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什么,怎么评,事关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发展。目前的数学教学评价,存在以下弊端:(1)评价内容单一,重知识,轻能力。目前评价侧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这样往往导致重知识,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2)评价形式单一,重笔试,轻操作。目前的数学学习评价一张试卷定成绩,缺少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3)评价主体单一,重师评,轻互评。目前,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掌握评价学生的“生杀大权”,忽视了学生互评、学生家长评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教学评价也必然要走出“一元化”的藩篱,迈进“多元化”的世界。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从改进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方法、改变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评价观。

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

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德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有多种类型,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每个人在各种智能上的发展有各自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数学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基本理念: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学科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

-可编辑修改-

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2.建立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即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给孩子一份喜悦,促进评价对象数学学习的转变与发展。

3.探索出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实施的策略及方法体系,建构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运作模式。

四、研究内容

1.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内容多元化研究。

通过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力图改变过去把课本知识作为单一的评价内容,建立口算速算、动手操作、思维表达相结合的评价内容体系。

2.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研究。

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建立笔试与面试、平时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体系。

3.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互动化研究。

改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体系。

4.构建小学生学习多元化评价运作模式。

积累活动案例,提炼成功经验。从改进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方法、改变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一套较为完善整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理论研究成果和文献材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的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实验研究法:开展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三方面为主的实验研究。

-可编辑修改-

3.行动研究法:邀请专家定期指导,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形成经验成果。

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六、实验步骤

课题实施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制定实验方案,形成初步研究思路,确定实验学校,选配实验教师,培训实验教师,做好一定的理论积累、经验论证等其他辅助工作。

2.研究阶段

各子课题组,根据实施方案全面展开研究工作,逐步构建、完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体系。总课题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总结课题实施情况。印发学习材料,形成阶段性的论文和教师反思专辑。

3.深化实验阶段

对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了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完成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实验的初步总结,并在全处推广新的教学评价制度。

4.课题结题阶段

在以上各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总课题研究材料的汇总、成果的总结,按时申请结题鉴定。

七、主要过程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并于1月在区成功立项,在我校专家指导下开题,并与组内成员一起完成了实施方案,以及通过了本阶段的阶段计划。在年6月——7月,各课题组成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了多元化评价的相关材料,进行了理论学习。调查分析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情况。8月,利用假期进行了新课程以及有关学生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学习了以下方面的内容:建构主义评价观、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在课题研究阶段,我们课题组于10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现状,通过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开展。我们经常通过正式的、非正式的场合,进行数学问题的研讨,就教学中的新疑点、新发现进行交流。11月,我们课题组依托教研组活动开展了一次互动交流活动,主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另外,为了交流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10月到11月间通过头雁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每人一堂公开课,进行了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以此提

-可编辑修改-

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建立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为教师搭建课题研究的试验园。

在课题深入研究阶段,3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多元化评价具体操作事宜。4月组织了期中学生分项评价活动,积累相关材料。见下表:

5月组织学生征文“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表扬或批评”。6月期末学生分项评价活动,积累相关材料。见下表:

实验班级统计表

-可编辑修改-

八、研究成果

通过几个阶段的研究,静下心来思考,的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概述如下:

采用多元化评价,扩大了学生对于成功的一种体验,并能体现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克服了教师急功近利的表现,充分去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如通过研究,魏丽老师就通过论文阐述了“‘打破教师评价的霸权主义’,使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形式需要多样化”这样的认识;魏可娟老师在论文中也阐述了评价多样化的观点,并且提出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作业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的评价要用赞赏的语言;改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以质的评价取代量的评价等等一些好的观点、论据,这些也是我们理论上的收获,对于我们课题的研究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结合她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很好的开展了一些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等,对学生的进步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元化评价,的确对于学生的进步很有帮助。课题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于4月进行了一次实验班级与平行班级之间进行的比较,具体统计如下:

-可编辑修改-

通过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原来基础基本相同的实验班级与平行班级之间,有了一些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说实验班级的总体情况较平行班级有更好的表现。

在6月我们进行了期末学生分项评价活动,我们统计数据如下表:

实验班级统计表

与4月相比较而言,学生的各项测试数据显示,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另外,在5月组织的学生征文中,学生们所写的文章中渗透的信息,也让我们感觉到随着多元化评价的实施,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的一些自信也得到了体现。

九、问题与讨论

通过这几个阶段的研究,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的确深刻的意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评价多元化带来了大量的评价工作量。往往想要完成对一个班级的评价,

要进行将近一周的工作,另外还要投入的大量的人力参与其中。

2.评价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主观因素往往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由

于评价教师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如何协调他们彼此间的这种由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判很难把握。

-可编辑修改-

小学数学错题调查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错题调查研究报告 安晓刚 [摘要]本报告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错题原因,详细就错题类型、错题原因、影响错题的干扰因素、学习习惯、审题习惯、思维习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实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均存有一些问题,表明当前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关键词] 小学生错题调查分析 错题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中,因为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另外,学生个体学习兴趣、水平、思维品质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错误。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常见错误,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的是小学中低年级段(二年级和四年级),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所产生的常见错误的原因又能够分为好多种,与他们的年龄段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准紧密相关,同时也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分不开,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能就学生的数学错题类型实行分类、整理,对错题成因实行深入探索,对影响错题的干扰因素能进一步研究,从而寻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更加好地促动学生的反思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调查目的 1、统计错题类型,分析整理。 2、对错题成因实行深入探索。 3、对影响错题的干扰因素能进一步研究。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内容 1、调查对象:二、四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法。 3、调查内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错题情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错题类型调查数据统计:附表1-1

由附表1-1中的数据能够看出来,二年级学生有72.5%的同学在解决问题上出错误,而概念题、计算题和画图题只占一小部分,由此看来,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读题理解的方法掌握不够而造成解题错误还是比大量的;而四年级的学生43.4%的同学则在计算上出错,29%的同学在解决问题上出现错误,由此能够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析理解水平也在持续增长,不过计算上的错误率却在提升,说明简单问题反而不细心,粗心大意。 2、错题原因调查数据统计:附表1-2 由附表1-2中的数据能够看出,二年级学生73.3%的同学存有粗心大意的毛病而导致错题,另有52%的同学审题不清,那么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同时存有粗心大意和分析理解水平弱的两个大问题;而四年级的学生73.4%存有粗心大意的问题,而审题不清的有所下降只有31.6%,再一次说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析理解水平在持续地增长,而粗心大意的问题却普遍存有。 3、影响错题的干扰因素调查数据统计:附表1-3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小学 数学教学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发展。目前数学课程的评价经历了几次评价方法的 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比如,过分强调 数学课程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过分关注对数学学习结果的 评价,忽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数学学 习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学习评价方式、工具单一,忽视数学综合素 质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 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等等。 目前所采用的依然是一般标准评价,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传统评 价方法,评价工具也仅是纸笔考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 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 是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提高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

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 体互动化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以此催促我校数学教师走向成熟,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是指学生参与数学学 习过程中,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课程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改进数学教学实践,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中的发展性评价是指尊 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数学学习 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 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呢?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 数学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1、评价目标明确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篇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学习评价目标要从单一体现选拔、筛选、功利等,转变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习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 现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学习评价所反馈的信息,为 教师适时调控与改善教学过程,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了 科学的依据。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寻找教育科研的“根基”。 1、课题是什么?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也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在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和问题聚焦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拥有鲜活又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土壤,为课题研究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如果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角度来说,教几十年书将是重复几十遍的事,则是做一个地地道到的“教书匠”。

二、小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握课题研究的“法则”。 学校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等。 (一)选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正常情况来说,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2~3年左右,投放的精力比较多,所以选择课题一定要慎重。 1.他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虽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或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研究的两个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和《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原课题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建立起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我校小学数学问题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3.注重平时积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手。要做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研究报告 榆林市第七小学刘兴林 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我确定了以《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为内容的课题研究。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观摩,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2001年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国学校课程改革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为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教师虽然有指导数学活动的意识,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经验和模式得以借鉴,在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好的教学经验比较散乱。因而,在素质教育理论和课题理论指导下,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总结出明确、具体、易行的数学活动方法和形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期盼。鉴于此,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提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堂趣味化研究,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宝贵经验。 2、在现代教学论和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课堂趣味化教学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三、研究的方法。 以走进课堂,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为主,重点对课堂教学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记录精彩片段,归纳、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和方法。 四、研究的要求 1、以我校小学各年级数学老师、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每一节数学课堂为研究载体。 1 / 8 2、以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感受的趣味性为主要研究内容。 五、课题研究经验总结 (一)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特点 1、实践性。趣味化数学课堂强调“动”,“动”是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的各种媒体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尤以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2、自主性。趣味化的课堂中,教师、学生在选材上、教材上、学法上、考查上都有较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在活动中无需顾忌来自教师的压力;无需顾忌来自考查的“威胁”,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自由地选择内容,自由地发挥思维潜力。 3、多样性。趣味化数学课堂除了“动”的特点外,尤其突出了“活”的特点,“活”就是在内容选取上、教学方法上、组织形式上、解决问题上等等都“活”,

多元化评价

星级评价------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和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显然,这样的评价已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只有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采用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使评价更客观、更民主、更透明、更有效,才会使学生愿意享受评价的过程,内化评价的结果,并通过评价获得自信与发展。而我校星级评价的提出与实施,正好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形式、细化了方法、提高了实效。 一、评价的理念更新了。 星级评价提出伊始,老师们是怀疑的,甚至是反对的。这是因为老师们认为不仅操作难,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有人听课用一用,自己上课就忘了。两年来,每一位数学骨干团队的老师们,都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着,总结着,示范着;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提醒着、指导着、推进着。终于,老师们尝到了评价的甜头,开始实践、摸索、总结、再实践。现在,老师们不仅愿意评价了,而且喜欢评价了,更有不少教师创新了评价,把课堂评价延伸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评价的时机更好了。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只有在适当的时机、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评价方案

2016—2017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学生 学业评价方案 郑州市二七区水磨小学 常莹

2016-2017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学生学业评价方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的学校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不断以评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评价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读、写0~20各数,知道数的意义、组成、数位等知识。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4.让学生经历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自己已有的加减法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5.体会和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景中动手动口数并抽象为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是数出来的。 7.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评价形式: 期末我们将评价分为两部分进行: 一、过程性评价30% 过程性评价=课堂评价(5分)+作业评价(5分)+单元检测(10分)+实践操作(5分)+口算能力(5)

具体操作说明: 作业评价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统计进行打分;单元检测根据检测成绩及试卷纠错情况进行打分;实践操作测试1月5日进行,地点:教室,由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监考评价。 实践操作测试设计意图: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为主。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 二、结果性评价70% 口试、笔试相结合(20%+50%) 具体操作方法: (一)口试(20%,见附2) 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及各部分知识的目标要求,对以下内容进行口试,口试由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监考评价。 1.数的概念:数的组成、数的意义、数位、基数序数等比较琐碎的有关“数”的内容。比如:“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7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等知识。 2.钟表的认识:整时。老师拨时刻学生口答,老师出时刻学生拨表。 3.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让学生指认老师手中的学具。 (二)笔试测试(50%,见附2) 期末试卷以100分形式呈现,其卷面成绩50%计入总评。

最新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小学二年级数学如何把口算与笔算综合运用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存问题及研究意义)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学生必须经历口算到笔算的过渡阶段,但是笔算是基于口算的基础,才能够开展的,二年级上学期虽然安排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但是它们是建立在口算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地去处理笔算,要把它们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比较口算和笔算两种算法,让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发现他们在计算方法上的共同性。再次,在笔算中特别是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其计算能力。 二、研究的实施(对象和范围;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等) 研究对象:二年级小学生。 研究范围:有关低年级加、减、乘、除的口算、笔算的内容。 课题研究步骤和时间(一)(2011年10月)准备阶段 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确定研究课题,填写“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申请表。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二)(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实施阶段实施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1.调查摸底:通过测试、谈话、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的现状。 2.分析原因:对测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口算和笔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出错原

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3.确定口算和笔算能力较弱的个案,做好个案分析研究,及时记录、整理资料,写个案分析。 4.将对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记录、整理、反思,为撰写论文积累素材。 (三)(2012年7月至9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完成1、“对口算和笔算再思考”的论文,2、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通过对二年级学生笔算和口算能力进行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存在的问题。(2)个案分析法:通过教师结合自身计算问题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3)经验总结法。在对计算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梳理,撰写有价值的专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让课题能够得以推广。(4)行动研究法: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具体方法如下(1)吃透二年级数学教材,了解小学阶段的计算内容。(2)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寻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3)关注每一个孩子,把握弱势群体,使他们不失去学习的自信心。(4)出多种形式的计算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并调查研究。(5)利用课前2分钟对学生进行10道听算或10道口算的训练。(6)定期抽时间对学生进行速度和准确性的登记和对比 三、研究的内容(研究目标;实验假设或理论依据;关键词的界定)等 研究目标:

最新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这样才可以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课例研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并且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数学课程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的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维”;发展学生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 一、背景与主题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了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了“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的校本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怎么实现;研究如何设计数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研究怎样改革教材资源,让课本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标准》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反映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 二、情境与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研究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620 更新时间:2008-11-1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中一直存在着一些不足,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主体精神和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一是评价内容片面,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重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二是钟情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家长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三是评价方式单一,过程简单,过分依赖于笔试、夸大试卷在评价中的效果;四是评价的作用不大,习惯用定量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缺乏用定性的方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把评价的结果看成是评价的终结,不重视引导学生在评价以后进行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学习评价及时地提出了新的理念。该理念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课题组就所在的班级进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是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进行的,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做出必要的调整的过程。 “多元化”一词的提出,是与“一元化”相对而言的。教学评价的“一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内容的唯一性;评价方法的单一化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则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化、全程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多元化地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的枢纽。它指出:要“建立促进学

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测评方案

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测评方案 一、测评目的 测评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测评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的多源反馈信息而深刻地积极地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测评,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测评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测评的激励作用。善于利用测评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二、测评原则 1、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胜利,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测评。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胜利和失误。 3、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4、过程性测评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 5、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时间,日评---周评---阶段评---终评相结合;评价方法,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评价准则,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测试,采用等级制。 三、测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发展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测评方法

1、学生课堂表现观察 课堂表现记录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角度的发展目标进行观察记录和评定。通过课堂表现记录,对学 生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关注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采用定期定量评价的方式,划分优异、优良、大凡三个等级,并记录下学生的课堂精彩表现,最后综合起来给予总评,给出鼓励性的评语或者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发展。 2、学生合作测评 合作测评是指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组评。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例外的表现。例如有谁的解决问题思路广博,谁的方法最精妙,谁在本次合作中的进步最大,谁的贡献的最多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表现,全面发展3、阶段形成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反映学生在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评价,通过学生自己、小组成员、教师、家长的定量评价,综合学生在某一阶段中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成长历程。等级分为优、良、大凡三个等级,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4、测试满意得分制 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试中的答卷不满意,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鼓励学生从头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可以给予第二次评价,从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胜利的体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 5、终结性测评 终结性测评是在学期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作业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 研究报告 我校申报的课题是《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经重庆市教育学会审批,于2015年9月被列为市教育学会“2015-2017”规划研究课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下面我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组织、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简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标志着数学教育目标全面转向了素质教育。从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策略。 对小学生而言,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基本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体会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形成基本的数学价值观,都是他们所需要的数学素养。 然而,实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学习大多以教科书为载体,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强,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关注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正是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天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的有效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式的单一课堂,也不是学生的随意无止境的乱动,而是学生在数学文化的殿堂中润物细无声的与数学思想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如何让数学文化浸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就成为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二)研究的意义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通俗地说,数学素养就是一种职业习惯,即“三句话不离本行”。在现代科学中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十分重要,这种能力不是表现在死记硬背,不光表现在计算能力,在计算机时代特别表现在建模能力,建模能力的基础就是数学素养。思想比公式更重要,建模比计算更重要。学数学,用数学,对它始终有兴趣,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好条件、好方法、好场所。从而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更多的现代数学的概念和思想、提高数学悟性和数学意识、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1.终生教育理论。 从终生教育的理念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人需要终生学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多地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必备的数学素养。 2.课标的基本理念。 新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印的教科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关系正可谓是“一纲一本”,依托新教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学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王楼乡中心小学陈洪娜 摘要: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而兴趣的丧失则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无论是社会整体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为广泛和基础,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数学学习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小学课程最基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特别对自己所执教的三年级的35名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与分析,具体的调查内容如下: 1、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 2、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 3、学生所喜欢的数学老师以及数学课堂。 二、调查结果: (一)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 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中年级的学生现阶段喜欢数学,是因为数学带给他们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主要是觉得数学课堂和其他课堂比起来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对活跃“动起来、说起来”的课堂游戏以及分为最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日常教学中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堂一味的讲练由于太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数学的目的 大多数小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把数学当作一门考试的学科来对待,或者是为了不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才去学习。总而言之是“被学习”一族占多数,这些心理在不同程度上会给他们的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偏差和心理压力,以至于在数学学习上不能很好的接受和发挥。一个学生,只有从真正的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才能在更多地在学习中尽心尽力,但能明白其重要性的还太少,一般的学生都是出于外部的需要和压力才学习数学的。 (三)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年轻的数学老师,在教师教学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幽默的教学魅力,可见教师在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魅力教学的培养的优美化。绝大部分小学生喜欢欢快、轻松的数学课堂,更喜欢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贯穿始终的数学讲授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在欢快的课堂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给他们自身的一种肯定,同时还会以此为荣,从而从多方面去提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的分析: 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课堂的氛围存在很大联系,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多重视评价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工作不即时,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课堂评价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即时评价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及综述 《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中指出: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和批评”它通常与教学活动过程相结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结论,强调对具体行为的评判。是以“质的记述+价值判断”为主的评价,而非“量的记述+价值判断”是一种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进行性的评估”,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在于“给个人提供关于自己学习情况的信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策略早已不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这方面的研究早有先例。我们在在2018年1月就着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从课题的提出、实施及课题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直接宝贵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温州市实验小学胡敏捷老师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即时评价的初步研究》,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做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研究均存在纰漏之处,没有从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开发,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策略研究还有很广泛的空间。 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多元评价,希望看到学生都能有所变化,不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高多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程度普遍提高,这将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做课堂的主人,对学习成功抱有信心,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评价方案 评价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 参与研讨教师:于晓燕王兴霞晓 第一部分:编写设计说明 一、编写的命题思想 本次数学检测,以“突出双基,体现课标,注重应用,兼顾能力”为原则进行命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从概念、方法、计算、应用等方面加以检测,题型力求多样,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灵活性大,既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又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试题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主要分三类: 1、基本概念题: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 基本概念题的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数与代数,包括表除法、万以数的认识、万以的加法和减法、估算等知识。二是空间与图形的容包括平移、旋转、锐角、直角和钝角等。 2、计算题:包括表除法、万以的加法和减法 3、解决问题:知识点包括小括号的应用、表除法的应用、统计、估算等有关知识等。 分值分配:基本概念题、计算题、解决问题三部分之间的分值基本控制在40%—25%—35%。其中,数与代数所占分值为60——65%,空间与图形所占的分值为25——30%,统计与概率知识为10%,符合小学数 学三大板块所占的比例。 测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二部分书面评价方案 一. 我会填。 1、5×8=()我用的口诀是()。 2、3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 3、按规律填一填。 4、在○里填上“>”、“<”或“=”。 1570○14703×8÷6○8÷4×2 2800克○3千克 5、2364是一个()位数,读作()。 6、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从教以来深深感觉到,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多数学生读完题不知从何下手,面对题目一筹莫展,再者传统的应用题由于题目内容陈旧,答案唯一,而且解题方法程式化。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及基本解题方法,但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应用题的内容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干,所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应用题,是学会解应用题的关键。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应用题,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对学生解决应用题难尤为重要。目前,现行使用的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科书,由于受地域、生活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它的普适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县城和农村的学校来说,教科书中例题以及应用题所呈现的知识环境学生几乎是没有见到过,感到非常的陌生。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我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近小学数学教师,发现教师们在挖掘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来讲解应用题以及学生练习探索应用题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呈现一个愿学、易学,并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鲜活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点、乡土气息浓厚的小学数学教材方面还十分困难。还有学生在生活中的买卖计算和游戏中的数字计算都很精明,但一回到课本上类似的应用题中时,就会发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能否把这两种情境融合下,使得生活与课本知识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呢?除教材需要生活化之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还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要拓展对基础性的理解,基础性不应仅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还应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次全教会提出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而应用题又是与生活最为联系密切的,应用题来源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应用题生活化是推进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基

小学生数学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研究报告 错题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另外,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能力、思维品质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错误。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常见错误,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的是小学中低年级段(二年级和四年级),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所产生的常见错误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好多种,与他们的年龄段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同时也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分不开,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能就学生的数学错题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对错题成因进行深入探索,对影响错题的干扰因素能进一步研究,从而寻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统计错题类型,分析整理。 2、对错题成因进行深入探索。 3、对影响错题的干扰因素能进一步研究。 1、调查对象:二、四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法。 3、调查内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错题情况”调查问卷。 1、错题类型调查数据统计:附表1-1 错题类型 年级

概念题计算题画图题解决问题二年级 8 % 8 % 3 4% 56 % 四年级15 % 33 % 6 % 22 29%

由附表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二年级学生有%的同学在解决问题上出错误,而概念题、计算题和画图题只占一小部分,由此看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读题理解的方法掌握不够而造成解题错误还是比较多的;而四年级的学生%的同学则在计算上出错,29%的同学在解决问题上出现错误,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析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可是计算上的错误率却在提高,说明简单问题反而不细心,粗心大意。 2、错题原因调查数据统计:附表1-2 错题原因 年级 听讲不认真 粗心大意 概念混淆 审题不清 二年级 16 % 55 % 18 24%

小学数学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直以来评价问题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评价研究是永恒的主题。评价来自对学生的关注、来自教学艺术的娴熟、来自教学反应的机智。评价无处不在,存在于过程之中,不可割裂,不能程式化。评价应注重内涵,而不是表象。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其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就是说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保持后续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笔试是常用的评价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想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我们进行的发展性评价就是为了弥补笔试的缺陷。 一、评价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发展目标,结合每学期教材内容,对于数学内容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具体目标出发,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双基”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一)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利用口头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并有效地促进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迈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作业批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

《小学生数学日记》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日记》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原因: (一)由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重视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繁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各门课程能够有机融合,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的人来培养。而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数学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 (二)随着我县“四步探究教学法”的进一步深入,回顾我近20年的教学生涯以及我所调查的各地市教师的练习教学,小学生写数学作业情况,基本就是以巩固知识为重点,以课本习题为主线,教师布置为主导,追求考分为最终目标的练习模式。无论到哪个学校去学习调研,翻一翻学生的数学课外作业本,就会发现:形式是非常的单一,做的课外作业无非是一些计算、应用题、填空题等,这些作业基本任务是复习巩固知识,是课本习题的重复,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对这些作业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于是,我就从去年开始,尝试将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日记,类比迁移到学生的数学作业中,让学生能自主的选择课外作业材料,使他们的课外作业富有个性和人情味,同时,也让他们能用细致的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巩固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我力图通过学生写数学日记这一形势,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网络,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日记”这种形式虽已被一些教师进行了的探索,但就目前来看,都没有一套成熟的做法。尤其对小学的学生没有更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1、研究对象:以所任教的濮阳县城关镇东完小六(1)班的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①整个研究过程,我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加以辅助。整个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修改、在修改中完善、在完善中加以总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减少一些机械性练习作业,改变过去学生多做习题的方式,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多反思学习过程,将所学知识加以咀嚼消化,通过记数学日记的形式,质疑问难,让学生们能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的视野,全面构建自己认知结构,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自由的发展。让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书本、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关心与热爱生活。而且有利于拓宽原来师生单向、定时模式,为现在师生互动、生生多向互动、学生与各种媒介互动的沟通模式。 ②个案研究法。对于值得注意的学生,详细地记录留存资料,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发展变化。 3、研究步骤: a) 准备阶段(2010.8) u 设计实验方案; u 对学生进行写数学日记的辅导。 b) 实验阶段(2010.8——2011.6) u 选择实验班级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教师及时检查数学日记,发现情况,及时反馈。u 每周集中总结表扬写日记认真,特别是有创新意识富有个性的日记。 c) 总结阶段:(2011.7) ◆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 ◆撰写论文,写出实验报告。 ◆整理学生的数学日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