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 年龄常见称谓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001-11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001-11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这篇写景散文按照盼春、赞春、绘春的思路结构全文,运用多种手法展现了春天美丽的画面,给人生机蓬勃之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开头即用对比手法,把济南的冬天跟其它地方进行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C.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以丰富的想象,活泼的语言,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与亲昵。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呼自己母亲就要谦称为“令堂”。
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早期专攻建筑学,并颇有建树,后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入狱,开始诗歌创作。
B.艾青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土地及祖国深深的热爱。
C.《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艾青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艾青诗歌中,经常用一些“海峡”、“明月”等意向来表达自己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3.谐音歇后语充分利用了汉字谐音的特点,集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读起来饶有趣味。
下面不是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A.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B.狐狸们吵架——一派胡言C.油画卷门神——话里有话D.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
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及答案(1)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及答案(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 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项,屠格涅夫不属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俄国的契诃夫属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下面选项中不是“酒杯”名称的一项是()A. 樽B. 白C. 觥D. 筹【答案】 D【解析】【分析】ABC三个词语都是酒杯的意思,D.“筹”,是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不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A. 张孝祥B. 辛弃疾C. 苏轼D. 柳永【答案】 D【解析】【分析】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版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
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答案】D【解析】【分析】A.有误。
《海燕》写在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B.《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C.“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故选D。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 文化常识答案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文化常识答案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
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 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
C. 《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初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年龄常见称谓练习题(含答案)
婴儿。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
孩提:2~3 岁的儿童。
1. 垂髫(ti áo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2. 总角:指幼年儿童。
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
3.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女子。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
4. 及笄j ī :指15岁女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
5.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6. 冠、加冠、弱冠:7. 而立:指30 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8. 不惑:指40 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9.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指50 岁10. 花甲、平头甲子,耆,耳顺:指60 岁。
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11. 古稀:12. 耄(mào)耋(di é):指八九十岁。
13. 期颐:指百岁。
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
【学以致用】1.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 都是指幼年儿童。
B. “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 岁了。
C. 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D. 古代作品可以地名、书斋名、谥号、名号、字号、官职年号来命名。
如《临川先生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杜工部集》就是分别以地名、谥号、官职来命名的。
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男子20 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 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一、单选题1.(2024·岳池模拟)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所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全书130篇。
B.总角、豆蔻、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颐,都属于年龄的称谓。
C.《变色龙》的作者是茨威格,他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林徽因,我国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答案】C【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外国文学;其他常识;名人事迹【解析】【分析】A项: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详细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因此,A项的描述是准确的。
B项:关于年龄的称谓,这些词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都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法。
总角通常指幼年期;豆蔻通常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弱冠指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因此,B项的描述也是准确的。
C项:这里的错误在于将《变色龙》的作者误认为是茨威格。
实际上,《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而茨威格(Stefan Zweig)是奥地利作家,与《变色龙》无关。
莫泊桑、欧·亨利与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而非茨威格。
因此,C项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D项: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和诗人。
她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在建筑学和文学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因此,D项的描述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历史常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在解答时,需要仔细审题,认真比对选项与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而导致错误。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1 小题,每题3 分,共计63分,)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唯一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用于贵族宴享,共160篇,是诗的精华;“雅”,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些歌功颂德之作,共40篇。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成为“韩柳”。
C.《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
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D.《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
在讲演中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其代表作《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3. 下列关于诗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尊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有《杜工部集》传世。
初中语文中考专项训练: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称谓
初中语文中考专项训练: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称谓1. 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明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续写《陈太丘友致太丘书》中使用。
下面短文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弟这次到贵府拜访愚兄,感触良多。
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
弟言语不周,还请见谅。
A. 贵府 B 愚. 兄 C 令. 郎 D 见. 谅2.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知否,知否》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笔一时难就。
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
我忍不住屈尊窥探。
你却停下笔,把大作移至我面前,笑嘻嘻地说:“才子,请斧正。
”A. 拙笔 B 屈. 尊 C 大. 作D 斧. 正3.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
B. 令媛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 下面选项中不是“酒杯”名称的一项是()A. 樽B. 白5. 下列各组词语都属于敬辞的一项是()C. 觥D. 筹A. 寒舍贤弟鄙人高见B. 大作见谅贤侄斧正C. 高龄令爱垂问久仰D. 惠顾拙作奉送家父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
B. 古时, 30 岁称“而立之年”,40 岁称“知命之年”,50 岁称“耳顺之年”。
C.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 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7. 下列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在古代表示降职贬官。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自己的父母则为家严、家慈。
C. 古代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字是指在本名以外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例如孔子字仲尼。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练习及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
B.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 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一“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答案】 A【解析】【分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
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A.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明、清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探花”“榜眼”。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
C.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小说家吴敬梓。
D.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每一章节称为“回”或“节”。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内容大都来自课内篇目有关的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00 题(有答案)
【人民日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 题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2.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A、颐和园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 、表意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南京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 、干B、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A、花旦B、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 和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A、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B 、《三字经》C、《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能B、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晚春B、仲夏机构是:(A)A、尚书省B、中书省C 、门下省35、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秦始皇B、武则天3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3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B 、《石头记》3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A、黄河B、长江C 、淮河3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40、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A、八条B、二十二条41、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A、都江堰B、秦始皇陵4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B、令正43、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A、有关B、无关44、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 、佛山镇45、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46、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47、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A、静脉B、动脉48、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B 、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49、“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B、医学界5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A、《汉书》B 、《史记》C 、《三国志》D 、《左传》51、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A、东B、西C、南D 、北52、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B、子张C、子贡D 、颜回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A、土地之神B 、五谷之神56、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5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58、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A、丝B、竹59、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6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61、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62、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63、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64、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期颐B、耄耋6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A、南狮B、北狮6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A、裴旻的剑舞B、公孙大娘的舞蹈D、吴道子的画6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70、《齐民要术》是关于:(B)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7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7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秦朝B、清朝7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74、“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7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史记》B、《论语》C、《庄子》7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 点至23 点B、23 点至凌晨1 点C、凌晨1 点至3 点7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7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8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B、尺8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8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B、范蠡C、屈原8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84、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A、玄B、皂C、青D、苍85、《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A、赵云B、张飞C、周瑜D、鲁肃86、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A、孔子B、诸葛亮C、班固D、程顾87、“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88、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89、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90、《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9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专题03 文学文化常识 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024
专题03 文学文化常识(考题猜想)1.(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有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他与《大学》《庄子》《孟子》并称为“四书”。
B.小张和小宋是初中同学,毕业后一直没见面,今日遇见,小宋高兴地说“久仰久仰”。
C.《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女孩子十三四称作“豆蔻之年”、十五岁称作“及笄之年”,男孩子二十岁称作“弱冠之年”、三十岁称作“而立之年”。
2.(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与才女谢道韫相关的典故“咏絮之才”即出自此书。
B.“令堂高寿?”“家慈正是古稀之年。
”——这组对话中“令堂”“高寿”和“家慈”都属于敬辞。
C.“她把我的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一句中“下”“水”都是名词,“放”“流过”都是动词。
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句中“田地”一词,在这个语境中的意思是“地步,境地”。
4.(2分)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在写百草园时,加入了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迷信色彩,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部编语文中考(完整版)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语文中考(完整版)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文化常识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1)《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_______月。
()A.四B.五C.六D.七(2)《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3)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A.彦和B.子建C.元亮D.德施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用了比喻的修辞。
C.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D.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迁”在古代常常用来表示官职的变动,如“左迁”表示升官,“右迁”表示降职。
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
C.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 《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见教”是敬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B.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C. 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答案】 D【解析】【分析】D.表述有误,“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论语》不属于“六经”。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文化典籍等。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先河,许多优秀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被收入其中。
【答案】 D【解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选自《呐喊》,而是选自《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系统的识记,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吾妻归宁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B.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这里以干支纪年,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C.太史文起文公太史:官名,负责修史等事。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选项()A.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秦始皇时始设太学。
C.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D.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十二策。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有误,年龄的称谓:垂髫:三四岁八九岁;“始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岁、90岁;期颐:100岁。
所以从小到大的排列应该是:“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字形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乡愁》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托物寄意,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B. 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古今用语之不同年龄称谓(含习题)
真题链接3:
3.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诗经》是先秦的书名,到汉代它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 或《诗三百》。 B.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则是记录孟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著作。 C.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 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 D.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如以“尊君”称对方父亲,以“家君” 称自己父亲。
2.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
(yǒu)、戌(xū)、亥(hài)。
3.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D.“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 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5.生肖文化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时间文化,是用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 相)与十二地支相配的一种计时系统。将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形成子鼠、 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 亥猪,作为十二个时辰计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 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比如:从晚上11时开始计时,晚上11时到到第二
C.此次若非您鼎力相助,定难顺利完工,叨光不少,深表感 谢。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7.下面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媛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 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 白做人。 D.劳驾您来公司时,帮我把那提包带过来。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妖怪,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明”,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B.《海底两万里》中尼德兰是随着阿龙纳斯教授去捕“巨鲸”的一位捕鲸手,他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
C.“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阿龙纳斯说的。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901-10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901-10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政”,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发展。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于成就巨大,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体式,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文忠集》是用其谥号来命名的。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孔乙己分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D.《小石潭记》《屈原》《海燕》《白杨礼赞》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高尔基、茅盾。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饮酒》(其五)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鄙视官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高洁人格。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白齐名,世称“小李杜”。
唐代诗人。
他的抒情小诗立意高远、清俊流丽;时政之作简洁明、感慨深沉。
其散文以《阿房宫赋》名世,状物抒情,骈散兼用,自有特色。
著有《樊川文集》。
C.《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晚年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综合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7.灯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门艺术。请结合小贴士写出下 面关于十四节气两个灯谜的谜底。 小贴士 拆字法是猜灯谜的一种方法,就是把谜面的字进行增减离合。 示例:谜面:明日走 谜底:月 1 谜面:人离位心别愁谜底:2 谜面:雨后当别离 谜底:___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鲁迅(1881-1936)艾青(1910-1996)文化常识综合 【答案】B 【详解】B.《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呐喊》:并非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 B.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 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堂”指别人母亲,"高足”指自己有才 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等。 B.《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茅以昇,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C.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 本科普巨著。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文化常识综合【答案】B 【详解】B,《社戏》选自《呐喊》,并非选自《彷徨》,故选 B。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题材。如《陋室铭》《岳阳楼记》《爱莲说》等题目中 的“铭”“记”"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B.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藤 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 的赞歌》《向太阳》等。 D.古人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调,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始龀”、“弱冠”、“而立”、“不 惑”、“耄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
孩提:2~3岁的儿童。
1.垂髫(tiáo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2.总角:指幼年儿童。
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女子。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4.及笄jī :指15岁女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5.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6.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7.而立:指30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8.不惑:指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9.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指50岁10.花甲、平头甲子,耆,耳顺:指60岁。
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11.古稀:指70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12.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13.期颐:指百岁。
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学以致用】1.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是指幼年儿童。
B.“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岁了。
C.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D.古代作品可以地名、书斋名、谥号、名号、字号、官职年号来命名。
如《临川先生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杜工部集》就是分别以地名、谥号、官职来命名的。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3.判断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的正误,有错之处请在下面划横线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笄是年满十六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笄礼之后女子可以梳髻。
(2)“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4.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你知道下面表示年龄的词语吗?十三岁称为( )二十岁称为( )三十岁称为( )四十岁称为( )五十岁称为( )六十岁称为(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6.中国古代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谓,下列年龄称谓按实际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有误的是A.而立、知命、从心、耳顺B.弱冠、不惑、知命、花甲C.志学、弱冠、而立、不惑D.不惑、花甲、从心、期颐7.(2016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⑤④#C.②④③①⑤#D.②①③⑤④8.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9.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高中语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②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参考答案】1.A (解析:“黄发”指老人。
)2.D(应为“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
比如,明成祖的年号是“永乐”。
)3.(1)×。
“笄礼”为十五岁举行。
(2)×。
“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
4.豆蔻年华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花甲之年5.D(A项“释怀”:①抒发情怀②放心、无牵挂。
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B项“古稀”指人七十岁,文中应用“耄耋”,或改为“已过古稀之年”。
C项“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贬义词,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6.A7.D8.C9.(1)B(2)D(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3)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4)①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②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況。
侯蒙问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
”[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
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
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
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
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
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
”黄湜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