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大四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迈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客观自然条件,决定了水资源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水资源领域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此外,中国的水利发展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发展机制不活、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古国。几千年的治水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面对复杂的水资源问题,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要求,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中国水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
我们认识到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治水中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有计划地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重视并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认识到水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一个地区、一个流域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努力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我们认识到水具有供水、发电、等多种功能,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相互联系。在治水过程中,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水的综合功能。
我们认识到获得洁净和卫生的饮用水是人的基本权利,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坚持把解决饮水困难、保护国民健康作为大事来抓。在干旱缺水时,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近五年来中央财政投资69亿元建设了一大批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我们认识到水是商品,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公益事业。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拉动作用,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不断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水价机制改革。
我们认识到水以流域为单元,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开发利用相互影响,水量与水质相互依存,水的开发利用各环节紧密联系。坚持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积极探索城乡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
我们认识到水问题的社会广泛性和普遍性,坚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水的忧患意识,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跨行业、跨地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水的管理。在广大灌区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对农村饮水工程,由受益农户经过民主协商组建用水合作组织,进行自主管理;在水价制定中推行价格听证制度,以保证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水的管理。
我们认识到法制建设对治水的保障作用、科技进步对治水的巨大推动作用,坚持依法治水,颁布实施了《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建立了较完善的水法规体系,规范各项水事活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水平和水资源管理水平。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水利现代化。
经过长期的水利建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全国共修建加固堤防2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形成了58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发展有效灌溉面积5467万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万平方公里,发展水电装机8455万千瓦。水利在保障饮用水安全、防洪减灾、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以占全球6%的可更新水资源、10%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全球22%的人口的温饱和发展问题,水利功不可没。
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长江、黄河、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等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河长、水量均居全国首位。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教训和启示,促使我们以新的思路构建江河的防洪体系,这就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防洪,又要给洪水以出路;要逐步从无序、无节制的人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人与洪水和谐。为此,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建设。在重点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疏浚河湖、移民建镇。经过四年多的努力,长江中下游数千公里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形成一道坚固的“水上
长城”;退田还江还湖就近移民242万人,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这是我国历史上千百年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地、人水争地,转变为主动地大规模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2002年,长江流域中游及洞庭湖区发生较大洪水,江湖安澜无恙。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的母亲河。由于对黄河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下游频繁断流,其中最严重的1997
年断流时间长达226天。严峻的现实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解决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从1999年3月开始,对黄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统一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已连续三年实现了黄河在大旱之年不断流,基本保证了沿黄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下游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南水北调工程是促进全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战略举措。我们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对工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的论证。工程规划分别从长江的下游、中游和上游引水,建设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相连,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以实现中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工程规划到2050年建成,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可利用的年水资源量。2010年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将使中国北方受水地区增加134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基本缓解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的城市缺水问题。
关于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1999年,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水是基础,是关键。几年来,加快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加强了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休牧、轮牧、禁牧等,加强了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启动了塔里木河流域、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向生态严重恶化的下游进行调水、分水。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