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白习题及答案
温病考试习题及答案
![温病考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709820975f46526d3e154.png)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2《秦腔》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秦腔》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ddd1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f.png)
2《秦腔》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2《秦腔》同步练习试题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秦腔(节选)贾平凹①我曾经在西府①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
在黎明或者黄昏的时分,一个人独自地到田野里去,远远看着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细细辨认着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飘出一阵冗长的二胡声,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我就痴呆了,感觉到那村口的尘土里,一头叫驴的打滚是那么有力,猛然发现了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随同着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一起产生了。
②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
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
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
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
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
庙里一个跟头未翻起,窗外就哇地一声叫倒好,演员出来骂一声:谁说不好的滚蛋!他们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倒要连声讨好:翻得好!翻得好!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
③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
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
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集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
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
④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找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
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
大幕只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开演呀,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却又叮叮咣咣不停。
温病考试习题及答案
![温病考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fe8f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f.png)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根底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根底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以下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以下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抖,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以下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那么〔〕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选项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以下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选项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以下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以下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根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实用中医药基础习题库与答案
![实用中医药基础习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33f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8.png)
实用中医药基础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卫气是:A、吸入肺中之气B、积于胸中之气C、行于脉中之气D、藏于肾中之气E、行于脉外之气正确答案:E2、虚寒性崩漏下血,月经不调之证,当首选:A、艾叶B、三七C、蒲黄D、地榆正确答案:A3、治疗肺痈肠痈,且止咳平喘的药物是A、川茸B N丹参C、桃仁D、益母草正确答案:C4、川乌的性味是()A、辛、苦,寒B、辛、苦,平C、辛、咸,温D、辛、苦,热E、辛、甘,热正确答案:D5、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者都可用的药物是()A、荆芥B、羌活C、紫苏D、细辛正确答案:A6、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佐金平木B、泻南补北C、培土制水D、益火补土E、抑木扶土正确答案:D7、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A、佩兰B、蕾香C、香需D、紫苏正确答案:C8、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A、脾与心B、肝与脾C、肾与肝D、肺与肾E、心与肺正确答案:C9、下列属阴的是A、沉静B、明亮C、生长D、运动正确答案:A10、小茴香尤善治:A、虫积腹痛B、风湿痹痛C、厥阴头痛D、脱腹冷痛E、寒疝腹痛正确答案:E11、为了增强药物的止咳作用,宜采用A、蜜炙B、姜炙C、盐炙D、酒炙E、醋炙正确答案:A12、功似龙骨而又能软坚散结的药物是:A、琥珀B、磁石C、玄参D、珍珠母E、牡蛎正确答案:E13、肾所藏之气是指:A、宗气B、营气C、水谷之气D、元气E、精气正确答案:E14、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A、麻黄B、荆芥C、生姜D、香需E、桂枝正确答案:C15、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阴偏衰B、阳偏衰C、阴偏胜D、阴胜阳病E、阳偏胜正确答案:A16、龙胆的归经是()A、肺、脾B、肝、胆C、肝、肾D、脾、胆E、肺、肝正确答案:B17、营气的分布是:A、行于脉中B、下注气街C、布于分肉D、贯注心肺E、行于脉外正确答案:A18、治疗气虚自汗宜选用的药物是:A、甘草B、白术C、大枣D、山药E、太子参正确答案:B19、宜包煎的药物是()A、旋覆花B、苦杏仁C、海蛤壳D、竹沥正确答案:A20、寒闭神昏的首选药物是A、麝香B、苏合香C、石菖蒲D、冰片E、远志正确答案:A21、发汗解表第一药是()A、桂枝B、麻黄C、紫苏D、香需正确答案:B22、与肾相合的是:A、骨B、筋C、肉D、脉E、皮正确答案:A23、具有养心安神,收敛止汗功效的药物是:A、柏子仁B、朱砂C、磁石D、酸枣仁E、龙骨正确答案:D24、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称为: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25、肺病及肾是:A、母病及子B、制化C、相乘D、相侮E、子病犯母正确答案:A26、蒲黄的药用部位是:A、根茎B、花C、花粉D、叶正确答案:C27、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B、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媵理开泄C、为阳邪,性炎上D、为阳邪,多挟湿致病E、为阳邪,性炎热正确答案:C28、主血的是:A、肺B、心C、肝D、脾E、肾正确答案:B29、功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药物是:A、青皮B、陈皮C、荔枝核D、佛手E、枳实正确答案:E30、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防御作用C、气化作用D、固摄作用E、温煦作用正确答案:B3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的医家是A、张子和B、朱震亨C、李东垣D、刘完素正确答案:C32、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通行元气B、传化水谷C、化生精气D、调畅气机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33、治疗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的药物是:A、天麻B、羌活C、钩藤D、僵蚕E、娱蚣正确答案:E34、桔梗、胖大海均能治()A、胸痹、结胸B、胃痛泛酸C、悬饮D、咽痛失音正确答案:D35、均具有化湿、行气作用的药物,且都后下的是OA、砂仁、豆蔻B、苍术、厚朴C、广蕾香、佩兰D、茯苓、意葭仁正确答案:A36、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A、真虚假实证B、实证C、虚证D、真到段虚证E、虚实夹杂证正确答案:E37、“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对立B、阴阳交感C、阴阳消长D、阴阳互根E、阴阳转化正确答案:D38、升阳举陷,适宜用柴胡配伍的药是()A、黄苓B、升麻C、细辛D、葛根正确答案:B39大肠的功能是:A、化物B、传导C、排泄胆汁D、受盛E、主和降正确答案:B40、气机升降之枢是:A、心肾B、肝肾C、肝胆D、肝肺E、脾胃正确答案:E41、祛风湿止痛又解表的药物是:()A、靳蛇B、木瓜C、威灵仙D、独活E、五加皮正确答案:D42、苦味药的作用是A、能和能缓B、能收能涩C、能行能散D、能燥能泄E、能下能软正确答案:D43、蝉蜕的归经是:()A、归肺、脾经B、归肺、肝经C、归肺、肾经D、归肺、胃经E、归肺、心经正确答案:B44、既能泻火解毒,又能清热安胎的药物是()A、桅子B、黄柏C、菊花D、紫苏E、黄苓正确答案:E45、辛味的作用是:()A、泻下、软坚B、补益、收敛、固涩C、燥湿、利湿D、发散、行气血E、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正确答案:D46、半夏内服的功效为:A、温化寒痰、温肺化饮、降逆止呕B、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C、温化寒痰、消痞消结、祛风解痉D、温化寒痰、燥湿化痰、消肿散结E、燥湿化痰、祛风解痉、降逆止呕正确答案:B47、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A、肺与肾B、心与肺C、肺与脾D、心与肾E、脾与肾正确答案:B4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A、咸味B、辛味C、淡味D、苦味E、酸味正确答案:E49、“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消长B、阴阳转化C、阴阳对立D、阴阳互根E、阴阳交感正确答案:C50、治疗少阳证的要药是()A、菊花B、蝉蜕C、柴胡D、葛根正确答案:C51、木的“母”之“所胜”是:A、火B、金C、水D、木E、±正确答案:A52、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除蒸的药物是()A、黄柏B、龙胆C、知母D、苦参E、黄苓正确答案:A53、具有宁心安神功效的药物是、A、JZ5志B、苏合香C、牛黄D、蟾酥E、麝香正确答案:A54、“州都之官”是:A、膀胱B、胃C、胆D、大肠E、小肠正确答案:A55、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A、清热利尿B、安神定惊C、养阴生津D、泻火解毒正确答案:C56、有化痰散结之效的息风止痉药是:A、芒硝B、全蝎C、鳖甲D、牡蛎E、僵蚕正确答案:E57、“主治节”的脏是:A、肺B、心C、脾D、肾E、肝正确答案:A58、“髓海”指:A、女子胞B、胆C、脑D、髓E、骨正确答案:C59、与血液行于脉内而不溢出脉外有关的是:A、气化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推动作用E、温煦作用正确答案:B60、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薛生白D、叶天士E、吴又可正确答案:D61、阴阳交感指的是A、阴阳二气是运动的B、阴阳二气的对峙C、阴阳二气的和谐状态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正确答案:D62、其性凝滞者为:A、暑邪B、火邪C、湿邪D、风邪E、寒邪正确答案:E63、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A、青蒿B、银柴胡C、秦无D、地骨皮正确答案:A6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津能载气C、气能摄津D、气能行津E、津血同源正确答案:B65、桂枝的功效是()A、胜湿止痛B、宣肺平喘C、通阳化气D、解鱼蟹毒正确答案:C66、主纳气的是:A、肝B、心C、肾D、肺E、脾正确答案:C67、中医学是产生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古罗马B、印度C、古希腊D、埃及E、中国正确答案:E68、治疗痰饮喘咳的药物是()A、苍术B、董香C、砂仁D、厚朴E、豆蔻正确答案:D69、下列哪项不是黄连的主治证()A、血热吐血B、痈疽疮毒C、湿热泄痢D、胃热呕吐E、肺热咳嗽正确答案:E70、有小毒,用量2~5g,不宜多服久服,为温肝暖胃要药,还能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泻的药物是OA、肉桂B、小茴香C、吴茱萸D、附子E、干姜正确答案:C71、苍术和厚朴能燥湿是A、苦寒燥湿B、清热燥湿C、苦温燥湿D、利水、燥湿正确答案:C72、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润肠的药是:A、阿胶B、何首乌C、当归D、丹参E、鸡血藤正确答案:C73、水的“所胜”之行是:A、水B、火C、±D、金E、木正确答案:B74、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A、知母B、葛根C、石膏D、决明子E、芦根正确答案:A75、有大毒,内服须炮制的药物是A、土鳖虫B、虻虫C、水蛭D、马钱子正确答案:D76、治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者,首推:()A、半夏B、威灵仙C、木瓜D、防已E、黄连正确答案:C77、“相傅之官”指的是:A、脾B、肾C、肺D N心E、肝正确答案:C7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动态平衡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相互消长正确答案:C79、青黛入汤剂时应()A、另煎B、包煎C、先煎D、后下E、作散剂冲服正确答案:E80、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凉血C、清热解毒,利湿D、清热解毒,利水消肿E、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正确答案:B81、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的药物是A、桔梗B、升麻C、白前D、葛根E、柴胡正确答案:A82、治疗卫气不固、表虚自汗,宜选用:A、西洋参B、黄英C、太子参D、党参E、白芍正确答案:B83、既善清虚热,又可清泄肺热的药物是()A、黄苓B、地骨皮C、鱼腥草D、穿心莲E、石膏正确答案:B84、肝在体为:A、脉B、筋C、骨D、皮E、肉正确答案:B85、入煎剂,宜后下或泡服的药物是OA、小茴香B、吴茱萸C、肉桂D、干姜E、附子正确答案:C86、主升清的是:A、心B、肾C、肝D、肺E、脾正确答案:E87、丹皮和赤芍药效不同点是:()A、活血散瘀B、退虚热C、凉血消斑D、清血热正确答案:B88、确立六经辨证治纲领的医家是:A、张介宾B、华佗C、张景岳D、张仲景E、陈无择正确答案:D89、为了提高疗效和扩大用药范围的配伍形式是:()A、相畏、相反C 、相须、相杀D 、相须、相使E 、相反、相杀正确答案:D90、人有机整体的“主宰”是:A、脑B、肾C、经络D、心E、五脏正确答案:D91、妇科经产要药是A、牛膝B、丹参C、川茸D、益母草E、红花正确答案:D92、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血C、津D、液E、气正确答案:D93、大蓟与小蓟除凉血止血外,还均有的功效是A、散瘀消痈B、利尿通淋C、化痰止咳D、清泻肝火E、清热安胎正确答案:A94、治疗肝肾不足,常与墨旱莲配伍的药物是:A、百合B、石斛C、黄精D、女贞子E、天冬正确答案:D95、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祛除外风的药物是:A、羚羊角B、钩藤C、地龙D、天麻E、刺疾藜正确答案:D96、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C97、称为刚脏的是:A、脾B、肺C、肝D、心E、肾正确答案:C98、既可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A、砂仁B、蕾香C、草豆蔻D、佩兰E、豆蔻正确答案:B99、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A、宗气B、营气C、元气D、中气E、卫气正确答案:C100、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 N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7711b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b.png)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智取生辰纲训练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窥.望(kuì)剜口(wān)聒.噪(guō)B.嗔.怒(chēn)虞.候(yú)恁.地(nèn)C.勾.当(gòu)撇.下(piē)计较.(jiǎo)D.兀.的(wù)逞.办(chéng)朴.刀(pō)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①你们省得甚么(节省)②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在意,上心)B.①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自我夸耀)②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还,仍然)C.①这干系须是俺的(责任)②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明白,懂得)D.①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策,办法)②众军谢道:“甚么道理。
”(感谢)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西宁的雨一点也不吝啬, 淅淅沥沥, 一下就是两三天。
B.青海的黄菇味极鲜腴,无可方比, 堪称“菌中之王”。
C.闻一多先生对学问一丝不苟, 潜心钻研, 对名利目空一切, 从不放在心上。
D.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青海展馆内观众络绎不绝, 询问声、赞叹声4.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修改:将“能否”删去)B.用户和主播实时交流互动是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上最常见。
(修改:在“最常见”后加上“的情景”)C.联邦调查局为打开恐怖分子的手机密码,向专业黑客支付了大量酬金。
(修改:将“打开”改为“翻译”)D.人体依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维持机体运转,供给能量。
(修改:将“维持机体运转”和“供给能量”调换位置)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央视著名节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的深层含义其实是精神价值的传承。
B.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
2020年自考《温病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温病学》习题及答案(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41590d1fddccda38376baffc.png)
2020年自考《温病学》习题及答案(卷二)1.在中医学中最早论述卫气营血概念的医籍是: D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黄帝内经)E.(伤寒杂病论)2.最早以”卫气营血”作为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医家是: DA.吴又可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薛生白3.最早记载”三焦”概念的古典医家是: BA.(温病条辨)B.(黄帝内经)C.(千金要方)D.(外台秘耍)E.(伤寒杂病论)4.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A.发热,征恶风寒,口征渴B.发热不恶寒,口渴C.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D.寒热往来,呕恶不食,舌红E.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干红5.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 CA.气分B.卫分C.气营D.营分E.血分6.区别血分证和营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DA.身热躁扰B.昏狂谵语C.斑疹隐隐D.吐血衄血E.舌质红降7.下列哪一种热型不属气分证发热? CA.壮热不己B.身热不扬C.灼热夜甚D.日哺潮热E.寒热起伏8.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头痛,舌红苔黄,尿赤,脉滑数,属于: BA.卫分证B.气分同病C.气分证D.卫苔同病E.气营两燔9.身热不甚,口干咽燥,神倦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干燥,其病机为: EA.肺胃阴伤B.阴虚火炽C.热伤心肾D.燥干清窍E.肾阴耗损10.下列哪一脏腑不属气分证病变范围? CA.胃B.脾C.肝D.胆E.大肠11.温病中邪入脾、胃、肠、胆、胸膈部位时,其病变多属: BA.卫分证B.气分证C.营分证D.血分证E.气营两燔证1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CA.身热口苦而渴,舌红苔黄B.壮热心烦C.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D.身热烦渴,咳喘,舌红苔黄E.身热心烦,懊侬不安苔薄黄1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A.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B.身灼热,口干不欲饮,舌绛干燥C.发热胸闷,肌肤红疹,苔薄舌红绛D.夜热早凉,无汗口干,舌绛干脉细E.壮热烦渴,吐血衄血,肌肤紫斑14.下列症状中除哪项外,皆属营分见症: DA.心烦不寐B.身热夜甚C.斑疹隐隐D.舌质紫绛E.脉象细数15.温病证见身体灼热,昏愦不语,舌蹇肢厥,其病变属于: CA.气分证B.卫气同病C.营分证D.血分证E.气血两燔16.温病壮热烦渴,头痛如劈,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吐血衄血,舌绛苔黄,其病变属于: EA.气分证B.营分证C.血分证D.气血两燔E气营血同病17.温病发热征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渴,心烦谵语,舌红绛少苔,脉浮细数,其病变属于: EA.卫分证B.气分证C.营分证D.气营同病E.卫营同病18.血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BA.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B.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C.身热躁扰,斑疹隐隐,口干不欲饮,脉细数D.身热夜甚,谵语神昏,舌质红绛E.壮热,心烦,时有谵语,舌红苔黄19.卫分证的病理为: BA.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B.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C.邪热内陷,机窍阻闭D.邪热久羁,耗损真阴E.热窜血络,扰乱神明20.血分证的病理为: AA.动血耗血,瘀热内阻B.热伤阴液,扰神窜络C.邪热内陷,机窍阻闭D.邪热久羁,耗损肾阴E.里热蒸迫,热炽津伤21.提出”自肺之心包,病机渐进而内陷,故日逆”的论点的医家是: BA.叶天士B.王孟英C.薛生白D.吴鞠通E.陈平伯22.提出”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不但脏病传腑为顺,而自。
温病习题集问答题及答案
![温病习题集问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26bee998fcc22bcd10df1.png)
1.湿热病的提纲是什么?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2.何谓“卫营同病”?举例说明之。
“卫营同病”是指卫分证未罢而营分证又起,或一起病即卫分证与营分证同时并见。
例如伏暑病初起既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脉浮数等邪袭卫表的卫分证,又见邪热内舍营分,营热炽盛,营阴耗损的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少苔等营分证。
3.何谓伏邪温病?感受温邪之后,伏藏于里,或平素内热,复为外感之邪诱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多以里热证为主,症见发热口渴,溲赤,舌红,脉数等,治疗以清里热为主。
4.什么叫“逆传心包”?出自《温热论》。
指温邪侵犯肺卫之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主要证候为高热,心烦,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绛脉数等。
5.何谓“热结旁流”?见《温疫论》。
指热邪传入阳明,大肠中燥屎内结,以致粪水从旁而下利纯稀水之病变。
症见腹部硬痛,肛门灼热,苔黄而燥,脉沉有力等。
治宜软坚攻下泄热,方用调胃承气汤。
6.何谓冒暑?即夏月感冒的一种类型。
初起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胸痞心烦,舌苔薄腻。
此为暑湿内蕴,寒邪外束证,证属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并困,治宜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方以新加香薷饮7.简述温病无汗的两种情况。
①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阶段的无汗,是邪郁肌表,闭塞腠理而致,并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②邪入营分,劫灼营阴,而无作汗之源,亦可见无汗,并见烦躁,灼热,舌绛,脉细数等8.何为“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之一,即在清泄营热药中加入轻清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也就是清营泄热的治法。
9.祛湿清热法主要可分几种?请列出各自代表方。
祛湿清热法主要分为:①宣气化湿,代表方为三仁汤,②燥湿泄热,代表方为王氏连朴饮,③分利湿邪,代表方为茯苓皮汤。
10.清泄少阳法可否用于气分里热炽盛者?为什么?不能。
因为清泄少阳法虽有透邪泄热作用,但其清热力量较弱,故只适用于邪热挟痰湿郁阻于少阳,对气分里热炽盛者不宜用。
温病学(14.4)--吴鞠通《温病条辨》选习题答案
![温病学(14.4)--吴鞠通《温病条辨》选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5778d4693daef5ff73d58.png)
吴瑭《温病条辨》答案一、填空题1.有温热 有温疫 有温毒 有暑温 有湿温 有秋燥2.上焦 手太阴3.风夹温也4.尺肤热 头痛 微恶风寒 身热自汗5.但热不恶寒而渴者6.但咳 身不甚热 微渴者7.脉浮弦而细者 脉沉者 不渴者 汗不出者8.湿温 神昏耳聋 目瞑不欲言 洞泄 病深不解 三仁汤9.脉浮洪躁甚 脉沉数有力 脉体反小而实10.心包 胃与脾 肝与肾也11.新加黄龙汤 宣白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牛黄承气汤 增液 增液承气汤12.内不能运水谷之湿 外复感时令之湿 徒清热则湿不退 徒祛湿则热愈炽13.脉虚大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14.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 热自阴来15.治外感如将 治内伤如相 台上焦如羽 治中焦如衡 治下焦如权二、选择题(一)A型题16.B。
答案分析:《温病条辨》是吴鞠通的代表作,吴又可的代表作是《温疫论》,叶天士的代表作有《温热论》,薛生白的代表作是《湿热病篇》,也有人称为《湿热条辨》,王孟英的代表作为《温热经纬》。
17.C。
答案分析:温病学两大辨证纲领为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其中前者由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并完善,后者由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创立。
18.C。
答案分析:《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19.B。
答案分析:《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20.A。
答案分析:《温病条辨》上焦篇第6条云:“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21.A。
答案分析:桑菊饮用药大多质轻味薄,用量轻,适合于初感风热病轻者,故吴氏谓之辛凉轻剂。
22.B。
答案分析:银翘散为清肃上焦而设,用药除辛凉之品外,尚有辛平、芳香之品,药性平正不偏,故吴氏谓之辛凉平剂。
23.E。
答案分析:白虎汤大辛大寒,较桑菊饮、银翘散用药大多质重量重,适用于风温肺热之重证,故吴氏谓之辛凉重剂。
温病练习题及答案
![温病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5575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5.png)
温病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而致痰热阻遏之证,其治法是:A、分利湿邪B、开达募原C、清泄少阳D、分消走泄E、宣气化湿正确答案:D2、“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
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A、羌活B、香薷C、牛蒡子D、薄荷E、苍术皮正确答案:A3、“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薛生白认为自利的原因是“阴道虚”,对“阴道虚”正确的理解是A、肾虚B、阳虚C、阴虚D、肠道功能失常E、生殖功能障碍正确答案:D4、病人发病五天,八月二十五日入院。
初见寒热身痛,脘痞烦渴。
入院时,发热39. 6℃,口渴不欲多饮,胸闷院痞,咳嗽带血,面赤,耳聋,大便稍烂,小便短赤,舌红赤苔黄腻,脉洪数。
其诊断和辨证为:A、暑温夹湿(暑湿弥漫三焦)B、湿温病(湿热并重,弥漫三焦)C、暑温夹湿(暑湿困阻中焦)D、湿温病(湿热并重,困阻中焦)E、伏暑病(暑湿弥漫三焦)正确答案:E5、斑疹黑而隐隐,四旁色红,表明:A、热毒炽盛B、热毒探重,气血尚充C、热毒涸结,正气亦亡D、火郁内伏,气血尚活E、热毒极盛正确答案:D6、症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色深红或紫黑,或吐衄血、尿血、便血,舌质深绛,脉数。
应选用:A、新加黄龙汤B、犀角地黄汤C、寒解汤D、黄连阿胶汤E、加减复脉汤正确答案:B7、湿滞阳明,湿邪盛极,尚未蕴热,治宜辛开,选用下列哪组药物为宜A、枳壳、桔梗、豆豉、栀子B、滑石、甘草、薄荷、葛根C、藿香、香薷、羌活、薄荷D、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E、茯苓、猪苓、泽泻、通草正确答案:D8、《温病条辨》所言的“白虎汤禁忌”下列哪项不是?A、脉迟缓者,不可与也B、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C、汗不出者,不可与也D、不渴者,不可与也E、脉沉者,不可与也正确答案:A9、温病见呕逆不止,舌光红少苔的机理为:A、胃肠有热,胃失和降B、湿热内留,胆火上逆C、热毒燔炽,冲逆阳明D、湿阻中焦,浊气上逆E、胃阴大伤;胃虚气逆正确答案:E10、湿温后期患者,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舌苔薄腻。
温病考试习题及答案
![温病考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dad647c1cfad6185fa712.png)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就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就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就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就是错误的?( )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就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就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就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就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就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就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就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 )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就是( )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就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就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 )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就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就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中医护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06b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e.png)
中医护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中医护理技能竞赛理论复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有哪些?答:中医学用的较多的思维方法有比较、类比、演绎、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5种。
3、我国最早记载中医护理内容的医学巨著是什么?它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答:《黄帝内经》始于战国而形成于西汉,是我国最早记载中医护理内容的医学巨著,包括《素问》和《灵枢》。
4、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什么?是哪位医家所著?答《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分为《伤寒论》和《金贵要略》,在形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5、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什么?答:《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后世历代本草的蓝本,为后世中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6、首创麻沸散的杰出医家是哪位?答: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华佗。
7、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时哪本专著?答:晋代王叔和的《脉经》。
8、哪位医家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方法?此方法记载出自于这位医家的那部著作?答:出自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
9、哪四位医家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他们分属于哪一派?答:金元时期刘宗素、张从正、朱震亨、李杲四位著名医家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宗素(河间)被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子和)被后人称之为“攻邪派”;朱震亨(丹溪)被后人称之为“滋阴派”;李杲(东垣)被后人称之为“补土派”。
10、明清时期,我国一部规模巨大的方书和一部药学巨著分别是什么?答:朱橚《普济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1、清代“温病四大家”分别指的是哪几位著名医家?答: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和王孟英。
12、何谓阴阳?举例说明。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它即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叶天士习题及答案
![叶天士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c149a327284b73f34250c3.png)
第十一章叶天士《温热论》一、填空题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温邪上受,首先犯,逆传。
肺主属,心主属。
”2.叶天士《温热论》认为:“在卫之可也,到气才可,入营犹可,……入血就恐__________,直须_________。
”3.叶天士《温热论》提到:“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
挟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于热外,或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叶天士《温热论》指出:“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也。
”5.叶天士认为“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透邪,法宜,令邪与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6.叶天士《温热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之半,此则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对于下法的运用,叶天士指出:“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此(湿温病)多湿邪内搏,下之宜。
伤寒大便溏为,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必大便,慎不可再攻也”8.叶天士认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湿胜则微也,法应”。
9.对于湿邪为患,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在阳旺之躯,恒多,在阴盛之体,亦不少,然其则一”10.对于湿热病的治疗,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而在,通阳不在,而在”1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受劫,,夜甚无寐,或,即撤去气药。
”12.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如从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急急为要。
”13.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
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务在,恐其陷入易易耳。
温病学习题及答案-吴鞠通
![温病学习题及答案-吴鞠通](https://img.taocdn.com/s3/m/abfcd5ce49649b6648d74792.png)
第十三章吴鞠通《温病条辨》选一、填空题1.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温病者:有风温、、、、、、、有冬温、有温疟。
”2.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凡病温者,始于,在。
”3.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
”4.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5.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6.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太阴风温,,,,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7.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不可与也;,不可与也;,不可与也;,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8.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汗之则,甚则,下之则,润之则,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主之。
”9.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者,白虎汤主之;,甚则者,大承气汤主之。
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10.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也。
”11.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主之。
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主之。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主之。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再不下者,主之。
”12.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
,,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生白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薛生白《湿热病篇》一、填空题1.薛生白在《湿热病篇》湿热证提纲中指出:“湿热证,始恶寒,后,,,。
”2.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中气虚则病在。
”3.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则病在阳明,则病在太阴。
”4.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
宜、、、、、等味。
”5.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
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6.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
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7.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
宜、、、、、、、等味。
”8.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等味。
”9.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10.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初起,,,。
宜藿梗、寇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1.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
宜、、、、、、、、、、、、等味。
”12.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
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13.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
宜,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14.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数日后,,。
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15.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
宜、、、、、、等味。
”二、选择题型题(一)A116.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
治宜选用()。
A、六一散B、碧玉散C、益元散D、导赤散E、鸡苏散17. 鸡苏散治疗“腠理暑邪内闭”,其中滑石除取其清利湿热的作用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A、配合甘草、甘寒生津止渴B、滑利大肠、痛便泄热C、取其质重、重镇安神D、取其性寒、泄热开窍E、滑利毛窍、配合薄荷透泄表邪18.下列哪种情形一般有出汗的表现?()A.阳湿伤表B.阴湿伤表C.风寒表实D.腠理暑邪内闭E.以上均是19.“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治宜()。
A、白虎汤B、白虎加苍术汤C、白虎加桂枝汤D、白虎加人参汤E、白虎加柴胡汤20.“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治宜()。
A、辛开B、开泄C、辛泄D、辛泄佐清热E、涌泄21.“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治宜()。
A.辛开B.开泄C.辛泄D.辛泄佐清热E.涌泄22.“阴湿伤表”和“阳湿伤表”临床主要鉴别点在于()。
A.有无发热B.有无恶寒C.有无口渴D.有无汗出E.有无头痛23.湿滞阳明,湿邪盛极,尚未蕴热,治宜辛开,选用下列哪组药物为宜()。
A、藿香、香薷、羌活、薄荷B、滑石、甘草、薄荷、葛根C、枳壳、桔梗、豆豉、栀子D、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E.茯苓、猪苓、泽泻、通草24.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暝则惊悸梦惕,为()。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E.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25.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为()。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E.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26.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为()。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E.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27.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为()。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E.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28.薛氏五叶芦根汤中的“五叶”是()。
A.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B.藿香叶、淡竹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C.藿香叶、淡竹叶、薄荷叶、鲜荷叶、佩兰叶D.藿香叶、枇杷叶、淡竹叶、鲜荷叶、佩兰叶E.藿香叶、枇杷叶、淡竹叶、薄荷叶、佩兰叶29.湿热证,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选用()。
A.五叶芦根汤B.清络饮C.元米汤泡于术D.六一散加薄荷叶E.清暑益气汤30.《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A.叶天士B.薛生白C.吴鞠通D.王孟英E.吴又可31.《湿热病篇》所谓阴湿伤表之候是()。
A.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B.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解。
C.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
D.恶寒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
E.舌根白,舌尖红。
32.《湿热病篇》所谓阳湿伤表之候是()。
A.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B.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解。
C.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
D.恶寒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
E.舌根白,舌尖红。
33.认为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的医家是()。
A.叶天士B.吴又可C.张景岳D.余师愚E.薛生白34.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医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病条辨》E.《温热经纬》35.“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闷懊忄农,眼欲闭,时谵语”,证属()。
A.浊邪蒙闭上焦B.湿热酿痰,蒙蔽心包C.暑邪入于肺络D.湿热阻闭中上二焦E.腠理暑邪内闭36.“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证属()。
A.浊邪蒙闭上焦B.湿热酿痰,蒙蔽心包C.暑邪入于肺络D.湿热阻闭中上二焦E.腠理暑邪内闭37.“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治宜()。
A.补中益气汤B.薛氏扶阳逐湿汤C.薛氏生脉汤D.王氏清暑益气汤E.东垣清暑益气汤38.薛生白治疗“邪入厥阴,主客浑受”证,所用方为()。
A.仿张仲景桃核承气汤B.仿吴又可达原饮C.仿吴又可桃仁承气汤D.仿张仲景小柴胡汤E.仿吴又可三甲散39.“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证属()。
A.浊邪蒙闭上焦B.湿热酿痰,蒙蔽心包C.暑邪入于肺络D.湿热阻闭中上二焦E.腠理暑邪内闭40.“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治宜()。
A.辛开B.开泄C.辛泄D.分利E.涌泄41.“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薛生白认为口渴的原因主要是()。
A.脾不转津B.湿热化燥伤阴C.下利伤阴D.化源滞E.以上均不是42.“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薛生白认为自利的原因是“阴道虚”,对“阴道虚”正确的理解是()。
A.阴虚B.阳虚C.肾虚D.肠道功能失常E.生殖功能障碍43.对于“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茎痛,而起坐自如,神清语亮”者,薛生白治以“五苓散去术加滑石、酒炒川连、生地、芪皮等味”,体现了哪种治疗原则()。
A.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B.分解湿热C.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D.三焦分治E.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44.对于“湿流下焦”的湿热病证,薛生白指出其治疗在分利的同时常须佐入“桔梗、杏仁、大豆黄卷”,目的是为了()。
A.宣肺透邪B.开泄中上C.防母病传子D.透热转气E.以上均不是45.“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
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
A.香薷C.苍术皮D.薄荷E.牛蒡子(二)B型题A.肌肉、四肢B.阳明、四肢C.肌肉、胸中D.肌肉、阳明E.四肢、胸中46.薛生白认为阳明之表在()。
47.薛生白认为太阴之表在()。
A、叶天士B、薛生白C、吴鞠通D、王孟英E吴又可48.明确提出导致湿温病的原因是“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的医家是()。
49.明确提出导致湿温病的原因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的医家是()。
A.中阳偏旺C.中焦气机壅滞D.脾胃健运E.中阳偏虚50.“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其中“中气实”的最佳解释是()51.“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其中“中气实”的最佳解释是()。
52.“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其中“中气虚”的最佳解释是()A.湿热浊邪蒙闭上焦B.湿热秽浊阻闭中焦C.湿热秽浊阻闭下焦D.湿热秽浊阻闭中上二焦E.湿热秽浊阻闭上中下三焦53.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闷懊憹,眼欲闭,时谵语,证属()。
54.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证属()。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E.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55.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暝则惊悸梦惕,为()。
56.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为()。
57.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为()。
58.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为()。
A.辛开B.辛泄C.涌泄D.开泄E.发汗59.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佐清热。
60.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
A.舌根白,舌尖红。
B.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解。
C.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
D.恶寒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
E.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61.阳湿伤表之候为()。
62.阴湿伤表之候为()。
(三)X型题63.薛生白治疗湿热证邪入厥阴,主客浑受,用药仿吴又可三甲散,包括下列哪些药物()。
A.鳖甲B.龟甲C.穿山甲D.牡蛎E.地鳖虫64.下列哪些情形一般无出汗的表现?A.阳湿在表B.阴湿在表C.伤寒表实D.腠理暑邪内闭E.湿热余邪留滞经络65. 薛生白仿吴又可达原饮之例治疗湿热阻遏膜原证,选用了达原饮中哪些药物()。
A.黄芩B.厚朴C.槟榔D.草果E.知母66. 湿热流注下焦,阻滞气机,致尿赤、自利,当用分利,若兼见口渴、胸闷,可选用下列哪些药物开泄中上()。
A.桔梗B.栀子C.杏仁D.大豆黄卷E.淡豆豉67.薛生白对湿热病发病特点的论述有()。
A.邪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B.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C.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D.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E.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68.薛生白认为阳明之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