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稼轩词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辛词的艺术特色
辛词是宋词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诗歌中的瑰宝。
他是爱国的号角,它融豪放与婉约于一炉,从而形成以豪放为基调,而又不失婉约的独特风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刘克庄就曾经说过:“公所作,大声镗,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浓丽绵密处,已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
多数人特别喜欢辛词,现从“神奇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形象化的议论”“从需要出发的用典”四个方面浅谈辛词的艺术特色。
一、想象的神奇性
诗歌史告诉我们,古今中外许多诗人都是借助想象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的。
我国屈原的《离骚》是通过神奇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的。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看法,今后的打算和诗人不事权贵的叛逆精神的。
辛弃疾正是继承了这个传统,在他的词中充分运用想象来表达他和现实的矛盾、他报国无路的苦闷,反映他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1、通过拟人想象
辛词的想象异常神奇,它往往表现在拟人化的方法的运用上,如《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把酒杯拟人化了,通过与酒杯的对话来抒发政治上失意的牢骚。
他可以和带湖的鸥鹭结盟(《水调歌头·盟鸟》),它也可以使白鹤来看望他的疾病(《六州歌头·属得疾,暴
甚,医者莫晓其状》),他甚至猜想“鱼虾入梦”(《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而最突出的是《山鬼谣》: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路上,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
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屡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之前,这时辛弃疾罢官家居已经六年了。
在这首词里,怪石被拟人化了。
词一开始,诗人就问怪石是什么时候来这里的?怪石不答。
诗人又举杯邀怪石共饮,怪石依旧岿然不动。
下片转写风雨交加之夜,门前巨石翻腾飞舞,山鬼呼啸而来,吹灭了灯火。
在这阴森恐怖的时刻,才隐隐约约听到怪石对诗人说:你一人出游,太辛苦了。
是的,诗人起兵山东,间关南归,频遭攻击,转徙各地,是太辛苦了。
但是,谁理解诗人呢?只有怪石。
诗人和怪石精神相交,心意相同,诗人决定和怪石一起,乘着鸾凤去远游。
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样描绘出一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的美好自由的神仙世界。
甚至也没有像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那样对月宫的向往,具体对某远游处所作的一些说明、透露。
因为,诗人只是表达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他并没有想到要脱离这个污浊的世界。
所以他没有幻想神仙的境界,也没有具体的远游处所。
辛词的神奇想象还表现在大量比喻的运用上,本来诗人赋予草木鸟兽虫鱼、山川风云雷雨以诗的灵魂,使他们反映诗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的种种生活在诗词中是俯拾即是的。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十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沙行》)等等名句都曾得到许许多多读者的赞赏,应该承认其中的形象化的比喻是起了不少作用的。
同样的,辛词中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也增强了辛词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身长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重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门庭,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词的开头三句以西驰东奔的万马来比喻灵山地区的重峦叠嶂,这不但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而且奔驰起来了。
这比历来为人们称道的杜
甫《咏杯古迹五首》中的“群山万壑赴荆门”更显得气势磅礴,波澜壮阔,虎虎有生气。
接着以跳珠比喻瀑布溅起的水珠,以新月比喻横架溪上的小桥,以龙蛇比喻曲干遒枝的老松树,以风雨声比喻松涛声,也异常形象、生动,使人读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词的下片开头三句说早上出门时,重重的峰峦争着同诗人见面,这表明,群山是活的,有生命的,他对诗人是有感情的。
反过来看,诗人对山也是有感情的。
他早上一出门,就特别要看带着清爽气息的“三数峰”。
对于这几句,有人说是写早晨新鲜空气中,重重山峰争先恐后的露出他们的面貌来。
这完全是离开了词作本身来谈的。
这使我感到,诗人在创作时,张开幻想的翅膀,任意翱翔。
我们读诗人的词作时,如果不老老实实的读懂它,就无从谈到理解作品。
但是,我们如果只停留在文字上,也未必能理解作品。
我们必须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接受以至丰富诗人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欣赏、理解诗人的创作。
现在话又说回来,辛在这首词里,接着以一个“似”字统领以下七句,用谢家子弟的衣冠整洁大方、风度潇洒,司马相如的车马优雅从容和司马迁文章的博大精深、优雅刚健来比喻山峰的秀拔挺峙,雄伟壮丽。
诗人用人类社会的人和事物来比喻自然界的群山,这是多么的新鲜,诗人的想象又是多么的神奇。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似乎都在诗人指掌之间,只要一经他点拨就会显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词的最后三句以问作结,回应词序所说的“时筑偃湖未成”。
辛词的神奇想象突出的还是学习屈原《天问》,通篇采用设问的方法,如《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空如钩。
屈原的《天问》就天体自然、历史传说等方面,一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而辛弃疾则是针对月亮的有关神话传说和月亮的盈虚圆缺,提出九个问题。
这九个问题,都是神奇想象的结晶,而且都有具体思想认识的深度,特别是上片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诗人想象还有另外一个人间,月亮从我们这里的西边落下,正好从另一个人间的东头出现。
朦胧地猜测到地球是圆的,月亮是绕地球旋转的道理了。
这和我国古代的天园地方说、天地不动说都完全不同。
这距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早了三四百年。
距麦哲伦证实地球是球形的早了三四百年。
当然,这是诗,是诗人的想象,不是周密、准确的科学论证,但它仍旧是很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
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诗话》评这词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毛主席也赞赏这首词所闪耀的思想认识的光辉.可惜我们天文学家没有注意,甚至一些辛词选本也不选他.
二意向的象征性
屈原在离骚中"香草美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一直为历代许多诗人所沿用,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它的名作,《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南漕移湖北,同宦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这是大家都熟悉的.这首词的上片通过惜春、留春、怨春象征南宋的国事危迫和自己壮志未酬,年华老去的感伤。
词的下片通过历史上汉武帝时陈皇后遭忌失宠住在长门宫,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重新得宠而“准拟佳期又误”这件事,暗示自己遭受排挤的苦闷。
这一点,有书中说他在《论盗贼札子》中就曾说过:“平生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同时,他也希望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了解,也希望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用,他也曾经明确地说过:“事有可为,杀身不顾。
”这都是明证。
词接着以历史上曾经得宠的杨玉环、赵飞燕如今化为尘土了,来警告那些嫉贤妒能的人。
最后四句“闲愁最苦。
休倚危栏,斜阳正在、姻柳断肠处。
”陡转一笔,写暮春景象,回应上片,总结全词,表达自己对国势危迫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就是运用想象手法来写的。
辛词中的《贺新郎·赋琵琶》也是运用象征手法来写的。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这是辛弃疾南来后的第一次罢官后写的,他想到自己被排斥,抗金壮志未酬、失地未复,想到北宋当年的繁华、南宋而今的衰颓,所以异常感伤。
词的上片开头三句是以唐喻宋,言北宋盛世之后,经历了“几番风月”。
接着两句转写自己,壮志未酬,天涯沦落,遭诬被罢,倚舟待发,内心非常痛苦,因此说“最苦”。
接着又一转,以“昭君出塞”暗喻徽、钦二帝被掳北去,这是难以言转的、极大的“恨”事。
下片开始三句紧接上片,说徽、钦二帝被掳北去,消息断绝。
这里的“辽阳驿使音尘绝”不是用沈全期《独不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夜秋长。
”而是以金人占领下的“辽阳”来代表徽、钦二帝居住之处,也代表金占领区。
以下说往事如烟,繁华销歇,再无定场贺老,使人异常悲痛。
整首词用象征手法来咏琵琶。
句句写琵琶,而反映的却是自己的被罢斥和念念不忘被掳北去的徽、钦二帝及沦陷的中原,叹息而今朝中无“定场”的人物。
意境完整,脉络清楚。
前面说《摸鱼儿》《贺新郎·赋琵琶》等词是用象征手法来写的,也不是任意猜测的,它是有迹可寻的,是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整个作品的形象考虑的。
三.议论的形象化
人家说辛词是“词论”,这是颇为恰当的论断。
辛词往往采用形象化的议论。
议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归纳起
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1、过问答来发议论,例如《六州歌头·属得疾,暴甚,医者莫晓其状。
小愈,因卧无聊,戏作以自适》:
晨来问疾,有鹤止庭隅。
吾语汝:“只三事,太愁余;病难扶,手种青松树,碍梅坞,妨花径,才数尺,如人立,却须锄。
(其一)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须。
被山头急雨,耕陇灌泥涂。
谁使吾庐,映污渠;(其二)叹青山好,檐外竹,遮欲尽,有还无。
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又欲为山斗。
千百虑,累吾躯。
(其三)凡病此,吾过矣,子奚如;口不能言臆对:“虽卢扁,药石难除。
有要言妙道,往问北山愚,庶有廖乎。
”
这首词把鹤拟人化了。
诗人生病,鹤早晨来问候,诗人向鹤诉说有三件事不能解决,使他发愁,所以病了。
接着问鹤该怎么办?鹤“口不能言”,诗人自己心里猜想鹤的意思,代他回答说:这病虽然有名医扁鹊的药也医不好,要治好,只有去请教北山愚公。
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病,是闲居的苦闷。
这实际正是这首词所要表达的。
与这首《六州歌头》相似的如《沁心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也是把酒杯拟人化,通过和酒杯的对话,来写戒酒的决心。
从批驳酒杯的谬论中,提出“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的观点,这是议论饮酒,,实际是议论世事。
这首词实际是通过议论戒酒来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牢骚。
2、借助别人的话来发表议论,例如《行香子·博山戏呈赵昌甫、
韩仲止》:
少日尝闻:“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长存。
”由来至乐,总属闲人。
且饮瓢泉,弄秋水,看停云。
岁晚情亲,老语弥真。
记前时劝我殷勤:“都休滞酒,也莫论文。
把相牛经,种鱼法,教儿孙。
”
虽然赵昌甫·韩仲止并没有出现,但是“饮瓢泉,弄秋水,看停云”,“把相牛经,种鱼法,教儿孙”的诗人形象却是那么鲜明。
诗人闲居的苦闷,报国无路的悲愤也都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诗人在题目中讲的是“戏呈”,不过是障眼法而已,实际并不是“戏”,而是诗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思想感情。
3、通过使用典故来发表议论。
这种情况在辛词中不少,例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写登楼远望所见和“无人会,登临意”的苦闷。
下片接着用三个典故来展开论述“登临意”。
第一个典故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诗人对张季鹰因思乡而弃官而归里的做法是否定的。
诗人面临着的是故乡沦陷,国家危机的时刻,他登高望远不是思念故乡,而是怀念包括故乡在内的整个沦陷区。
接着用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诗人认为如果自己也像许汜那样为自己去购买田地房产,一定会受到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耻笑,自己也感到惭愧。
那么“登临意”究竟是什么呢?诗人用第三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而诗人“可惜流年”和恒温完全不同,诗人可惜的是自己起义南来已经十二年了,而自己
时时刻刻希望的;出兵北伐,驱逐金兵,恢复中原。
至今不能实现。
而国家外有强敌,内有权奸,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使人忧愁。
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投降误国的政策不满,也表达了诗人报国无路,岁月蹉跎的苦闷。
四、用典的贴切性
用典故多,是辛词艺术特点之一。
对辛词用典故多最早提出赞扬的是与刘克庄同时代而稍晚的刘辰翁,他在《新稼轩词序》中说:
词至东坡,清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然犹未至用静,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
自新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
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比比皆是。
有人指出辛词用典的出处范围比较广,经史子集都有,用典出处最集中的是《史祀》、杜甫诗、《世说新语》、苏轼诗。
辛词用典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种是在词中直接用前人成句,例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的:
佳丽地,文章伯
上句直接用谢眺《入朝曲》中的“江南佳丽地”后三字,下句直接用杜甫《暮春过郑监湖亭汛舟》中的“海内文章伯”后三字。
又如
《行香子》首句的“归去来兮”,直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的首句。
再如《水调歌头》中的“在家贫亦好”,也是直接用唐诗人戎昱《中秋感怀诗》的成句。
这类句子虽然出前人诗句,但用在这里非常贴切、自然,已经成为辛词有机组成部分了。
辛词用典的另一种方法是化用前人诗句和故事。
例如《满江红。
赣舟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的: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化用唐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结句:“座中泣下水最多?江州司马青山湿”。
又如《鹧鸪天》中的:
为谁春草梦池塘
化用《南史·谢惠连传》:
谢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加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句。
”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
这种方法使得许多故事能按需要浓缩入词。
辛词中有的用典很多,有的一首词只用一个典或二个典,有的整首词一个典也不用。
这明显地的说明,诗人写词用典是从需要出发的,不是为用典而用典的。
辛词用典的方法来看,他有时是把前朝后代的事按照需要重新组合
的,例如《念奴桥·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的: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就是从《南史·王俭传》、《晋书·谢安传》、《晋书·恒伊传》、张固《幽闲鼓吹》等有关记载重新组合融化而成的,这更可以说明,辛词用典是为了更好地铸造词的艺术意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但由于用典多,也使少数词出现晦涩的情况。
这无疑是缺点,是辛词用典多的弊病。
这一点,辛弃疾自己也是承认的。
从辛词用典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不是为用典而用典,是从需要出发而用典的。
他在一首词中所用的典故之间不是割裂的,是用真挚的感情把它们熔铸在一起的,这些典故往往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密切关联的。
形成辛词的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屈原、庄子、李白、苏轼的艺术传统。
更主要的是辛弃疾一生坚持抗金复国,南宋统治者却只愿保住江南半壁江山,而且苟且偷安所以放任权奸横行,杀害忠良,屈膝求和。
辛弃疾也多次遭受诬陷,长期被罢官闲居农村。
这就使得辛弃疾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形成了辛弃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报国无路的苦闷,被打击迫害的悲愤。
而他所处的的环境,不许可它直接的明白的揭发、议论现实的黑暗、国势的危机,权奸的罪恶,述说他自己的苦闷和悲愤。
因此,他的词中,运用神奇的想象、形象的议论、多种多样的典故和象征的手法,驱使上下古今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日月
星辰、风云雷雨,鸟兽虫鱼以及香草美人来为它抒发感情服务。
参考文献
唐宋词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