家长开放,经常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增进家长与孩子的心理沟通,达到双向的教育效果;对特殊人士开放,让步入高一级学
校的学生或走上社会的创业者用亲身经历来反馈教育的得失;对社会开放,将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道德问题引入班会,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消极影响,汲取积极营养。
“三贴近”,即把对学生的教育主题溶解在贴近生活、贴近智育、贴近学生主题班会活动之中,这样,德育教育才能具备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从而避免德育教育变成生搬硬套的宣示性教育。
(2)回归社会,让学生在经历中提高认识。
德育教育实践最丰厚的土壤是生活世界。
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即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德育教育活动置于学生个体生活世界的背景之中。
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实现对知性德育的超越,走向生活德育。
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应源于生活,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品质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克服德育的假、大、空现象;德育教育的途径应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处世。
学校应积极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把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成综合社会实践课程。
知性德育只有走向生活德育,德育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3)注重体验,在活动中不断深化。
学生对不同思想观念进行自主的、独立的分析和比较,是他们决定接受正确观念过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现实生活中不同价值观的冲突,社会道德困惑中的问题和道德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通过精心组织,深入调查、实践、讨论和分析,学生就会从自己的观察、
辩论和选择中激发出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学生通过实践,有了亲身的经历,就有了切身的体验,通过内省,使得德育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真实、牢固和持久。
像这样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强烈的教育效果,是德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3.突出主体——德育高效的保障。
我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如《大学》提出,要成为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途径就是“修身”,通过“君子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来达到“君子慎其独”的道德最高境界。
现代德育强调促进主体德育现代化,即以德育发展性为根本,一方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使人在适应现实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以获得更好地发展。
因此,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实施主体性德育,是学校德育教育遵循道德品质形成之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总之,学校德育教育就是要更新观念,创新形式,为学生尽量提供真实的体验机会,无论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都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情感去过滤,用自己的体验去进行探索,实现德育内化,使他们成为能作出正确道德判断的公民,这样就能达到学校德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