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工艺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鹤壁煤化工年产60万吨甲醇工程煤储运区火车卸煤槽工程,位于煤储运场169.00场区,处于鹤壁市山城区凉水井村南,基底设计标高最深处-14.6m,相当于绝对标高154.4m。
根据地质报告,水位埋深在标高168.00-172.00左右,最高水位埋深在地面以下0.5m左右,基坑开挖影响的土层主要为第(4)、(5)、(6)层粉质粘土夹粘土,渗透系数取0.8m/d。管井点布置在距基坑边5m处。
二、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主要包括井点管、砂滤层(黄砂和小砾石)、滤网、黏土(用于井点管上口密封)等。
主要机具
管井井点降水系统主要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水泵等组成。
材料要求
砂滤层
用于井点降水的黄砂和小砾石砂滤层,应洁净,其黄砂含泥量应小于2%,小砾石含泥量应小于1%,其填砂粒径应符合5d50 ≤D50 ≤10d50 要求,同时应尽量采用同一种类的砂粒,其不均匀系数应符合Cu=D60 /D10 ≤5
要求;
式中d50 --为天然土体颗粒50%的直径;
D50 --为填砂颗粒50%的直径;
D60 --为颗粒小于土体总重10%的直径。
D10 --为颗粒小于土体总重10%的直径。
对于用于管井井点的砂波层,其填砂粒径以含水层土颗粒d50~d60(系筛分后留置在筛上的重量为50~60%时筛孔直径)的8~10 倍为最佳。
滤网
滤网采用方格网,滤网应采用耐水锈材料制成,如铜网、青铜网和尼龙丝布网等。
黏土
用于井点管上口密封的黏土应呈可塑状,且黏性要好。
三、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井点管布置→井点管埋设→水泵设置→井点管系统运行→井点管拆除
四、施工方法
(1)管井布置
1)基坑总涌水量确定后,再验算单根井点极限涌水量,然后确定井的数量,采取沿基坑边每隔5m均匀设置管井,管井之间用集水管连接。
2)井管中心距地下构筑物边缘距离,应依据所用钻机的钻孔方法而定,当采用泥浆护壁套管家法时应不小于3m,当用泥浆护壁冲击式钻机成孔时,为0.5~1.5m.。
3)井管进埋设深度和距离,应根据降水面积和深度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而定,根据计算得到埋设深度28.25m,间距20m。
(2)管井埋设
管井埋设可用泥浆护壁套管的钻孔方法成孔,也可用泥浆护壁冲击钻成孔,钻孔直径一般为500~600mm,当孔深到达预定深度后,应将孔内泥浆掏净,然后下入300~400mm由实管和花管组成的铸铁管或水泥砾石管,滤水井管置于孔中心,用圆木堵塞管口,为保证井的出水量,且防止粉细砂涌入井内,在井管周围应回填粒料作过滤层,其厚度不得小于100 mm,井管上口地面下500mm 内,应用黏土填充密实。
管井回填料后,如使用铸铁井管时,应在管内用活塞拉孔进行洗井或采用空压机洗井,如用其他材料的井管时,应用空压机洗井至水清为止。
(3)水泵设置
水泵的设置标高应根据降水深度和估计水泵最大真空吸水高度而定,一般为20~30m,高度不够时,可设在基坑内。
(4)管井井点系统的运行
管井井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对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管井内水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5)井管拔除
井管使用完毕合,滤水井管可拔除,拔除的方法是在井口周围挖深300mm,用钢丝绳将管口套紧,然后用人工拔杆借助倒链或绞磨将井管徐徐拔除,孔洞用砂粒填实,上部500mm 用黏土填实。
五、管井点布置计算
1、井点管埋置深度计算:
H=H1+△H+iL+l
其中:H--井点管埋置深度(m)。
H1--井管点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取14.6m.
△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取1.0m。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计算得42.6m.
i--降水曲线坡度,取1:4。
l--滤管长度(m),取2m。
把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得:
H=28.25m。
2、基坑假想半径计算:
x0=√(F/π)
其中:F--基坑的平面面积。
π--圆周率
代入上式得:
x0=81.58m
3、涌水量计算:
Q=1.366K*{(2H-s)s/(lgR-lgx0)}
其中: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取0.8。
H--含水层厚度(m),14.1m。
R--抽水影响半径(m),由下式求得:R=1.95s√HK=41.52m。
s--水位降低值(m),取15.1m。
x0--基坑假想半径(m),取40.66m。
代入上式得:
Q=3002.32 m3/d
4、井管数量与间距:
n=1.1(Q/q)
其中:n--管井所需根数。
Q--基坑总涌水量。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m3/d),用下式求得q=65πdl* 3√K=75.79m3/d
d--滤管直径(m),取0.2.
K--渗透系数(m/d),取0.8。
1.1--井点备用系数。
代入上式得:
n=43个
5、井点管的间距:
D=L/n
其中:L--井点沿基坑布置的周长
计算得:D=20m
六、质量控制要点
1)管井井点成孔直径应比井管直径大200mm。
2)井管与孔壁间应用5~15mm 的砾石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下500mm 内应用黏土填充密实。
3)井管管井直径应大于200mm,吸水管底部应装逆止阀。
4)应定时观测水位和流量。
七、安全环保措施
1.施工场地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设置漏电保护器,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施工场地必须做到场地平整、无积水,挖好排浆沟。
4.排出的地下水应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市政地下管道或河道。
5.施工机械、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在确认完好后方准使用,并由专人负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