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粉砂油藏防砂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细粉砂岩稳砂剂的应用

细粉砂岩稳砂剂的应用
特l ,舯一量
l 2
1  ̄ . 6/-l l
I sI . 【 2 1 l I 1'} . 5 ‘
I 5 o 1, . ∞
Ko’ /
JI B n ●2 ’玎 . 吨l 蛄
m J0 4 I10 .9 1师 . f
☆ 謇阜
J- j. . 1 l 6 4
1 稳砂作用
心的伤害 ,并与两种热同性树脂 、一种 高分子聚季铵盐和一种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进行了比较 。各个实验稳砂剂的组成见表2 。
. ‘号 蛆 盏 鼻 型 I 生产厂 事

有 札硅改 性盼鞋 耳氧 坩嗣
萆簟 +甲 畦+ 时甲幕磺 畦
l0 : : 1 06
2% 本溶 洼 5
^ RS '. RS
士 砂卓 L 。 -
0 3 _o ,2 II JI 2
2 缘台性能评价 实验
21 穆 砂 剂 与石 英砂 粘 蛄 力 的 测 定 .
2 . 2n 5
稳砂剂对砂粒的粘结 力可 用精 密扭力天平测定。涣定前 。将一粒 l 直径约 1 m 的砂 粒粘 在一个铜丝挂钩 上 ,另一j . m 5 &大体相 同的砂粒粘
隧一 曼 煞 J每 翘 . .
技 术 创 新
细 粉砂 岩 稳 砂 剂 的应 用
陈 东升 ④ 姜 红②
( 东 营 大 明 石 油 工 程 科 技 开 发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⑦ 胜 利 油 田胜 利 化 工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①
摘 要 针对胜利油 田出砂严 重的细粉砂 岩油藏的油 井,应用了有机硅改性酚醛环氧树 脂稳 砂剂。通过 固砂性能评 价实验证 实其 与石英砂 的粘 结力比阳 离子 聚丙烯 跣胺等几种 高分子 聚合物水溶液与石 英砂 的粘结力 高8 倍多;该稳砂荆的2 % . 水溶液 团结 细粉砂 的 5 能力强 .出砂 率仅 为O 3 / ,对岩心 的伤害较轻 ,伤 害率为1. 。通过 对比使 用不 同浓度和 不同注入体 积的稳砂刺溶液 对天然岩心 . gL 0 3% 4 的油水相渗透率影响 实验 ,证 实岩心油相渗透率影响较 小,水 相渗透 率降低较明显 ,发现 了其具有一 定的控水功能 ;在胜利 油田一些

稠油防砂相关工艺技术应用

稠油防砂相关工艺技术应用

稠油防砂相关工艺技术应用马荣超【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细粉砂岩油藏井防砂开采效果,在油藏物性,油砂粒度中值、防砂现状等进行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防砂工艺优化技术思路。

通过对现有防砂及相关工艺的改进、完善,解决目前防砂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选配套充填砾石及滤砂管,优化施工参数,优化充填口,冲防一体化工,封堵技术优化,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稠油细粉砂防砂工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稠油细粉砂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参数优化一、稠油细粉砂砂岩油藏防砂近况采油二厂细粉砂岩油藏主要分布在井楼三区、七区、八区、杨浅3区等四個区块。

这些区块合计控制地质储量1688万吨。

细粉砂含量在70%以上,平均含量6%以上,蒸汽吞吐开发导致生产压差大,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影响生产时率28%。

(一)油藏储层物性。

稠油细粉砂油藏具有“浅、薄、稠、松、小”的特点。

油藏埋藏浅,埋深90-700m,绝大多数小于500m;油层厚度薄:油层单层厚度1-4m,层系组合厚度2-15m;原油粘度稠:脱气原油粘度90-160000mPa·s;油层胶结松:稠油油藏因其埋藏浅,成岩性差,油层胶结疏松,油层易出砂。

以井楼油田为例,地层砂粒度中值范围0.05-0.25mm,平均粒度中值为0.11mm。

(二)区块出砂机理研究。

影响地层出砂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即油藏因素、开发因素和完井因素。

第一类因素由地层和油藏性质决定,主要包括构造应力、沉积相、岩石颗粒大小、形状、岩矿组成,胶结物及胶结程度,流体类型及性质等等;第二、三类因素主要是指生产条件改变对出砂的直接影响,很多是可以由人控制的,包括油层压力及生产压差、液流速度、多相流动及相对渗透率、毛细管作用、含水变化等。

通过寻找这些因素与出砂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有目的地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来避免或减缓出砂。

(三)油藏防砂概况。

在采油二厂细粉砂岩油藏中,在防砂方式上采用机械防砂,主要防砂工艺为循环充填防砂,防砂工具为充填防砂封隔器,防砂管柱采用缝宽为0.2mm的绕丝筛管,携砂液使用区块净化稠油热污水或者低粘携砂液,用0.425-0.850mm的石英砂作充填防砂的主要原材料,400型水泥泵车,加砂比3%-15%。

油井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c) 建设污水沉砂池和污泥干化场,定期清除过滤出的浮渣和污泥。

9 结论1) 高青樊107联合站污水处理试验流程通顺,技术路线正确,设备选型合理,化学药剂恰当,处理后水质指标能达到樊107区块注水水质指标A1级要求。

2) 樊107联合站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短可靠,与常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相比,可大幅度减少施工工程量,减少工程投资25%以上。

3) 樊107联合站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可以在其他低渗透或特低渗透油田污水处理和污水回注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王 峰.溶气浮选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运行效果及分析[J ].注水及水处理,2005,13(1):32234.[2] 马 军,曹晓春.膜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的研究进展[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23(4):26229. 收稿日期:2006211215作者简介:吴志勇(19662),男,辽宁阜新人,工程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油气井防砂科研及推广工作,E 2mail :wuzhiyong003@ 。

文章编号:100123482(2007)0820080204油井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吴志勇,白宪宽(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辽河油田的油井出细粉砂严重,通过防砂基础理论及试验研究,形成了地层深部防砂与携排砂采油技术。

在出细粉砂油井及出砂区块进行试验、应用,年平均采取防砂措施300余井次,防砂成功率达90%以上。

关键词:深部防砂;携排砂采油;细粉砂中图分类号:TE931.203 文献标识码:B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Fine Silts Control T echnique in Oil WellsWU Zhi 2yong ,BA I Xian 2kuan(D 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 nstitute of L iaohe Oil f iel d Com pany ,Pet roChina ,Panj in 124010,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 he reservoir geologic feat ures and severe fine silt s production sit uations in Liaohe Oilfield ,t he technique of sand control deep in formations and sand carrying oil produ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 hrough t he st udy in sand control basic t heories and test s.The technique has also been tested and applied in t he oil wells and blocks wit h fine silt s production.It has been ap 2plied for over 300well/times/y in Liaohe Oilfield wit h t he success ratio of sand cont rol over 90%,basically solving t he p roblems of fine silt s production in oil wells.K ey w ords :sand cont rol in deep formation ;sand carrying oil p roduction ;fine silt s1 油井出砂状况辽河油田油层埋藏浅,成岩作用差,地层胶结疏松。

曙3805块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曙3805块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曙3805块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1 概况曙3805块位于曙三区北部斜坡上倾方向,为一周边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杜家台油层,油层埋深1000-1350m,含油面积2.21km2,地质储量253×104t。

1.1 油藏基本特征及原油物性曙3805块孔隙度27%,渗透率1.071um2,储层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胶结方式以孔隙式、接触式为主,储层胶结疏松,成岩作用较差。

区块平均油层有效厚度8.1m,平均层数5.2层,平均井段厚度35.3m。

区块泥质含量13.9%,地层砂平均粒度中值0.15mm,分选系数1.67。

区块油井原油密度0.9029g/cm3,原油粘度在2400mPa.s以上,且在10℃-50℃之间粘温敏感性较强。

1.2 油藏开发矛盾曙3805块砂岩油藏油层发育较厚,含油面积较大,地质储量较丰厚,是曙光油田稀油主力生产开发区块之一。

但由于受地质构造、沉积相带、油层发育状况及工艺技术措施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区块出砂现象较严重,致使水驱动用程度较低,开发效果不太理想。

区块目前生产油井表现为大面积出砂,大部分油水井有出砂或泥浆的历史,严重制约正常生产,累出砂量大于2方的占油水井总数的55.8 %,累出砂量在0.5方到2方的占比例为30.3,大部分单井累积出砂量大于4方,出砂现象较为严重,其中部分井细粉砂和泥浆同出。

受出砂影响,曙三区套坏停产停注井多,影响了油藏的开发。

2 主要技术成果针对曙3805块出砂严重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历年防砂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从完井方式、射孔工艺、早期排砂、中后期防砂和井筒举升的全过程综合排砂、防砂、控砂技术思路。

2.1 采用高钢级套管、大尺寸井眼、高强度固井技术早期曙3805块为普通N80套管,目前采用TP120TH外加厚,提高套管抗挤压强度,降低套损率。

套管尺寸由φ139.7mm变为φ177.8mm,便于后期压裂防砂、侧钻、大修。

采用G级水泥,水泥返高由油层顶以上100-200m提高至地面,减少套管伸缩,进一步保证井况完好。

油田开发防砂工艺研究

油田开发防砂工艺研究

油田开发防砂工艺研究摘要: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井易出砂,油井持续出砂最终会导致油井停产甚至报废,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出砂的油井必须采取防砂措施。

因油层出砂严重,油井必须进行先期防砂才能投产,自开发以来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地层出砂情况越来越复杂。

关键词:出砂严重先期防砂中图分类号:tg231.7一、油藏基本概况林樊家油田构造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之间的林樊家凸起东斜偏南,东部以尚店油田沙一段地层超覆线为界,北部和西部过渡在林樊家构造上,是一个上第三系馆陶组的大型披覆构造。

本区自1957年开始进行地球物理勘探,1986年投入开发,共分5个开发单元:林东主体、林中9块、林中3块、林17块和林南1块。

主力油层为ng组,油层埋深1050m,含油面积32.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302×104t,动用地质储量2581×104t。

1油藏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林樊家油田构造简单,馆陶组底面为微弱北东倾的单斜构造,构造幅度小,块内无明显断层。

主力油层在林樊家油区大面积分布,主要受不整合面和岩性控制,为岩性地层油藏。

(2)、储层特征馆陶组油层具有厚度薄、埋藏浅、含油井段集中的特点,纵向上可分为4个砂层组,其中1-2砂层组无油层,仅少数井见气层,3砂层组主要在林东分布,分3个小层,仅2-3小层含油;4砂层组为主要含油层段,共分7个小层,其中1、4小层无油,2-3小层为零星分布的稠油,5小层个别井点有油层,6、7小层广泛分布,其中ng46主要分布在林东,ng47主要分布在林中9块。

二、防砂现状林樊家地区因油层出砂严重,油井必须进行先期防砂才能投产,自开发以来先后采用过绕丝管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涂料砂防砂和复合防砂工艺,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由于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粉细砂岩,颗粒直径最小只有0.05mm,防砂困难,防砂后渗流阻力增大,油层供液能力下降。

油井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pid f r o e 0 welt s y i a h l ed wih t e s c e s r to o a d c n r lo e l o v r 3 0 e l i / n Lio e Oi il t h u c s a i f s n o to v r / me f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3 卷 6 第 8 期 第8 O页
石 油 矿 场 机 械
OI FI D E L EL QUI PME NT 2 0 ,6 8 :O 3 0 7 3 ( ) 8 2 2 0 ) 8 0 8 — 4 0 13 8 (0 7 0 —0 00
9 结 论
1 高 青 樊 1 7联 合 站 污 水 处 理 试 验 流 程 通 ) 0
顺, 技术 路线 正确 , 备选 型合理 , 学药 剂恰 当 , 设 化 处
理后 水质 指标 能 达 到樊 1 7区 块 注水 水 质 指 标 A1 0
级要求 。
参考文献 :
[] 王 峰 .溶 气 浮 选 在 稠 油 采 出水 处 理 中 的运 行 效 果 及 1
W U — on BAIXi n ku n Zhiy g。 a— a ( iln Drli g& Pr d cin Teh oo y Ree rh I siu eo a h l il o o u to c n lg sa c n tt t f Lio eOif ed C mpa y. n
油 井 细 粉 砂 防砂 工 艺 技术 研 究 与应 用
吴志 勇, 白宪 宽
( 中油 辽 河 油 田分 公 司 钻 采 工 艺 研 究 院 , 宁 盘 锦 1 4 1 ) 辽 20 0
摘 要 : 河 油田 的油 井 出细粉 砂 严重 , 辽 通过 防砂 基础 理 论及 试 验研 究 , 形成 了地 层 深部 防砂 与 携排 砂采 油技 术 。在 出细粉砂 油 井及 出砂 区块进 行 试验 、 用 , 平 均 采取 防砂措 施 3 0余 井 次 , 应 年 0 防砂

油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某 2 的 取 样 分 析 , 径 中值 为0 1 rm ~ 井 粒 . a 8 0 1 rm , 于 中粗 砂 岩 , 检 泵 过 程 中 发 .9 a 属 在
手 成 功 , 提 油 管 3n~5 , 探 悬 挂 器 坐 上 i m 下 随 油 流 一 起 被 携 带 出 井 筒 , 较 大 粒 径 的 封 位 置 不 下移 为 合格 , 出丢 手 管 柱 , 而 起 下人
较 好效 莱 。
关 键词 t 油井 机 械 防 砂 化 学 防砂
中 图分 类 号 : E 5 T 3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6 2 3 9 ( 0 2 0 () 0 8 — 2 1 7 - 7 l 2 1 ) 5 a一 0 7 0
1 吐哈油 区域
1 1某油 田 I .
工 业 技 术
SIC &T H0OY. CNE E NLG E C
匝圆
油 井 防 砂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王扩 军 ’ 井 秀 娟 王永康 ’ 肖红伟 ’ 马兰。 880 3 2 0; 3. 吐哈 油田机 械厂 新疆 哈密 (. 1 吐哈 油 田井 下技术 作业 公司 ; 2. 吐哈油 田鄯 善采油 厂 新疆鄯 善
现油管 挂 内壁有大量 粉砂 , 成 泵卡 。 造 1 2某油 田 l . l
1 2 1储 层 特 性 .. ‘
出 砂 被 挡 在筛 管 外 , 成 自然 的 挡砂 屏障 , 形
某 油 田 I稠 油 储 集 层 为 粗 砂 岩 , 沉 出入 , 有 渗 透 率 高 、 隙 均 匀 、 砂 效 果 入 悬 挂 器 中 心 , 中心 管 上 的 健 槽 与 悬 挂 其 具 孔 防 使 积 类 型 为河 流 三 角洲 相 , 层胶 结 疏 松 , 储 成 好 、 腐蚀 等 优 点 。 耐 由于 油 石 本 身 光 洁 度高 器 的销 钉 眼 对 准 , 紧 6 上 只销 钉 , 节 锁 紧 调 岩作用低 , 结性能差 , 结程度较弱 , 固 胶 以 且 具 有 亲 水 憎 油 特 点 , 防 止 其 内 部 微 小 滑 套 使 其 间 隙 最 小 , 细 检 查 无 误 后 方 可 可 详 泥 质 胶结 为 主 , 强 水 敏 储 层 。 质含 量 为 为 泥 6 5 %。 酸 盐 胶 结 物 为 0 9 %。 东 区 块 .3 碳 .9 玉 储 层 胶结 程 度 较 弱 , 分 层 段 岩性 较 疏 松 。 部 孔 道 被 稠 油 和 死 油 堵 塞 , 长 了其 使 用 寿 下 井 。 3 下 人 防 砂 管 。 管 柱 前 , 须 进 行 延 () 下 必 命 。 要 应 用 于 以 下 四个 方 面 。 主 冲 砂 、 井 、 削 洗 井 等 工 序 , 清 理 井 筒 通 刮 以 ( ) 、 、 井 防砂 ;2泵 下 悬挂 ( 1油 气 水 () 砂锚 ) 结 蜡 及 射 孔 段 毛 刺 , 后 再 将 保 养 好 的 悬 然 防砂 ;3射 孔 层段 出砂 层防 砂 ; ) () ( 井斜 小 于 4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油气藏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气藏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气藏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疏松砂岩油气藏普遍出砂,出砂严重的问题,调研国内外的有关疏松砂岩油气藏防砂工艺技术,分析出砂机理,重点介绍目前主要的防砂工艺技术,与特定的油气田相结合,进行适用范围条件的试验分析,效果比较评价,优选出更适合指定油气田的防砂方法。

标签:疏松砂岩防砂适应性研究引言国内油气井防砂先后采用了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陶瓷滤砂管防砂、酸化固砂和直接固砂等防砂工艺,但是防砂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之后逐渐摸索出从单一方法防砂向复合防砂转变,先后实施了纤维复合、高压充填、端部脱砂、CS-2固结剂等防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并在典型多层、薄层、气水层间互气藏的出砂井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对防砂材料和防砂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适合疏松砂岩油气藏的防砂的工艺技术,即端部脱砂、高压充填、纤维复合三种防砂工艺技术。

国外油气井防砂主要采用管内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其次是预充填绕丝筛管、树脂胶结、涂层预包砂充填等工艺技术。

对于疏松砂岩油气藏,目前主要是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双层预充填绕丝筛管防砂工艺。

对于砂粒粒度中值相对较粗、分选性较好的地层,防砂效果比较理想,对于砂粒粒径较细的地层,采用过树脂砂浆人工井壁化学防砂工艺,取得过不同程度的防砂效果。

1 疏松砂岩出砂机理分析油气井出砂通常是由于井底附近地带的岩层结构遭受破坏引起的,其中弱胶结或者中等胶结地层的出砂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这类岩石胶结性差、强度低,一般在较大的生产压差时,就容易造成井底周围地层发生破坏而出砂。

1.1渗流砂的流动疏松砂岩油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因地层本身胶结弱,储层中存在大量细小、弱胶结微粒,这部分微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启动,即使产量很低的情况下也难以克服它们在储层中产生的运移,这种原始地层微粒称为“渗流砂”[1]。

不同类型岩石中“渗流砂”颗粒的含量不同,相对于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中高,主要原因是这类岩石中不仅杂基含量高,而且物性好,为颗粒启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相反其它类型的岩石中尽管有足够的杂基颗粒含量,但是由于泥质含量过高,粘土间相互作用,易于呈集合状产状,且单个孔隙体积小,不利于颗粒的启动。

防砂技术及应用

防砂技术及应用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及应用摘要:管内外充填是当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发展趋向,封隔高压一次充填正是这样的一种防砂技术。

介绍了高压充填技术原理、工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工程序,阐述了排量、压力等主要参数设计方法,介绍了在Turkmenistan油田A层以及单层老井、多层大井段井、新井新层、斜井和粉细砂岩井的应用效果。

该技术防砂有效期长,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充填效果好,能避免二次充填对油层的污染,能起到一定的解堵作用,便于后期处理,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封隔;高压;砾石充填;防砂;油井出砂是石油开采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治和研究。

出砂不仅会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及地面、井下设备腐蚀;甚至会使套管磨损、油井报废。

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注水不断加强,单井产液量不断上升,老油井的防砂越来越困难。

粉细砂出砂油藏、稠油出砂油藏的开发,出砂斜井的增多又给防砂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

目前胜利油田已发展了各式各样的防砂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有金属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敷膜砂防砂、复合防砂等。

这些技术对疏松砂岩油藏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都有局限性。

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在砂粒较粗、分选较好的地层使用,成功率高、有效期长,但由于充填砾石厚度小,难以挡住粉细砂,且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充填层易被破坏,丧失防砂功能;敷膜砂防砂由于胶结强度高、挡砂效果好、不占井筒空间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敷膜砂充填形成的人工井壁,与出砂岩层胶结部位脆弱,易老化,不利于大泵提液,防砂有效期短;复合防砂是一种很好的防砂方法,但成本高,施工复杂,液量降幅大。

针对上述情况,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通新科技开发中心研制出一种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采用FS—115(150)封隔高压一次充填工具与割缝筛管配套,携砂液以大排量将砾石带到油气井产层管外空洞和筛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经沉积、压实,形成高效能挡砂屏障,达到防止油层出砂目的。

防砂工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

防砂工艺新技术分析与应用

28技术应用与研究一、环氧树脂高强度人工井壁防砂技术由于长期注水及国内外预包砂工艺,井温度普遍偏低(30-50℃)、受井温影响较大(60-80℃固结)、低温条件下72小时固化强度只有2-3MPa,特研发出新型固结材料高渗的环氧树脂涂层颗粒,该技术产品在温度15℃、12小时固化强度达10MPa以上,液相渗透率≥5um2 ,可有效解决低温井化学防砂难题,同时也可以满足热采井防砂的需求。

1.技术原理。

该技术产品防砂时把A剂、 B剂按1:1的比例混合,采用内固化单液法施工,施工时用水基携砂液携带包胶砂进入防砂目的层,在地层温度下自行快速固结,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渗透率的人工井壁,从而达到控制油水井出砂的目的。

2.技术指标⑴固结温度15℃-350℃; ⑵固化时间6~24h可调;⑶抗压强度≥10MPa; ⑷液相渗透率≥5um2;3.适应井况:⑴地层温度在15℃以上的油、气、水井防砂;⑵防砂后需提液生产的油、气井⑶长井段、多层的油、气、水井防砂;⑷侧钻井,套变井等特殊井防砂该工艺09年研发至今已非常成熟,分别在大港油田、玉门油田、吐哈油田、华北油田、青海油田实施200余井次,防砂有效率95%以上。

平均有效期大于600天,取得较好的防砂效果。

二、小井眼井塞式防砂技术1.技术原理应用环氧树脂涂层颗粒材料进行低泵压井筒充填,在出砂层段形成一个高胶结强度挡砂柱塞,达到既防砂又不影响生产的作用。

2.典型井例应用应用高渗高胶结迁都防砂材料进行低泵压井筒充填,在出砂层段形成一个高胶结强度挡砂柱塞,达到既防砂又不影响生产的作用。

三、高含水出砂井防砂降水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主要针对高含水出砂井防砂,由于大港油田综合含水不断上升,港西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0%以上,羊三木油田综合含水已94.6%,含水的不断上升不仅加剧了出砂, 同时也加大了开采成本,因此急需研究适应高含水出砂井防砂的新工艺技术,在防砂同时有效的降低油井的含水和开采成本。

超细粉状固砂剂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超细粉状固砂剂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超细粉状固砂剂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稠油生产出砂是制约稠油油藏进一步开发的重要因素。

结合目前稠油防砂工艺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化学防砂技术——超细粉状固砂剂。

采用该技术在提高井壁稳定性、胶结地层中疏松颗粒物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传统固砂剂造成的储层渗透率降低等问题,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介绍超细粉状固砂剂的防砂机理及现场应用情况,为超稠油开发防砂技术提供了技术指导。

关键词:超稠油防砂超细粉状固砂剂稠油生产出砂是稠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在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均采用稠油热采技术实现超稠油的经济开发。

但是在超稠油热采过程中,易造成油井出砂[1],从而使得油井修井频繁,造成生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水平及效益的提高。

在稠油防砂工艺中主要有机械防砂和化学防砂两种。

目前机械防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下入防砂管柱挡砂,如割缝衬管、绕丝筛管、胶结成型的滤砂管、双层或多层筛管等。

这类防砂方法简单易行[2],但效果差,寿命短。

原因是防砂管柱的缝隙或孔隙易被进入井筒的细地层砂所堵塞,且在稠油生产过程中容易被胶质、沥青质等物质堵塞缝隙或孔隙。

另一类是下入防砂管柱后再进行充填,充填材料多种多样。

最常用的是砾石,还可用果壳、果核、塑料颗粒、玻璃球或陶粒等[3]。

这种防砂方法能有效地把地层砂限制在地层内,并能使地层保持稳定的力学结构,防砂效果好,寿命长。

化学防砂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树脂胶结地层砂。

可以用成品树脂注入地层,也可以在地层中合成树脂来胶结地层砂;第二类是人工井壁。

人工井壁种类很多,如预涂层砾石、树脂砂浆、水带干灰砂、水泥砂浆、乳化水泥、树脂核桃壳等[4]。

这些人工井壁材料都要通过管柱泵送到产层,并挤入套管以外的孔穴中去,形成密实充填,使地层恢复或部分恢复原始应力。

待这些充填材料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挡砂屏障后,再把井筒中多余的充填物钻洗掉,使油、气井具备开井生产条件;第三类是其它化学固砂法,这一类方法制约条件多,使用不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焊接玻璃固砂法、氢氧化钙固砂法、四氯化硅固砂法、水泥-碳酸钙混合液固砂法[5]、聚乙稀固砂法和氧化有机化合物固砂法。

211066883_细粉砂油藏充填防砂工艺优化设计

211066883_细粉砂油藏充填防砂工艺优化设计

122023年1月下 第02期 总第398期能源科技| TECHNOLOGY ENERGY细粉砂油藏充填防砂工艺优化设计忽玉保(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河南南阳 473400)摘 要: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稠油油藏出细粉砂严重。

为了进一步提高细粉砂防砂开采效果,在出砂粒度中值、防砂工艺现状等分析基础上,对现有防砂工艺改进、优化,优选配套充填砾石及防砂管规格,优化施工参数。

结合现场优化应用情况及防砂完井后油井产量进行分析,细粉砂油藏充填防砂工艺优化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防砂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细粉砂;粒度中值;防砂工艺;施工参数;防砂管中图分类号:TE3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064(2023)02-0012-031.稠油细粉砂出砂粒径分析1.1稠油细粉砂出砂粒径采油二厂稠油细粉砂井年均防砂60井次以上,近一年检泵出砂统计133井次,出砂井中砂堵尾管4井次、砂埋油层27井次、砂卡102井次。

稠油油藏出砂细粉砂含量高,统计分析180井口冲出砂样粒径在80~220μm占比达到了82%。

1.2防砂粒径认识对策同一口井同一层不同砂样筛析粒径变化分析结果: 相同或近似生产情况下,地层出砂粒径无明显规律性变化。

影响油井出砂的因素很多,它与油藏埋藏深度、地层胶结情况、地层压缩率和自然渗透率、流体种类及相态(即油、水和气的情况)、地层砂性质(棱角度、泥质含量、压力降)、油层孔隙压力、生产压差大小等有直接关系。

根据油田地质特点、出砂规律、岩心分析、开采状况及其他相关资料来分析油藏出砂粒径的具体情况,然后优选石英砂粒径及防砂管规格。

热采井与常采井的不同之处:热采井多了注汽(地层吞入)过程,使出砂粒径变化变得复杂且无明显规律,同时破坏了挡砂屏障,缩短了防砂有效期,影响了效果。

井口砂样和岩心砂样筛析范围不同,需要制定充填防砂设计规范,增大充填加砂半径及砂比,提高近井充填堆砂比。

优化合理生产参数可避免易出砂层因受激励而突发出砂。

稠油油藏泥质细粉砂防砂治砂技术

稠油油藏泥质细粉砂防砂治砂技术

稠油油藏泥质细粉砂防砂治砂技术高升油田大多数稠油井是以蒸汽吞吐开发为主的稠油油藏,由于蒸汽汽窜造成注入井吞吐效果差,目前,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近井地带岩石骨架的破坏和原油黏度的增加,产出液携砂能力逐渐增强,造成出砂井逐年增加,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有效开发。

本文针对稠油油藏出砂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油井出砂的原因,并研究出防砂、治砂工艺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砂、治砂工艺技术。

标签:高升油田出砂概况现状;出砂原因分析;防砂、治砂技术;结论1 前言高升油田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北端,是沙三下深水湖盆发育起来的一套典型的陆源碎屑滑坡浊积岩,岩性混杂,成熟度低,胶结疏松,一般为孔隙—接触式胶结,油藏出砂现象一直较为突出。

目前,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近井地带岩石骨架的破坏和原油黏度的增加,产出液携砂能力逐渐增强,造成出砂井逐年增加,套管损坏、油井报废,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有效开发。

2 高升油田出砂概况高升油田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北端,主要开发高升、牛心坨两个油田六套含油气层系(自上而下依序为大凌河油层、莲花油层、杜家台油层、高升油层、牛心坨油层及潜山油层)。

3 油井出砂的原因分析3.1 油藏特征的影响3.1.1 构造应力的影响高升油田是稠油油田,开发比较早。

主力开发油层为沙河街莲花组油层,油层深度为1600-2400米之间,断层发育较好,说明构造运动剧烈。

由于断层附近或构造部位,原构造应力很大,已经局部破坏了原有的骨架结构,故这些部位的地层强度比较薄弱,易出砂。

3.1.2 储层性质的影响莲花油层是高升油区的主力产油段,主要储集类型湖底扇浊积岩。

其中,高二、三区以近源浊积砂岩组为主,雷家地区以远端浊积砂岩组为主,岩性由硬质砂岩和混合砂岩组成,其中岩屑含量高达30%—35%。

胶结物以粘土矿物为主,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相对含量平均为57.1%,高岭石、伊利石相对含量分别为27.0%及15.6%。

草13粉细砂岩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草13粉细砂岩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前 言
修井难 度低 、有效 防砂半径 大等特 点。 () 验 井 实 施 情 况 3试
C 3 12 一 口长 期 停 产 井 , 油 稠 且 出 砂 1—0是 严 重 ,采 取 过 多 种 防 砂 工 艺 加 以 治 理 但 均 告 失 败 。经 过 多 次 研 究 论 证 , 决 定 采 用 割 缝 管 高 压 冲 填 防 砂 技 术 。 施 工 后 见 到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日产 液 1 t 日产 油8 。 生 产 状 况 稳 定 且 5, t 无 出砂 迹 象 ,防 砂 效 果 显 著 。 四 、经 济 效 益 评 价 2 0 年 实 施 防 砂 工 艺 3 井 次 , 投 入 工 艺 08 6 费用 3 6×1 4 , 增 油 1 0 8 ; 吨 油 成 本 为 5 0元 48 t 2 3 / , 若 原 油 价 格 以 10 元 / 计 算 , 则 实 5元 t 00 t
() 艺 特 点 2工
高 压 充 填 防 砂 技 术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工 作 , 并 取 得 了 很 好 的 效 果 , 基 本 上 改 变 了草 1 区块 严 重 出砂 的局 面 。 3
② 电位反转稳砂作用 。 ③ 具有多级挡砂屏障
( )适 用 范 围 3
② 防 砂 管 的优 选 目 前 井 工 具 特 别 是 井 下 滤 砂 管 类 型 繁 多 , 从 中优 选 了 金 属 毡 、O C 锈 钢 丝 、 L 金 T不 S 属 丝 3 性 能 较 好 的 适 合 草 l 块 出砂 特 点 的 滤 种 3 砂 管 , 并 进 行 了现 场 管 理 和 应 用 。 ( ) 实施 情 况 3
② 实 现 地 层 砂 电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 转 , 起 到 稳 砂 作

辽河油区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辽河油区细粉砂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8 6
特 种 油 气 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防治 细粉 砂 初 期 , 遍 采 用 T S筛 管 防砂 普 B 技术 和人 工井壁 防砂技 术 ] B 管 防 砂技 术 , 。T S筛
是一 种管 内防砂技 术 , 是通 过镶 嵌在 钢管 本体上 它
机理 和拉伸 破坏 机理 。在 油井生 产 过程 中 , 流从 液 地层深 部流 人井 底 , 些地 层 中的微 粒会 随液 流 向 一 井底 附 近运移 , 造成 近 井 地 带 地 层 渗透 率 下 降 , 压
V0 .4 N . 11 o4
Au g.2X7 ()
辽 河 油 区细 粉 砂 防 砂 工 艺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赵 洪 忠
( 中油辽河油 田公 司 , 辽宁 盘锦 14 1) 200
摘要 : 对辽河油 区出细粉砂 区块的产生、 发展过程进行 了分析 , 在此基础上探讨 了出砂 因素 、 出 砂机理及细粉砂难于治理的原 因。结果表明 , 据不 同井况, 用前置液 +石英砂 +树脂砂 、 根 采
式 为接触 式胶 结 , 些 出砂地层 粘 土含量较 高 。有 有
曙一 区 、 5 等 区块 初期 就 出细粉砂 外 , 荣 9 大部 分 区 块在 出砂初期 , 出砂 粒 径 都较 大 , 至 还 裹 挟 地层 甚 中的砾 石 , 随着 油井 生产 的延续 , 但 油井 含水 升 高 , 地 层 出砂粒度 变 细 。对 于蒸 汽吞 吐井来 说 , 在注气
来 越细 , 至 间断 性地 出泥 浆 , 种 情 况 开 采 因素 甚 这 起 到 了重要 的影 响 。从 出砂机 理上讲 , 既有岩 层 的
质 因素和开 采 因素 。地 层 出 砂机 理 可 从 3个 方 面

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防砂配套技术的开题报告

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防砂配套技术的开题报告

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防砂配套技术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细粉砂岩油藏是低渗透、低孔隙度的油藏类型,具有产油量低、开发难度大的特点。

而高含水期的细粉砂岩油藏则存在着严重的砂堵问题,油井产量受到了严重限制,给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因此,研究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防砂配套技术,在保证油田正常开采的同时,提高油井的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特征分析
主要对油藏地质特征、油藏物性、油藏生产动态等进行分析研究。

(2)砂堵成因及研究现状
对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中常见的砂堵成因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国内外砂堵研究现状。

(3)防砂配套技术研究
研究国内外现有的防砂技术,结合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的特点,重点研究防砂配套技术的研发。

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从多个角度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式
总结收集到的有用信息。

(2)实验研究: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对防砂配套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3)数值模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防砂配套技术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
效果进行仿真研究。

三、预期成果
(1)对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的特征和形成机理有更详细的认识。

(2)总结国内外砂堵防治技术现状,为砂堵防治提供参考。

(3)归纳总结适用于高含水期细粉砂岩油藏的防砂配套技术,并对其进行现场使用和测试,提高油井的产能和减少生产成本。

(4)撰写毕业论文,并结合学术交流或实际应用等多种形式,推广防砂配套技术的应用。

粉细砂岩油藏硅烷基改性控砂剂性能评价与应用

粉细砂岩油藏硅烷基改性控砂剂性能评价与应用

粉细砂岩油藏硅烷基改性控砂剂性能评价与应用
宋金波;张川庭;贾培锋;巨江涛;陈雪
【期刊名称】《钻采工艺》
【年(卷),期】2024(47)1
【摘要】微粒运移是影响粉细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常规抑砂剂难以达到有效控制微粒运移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药剂稳定储层微粒的性能,文章在计算机分子模拟基础上,设计引入硅烷基改性的新型控砂剂,对合成的控砂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新型控砂剂体系含有酰胺基、硅烷基等功能性官能团,与储层微粒通过氢键、共价键作用相互吸附,形成稳定均匀的分子膜,原位固定地层粉细砂或黏土颗粒。

性能评价表明:新型控砂剂体系耐冲刷排量达8 500 mL/h,远高于常用抑砂剂900 mL/h的指标,对不同粒径微粒均具有良好的控砂作用,储层原位控砂作用显著。

截至目前,现场应用60井次,措施有效率95%,延长稳产期1年以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该技术在全国疏松砂岩油藏具有推广示范意义。

【总页数】5页(P149-153)
【作者】宋金波;张川庭;贾培锋;巨江涛;陈雪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疏松砂岩、细粉砂岩油藏防砂堵水及大孔道封堵工艺技术
2.细粉砂岩油藏稳砂剂的性能评价与应用
3.高温固砂剂防砂技术在单家寺稠油细粉砂油藏中的应用
4.粉细砂岩油藏成膜型控砂剂性能评价与应用
5.高泥质砂岩油藏防膨控砂体系性能评价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砂岩油藏防砂方式优选及应用探讨

砂岩油藏防砂方式优选及应用探讨

砂岩油藏防砂方式优选及应用探讨摘要:注水开发砂岩油藏在开发初期油井并不出砂,但随着含水上升油井开始出砂,并越来越严重,制约着油井的正常生产。

为减少成本,提高油井产量,从整体上提高某个区块的总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出砂油井的防砂方式效果做产能预测和经济效果评价,对油井防砂方式做综合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砂岩油藏;防砂;工艺优选;产能评价在油田防砂方式中,很大部分选择的是机械防砂,而机械防砂的方式很多,每种防砂方式的使用条件也不相同,施工的工艺成本也不一样等,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油井产量,从整体上提高某个区块的总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出砂油井的防砂方式效果做产能预测和经济效果评价,对油井防砂方式做综合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针对防砂措施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引入产能比评价指标,根据防砂措施造成的附加表皮系数推导其计算方法,结合防砂前油气流入动态预测防砂后的产能,同时采用合理的经济评价方法,选定合适的经济评价指标,对初选的防砂方法做经济评价,建立一个用于机械防砂工艺优选垂直油井产能预测和经济评价模型。

1 防砂工艺优选评价技术防砂方案的优选应该依据油气田出砂预测或实际出砂情况,考虑岩石物性、流体物性、生产方式等,通过对各种防砂工艺适应性的总结,来评价各种防砂工艺对特定油气层、区块或井的适应性,来确定具体的防砂工艺。

首先需要了解各种机械防砂方法的适应条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评判,从中优选出技术上可行(即评价指标高的)几种防砂方法;然后对这些方法分别进行产能预测,再考虑各种经济因素,应用不同寿命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进行相对经济对比,最后选出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最优防砂方法。

2 建立综合模糊评判模型综合模糊评判模型主要包括模糊集合、隶属度和隶属函数。

防砂优选工艺技术就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來的。

模糊概念是相对明确概念而言的。

模糊集合指某些情况下具有不明确外延的集合,用于表示定性描述的抽象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粉砂油藏防砂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针对细粉砂岩油藏的大洼油田出砂严重,通过分析地质特征、开发存在问题、油藏出砂情况等,探讨出砂机理和防砂措施,并进行了出砂预测。

提出了地质和工程结合、综合防砂、系统治理的技术攻关思路,通过应用高强度井壁造型固结工艺技术,达到较好的防砂和生产效果。

对同类细粉砂岩复杂油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细粉砂岩油藏出砂机理防砂措施大洼油田
大洼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油藏类型多,成岩作用差,泥质含量高,地层胶结疏松。

从宏观上看,油井出砂具有区域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

尤其是油井出细粉砂和泥浆,常规防砂措施或单一的防砂措施无法奏效,导致部分区块开发效果差,甚至无法动用[1]。

多年来大洼油田粉细砂岩的油井防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油井大量出细粉砂已经成为制约开发的主要因素[2]。

针对大洼油田油层特征,结合实际出砂情况,分析了油藏出砂机理,提出预测出砂方法及综合防砂的技术方案,并进行现场实际应用,防砂效果显著,实现了大洼油田的稳产、高产。

该技术对细粉砂岩油藏综合防砂具有较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一、油藏出砂特征与机理分析
该油田油井出砂普遍,单井累积出砂量大于4m3的油井占到了
总井数的79.4%。

其中,细粉砂出砂严重,占到了出砂井总数的67.6%。

并且出砂有严重趋势,造成疏松砂层细粉砂不断进入井筒且日益严重。

大洼油田经历20多年的开发,细粉砂现象一直制约着油田开发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储层岩性因素
大洼油田储层岩性为中-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地层压实作用小,以泥质胶结为主,胶结比较疏松,其储层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平均含量为9.7%,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

2.水敏和速敏因素
胶结物中泥质含量高,水敏性较强,易导致地层出砂[3]。

快速提液工作方式,导致油井出砂尤其是细粉砂出砂严重。

3.开发方式因素
油层激动出砂。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压差的急剧建立,将加大流体对细粉砂的拖曳力,造成砂粒的运移,也突出表现为油水井地层出砂。

4.压力降低因素
近井地带采出量大。

使得近井地带岩石砂粒间的应力平衡被打破,导致近井地带岩石坍塌,进面导致油井出砂。

二、细粉砂先期预判
根据声速及密度测井资料,用下式计算岩石的弹性组合模量ec:
式中,ec为地层岩石弹性组合模量,mpa;ρ为岩石密度,g/cm3;
c为常数;
△tp为声波时差,μs/m。

一般情况下,ec是岩石密度、声波时差的函数。

根据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和出砂历史分析,ec值越小,地层出砂的可能性越大
[4]。

具体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 ec≥2.0×104mpa,正常生产时不出砂;
②1.5×104mpa<ec<2.0×104mpa,正常生产时轻微出砂;
③ec≤1.5×104mpa,正常生产时严重出砂。

三、井壁造型固结防砂技术
通过对油田区块细粉砂出砂情况的准确判断预测,应用高压挤
压超强疏水砂充填及静电网络高效抑砂技术,先将防砂筛管连同高压挤压充填工具一次下入井中设计位置,坐封后对地层进行高压挤压,继而通过实现挤压工序与充填工序间的转换,进行环空充填。

该工艺在井筒一定半径内形成密实的高渗透带,降低油井生产压差,且可形成多级挡砂屏障,同时,静电网络高效抑砂剂携带静电离子抑砂剂和固砂剂形成网络防砂层[6],利用岩石表面与静电离子网络抑砂剂的微静电场和范德华力,形成一个分子筛防砂网络在油层阻止砂粒的运移,实现又解又稳、远吸近聚、场网稳砂、解堵稳砂及弥补地层亏空,达到油井增产及高强度井壁造型固结的效果。

施工时,先向地层注入小粒径油溶性较高的低强度堵水剂,可暂时对中低渗透非目的油层形成有效封堵保护。

这部分堵剂同时受压差作用也会进入到高渗透水层,但受其粒径和强度所限,不能对高渗透水层形成有效封堵;随后,向地层大剂量注入油溶性较低、粒径较大的高强度堵剂。

因为此时中低渗透油层已经被暂时封堵,所以高强度堵剂会更多的进入到高渗透水层,并推动前面已进入到高渗透层的低强度小粒径堵剂进入地层更深处,从而实现了对高渗透水层的高强度深部封堵。

当油井恢复生产后,用于暂时封堵油层的油溶性暂堵层很快会被原油溶解破胶,恢复非目的油层的渗透能力,油井产能被有效保护。

四、实施效果
2011年3月28日,在洼11-38井进行高强度井壁造型固结技术施工,泵压15mpa,下入二型防砂泵生产。

2011年4月12日开井,日产油3.3吨,水7方,截至到2012年3月31日,累增油536吨,增气116795方。

在其它15口出砂井,实施同样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截至到2012年3月31日,已累计增产油气当量8594.6吨。

五、结论
1.通过实验和科学计算方法对大洼油田不同区块储层出砂情况进行出砂预测,为实施防砂措施指明了方向。

2.针对大洼油田地层细粉砂高、泥质较高,防砂难度大的实际
问题,实施地层高强度井壁固结防砂的主体治砂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泥质对防砂的不利影响,提高油层渗流。

参考文献
[1]万仁傅,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第七分册防砂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3~5.
[2]stein n,kelly j,baldwin w.f.. sand production determined from noise measurement[j].spe 3498.1972.
[3]coates g.r.,denoo s.a..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ogram using bore-hole analysis and morhr’s circle[j].spwla 22nd annual logging symposium,june 24-26,1981.
[4]王艳辉,刘希圣.油井出砂预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石油钻采工艺,1994;16(5):79~85.
[5]王玉纯,顾宏伟等.油井出砂机理与防砂方法综述[j].特种油气藏,1998;5(4):63~66.
[6]蒋官澄,鄢捷年等.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机理研究[j].钻采工艺,1996;13(2):9~12.
作者简介:张瑛(1965-),男,油气田采油工程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采油工艺技术研究与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