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鹰潭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下列字词当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央浼(mĕi) 埋怨(mán)干涸(hé)讥诮(qiào)
B . 辖制(xiá)流憩(qì)潦水(lǎo)联袂(mèi)
C . 拮据(jié)庇佑(pì)酩酊(dīng)仓廒(áo)
D . 一稔(rěn)簪笏(hù)洗马(xiǎn)决起(xuè)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蹙眉威摄禁忌抱残守缺
B . 赊账冠冕攻讦销声匿迹
C . 时髦自诩吝啬刮诟磨光
D . 国萃趿拉蹩进残羹冷炙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风儿平息,鸟儿沉沉入睡,各种声音都万籁俱寂。

只听到“滴滴答答”的钟声和母亲轻微的呼吸声。

B . 1949年4月23日,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落里,新中国海军诞生了;它的第一任司令员就是文韬武略的张爱萍将军。

C . 演员茱莉亚.罗伯茨在《麻雀变凤凰》中从妓女演到淑女,她的演技让观众赞叹不绝,但她演技的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D . 许多菜肴具有养肝护肝的独特疗效,其中“红枣炖银耳”红白相间,晶莹剔透,不仅秀色可餐,更是护肝佳品。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的创始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

他拥有135亿美元的身家,也是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B . 2月6日,国防科工局发布了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获得的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

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C . 3月1日,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侯岭乡境内的商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金闾碑”被拆除,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D . 为期仅四天的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为成都的餐饮、宾馆、交通、旅游、广告、通讯、娱乐等产业获得巨大商机。

5. (2分) (2016高一上·成安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②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③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④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⑤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⑥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因素
A . ⑥③②①④⑤
B . ②①⑥⑤④③
C . ②①④⑤⑥③
D . ②①④③⑥⑤
6. (2分) (2019高二上·鹤岗开学考) 为蛇年春联上联“龙舞雪花,四野寒风随雪尽”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 蛇步锦程,三教九流共腾飞
B . 蛇舞青云,八方喜气盈门来。

C . 蛇弄歌台,千里江山架彩虹
D . 蛇衔春色,九天暖意逐春回。

7. (2分) (2020高一下·东城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 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作家,《窦娥冤》的说白和唱词典雅华丽,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 .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小说集,内容主要是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嘴脸,赞美纯洁的爱情、友情、亲情等。

D . 《雷雨》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揭示了它所依存的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时期的作品。

8.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得兄事之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常以身翼蔽沛公④箕踞以骂曰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供其乏困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 ①③④\②⑧\⑤\⑥⑨\⑦
B . ①③⑦\②④⑧\⑥⑨\⑤
C . ①③④\②\⑤\⑥⑨\⑦⑧
D . ①⑦\③④\②⑥⑨\⑤⑧
9. (2分)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0.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划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B . 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
C .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山和水互相对着。

D .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11.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可见,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轻忽。

B . 要反对下述两种倾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或者做得相反;离开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一味瞎说盲干。

C . 科学用脑,就是当头脑不清醒和胀痛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听音乐、赏赏花草、做做体操,让右脑得到活动,左脑适当休息。

D . 当前,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于怎样才能脱贫致富?他们却显得很茫然。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12. (2分) (2017高二上·于都期末) 下列对于诗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宿建德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填愁,然后写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全诗通过构成特殊的意境来传达羁旅的惆怅。

B . 《从军行》是“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边塞诗。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反复渲染,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使得抒情句格外有力。

C . 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直接批判了唐明皇为讨好宠妃的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

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活泼自然,确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D . 一代诗豪刘梦得在《赏牡丹》一诗中,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芍药的妩媚、格调不高和芙蕖的纯洁、寡情,从
而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国色天香的赞赏。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13. (24分)(2019·上海模拟)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鸿门宴(节选)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
②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
(2)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 跟从
B . 随从
C . 使……跟从
D . 指挥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4)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

(5)结合选文概括刘邦在鸿门宴上转危为安的因素有哪些?
(6)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分析樊哙人物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4. (6分) (2016高二上·荣成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

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

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

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

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 . 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 . 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D .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

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 . 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 . 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 . 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B . 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

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C . 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 .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15. (1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橘子
李培俊
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

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

他显得异常狼狈。

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

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

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

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

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

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

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

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

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

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

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

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

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片刻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

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

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

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

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八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

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

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

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

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

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其中“颤抖”一词含义丰富,既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也有对“他”报恩的感动。

B . 小说开头写到的“他”的衣着、神情、动作、心理等,都暗示出“他”是个逃亡在外的罪犯,并为下文“他”接受橘子,报恩等情节做了铺垫。

C . 摊主两次送给“他”橘子,一方面显示出摊主对“他”的同情,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畏惧,因为摊主拨打报警电话前,有过一番心理博弈。

D . 小说叙事紧凑而不散乱,语言细腻而生动,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对摊主这样的普通人善良品质的歌颂,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

(2)文中的“他”三次来到水果摊,试简要分析“他”来水果摊的目的。

(3)小说结尾出乎意料,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6. (6分) (2019高一下·武汉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描写了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荀子在《劝学》中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他先以蚯蚓为例说明用心专一的成效,又指出“________,________”,是心浮气躁的缘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六、其他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7高一上·温州期末)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猿之德静以恒,类仁让孝慈。

居相爱,食相先,行有列,饮有序。

不幸乖离,则其鸣哀。

有难,则内其柔弱者。

不践稼蔬木实未熟相与视之谨既熟啸呼群萃然后食衎衎①焉。

山之小草木,必环而行,遂其植。

故猿之居山恒郁然。

【注】①衎衎(kànkàn):和乐的样子。

不践稼蔬木实未熟相与视之谨既熟啸呼群萃然后食衎衎焉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20高一下·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肯做律师时,有人找林肯为一件诉讼中明显理亏的一方作辩护。

林肯回答说:“我不能做。

假如我这样做了,那么出庭陈词时,我将不知不觉地高声说:‘林肯,你是个说谎者,你是个说谎者。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12-1、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6-1、
16-2、
16-3、
六、其他 (共1题;共5分)
17-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