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预防模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杀预防模式的研究

在当前全球自杀率急剧上升的严峻环境下,自杀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自杀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严重影响人类的心身健康。本文在总结自杀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索自杀预防模式研究的新进展,为自杀预防提供有效的综合措施。

标签:自杀;初级预防;自杀预防

据WHO的统计,每年全球近100万人死于自杀,即每40s就有1人死亡[1]。自杀造成全球每年经济损失大约几亿美元[2]。据费立鹏先生的研究表明:在我国,自杀是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死因,也是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死因[3]。本文将在总结自杀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索自杀干预模式研究的新进展,为自杀提供可行的预防措施。

1自杀相关危险因素

据西方国家多年研究发现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精神疾病史、自杀未遂史、躯体疾病、慢性或急性人际关系问题、压力生活事件等[4]。Heaton K[5]等人将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分为远端因子(遗传因素、性格特质、胎儿及围产期因素等)和近端因子(精神疾病史、躯体疾病、社会心理危机等)。费立鹏等人在2000年进行的全国性自杀危险因素的心理解剖研究发现,我国自杀相关危险因素的排序为(按相对重要性先后排序):死前2 w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既往史、死亡当时的急性应激强度大、死亡前1个月内生活质量低等[6]。

2筛查评估与初级干预

2.1筛查评估通过有效的筛查可以发现具有自杀风险的个体,综合评估其风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为自杀倾向者提供个性化的自杀预防方案。据美国预防服务机构的系统性回顾表明,有效的筛查工具可能会降低成年人自杀风险[7]。但Melham L等学者指出临床访谈是评估自杀风险的金标准[8]。

2.2初级预防积极展开自杀相关知识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自杀、识别自杀危险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自杀作用。据Barnes等人的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的7~10 d内会向家人和朋友表现出言语或行为上的自杀倾向[9]。对非专业人员及长期接触自杀高危人群的专业人员进行自杀征兆识别及自杀预防等培训,提升其识别自杀高危人群的能力,掌握预防自杀的原则,以利于参与突发自杀事件的危机干预救援。其次,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媒介宣传对自杀有一定影响[10]。过度报道自杀细节等可能会增加自杀风险因此。通过报纸、网络、公益讲座等合理宣传,提高公众对自杀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处理。同时,避免媒体或网络等对自杀细节的报道和描述。再次,自杀者往往采取致死性的自杀方式,在中国主要以喝農药自杀,而美国以使用武器自杀为主。据Mann[11]等人系统性回顾发现限制致命工具的使用可有效降低自杀率。

3干预治疗

3.1药物治疗据研究,至少90%的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者患有一种或几种精神疾病[5-6]。近期的一项mate分析亦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神经性厌食,抑郁症和双相性情感障碍者在精神疾病中自杀风险较高[12]。因此,积极治疗精神疾病对预防自杀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锂盐和氯氮平能分别改善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学症状[13],以达到间接控制自杀的目的。

3.2心理治疗目前国内外关于自杀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较少。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和辨证行为治疗对减少自杀有一定帮助[14-15]。另外,还有两中具有代表性的自杀治疗理论,主要包括SATIR治疗理论和荣格分析式心理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6]。

3.3综合治疗自杀原因复杂,需要多方位综合治疗。特别是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自杀风险高,建议进行多学科治疗包括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治疗师等的综合治疗。中国人口基数较大,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自杀干预模式,力求政府引导,社区参与,逐步形成小规模的自杀防御模式。同时,呼吁亲属对家庭成员进行良好沟通、积极引导,并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户外运动等,促进亲属间和谐相处,构建特定的自杀的保护性因素。这将是未来自杀预防的重要模式。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R].Asia:WHO,20119-10.

[2]Goldsmith S K,et al. A Metal. Reducing suicide:a national imperative [M].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2.

[3]Philips MR.et al.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1999[J]. Lancet,2002,395(9309):835-840.

[4]Yang,j.et al.The NEO-PI-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9.11(3):359-368.

[5]Haw ton K,et al. suicide[J].Lancet,2009,373:1372-1381.

[6]Phillips MR.All-risk factor for suicide in china: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J].Lancet,2002,360:1728-1736.

[7]Malish RG,Czech RL,Cole DW.Screening for and treatment of suicide risk relevant to primary care [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3,159(4).

[8]Wasserman C,editors. Oxford textbook of sociology and suicide prevention .2009,471-476.

[9]Barnes,L.Help-seeking behavior prior to nearly lethal suicide[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2001,32(1 Suppl):68-75.

[10]Paul S F Yip.Means restric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J].Lancet,2012,379(9834):2393-2399.

[11]Mann JJ .Suicide Prevention Strategies[J].2005,294,2064-2075.

[12]Meltzer HY. Suicidality in schizophrenia: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ptions[J].2002,4:279-283.

[13]Stanley B,Brown G,Brent DA,et al.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suicide prevention[J].2009,48:1005-1013.

[14]Stanley B,et al.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 for suicidal individual[J].2009,421-425.

[15]王求是,刘建新.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105-110.

[16]Danuta Wasserman1,et al.The Europe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EPA)guidance on suicid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J].2012,14(2):113-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