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研究精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材料
能根据写作目的和表达的需要,选取恰当 的作文材料 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
评价框架的建立过程
把握 “学业质量评价”性质
分析
深入解读
能力发展
课程标准
影响因素
借鉴国 形内成外三研级评价框架
究成果
5
把握 “学业质量评价”性质
常模参照测验:根据个体在某个特定群体中的相对
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 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9
总目标中可转化为评价内容的要识求字写字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字3500个 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 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 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 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 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 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 阅读总量应在内400万以上。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4
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测试目标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 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使用字典、
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一学段为
音的可变性高,受时代、地域的影响较大
构成:声母、韵母、声调
借助汉语拼音注音或识别汉字正确的注音
方式
四声和声
调的掌握
17
对“读准字音”的分析
能读准多音字 根据不同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读音 能分辨常见误读 字形、字音相近;形声字;生活习惯等的影响 能用汉语拼音纠正地方音 结合测试地区
18
“读准字音”的测试结构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经验越丰富,且这些经验 的内在联系性越好(即组织化或结构化程度 高),这个人在这方面的素养也就越高。
7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言语活动经验,包括 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活动的经验
语文素养高的人总是在较为丰富的言语实践活 动中不断积累,并不断地组织、优化着自己的 言语经验结构
最基本和最关键的言语活动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
识字。”)
Hale Waihona Puke 合并15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测试目标(归并)
识字:
➢ 读准字音 ➢ 认清字形 ➢ 理解汉字(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写字:
➢ 正确 ➢ 工整 美观
16
对“读准字音”的分析 由形而声
汉字形、音、意的关系 由义而声
方言
以义为核心,形-意联系紧密;音相对独立
位考置生基,的来 能于解 力课释 作程个 出标人 区表分准现,的的为标测选验拔准方升参法学照。等测主 提要 供试目 依。的 据是 。对
标准参照测验:参照一个事先规定好的尺度或标准
来解释个体行为表现的测验方法。主要用于反馈。
例:A 校5年级语文平均成绩
分数
常模判断 排名
标准判断
第一次 80 10
不合格17%,合格52%, 良好23%,优秀8%
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人不断地修习语言的 过程,是与人的言语实践过程相一致的过程, 是人的言语经验的终身发展过程
8
课程标准中相关目标的描述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 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 课程应培育学生 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 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 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
平)
课外阅读
13
识字与写字能力细的化测试目标
课标对小学(一、二学段)的相关规定: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
个左右会写。 (一学段为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
不容易转化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为外旁显部形为
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次 85
8
进步
不合格17%,合格52%, 良好23%,优秀8%
6
深入解读课程标准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不 断的修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种个性品质,包 括内在的心理品质和外显的行为品质特征。
从经验论的观点看,“素养”是人的经验。
素养的高低,与人的经验的丰富程度和组织化 (或称“结构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 评价研究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李英杰
1
2003年至今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 馈与指导系统”(SAAE)语文项目 组
7000人——28万人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
价
2
建立科学的语文学业质量测量、分析和反 馈系统
评价框架的建立 测试工具的研制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阅读和积累
10
总目标中可转化为评价内容的要求写作
8口、语能交具际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 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 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1
基本框架的建立
识字与写字能力 语文积累
积累与运用
阅读能力
阅读
写作能力
习作
口语交际能力(非纸笔测验可检测)
12
“积累与运用”
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以这三个方面
的表现,反映学生语文积累的水平。
识字,理解运用词语
字词
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古诗文 古诗文
课外阅读活动中对课程标准推荐读物的了解
水平(主要情节、人物等主要信息的识记水
3
建立评价框架:
考查内容
考查能力
对评价的整体、系读准统字音设计
积累与运用
认清字形 理解字(词)义
通过评价框架的设积累立和运保用证常见测古量诗文的科学性
为了获取信息
整体感知
语文
评阅读 价为了框获架得文的学建体验立过提 形取 成程信 解息 释
为了完成任务
合理使用信息并做出评价
根据一定的目的写 写 解释性或者说明性 作
能按普通话的读音标准认读(拼读)常用汉字的字音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测试点
认知水平
能纠正地方音
读准字音 能读准多音字
声母:zh,ch,sh,\z,c,s……
识记
韵母:o\e,i\ü…… 声调
能根据写作目的和表达的需要,选取恰当 的作文材料 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
评价框架的建立过程
把握 “学业质量评价”性质
分析
深入解读
能力发展
课程标准
影响因素
借鉴国 形内成外三研级评价框架
究成果
5
把握 “学业质量评价”性质
常模参照测验:根据个体在某个特定群体中的相对
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 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9
总目标中可转化为评价内容的要识求字写字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字3500个 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 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 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 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 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 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 阅读总量应在内400万以上。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4
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测试目标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 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使用字典、
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一学段为
音的可变性高,受时代、地域的影响较大
构成:声母、韵母、声调
借助汉语拼音注音或识别汉字正确的注音
方式
四声和声
调的掌握
17
对“读准字音”的分析
能读准多音字 根据不同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读音 能分辨常见误读 字形、字音相近;形声字;生活习惯等的影响 能用汉语拼音纠正地方音 结合测试地区
18
“读准字音”的测试结构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经验越丰富,且这些经验 的内在联系性越好(即组织化或结构化程度 高),这个人在这方面的素养也就越高。
7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言语活动经验,包括 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活动的经验
语文素养高的人总是在较为丰富的言语实践活 动中不断积累,并不断地组织、优化着自己的 言语经验结构
最基本和最关键的言语活动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
识字。”)
Hale Waihona Puke 合并15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测试目标(归并)
识字:
➢ 读准字音 ➢ 认清字形 ➢ 理解汉字(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写字:
➢ 正确 ➢ 工整 美观
16
对“读准字音”的分析 由形而声
汉字形、音、意的关系 由义而声
方言
以义为核心,形-意联系紧密;音相对独立
位考置生基,的来 能于解 力课释 作程个 出标人 区表分准现,的的为标测选验拔准方升参法学照。等测主 提要 供试目 依。的 据是 。对
标准参照测验:参照一个事先规定好的尺度或标准
来解释个体行为表现的测验方法。主要用于反馈。
例:A 校5年级语文平均成绩
分数
常模判断 排名
标准判断
第一次 80 10
不合格17%,合格52%, 良好23%,优秀8%
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人不断地修习语言的 过程,是与人的言语实践过程相一致的过程, 是人的言语经验的终身发展过程
8
课程标准中相关目标的描述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 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 课程应培育学生 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 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 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
平)
课外阅读
13
识字与写字能力细的化测试目标
课标对小学(一、二学段)的相关规定: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
个左右会写。 (一学段为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
不容易转化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为外旁显部形为
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次 85
8
进步
不合格17%,合格52%, 良好23%,优秀8%
6
深入解读课程标准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不 断的修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种个性品质,包 括内在的心理品质和外显的行为品质特征。
从经验论的观点看,“素养”是人的经验。
素养的高低,与人的经验的丰富程度和组织化 (或称“结构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 评价研究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李英杰
1
2003年至今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 馈与指导系统”(SAAE)语文项目 组
7000人——28万人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
价
2
建立科学的语文学业质量测量、分析和反 馈系统
评价框架的建立 测试工具的研制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阅读和积累
10
总目标中可转化为评价内容的要求写作
8口、语能交具际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 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 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1
基本框架的建立
识字与写字能力 语文积累
积累与运用
阅读能力
阅读
写作能力
习作
口语交际能力(非纸笔测验可检测)
12
“积累与运用”
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以这三个方面
的表现,反映学生语文积累的水平。
识字,理解运用词语
字词
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古诗文 古诗文
课外阅读活动中对课程标准推荐读物的了解
水平(主要情节、人物等主要信息的识记水
3
建立评价框架:
考查内容
考查能力
对评价的整体、系读准统字音设计
积累与运用
认清字形 理解字(词)义
通过评价框架的设积累立和运保用证常见测古量诗文的科学性
为了获取信息
整体感知
语文
评阅读 价为了框获架得文的学建体验立过提 形取 成程信 解息 释
为了完成任务
合理使用信息并做出评价
根据一定的目的写 写 解释性或者说明性 作
能按普通话的读音标准认读(拼读)常用汉字的字音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测试点
认知水平
能纠正地方音
读准字音 能读准多音字
声母:zh,ch,sh,\z,c,s……
识记
韵母:o\e,i\ü…… 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