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煤业矿井基本情况

力拓煤业矿井基本情况
力拓煤业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基本情况

一、整合后矿井概况

山西霍州力拓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关于临汾市霍州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80号文)和《关于山西临汾四通焦煤有限公司等四处煤矿企业调整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129号)批复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主体企业为山西普大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地方煤炭企业整合主体企业),是由原山西涧河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霍州磊建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山西霍州涧庄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霍州冯什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四座矿井重组而成;重组后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变更核内[2009]001413号核准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霍州力拓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6.5471km2,批准开采井田内1、2、10、11号煤层,生产能力为90万t/a。

整合后井田范围由下列16个坐标点连线圈定(1980西安坐标系):

(1)X=4054011.19 Y=19556770.97

(2)X=4053811.19 Y=19557880.98

(3)X=4054421.19 Y=19558080.97

(4)X=4053676.20 Y=19558985.98

(5)X=4053451.20 Y=19558945.98

(6)X=4053451.20 Y=19559385.98

(7)X=4053101.20 Y=19559580.98

(8)X=4053181.20 Y=19559625.98

(9)X=4052841.20 Y=19560110.98

(10)X=4051960.20 Y=19559418.98

(11)X=4052041.20 Y=19559300.98

(12)X=4051196.20 Y=19558840.98

(13)X=4051561.19 Y=19558050.98

(14)X=4051691.19 Y=19557965.98

(15)X=4051951.19 Y=19557930.98

(16)X=4052751.19 Y=19556030.98

2009年12月25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霍州力拓煤业有限公司核发了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50126的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由559.93m至429.93m标高。

山西霍州力拓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位于霍州市西北9km 处白龙镇韩南庄村,行政区划隶属霍州市白龙镇管辖。井田东侧2km处有大运路和南同蒲铁路通过,南侧2km处有汾西-霍州线公路通过,井田有简易公路与上述交通干线相连,交通便利。

二、整合前各矿情况

1.原山西涧河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山西省霍州市西北9公里处白龙镇韩南庄村,行政区域划分隶属于白龙镇,交通便利。

该矿始建于1984年,矿井设计能力为3万t,1986年进行21万t/a矿井技术改造,1999年11月投产,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开拓。主斜井、副立井落底11号煤层,回风立井落底10号煤层,在井底沿西北—东南方向布置一组三条主要大巷,联合开采井田内10、11号煤层。2005年矿井进行了30万t/a 改扩建,由霍州煤电集团设计处编制完成了矿井30万t/a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以临煤审发[2005]166号进行了批复。霍州煤电集团设计处同步编制完成了矿井30万t/a改扩建初步设计,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以临煤审发[2006]199号文进行了批复,批准矿井在工业场地内新开主斜井,将原主斜井改造为副斜

井,刷大原回风立井,以两斜一立三个井筒开拓。该矿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主斜井,2007年5月完成新建主斜井工程,该井筒倾角21°,净宽3.2m,采用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落底11号煤层,并配套完成了井底煤仓等工程。原主斜井改造为副斜井和刷大原回风立井等工程均未进行。该矿现有四个井筒,即新掘主斜井(该井筒未投入使用,现在井口封闭)、原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

井口坐标分别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6度带):

原主斜井:X=4053033.000,Y=19557934.000,H=632.300

副立井:X=4053150.000,Y=19557529.000,H=630.000

回风立井:X=4053166.000,Y=19557507.000,H=630.000

新主斜井:X=4052979.000,Y=19557959.000,H=632.300

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斜井和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回风立井安装同等能力二台轴流式主扇,型号为BK54-N013,功率110KW。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巷道布置:由于10号、11号煤层层间距8~16m,根据矿井设计开拓巷道采用联合布置,分层开采的方式。主要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布置在11号煤层中,总回风巷布置在10号煤层中。主斜井、回风立井、副立井、机电等各主要巷道峒室均采用料石砌筑支护,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均采用11#工字钢棚支架或锚网梁支护。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采用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为放炮、攉煤、支护、移溜、π型梁挂金属网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管理顶板。采区工作面采用型号为SGB-420/30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输大巷采用DTL650/30胶带运输机。

提升系统:矿井提升运输方式为机轨合一,安设在主斜井内,主提升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胶带机型号为DTL80/10/55×2,功率55×2KW。辅助下料提升绞车JT800型,功率30KW。

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电源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所,一条来自霍州市什林变电所829行业专线,供电距离2.5KM,线型LGJ-35。另一条来自霍州市白龙变电所897行业专线,供电距离4KM, 线型LGJ-35。地面主变压器型号为KBSG-400/10/0.69两台,容量400KVA。地面主变电所通过高压开关柜来进行切换。地面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主斜井和主扇风机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地面变电所低压侧不同的母线段。井下设中央变电所,入井10KV双回路电源(采用电缆),由地面变电所10KV不同的母线段引出,电缆沿主斜井井筒铺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动力负荷采用660V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供电,煤电钻、岩石电钻和照明信号采用127V综合保护装置供电。

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35m3/h,最大涌水量62m3/h。主斜井底设有主、副水仓,总容量829 m3,其中主水仓容量509 m3。主排水泵三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型号为DAI-100×10,4寸泵,电机功率45kw,额定扬程176m,额定流量54m3/h。

三大监控系统:根据200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12m3/t,绝对涌出量为0.88m3/min。矿井瓦斯鉴定等级为低级,煤层具有爆炸性,自燃等级为Ⅱ级,属于自燃煤层。瓦斯监控系统型号为KJ70N,传感器数量为12个,分站数量为4台。型号为KJ70N-F。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型号为KJ73-F

(A)。产量监控系统型号为SJ-CCJC-P。

该矿于2008年10月停产至今。

2.原山西霍州涧庄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霍州市白龙镇涧庄村东,距霍汾公路3公里、霍候一级公路4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该矿于1983年开始建井,1984年投产。2004年至2006年进行采煤方法改革,并按临汾市煤炭设计院对本矿15万t/a的设计进行改扩建。批准开采赋存于太原组的10号、11号煤层,生产规模15万t/a,现采10号煤层,开采深度为550~460m,由9个拐点坐标圈定。矿井开拓方式为一立一斜混合开拓。主立井垂深97m,圆形净直径3.2m,净断面8.04m2,井壁采用料石砌筑。担负矿井提煤、进风、进料、铺设管线等任务,井筒内设有金属梯子间兼做本矿的一个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斜长110m,坡度200,担负矿井回风、行人、铺设排水管路任务,做为本矿的另一个安全出口。井口坐标分别为:

主立井:X=4052442.0,Y=19559003.0,H=620.0

回风斜井:X=4052281.0,Y=19559024.0,H=603.0

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立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回风斜井安装同等能力二台轴流式主扇,型号为FBCZ-N O13B,功率55KW。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采用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为放炮、攉煤、支护、移溜、π型梁挂金属网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管理顶板,采区工作面采用型号为SGB-420/30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输顺槽采用DTL650/20胶带运输机。

巷道支护:主立井、回风斜井、机电等各主要巷道和峒室均采用料石砌碹支护,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均采用11#工字钢棚支护或木棚支护。

提升系统:主井提升为箕斗提升,主提升绞车为JTP-1.6,功率为95KW,担负全矿井的提煤、矸、下放物料等任务。运输大巷采用型号为DTL650/30胶带输送机运输,机轨合一。

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电源T接于什林变电所829行业专线,T接距离300m;二回路电源T接于白龙35KV变电所897行业专线,T接距离800m。变压器容量400KVA两台地面主变压器,一台工作、一台带电备用。采用两台隔离变压器,入井电压660伏,双电源入井。

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35m3/h。主斜井底设有主、副水仓,总容量500m3,其中主水仓容量300m3。主排水泵三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型号为D46-30×6,电机功率37kw。

三大监控系统:2008年由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以临煤审发[2008]69号文批复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09m3/t.d,绝对涌出量为0.38m3/min,属低瓦斯矿井,煤层具有爆炸性,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瓦斯监控系统型号为KJ70N。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型号为KJ237。产量监控系统型号为SJ-CCJC-P。

该矿于2008年6月停产至今。

3.原山西霍州磊建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柏木村北,行政区域划分隶属于白龙镇。井田向东2km至大运高速公路,向东1.5km至南同蒲铁路,南距圣发煤站6.5km,交通便利。

该矿为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办公室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66号文核准的资源整合矿井,由原霍州市城关村煤矿和原霍州市朱杨庄煤矿及部分新增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设计生产规模21万t/a。批准开采山西组1号、2号煤层,开采深度为430~560m,由九个坐标点圈定。2007年7月25日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以临煤审发(2007)252号文件《关于山西霍州磊建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设计的批复》, 2007年10月 22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临汾监察分局以临煤综字[2007]420文件《关于对山西霍州磊建煤业有限公司改扩建工程(资源整合)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2007年10月29日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以临煤审发(2007)395号文件《关于山西霍州磊建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开工建设的批复》批复。同年11月批准开工建设,但由于洪洞“12.5”事故原因,2008年6月,因井田面积小于0.8km2而被列为“十关闭”矿井。

磊建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是由原霍州市朱杨庄煤矿、霍州市城关村煤矿(待批待验矿)和部分新增资源整合而成。

整合前霍州市朱杨庄煤矿,始建于1983年,1984年投产,主立井、副斜井联合开拓,生产能力为3万t/a,批准开采1号、2号煤层开采深度595—480m。2004年年底进行改扩建,核定生产能力为9万t/a。井口坐标分别为:

主立井:X=4053069.884 Y=19559853.913 H=541.753

副斜井:X=4053203.032 Y=19559708.169 H=574.869

该矿采用单水平开采主立井担负提煤、进风、铺设管线,副斜井担负回风、行人、铺设排水管路等任务。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采煤方法为炮采,全部跨落法管

理顶板,井下涌水量为3m3/h。因资源整合于2007年8月关闭。

整合前霍州市城关村煤矿,始建于1977年,采用主斜井、副立井联合开拓,实际生产能力为3万t/a。批准开采1、2号煤层开采深度430—560m。井下涌水量为2m3/h。1999年12月采证字(1989)第F31063号采矿许可证到期后至资源整合前一直属于待批待验矿井。

整合后山西霍州磊建煤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21万t/a,采用一斜一立混合开拓。主斜井斜长270m,坡度18°,担负矿井提煤、进风、进料、行人、铺设管线等任务。回风立井垂深78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井口坐标分别为:

主斜井:X=4052149.728 Y=19559567.828 H=610.894

回风立井:X=4052055.852 Y=19559740.157 H=598.847

提升运输系统:矿井提升运输方式为机轨合一,安设在主斜井内,主提升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胶带机型号为DJL80/10/55×2,功率55×2KW。辅助下料提升绞车JT800型,功率30KW。运输大巷采用型号为DTL650/20胶带输送机运输机轨合一。巷道支护:主斜井采用11#工字钢棚支护,回风立井采用料石砌筑支护,运输大巷、回风巷道采用木棚支护。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矿井涌水量4-6m3/h,为低瓦斯矿井。其他生产系统均未形成。

4.原山西霍州冯什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霍州市白龙镇涧庄村南,行政区划分隶属于霍州市白龙镇管辖。矿区距大运一级公路2km,南距南同蒲铁路的圣佛站7km。井田内有霍州—汾西干线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该矿于1984年开始建井,1986年投产,实际生产能力6万

t/a。2006年进行采煤方法改革,并按临汾市煤炭设计院对本矿15万t/a的设计进行改扩建。批准开采赋存于太原组的10号、11号煤层,生产规模15万t/a,现采10号煤层,开采深度为530--480m,由11个坐标点圈定。矿井开拓方式为一对立井开拓。主立井垂深70m,圆形净直径3.2m,净断面8.04m2,井壁采用料石砌筑。担负矿井提煤、进风、进料、上下人员、铺设管线等任务,井筒内设有金属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垂深70m,圆形净直径3.2m,净断面8.04m2,井壁采用料石砌筑,内设有金属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兼做安全出口。井口坐标分别为:主立井:X=4052138.379Y=19558948.337,H=614.355

回风立井:X=4052156.368Y=19558877.024,H=610.207

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回风立井安装同等能力二台轴流式主扇,型号为FBCZ-N O13B,功率55KW。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采用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为放炮、攉煤、支护、移溜、π型梁挂金属网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管理顶板。采区工作面采用型号为SGB-420/30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输顺槽采用DTL650/20胶带运输机。

巷道支护:主立井、回风立井、机电等各主要巷道和峒室均采用料石砌筑支护,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均采用11#工字钢棚支护或木棚支护。

提升系统:主井提升为单钩箕斗提升,主提升绞车为JTP-1.6,功率为95KW,担负全矿井的提煤、矸,下放物料,上下人员,进风等任务。运输大巷采用型号为DTL650/20胶带输送机运输机轨

合一。

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2m3/h,最大涌水量4m3/h。主斜井底设有主、副水仓,总容量200m3,其中主水仓容量120m3。主排水泵三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型号为D46-30×9,电机功率55kw。

根据原山西涧河煤业有限公司开采10号煤层,实际生产能力21万t/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5m3/h,最大涌水量为62m3/h;原邻矿白龙煤矿开采11号煤层时,实际生产能力60万t/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40m3/h,最大涌水量为360m3/h。

现根据本矿富水系数比拟法预算当矿井开采10、11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时的矿井涌水量:

计算公式为:Q=P/P0×Q0

式中:P0——为现矿井生产能力,万t;

Q0——为现矿井涌水量,m3/ h;

P——为兼并重组后的生产能力,万t;

Q——为兼并重组后的涌水量,m3/ h。

若兼并重组后当矿井开采10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90万t/a 时,则矿井涌水量预计正常为150m3/h,最大为266 m3/h;若11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90万t/a时,则矿井涌水量预计正常为360m3/h,最大为540 m3/h(仅供参考)。

三大监控系统:矿井瓦斯鉴定等级为低级,煤层具有爆炸性,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瓦斯监控系统型号为KJ70N,传感器数量为36个,分站数量为4台。型号为KJ70N-F。人员定位监

控系统型号为KJ237。产量监控系统型号为SJ-CCJC-P。

三、整合后手续办理情况

我矿2010年委托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完成了《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年11月22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1517号文件给予了批复;之后,委托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2月14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264号文给予了批复;2011年6月20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二字(2011)282号文件对《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进行了批复;2011年8月15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1184号文件对该矿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进行了批复。2011年8月31日霍州市煤炭工业局以霍煤审字(2011)4号文件对我矿的基本建设给予了批复。

《地面工程勘探报告》已于2011年10月完成;《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已经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已于2011年11月上会评审;《土地复垦方案》已于2011年11月上会评审;《35kv供电可研》已于2011年10月上会评审;《环境技术评价咨询》、《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瓦斯地质图》、《环评专篇》、《消防专篇》、《职业防疫病预评价》、《职业卫生专篇》《节能专篇》等正在筹备中。

四、目前建设情况

承建我矿基本建设的单位有:土建由河南裕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矿建Ⅰ标段由陕西少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矿建Ⅱ标段由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委托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进行监理。

目前,我矿正在由陕西少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回风立井和

主斜井进行改扩建,回风立井净直径5m,钢筋混凝土支护,已施工70m;主斜井净宽4.6m,净高3.9m,墙高1.6m,锚网索喷支护,已施工60m。

五、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我矿目前“六长”齐全,分别是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通风矿长、技术矿长;下设基建科、安监科、技术科、通风科、地测科、调度室、监控室、机电科、机电队等职能科室;成立了防治水组织机构和探放水队伍,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采取防、排、疏、截、堵的综合治理措施,着力构建“探测超前、预防准确、防治科学、管理到位”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

六、矿井供电现状:

1、本矿采用双回10kV供电。在矿井主、副斜井工业场地的西北部设矿井10kV变电所:设S7-1000 10/10kV隔离变压器1台、2台S7-400 10/0.4kV低压主变;10kV侧选用3台GG1A-10、7台JYN2-10柜。

2、矿井电源:一回10kV引自距矿井10.5km的什林35 kV 变电站,导线选用LGJ-35mm2;另一回引自距矿井2km的白龙35kV 变电站,导线选用LGJ-35 mm2。

3、井下供电:井下设中央变电所,主变为2台KBSG-315/10/0.69kV;电源电缆选用MYJV32-8.7/10-3×50细钢丝铠装交联聚氯乙烯电力电缆。

六、瓦斯

据临煤审发[2008]69号文《关于全市2008年第一批114座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原山西涧河煤业有限公司10号煤层2008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0.88m3/min,相对涌出量为 2.1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

1.56m3/min,相对涌出量3.98m3/t,为低瓦斯矿井;原山西霍州涧庄煤业有限公司10号煤层2008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8m3/min,相对涌出量为 1.09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68m3/min,相对涌出量1.96m3/t,为低瓦斯矿井;原瓦窑圪塔二坑开采11号煤层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相对涌出量1.31m3/t,绝对涌出量0.58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

另据瓦窑圪塔勘探时采取的瓦斯样测试资料(详见表5—2)可知:10号、11号煤层均属氮气带。

瓦斯煤样试验成果

表5—2

瓦斯变化规律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煤的变质程度、埋藏深度、围岩类型、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方法等。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埋藏深度越大,围岩孔隙、裂隙增多以及向斜轴部、断层附近等均会集存大量瓦斯。故开采中仍需加强通风工作,以防瓦斯局部聚积造成爆炸事故。

七、煤尘爆炸危险性

据原山西涧河煤业有限公司2008年7月11日采取10号煤层样委托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进行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为10号煤:火焰长度为330mm,加岩粉量为75%,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原山西霍州涧庄煤业有限公司2008年6月26日采取10号煤层样委托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进行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为10号煤:火焰长度大于400mm,加岩粉量为75%,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另据山西霍州力拓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7月28日采取11号煤层样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为11号煤:火焰长度为360mm,加岩粉量为75%,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见下表5—2)。

煤尘爆炸性鉴定成果表

表5—2

由上述资料可知: 10、11号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因此,在生产中要及时洒水降尘预防煤尘爆炸,及时清理巷道壁浮尘,预防煤尘爆炸事故发生。

八、煤的自燃倾向性

据原山西涧河煤业有限公司2008年7月11日采取10号煤层样委托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进行煤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10号煤层吸氧量为0.66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原山西霍州涧庄煤业有限公司2008年6月26日采取10号煤层样委托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进行煤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 10号煤层吸氧量为0.57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另据山西霍州力拓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7月28日采取11号煤层样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煤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 11号煤层吸氧量为0.60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见下表5—3)。

各煤层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成果表

表5—3

由上述资料可知,本井田各煤层煤自燃倾向性质均为自燃。故生产中必须加强通风,防止煤的自燃发生,建议井下加强对采空区的封闭工作。

5“2.22”屯兰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木瓜煤矿汲取“5.29”事故教训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材料之五 “2.22”屯兰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9年2月22日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下井436人,其中358人生还,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该矿核定生产能力500万吨/年,采用立井、斜井联合开拓、分区独立通风方式,属高瓦斯矿井。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张德江副总理亲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看望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并对做好事故善后、事故调查、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立即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协助、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国务院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正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通过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和分析,这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波及该矿整个南四采区,该采区12403工作面区域破坏严重,瓦斯抽放管路断裂,密闭墙、风桥以及采区变电所等破坏严重。事故反映出,该采区存在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现场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做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各项行动,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为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创造安全的环境。 二、要切实加强国有大矿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工作,国有大矿在瓦斯监控、瓦斯抽放、现场管理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安全生产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当前国有大矿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督促国有大矿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安全周期较长的煤矿要克服思想上麻痹、工作上放松的倾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这次事故教训,在继续着力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的同时,要毫不放松地加强对国有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会同地方相关部门,对国有重点煤矿组织开展一次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专项检查,监督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认真排查、治理大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要全面深化瓦斯治理工作。各地要严格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辽宁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紧紧抓住采掘布局、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现场管理五个重点环节,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所有煤矿必须形成完善的独立通风系统,严禁不合理串联通风;要确保采掘工作面风量充足、系统稳定,对于高瓦斯采掘工作面,在瓦斯治理上更要坚持源头治理、抽采达标,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四、要全面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要督促各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部门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真正把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推动煤矿企业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大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做到“系统可靠,装备先进,管理到位,素质提高”。要督促煤矿企业继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对高瓦斯矿井,采掘布置要合理,防止多面、多头、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五、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全面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隐患,严厉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煤矿“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等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要明确责任、措施、期限、资金等,彻底整改到位,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当前特别要扎实做好煤矿复产验收工作。要督促各煤矿企业认真做好通风、排水、设备检修等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要加强对春节停产放假与检修煤矿复产的安全监管,严格复产验收标准和程序,合格一个、批准一个,严把恢复生产的安全验收关。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恢复生产的煤矿企业,要依法从严查处。 六、要继续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谋划好全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督促检查力度,明确辖区内重点监控区域、煤矿和部位,特别要加强对高瓦斯矿井、国有重点煤矿和复产煤矿的监管监察工作。要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依法暂扣相关证照,责令其停产整顿;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发生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

附表1 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人(签章)手机号码:填报日期审查人(签章)手机号码:审核日期

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说明 一、填报基本要求 (一)《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煤炭采(选)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煤厂时可以不填写选煤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六)填报时,数字指标项应严格按照本表及填报说明中列出的指标填报单位填写。如果数字指标项的填报单位与本表中列出的填报单位无法换算,不能保持一致,应将列出的填报单位用笔涂掉,并在填报资料后注明其填报单位。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 (一)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5.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建矿时间:指煤矿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时间:指煤矿建成投产时间。 10.剩余服务年限:指煤矿2011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两套及以上生产系统的企业,应填报各套生产系统中最长的可生产年限。 (二)煤矿储量及开采情况。 1. 设计采煤方法:依据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采煤方法填写。 2.实际采煤方法:填写实际采用的主要采煤方法,有几种填几种。 3.设计或核定生产能力: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4.实际生产能力:填2011年的煤炭产量。 5.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指采矿许可证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资源储量,(历年因补充勘探、生产勘探、采勘对比和重算等增减的储量)。 6.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填写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7.设计永久煤柱量:是指经批准的设计全矿各种永久性煤柱损失的所有资源储量(一般属合理损失)。 8.“三下”压煤量:是设计永久煤柱中的一部分,水体、铁路和建筑物下压覆不可开采的资源储量。

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矿井细节分析

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9年2月22日2时23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下井436人,其中358人生还,事故造成78 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一、矿井概况 屯兰煤矿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所属的一座特大型 现代化矿井,矿井于198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10月试生产,2002年10月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经过2 004年度生产环节能力改造,目前核定生产能力为 500 万吨/年。矿井位于古交市西南 6 km,距太原市 60 km,矿井井田面积 78.26平方公里,煤炭资源丰富,含可采煤层13层,现主采上组2# 、3#煤,下组煤8# 煤矿井采用两斜一立(主、副斜井,副立井 288 m )多水平(+650、+750)联合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矿井现有六个进风井四个回风井,使用KJ—90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业场地中部布置一对主副斜井,副立井建在副斜井北侧通过中央轨道大巷与主、副斜井 +750m 车场贯通,其余井筒为各盘区进、回风井,分别布置在盘区边界。 井田内断层、陷落柱比较发育,落差 5 米以上的断层66条,揭露陷落柱122个。 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层瓦斯等级鉴定为:绝对瓦斯涌出量256. 43m3/min,相对瓦斯涌出33.58m3/t,煤层属Ⅰ类自燃倾向性煤层,即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2# 煤尘爆炸指数为 21.27%,8# 煤尘爆炸指数为19 %。 回采工作面采用“二进一回”(皮带顺槽、轨道顺槽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尾巷后部独头巷道采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供风稀释瓦斯浓度;掘进工作面全部采用大功率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全部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瓦斯抽放系统:地面抽采泵站设在矸石山东侧,目前安装3台2B

麻家梁煤矿基本情况

麻家梁煤矿 同煤浙能麻家梁煤矿概况 麻家梁矿是同煤集团七个千万吨级矿井之一,井田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井田面积104.16平方公里;煤炭储量26亿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0万吨, 服务年限82.7年。 麻家梁矿井项目简介 一:井田概况 麻家梁井田地处山西省朔州市东南、朔南矿区南部,距朔州市十余公里。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井田西部通过,神朔、朔黄铁路从井田北部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麻家梁矿井是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和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拟共同投资新建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现该项目已列入同煤、山西省、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核准所需支持性文件已完成13项,正在进行的有六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同步建设洗选能力为15Mt/a的洗煤厂。矿井采用立井双水平开拓,初期布置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一个开采水平。布置两个生产采区,装备两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和两个连续采煤机工作面,选用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三:项目总投资、经济技术指标及效益情况 麻家梁矿井项目概算总投资为61.45亿元,其中:矿井39.22亿元,采矿权价款9.16亿元,铁路专用线投资为2.48亿元,选煤厂投资为3.73亿元,建设期间投资贷款利息为2.95亿元,铺底流动资金为0.91亿元。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832.3175M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109年,税后投资回收期8.47年,贷款偿还期7.56年,投资利润率为12.59%。 同煤集团六个千万吨矿井之一,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亚洲最大的立井. 一:井田概况 麻家梁井田地处山西省朔州市东南、朔南矿区南部,距朔州市十余公里。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井田西部通过,神朔、朔黄铁路从井田北部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南北长约11.9公里,东西宽约8.28公里,井田面积104.16平方公里,煤炭储量264663万吨。二迭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含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8层,主采煤层为4#、9#煤,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6.32米和11.15米,储量分别为81940万吨和145916万吨,占总资源量的30%和55%。煤种为中灰、低硫、低磷、中高热值的长焰煤,是很好的动力、炼油、食品和酿造业用煤。煤层瓦斯含量小,便于开采,矿井建设的条件十分优越。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矿井采用立井双水平开拓,初期布置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一个开采水平。布置两个生产采区,装备两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和两个连续采煤机工作面,选用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麻家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同步建设洗选能力为12Mt/a的洗煤厂。 三:项目总投资、经济技术指标及效益情况 项目投资估算28.6亿元,其中:矿井21亿元,洗选厂3.7亿元,铁路2.5亿元,其它1.4亿元,吨煤投资233.41元。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299.2094 M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7.3年,税后投资回收期8.13年,贷款偿还期7.21年,投资利润率为13.37%。 四:麻家梁矿井的建设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方针,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简化生产系统,以超前的意识和开拓性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将麻家梁矿井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起点、高标准的安全(本质安全型)、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新型(集约化、经济化、数字化)现代化矿井。 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国家规划的十三个煤炭大基地之一朔南矿区,是由山西和浙江两省最大的能源龙头企业——大同煤矿集团和浙江能源集团以6比4的股权比例,共同投资62亿元建设的矿井项目,是同煤集团七个千万吨级矿井之一,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井田西部通过,神朔、朔黄铁路从井田北部通过,交通十分便利。井田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井田面积104.16平方公里;煤炭储量26亿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0万吨, 服务年限82.7年,同时配套建设洗煤厂、矸石发电厂、建材厂、铁路专用线,最终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园区。麻家梁公司园区的建成,将大大改善红旗牧场及周边风沙大的自然环境,改善水文地质条件,为打造美丽的朔南煤电新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麻家梁矿井采用立井双水平开拓,初期布置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一个开采水平。布置两个生产采区,装备两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选用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矿井井筒建设采用了先进的冻结法特殊凿井施工,在集团公司建井史上,尚属首次。从装备的品位和档次看,无论工作面装备,还是主、副井提升设备,选用了瑞典ABB公司,德国西马格美特、西门子等世界著名品牌和成熟技术设备;综采设备将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进行装备工作面。主井箕斗配备两套45吨双箕斗,罐笼是50吨,可有效提高矿井的提升能力。 为及时了解和指导矿井建设进展工作,上级部门和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麻家梁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朔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朔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经济开发区和红旗牧场的通力配合。

矿井基本情况(旧的)2009.07.14

山西楼俊集团担炭沟煤业有限公司 矿 井 基 本 情 况 一、矿井概况 山西楼俊集团担炭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离石区城北西属巴街道办事处袁家岭村西,经省煤资委以《晋煤资字(1998)第54号》文批准开办,于1999年开工,2002年投产。2002年8月与孝义市楼东俊安煤气化公司联合经营,2006年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矿井,正在向一级标准化矿井迈进。2009年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批复为90万吨级矿井。该矿现有职工220人(其中生产人员146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4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井田面积5.6138km2,批准开采 4#-10#煤层。保有地质储量2512万吨,可采储量1263万吨,其中4#煤层地质储量735万吨,可采储量148万吨,10#煤层地质储量1777万吨,可采储量1115万吨,服务年限10年。其中4#煤层服务年限3.5年。 二、位置及交通 1、井田位置、范围 该井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北约12km处的袁家岭村,行政区划隶属西属巴镇,井田地理坐标为: 东经111°04′55″~111°07′59″ 北纬37°35′25″~37°36′27″

矿井整合后,井田范围由1~7号拐点圈定,东西长4530m,南北宽1913m,面积5.6138km2,批采4#-10#号煤层。整合后井田边界坐标见表1-1。 重组后矿界拐点坐标表 表1-1 54北京坐标80西安坐标点号 X Y X Y 14164000195072304163951.5019507159.72 24164000195116504163951.5119511579.75 34163690195117604163641.5119511689.75 44162250195092704162201.4919509199.74 54162150195086404162101.4919508569.73 64162087195082454162038.4919508174.73 74163250195074004163201.5019507329.72 井田南与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北与山西吕梁离石西山晋邦德煤业有限公司相接。 2、、交通条件 井田东南距离石区约12km,井田内有西(属巴)茂(塔坪)公路通过,经西茂公路向东与太(原)临(县)公路相连。井田南距离(石)

煤矿基本情况(样本)

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高家梁煤矿 一、基本情况 (一)高家梁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有效期)安全许可证证号:(有效期);工商营业执照证号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150000000003619(有效期);矿长资格证(MK151000921号);矿长安全资格证(蒙B209024号)。 (二)高家梁煤矿隶属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配套选煤厂一期工程入选能力300万吨/年。井田面积约87.4178km2。地质资源储量145289万吨,工业资源储量127888万吨,设计资源储量109595万吨,设计可采储量82465万吨,设计矿井资源回收率56.76%,设计矿井服务年限99.2年(按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及初期300万吨/年间隔2年计算)。(三)高家梁煤矿井田位于鄂尔多斯市万利矿区南部,行政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井田含2、3、4、5、6等五个煤组。主要可采的2-2中、3-1、4-2中、6-2中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 3.56m、2.31m、2.49m、3.06m,煤种以不粘煤为主,有少量长焰煤。煤层结构简单,赋存稳定。井田地质结构简单,构造形态呈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小于5°,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井田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煤层瓦斯含量低,煤尘有爆炸危险,煤层容易自燃。

(四)高家梁煤矿建设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7〕2939号文件核准,初步设计由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内煤局字〔2008〕76号文件批复,安全设施设计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函〔2008〕32号文件批复,《高家梁煤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由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选煤厂由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大地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五)矿井投资122660万元,吨煤投资408.87元。其中:井巷工程量32839.17m、矿建工程投资23095万元;工程量58494.51m2、土建工程投资15270万元;安装工程投资50541万元;完成其它投资33754万元;选煤厂投资18446万元,吨煤投资61.49元。 二、系统基本情况 (一)开拓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均具备安全出口条件。一水平标高+1280m。沿2-2中煤层布置运输、辅助运输、回风三条大巷,分别与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连通,构成矿井一水平开拓系统,全井田布置14个盘区。 主斜井:倾角14°,斜长680m,直墙半圆拱断面,净断面17.3m2,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方式,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方式,用于矿井煤炭提升,兼作进风井,安装胶带输送机,安设架空乘人器,敷设消防洒水管路及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安全监测监控光缆、照明电缆、工业视频监视光缆等,井筒内设台阶。 副斜井:倾角5.5°,斜长1095m,直墙半圆拱断面,净断面17.8m2,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调查表及说明填表

附件: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调查表及说明 填表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本调查表中的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是指在钢铁、有色、化工、电力、天然气、装备制造、环境保护、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中建设应用,采用数据采集监控、分布式控制、过程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等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调度控制的系统。对于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等级安全事故的工业控制系统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以可能导致以下后果之一的工业控制系统为主要调查对象。 1. 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重伤; 2. 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3. 影响10万人(含)以上正常生活; 4. 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 5. 影响本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无法有效提供产品、服务等严重后果。 二、保密要求 根据填写内容敏感程度确定是否涉密,并在调查表上明确标识。 三、填报要求 1. 工业控制系统因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不同而类型不同。填表单位仅填写自身运营的工业控制系统相关情况,无某系统类型则调查表二中相应类型的表格可不填写。

2. 表格中下划线表示需要填写的详细情况,可出格填写或另外附纸。 3. 报送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 以下填报材料涂红部分属于填报重点,图黄部分是填报重点说明。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情况调查表一 一、运营单位基本情况 2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登记的,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的三类经济组织: (1)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非公司制)国有企业; (2)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3)由国有资本占控制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此处称国有控股公司。 4包括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地区外资资本设立的独资或控股的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盘县保庆煤矿基本情况汇报(2014.12.25)

盘县保庆煤矿 基本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市检查组,县、乡各级领导与专家: 感谢您们在百忙中莅临保庆煤矿检查指导工作,现将我矿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煤矿基本概况 现盘县保庆煤矿是由原保庆煤矿与黄家沟煤矿整合而成,位于贵州六盘水市盘县滑石乡哒啦村,刘(官)~洒(基)公路由矿区西部边缘经过,离矿区约100m,南距刘官14公里,北至水柏铁路松河火车站23公里,距现毕、水、兴高速公路约13公里,矿区内有乡道与矿井相连,交通便利。 保庆煤矿为股份合作煤矿企业,法人代表任广东,由盘县煤炭开发总公司控股56%,其他私营业主(任广东、龙静、黄楠三位股东)控股44%,是盘县煤炭开发总公司一下属煤矿。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于2009年3月建井,2013年8月完成安全设施、设备验收,现属生产矿井。井田面积为1.5516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1533万吨,走向长3566m,倾向宽平均435m,11个拐点,井田外形呈一不规则形状,开采深度为+1910m~+1400m,可采煤层为1#、3#、5#、12#煤层,共四层,均属中厚煤层,其中: 煤层厚度(m)层间距 (m)稳定 程度 煤层 结构 顶板岩性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平均 1#1.05 2.15 1.70 稳定简单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 岩 3#1.55 3.11 2.53 11 稳定简单细砂岩或粉 砂岩 泥岩 5#1.0 1.80 1.52 42.12 较稳 定 简单细砂岩泥岩 12#1.18 1.80 1.52 40 较稳 定 简单细砂岩泥岩

经鉴定,四层煤均有突出危险性,属突出煤层;四层煤自燃倾向性均为Ⅲ类,不易自燃;四层煤均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倾角为50°~68°之间,属急倾斜煤层。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主要以大气降水,裂隙充水导通至井下为主,对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已进行详查,各方面均有相应水文地质资料。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面设计为俯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后退式回采,东、西两翼布置,采面沿走向推进,俯伪倾斜布置,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为炮采工艺。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3条井筒,设计计划二个水平(即+1603及+1400水平),六个采区开拓全矿井。 防突工作主要以开采1#煤层作为保护层以及在采面运输巷打顺层钻孔抽放煤层瓦斯为主,防治水工作严格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在安全上严格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行管理。 我矿自2013年8月完成安全设施设备验收以来,由于资金短缺,大力治理瓦斯,故井下开掘巷道速度慢,目前3#煤层仍未形成采面。目前有四个掘进头,其中: ①110301回风巷已掘450多米,已掘到位,由于调整通风系统,现已打上临时密闭; ②110301运输巷已掘480多米,掘进头及运输巷正在抽放瓦斯,距110301回风巷预计贯通点约65米,贯通后方可形成采面,即110301柔性掩护支架俯伪倾斜开采工作面;

屯兰煤矿_2_22_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及教训

第35卷第1期煤 炭 学 报 Vol .35 No .1 2010年 1月JOURNAL OF CH I N A COAL S OC I ETY Jan . 2010  文章编号:0253-9993(2010)01-0072-04 屯兰煤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及教训 孙继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 要:分析了死亡78人的屯兰煤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该矿南四盘区12403工 作面1号联络巷处于微风无风状态,造成瓦斯局部积聚达到爆炸浓度,1号联络巷内的电气开关失爆,引爆瓦斯。提出了无人就安全,简单就可靠,大裕量保安全,不死人不等于安全、只有安全才能不死人等理念。建议通过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减少井下作业人员,简化通风和供电等系统,电气设备设置在全风压新鲜风流处,尽量减少局部通风机使用,合理加大通风、供电、提升、运输等系统和设备裕量,减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间环节,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用隔离式自救器等。关键词: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教训中图分类号:T D712174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9-10-15 责任编辑:毕永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9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2900008) 作者简介:孙继平(1958—),男,山西翼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 -mail:sj p@cum tb 1edu 1cn The causes and lesson s of “2?22”ga s explosi on d is a ster a t Tun l an Coa l M i n e S UN J i 2p ing (S 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 esources and Safe M ining,Ch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ogy (B eijing ),B 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Analyzed the causes of “2?22”gas ex p l osi on disaster at Tunlan CoalM ine which led the death of 78peo 2p le .It was the breezeless conditi on of No 11cr ossheading at 12403working face in the coal m ine ’s s outhern No 14panel regi on that made the l ocal gas accu mulated t o the exp l osive concentrati on .It was the electrical s witch which l ost its exp l osi on 2p r oof ability in No 11cr ossheading that ignited the gas .Some concep ti ons were put f or ward as foll owing,none of peop le is safe,si m p licity means reliable,large redundancy ensures safety,no death is not equal t o safety,only safety guarantees no death,etc .Mean while,s ome p r opositi ons were discussed,as coal m ines should i m p r ove their mechanizati on,infor mati onizati on and aut omati on t o reduce the numbers of undergr ound m iners,t o si m p lify the ventila 2ti on and power supp ly syste m s,t o set the electrical equi pments in the p laces with t otal p ressure fresh airfl o w,t o reduce the app licati on of l ocal fans as much as possible,t o p r operly increase the redundancy of the syste m s and equi pments for ventilati on,po wer supp ly,hoisting and trans portati on,t o reduce the m iddle links of the coal m ine ’s safety supervi 2si on syste m s,and t o adop t is olated self 2rescuers in high gas concentrati on and coal and gas outburst m ines,etc .Key words:Tunlan CoalM ine;gas exp l osi on;the causes of disaster;less on 1 概 况 2009-02-22T 2:20,山西屯兰煤矿井下发生特 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 屯兰煤矿于2002年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t/a,核定生产能力为500万t/a 。该矿属高瓦 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56143m 3 /m in,相对瓦斯 涌出量33158m 3 /t,煤尘具有爆炸性,属容易自燃煤层。 屯兰煤矿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但爆源处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地面建有瓦斯抽采泵站,但抽采不达标(回风巷瓦斯浓度大于110%,长期超过115%)。 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1号联

拜城县(育)英怡泽煤矿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拜城县(育英)怡泽煤矿基本情况 一、矿井简介 1、交通位置拜城县(育英)怡泽煤矿位于拜城县城北部山区,拜城矿区西 端。东临拜城县水泥厂,阿克苏地区铁列克火电厂,行政区划分隶属拜城县米吉克乡管辖。经煤矿的公路有通往拜城县老虎台乡的简易砂石公路,矿井东距拜城县水泥厂1km距铁列克电厂及铁列克镇4km井田东南与通往拜城县的S217省道的沥青公路相接煤矿距拜城县54km矿区内有简易公路与铁列克镇相通,交通尚属便利。 地理坐标:东经81°25'56"北纬41 °57'10" 矿区范围东西长3.65km,南北宽0.75km,井田面积2.753平方千 米。井田内南高北底,西高东底,最低海拔标高+1632米,最高海拔+1913.9米,最大相对高差281.9米。 2、“五证一照” 煤矿“五证一照”,因在改扩建认证和试生产验收阶段,目前正在办理,煤矿矿长何志强,矿长证号为MK65000031 ,3 安全资格证号为12365010000066,有效期至2015年6月11日。 3、矿井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拜城县(育英)怡泽煤矿现有员工120人,在正常生产期间预计配备156人方可满足“三八制”安全生产的需要。 煤矿现有矿长1名;安全副矿长1名;生产副矿长1名;机电副矿长1名,煤矿总工程师1名;通风副总工程师1名;地测副总工程师1名;采掘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安全科、通风科、生产科、机电科、防突科、调度室(兼监控室)、采掘队、机电队八个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每个部门都配备了专门的负责人。相关安全管理人员都依法取得安全资格证,持证人员2 1名,目前2人安全资格证在今年内需要变更外,其余人员均持证上岗。按照行管的要求配备了防突队员5人、探放水工5 名。 矿井现有各类特殊工种52人。爆破工14 名,安全工5 名,电工3名,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1名,瓦斯检查工6 名,主扇工3名,水泵工3 名,电机车司机6 名,电机车充电工3名,绞车工6名,通风安全检测工1名,测风工3名,输送机司机2 名,炸药库管、警卫4名,目前矿井采煤方法已技改,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需培训支架工6名,乳化泵泵 工3名。 4、开拓方式 矿井的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井田内共有三个井筒,即主进风斜井、副进风副井和回风斜井井,均处于井田中央。矿井通风方式采用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井进风,副斜井进风、斜风井回风。

煤矿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一:(生产矿井) 煤矿名称煤矿性质 煤矿地址煤矿类型 采矿许可证号有效期限 煤炭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期限 安全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期限 工商营业执照号有效期限 矿长资格证号有效期限 矿长安全资格证号有效期限 开采条件 煤层编号厚度(m)资源储量(wt)可采储量(wt) 硫份(S t.d%)发热量(Q gr.d MJ/kg) 合计 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万t/a)瓦斯等级 核定生产能力(万t/a)煤层突出危险性 井田面积(km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 服务年限(年)煤尘爆炸性 采掘系统开拓方式 支护方式 采煤工作面开采方法掘进工作面采煤工艺主要巷道掘进工艺主要硐室 供电系统双回路情况高压等级(KV) 备用电源功率(KW)低压等级(V) 主变压器台数总装机容量(KV A) 提升运输系统主井运输方式 通风系统 在用主扇型号大巷运输方式备用主扇型号采面运输方式矿井总回风量 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泵型号 监控系统 型号 抽放泵台数分站个数 防治水系统正常涌水量(m3/min)最大涌水量(m3/min)水泵型号探放水设备型号 水泵台数探放水设备台数 从业人员(人)特殊工种(人)保留系统期限 填表人:联系电话:Qq邮箱:填表日期:年月日报送:联系电话:Qq邮箱:

表二:(技改矿井)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矿井名称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矿井地址单位传真 企业性质矿长资格证号设计可采煤层数 煤矿类型矿长安全资格证号设计主采煤层 法人代表安全资格证企业代码证号资源储量(wt) 工商营业执照号土地使用证号可采储量(wt) 采矿许可证号税务登记证号井田面积(km2) 煤炭生产许可证号服务年限(年) 安全生产许可证号设计生产能力(wt/a) 矿井建设批复情况 批复文件名称批复文号及时间批复文件名称批复文号及时间 1、项目核准2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2、项目开工22、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 3、地质报告23、环境保护验收 4、资源储量备案24、建设项目综合验收 5、煤矿可行性报告23、煤炭生产许可证验收 6、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项目总投资(万元) 7、开采方案设计设计井巷工程量(m ) 8、安全专篇其中:岩巷工程量(m) 9、环境影响报告煤巷工程量(m) 10、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设备投资(万元) 11、水资源论证设计地面建筑工程(m2) 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累计完成井巷工程量(m) 13、土地复垦累计完成建筑工程(m2) 14、环境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15、土地使用建设工期(月) 16、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开工备案时间 17、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实际开工时间 18、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预计竣工时间 19、工程质量认证预计联合试运转时间 20、联合试运转 工程进度形象说明 存在的主要问题 填表人:联系电话:Qq邮箱:填表日期:年月日报送:联系电话:Qq邮箱:

(整理)屯兰矿新井初步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地理位置 屯兰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西南6Km ,距太原市60Km ,区内有四条公路与外相通:太原一陕西佳县公路由井田北缘通过;文水开栅一古交线沿原平川通过;清徐一古交线沿大川河通过;岔口一古交线沿屯兰川通过。国铁太古岚铁路沿井田北缘通过,屯马铁路支线由本井田中部工业广场通过,交通便利。屯兰矿交通地理位置图如图1.1.1。 图1.1.1 屯兰矿交通地理位置图 1.1.2地形与地貌 井田位与吕梁山东翼,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以山地地形为主,北太古岚铁路屯兰河 河川 大 1∶250000 西 曲 屯 兰兰马镇城底 曲东寨沟矿区 家庄 白官 地西 铭杜 儿 坪宁土 公 路 屯兰矿交通地理位置图

仅在大河谷中分布有宽约200—600米的冲积-洪积平原。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处在大东磨上附近,标高1400米;最低处在古交镇附近汾河河床,标高970米。相对高差一般150—250米。 1.1.3气候和地震 本区属我国北方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沙,夏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寒。据寨上水文资料,年降水量最大632.6mm,最小172.1 mm,年平均457.8mm,全年降水量约60%集中于7、8、9三个月。据太原气象台观测资料,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达-25.5℃,年均气温9.4℃。全年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7 7 cm。 据山西地震局资料,古交区地处6度地震基本烈度区,而位于断陷盆地的太原市区为7度区。据记载太原市区发生的地震最高为5级,太原以南的清徐一带曾发生过6级地震。 1.1.4水源和电源 矿井永久水源取自汾河上游的汾河水库。 矿井电源取自屯兰ll0kv区域电站。 1.1.5矿区水文 屯兰井田位于西山煤田的西北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全区带压开采,煤层最大带压达4.54Mpa。 本区内河主要有汾河及支流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汾河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北缘,其支流屯兰河、原平河及大川河分别自南向东或自南向北流经本区,在北缘注入汾河,河谷宽400—600米。汾河流量受上游水库控制,最大流量673m3/h。汾河支流平时流量仅每秒十几升,雨季则可形成具有破坏性的洪流。其它次一级的小沟谷多为季节性河谷,平时干涸或仅仅有涓涓细流。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地层 本区仅出露有山西组顶部及以上地层,据钻孔揭露,其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奥陶

安达煤业矿井简介

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简介 2012年7月10日

矿井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兼并重组整合情况 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沁源县郭道镇新庄村,距汾屯公路5 km,行政区划属郭道镇管辖。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批准的整合矿井,由原山西沁源安达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源安新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源聪子峪煤业有限公司三个矿井及新增资源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山西通洲煤焦集团有限公司。 我矿属于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矿井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水文类型划分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开工报告等手续齐全,七长全部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现有干部职工450余人。 二、煤层及储量情况 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13.3032km2,批准开采煤层为2#-11#煤层,矿井地质资源/储量7221万t,工业储量6966万t,设计可采储量4708万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29.4a。 三、瓦斯、煤尘鉴定情况 根据2009年度瓦斯等级鉴定资料显示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9.36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67m3/min,属高瓦斯矿井。 2010年12月由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测试我矿2#煤层,鉴定结果: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2012年2月由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测试我矿9+10#煤层,鉴定结果: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四、井田开拓方式 我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井田中部新掘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布置三个井筒,全井田分两个水平开采,以+1130水平联合开采2#、3#煤层;以+1070水平联合开采9#、10(9+10)#、11#煤层。 五、建设情况 (一)井巷工程 主斜井:方位角155°,倾角16°,斜长748m,半圆拱,锚网喷+锚索支护,净宽6.0m,净高4.5m,净断面23.14m2,井筒已施工完毕,现进入二期工程,施工+1070水平集中胶带大巷、回风大巷。 副斜井:方位角155°,倾角22°,斜长569m,半圆拱断面,锚网喷+锚索支护,净宽5.5m,净高4.25m,净断面20.13m2,井筒已施工完毕,现进入二期工程,施工+1070水平轨道石门、撒煤斜巷。 回风立井:净直径8.0m,垂深243m,净断面50.24m2,混凝土支护,井筒已施工完毕,现进入二期工程,施工+1070水平南回风大巷、南轨道大巷。 (一)土建工程 综合调度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成,现进入装修阶段,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 维修车间、配电室、主提升绞车房正在施工。 六、通风系统概述 目前,根据实际情况矿井主斜井安设4组FBD№7.1/2×37kw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分别向井底临时水仓、探放水巷、1070水平回风巷、1070水平胶带巷供风,每组2台,1台运行,1台备用。选用φ800mm阻燃式抗静电胶质风筒供风。

城郊煤矿矿井基本情况

城郊煤矿矿井基本情况介绍 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煤矿二00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城郊煤矿矿井基本情况介绍 (一)井田范围及概况 城郊煤矿是河南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产的第三对大型现代化矿井,隶属于永城煤电集团公司与上海宝钢共同出资组建的全国首例煤钢合作项目---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老城东侧,西北至陇海铁路商丘站98Km,东北至京沪铁路徐州站99Km,东南至宿州车站76Km,西南至京九铁路亳州站55Km,矿井有专用铁路经永城集配站至青町站与铁路主干线相连,公路交通由宝塔路与311国道、永宿公路相连,经芒山与连霍高速公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井田北临陈四楼井田,南接新桥井田。井田范围北起F6断层,南至F20断层,西起F2断层;东至煤层隐伏露头,南北长约12Km,东西宽约11Km,勘探面积约103 K㎡。矿井设计利用储量为72576万t,井田非经济储量2502万t,矿井可采储量为40229万t,其中第一水平18830万t,第二水平21399万t。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240万t/a,服务年限为118.2年。2003年10月11日正式投产,投产后对矿井通风、排水、供电及主、副井提升等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420万t/a。 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第一水平标高-495m,第二水平标高-800m,可采煤层为二叠系二2煤、三1煤、三2煤、三4煤共4层,现主采煤层为二2煤,属低灰分、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易选的优质无烟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和倾斜长壁,采煤工艺以综采为主。 目前城郊煤矿现有职工42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6人,占职工总数4%;劳务工(农民工)2591人,占全矿职工总人数61%。矿井本科及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