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仲灯光设计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德仲灯光设计作品欣赏

作者:冯德仲

来源:《演艺科技》2017年第08期

【摘要】欣赏京剧《四郎叹》,话剧《白鹿原》《虎符》《永远活着的人》四部教学实习剧目的灯光设计。

【关键词】冯德仲;灯光设计;《四郎叹》;《白鹿原》;《虎符》;《永远活着的人》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08.015

【Abstract】Appreciate the lighting design of four teaching practice repertoires including peking opera The Sigh of Silang, and drama White Deer, A Tiger-shaped Tally, Forever Alive.

【Key Words】Feng Dezhong; lighting design; The Sigh of Silang; White Deer; A Tiger-shaped Tally; Forever Alive

编者按:

冯德仲,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会员,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演艺科技》杂志社编委,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照明学会理事,舞台影视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舞台灯光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及舞台、电视演出的灯光设计创作工作,多次为国内众多专业艺术团体、知名艺术院校以及美国剧场技术协会USITT、日本照明协会WLF论坛等进行与演出灯光设计相关的学术讲座和报告,曾参与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歌剧院等国家重点文化设施项目的剧院灯光系统技术论证、完善设计、方案评审等工作,是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北京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成员。在演出灯光艺术创作和教育方面,重在培养学生舞台灯光设计的造型基础和艺术修养,理论联系实践,造就学生在舞台上表现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舞台视觉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编著和出版了《舞台灯光设计概要》《剧场应用术语》《国际专业照明设备辑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舞台灯光设计常用术语》,国际剧场组织OISTAT项目《汉英剧场术语》等学术著作及论文和译文,如:《日本新国立剧场见闻》、《活跃在美国演出界的女灯光设计师》、《演出灯光的安全管理》、《舞台灯光的空间构成》等,其中,《舞台灯光设计概要》获得北京市优秀教材奖,以及中央戏剧学院优秀课程奖等。

主要创作实践剧目:《西区故事》《紫气东来》《潘金莲》《愤世嫉俗者》《蒙古视觉》《赵氏孤儿》《白鹿原》《虎符》《原野》《孔乙己正传》《梦中醒来的梦》《忒拜城》《哈

姆雷特》《理查三世》《洒满月光的荒原》《仲夏夜之梦》《樱桃园》《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

本期分享其近作:京剧《四郎叹》,话剧《白鹿原》《虎符》《永远活着的人》等教学实习剧目。

京剧《四郎叹》

编剧:戴谨忆

导演:郭跃进

舞台设计/绘景设计:张庆山

灯光设计:冯德仲

化装设计:孙晓红

服装设计:徐速

视频设计:李东青

舞台设计助理:龚瑞

舞台绘景助理:陈晓

灯光设计助理:宋超/丁明輝/张紫微

化装设计助理:赵金铭/李嘉鑫/刘曼玲

中央戏剧学院,2014年北京演出

《四郎叹》,叹的是杨四郎的命运,叹出人意料的安排。该剧从刻画杨四郎性格出发,将他的感情纠葛演绎得淋漓尽致。面对深爱着他的铁镜公主、面对重用他的太后、面对远在宋国的君王和没有尽孝的母亲、面对一心想战服沙场的儿子,他内心充满矛盾与无奈,现实的不如意与内心真实独白形成鲜明对比。故事发展时而梦境,时而清醒,时而沉重,时而幽默,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唱词、又增添了戏剧舞台上的念白;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表现形式,又增添了精彩的武打场面。在灯光方面,既要保证传统京剧对照度的要求,又要结合话剧和舞剧的效果,增添特殊光效,塑造立体造型感,保证每一幅画面的美感。以下就几点要素简单阐述设计构思。

照度:京剧对照度要求较高,该剧又增添武打阵容和唱词,所以整体照度较高,光比较小,内心空间表现情怀,照度偏低,塑造高品质的画面效果。

色温:剧中精致的脸谱,华丽鲜艳的衣服很吸引人,要尽可能地还原真实,这对色温有很高的要求,这次创作中以高色温为主,低色温为辅,高低色温相结合的方法。面光分三组不同色温,一组白光,一组高色温,一组低色温,选用色纸型号为雷登82和雷登85B。第一幕在家中,面光色温控制在3 200 K,环境光色温偏高。第二幕和第三幕色温控制在5 600 K,与第一幕形成对比,寻找细微、微妙的变化。

色彩:舞美色调是暖灰色系,灯光方面也会降低色彩饱和度,提高画面质感,在整体色调上找细微变化,运用天幕色彩与舞台环境渲染相结合的手法,营造气氛,用混色的表现方法,寻找色彩变化。在第三幕,四郎之死时整个舞台用LED和Wash渲染成红色,高色温光源做定点光、唯一视觉冲击力大的色调,将矛盾激化所导致的悲惨氛围推向顶点。

光位:京剧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指的动作都充满了戏,光位的丰富是必不可少的。剧中增添大量舞剧元素,想多利用低角度侧光、侧逆光和逆光,突出人物立体造型感;增加脚光,消除面部阴影。在第三幕两国交锋时,增添低角度造型灯,用脚光制造影子投在背景上,表现激烈、宏大的战争场面。剧中的内心独白多用环境光与特定人物造型光相结合的方法营造,特定人物造型会选用不同光位,丰富画面节奏。

光影:该剧光影影像一直贯穿全剧,并延伸至观众席,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第三幕四郎身亡,素衣走向舞台尽头,大画幅的雪景视频打满整个剧场,笼罩着无助的四郎,倍显孤独,为舞台美术增添了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

节奏:该剧的故事节奏是逐渐推向顶峰,灯光也是。第一幕在家中,矛盾冲突少,照度较低,程序变化节奏舒缓;第二幕金銮殿,照度提高;第三幕战场,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矛盾逐渐激化,宋辽两军的对峙,照度最高,灯光程序变化节奏加强,光比加大,变化明显、激烈。

本次创作需要抓住几个线索进行灯光思考;时间与空间、内心与现实、唱词与念白、武打与阵型,在制定灯光程序转换时寻找一些节奏感恰当的感觉,寻求细腻微妙的灯光变化效果。

话剧《白鹿原》

编剧:曹明(改编)

导演:高景文

舞台设计:孙大庆

灯光设计:冯德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