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

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
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

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

2010年

毕节地区水利局

2011年7月

前言

《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和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通报当年来水、用水、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社会了解、关心、珍惜、保护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2010年《水资源公报》包括概述、水资源量、水资源质量、蓄水动态、供用耗水量、灾情及用水分析、重要水事等七个部分。《公报》的成果是在地区水利局、地区统计局、爱卫会、环保局等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地区水文水资源局实测辖区内相关水文资料及部分省外相关水文资料的基础上,由《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编辑部分析、计算、编制而成。

《公报》的编制得到了地区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谨此表示感谢。

另:区内已成立百里杜鹃管委会,有部分统计资料。

主办单位:毕节地区水利局

编制单位:毕节地区水文水资源局

《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编委会

主任:常瑜

副主任:王红

刘德国

编委:安龙生张建华陈永康王鲁东祝里岗陈大新

孟天友唐圣胪刘显达

杨劲周忠健杨平

黄靖李丹曾文

赵咏梅张力尹伟

薛朝明肖冰杨芊《毕节地区水资源公报》编辑部

主编:刘德国

副主编:周忠健

杨朝霞

成员:何宏罗琼芳刘俊黄正国罗亚兰张海莎代显华朱兵

徐艳聂宗敬

目录

一概述 (1)

二水资源量 (3)

(一)降水量 (3)

(二)地表水资源量 (6)

(三)地下水资源量 (7)

三水资源质量 (7)

(一)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9)

(二)供水水源地 (9)

(三)湖泊 (10)

(四)废污水排放量 (10)

四蓄水动态 (10)

五供、用、耗水量 (11)

(一)供水量 (11)

(二)用水量 (12)

(三)耗水量 (12)

六灾情及用水分析 (13)

(一)灾情 (13)

(二)水资源利用简析 (14)

七重要水事 (15)

一 概述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东连贵阳、遵义,南邻安顺、 六盘水,西接云南昭通、宣威,北濒云南彝良、镇雄,以及四川古蔺、叙永。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海拔从西向东逐渐降低,境内山峦重叠,沟谷交错,兼有伏流暗河,地势陡峭,是典型的

喀斯特岩溶山区地貌。

全区所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 章、百管委九个县(市、区),分属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长江上游干流水系、乌江水系以及珠江流域的北盘江水系。

全区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根据《2010领导干部

手册》(毕节地区统计局),2010年全区年末总人口达833.88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0958万人,农业人口772.79万人,实现区内生产总值600.8539亿元。

毕节大方黔西

金沙

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百管委

耕地面积554.0217万亩,比上年增加6.985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8.88万亩,比上年增加39.525万亩;粮食产量254.89 万吨,比上年减少17.1235万吨;牲畜505.5667万头,比上年增加0.6571万头,其中大牲畜112.2392万头,比上年减少5.5499 万头,小牲畜393.3275万头,比上年增加6.207万头。

区内平均降雨量871.8毫米。全区水资源总量119.74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41.801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44.59万立方米。

二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871.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34.108亿立方米,较上年偏多10.9%,比多年平均偏少14.8%,属偏枯年份。

1、流域分区降水量

按流域Ⅰ级分区统计,长江流域降水量871.7毫米,比上年偏多10.7%,比多年平均偏少15.2%,属偏枯年份;珠江流域降水量873.3毫米,比上年偏多14.9%,比多年平均偏少6.4%,属平水年份。按流域Ⅱ级分区统计,北盘江、长上干、金沙江、乌江区较历年平均偏少6.4%~17.0%。

2、行政分区降水量

按行政分区统计,织金县降水深最大,为1120.8毫米,降水量为32.13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23.0%,比多年平均偏少18.3%,属偏枯年份;纳雍县降水深最小,为702.8毫米,降水

量为17.206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4.7%,比多年平均偏少39.4%,属枯水年份;与多年平均比较,其余各县降雨量值介于1.8%~22.8%之间。

3、雨量站点年降水量统计概况

按雨量站点统计,金沙江水系降水量在586.9(威宁中水)~953.9(威宁法地)毫米之间,长上干水系降水量在568.3(毕节赤水河)~1136.5(大方长石)毫米之间,乌江水系降水量在592.5(赫章水营)~1749.6(织金三塘)毫米之间,北盘江水系幺站934.5毫米,小寨884.0毫米。

4、汛期主要雨水情描述

年内全区共发生暴雨115站次。其中大暴雨12站次,最大日降雨量198.0毫米(织金三塘),发生在8月14日,年内发生主要强降雨天气过程10次:

①4月30日20时起,区内开始降雨过程,雨量一般为小~中雨,局地降了大雨甚至暴雨。至5月1日8时,毕节市城区附近降了中雨;大方县北部普降中~大雨,地区东部金沙一带普降中~大雨;地区西部威宁、赫章一带普遍降雨,雨量一般为小雨,局地降中~大雨;地区南部纳雍、织金一带普降中~大雨,局地(织金牛场降雨量50毫米)降了暴雨。

②5月5日至6日地区东部金沙一带、南部织金、纳雍一带以及黔西北部普遍降雨,雨量一般为中~大雨,其中黔西定新站雨量为46.9毫米,金沙安底、禹谟站雨量分别为46、40.9毫米;赫章县局地、毕节城区附近发生大风强降雨天气过程并夹带冰雹,其中赫章妈姑5日20时~22时降雨量达80.2毫米并夹带冰雹,毕节城区自6日零时开始强降雨过程并伴随大风夹冰雹。

③5月26日至27日全区各地普遍降雨,雨量一般为中~大雨,局地降了暴雨。其中地区西部威宁一带降雨量多在10毫米以下,仅局地降了中雨;地区北部、中部、南部一带普遍降了中雨,局地降了大雨;地区东部金沙县一带普遍降了中~大雨,局地降了暴雨,以西洛河日降雨量最大为55.5毫米。

④6月16日至17日全区各地普遍降雨,雨量一般为小~中雨,局地降了大~暴雨。其中地区北部毕节市一带降了10毫米以下的小雨;赫章县一带普降小~中雨,局地降了大雨;地区东部金沙一带降了小~中雨;地区西部威宁一带普降中~大雨量;地区南部纳雍、织金一带普降大~暴雨,其中织金三塘、珠藏、新街日

降雨量分别为73.5、69.5、65.5毫米。

⑤6月18日至19日区内有一次降雨过程,降雨主要集中在地区中部大方县、北部毕节市、东部金沙县一带,雨量一般为小~中雨,局地降了大~暴雨。其中毕节市城区附近降了中~大雨、局地降了暴雨,倒天河以上流域仅降了小雨,赤水河流域普降中到大雨,燕子口最大48.5mm;大方县一带普降中~大雨,以松鹤32.5mm为最大;金沙县一带降了中~大雨,以西洛河水库坝上站雨量最大为46mm。

⑥6月22日16时30分开始地区北部的赤水河流域普遍降雨,一般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到19时,降雨中心兴隆(大方县)雨量达49.0毫米。19时以后到23日8时各地陆续降零星小雨,兴隆日雨量为52.5毫米。

⑦6月27日全区普遍降雨,其中地区南部纳雍、织金一带普降大~暴雨,局地降大暴雨,织金的珠藏、新街站日降雨量分别为113、111毫米。大方一带普降大雨,地区北部降中雨,西部一般降小~中雨,局地降大雨。

受本次强降雨影响,区内各主要河流水位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六冲河总溪河站(纳雍)水位上涨1.41米,织金河织金站水位上涨0.51米,三岔河阳长站(纳雍)水位上涨0.42米。

⑧7月8日至9日,地区北部普遍降雨,一般为大~暴雨,局地降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毕节利民和大方长石一带,降雨量为101.5和92.0毫米,南部织金局地降中雨,赫章局地降中~大雨。

⑨8月14日至15日,全区较大范围降了中到暴雨,局地降了大暴雨。各县市雨情分述如下:

黔西除与织金边界处降了大雨外,其余各地基本无雨;金沙除与大方边界处的安洛至干河沟一带降了大雨外,其余各地基本无雨;威宁降雨以小到大雨为主,局地降了暴雨,其中良种场降了60毫米;赫章降雨以小雨为主,妈姑、兴发、威奢一带降了大到暴雨,其中威奢雨量达51毫米;毕节降雨主要集中在毕节南部,其中草堤、宋官水库坝上、茶亭、长春堡降雨量分别为71.0、82.5、89.5、97.0毫米;大方降雨主要集中在大方北部,其中百纳雨量达44毫米;纳雍普降大到暴雨,暴雨区主要集中在纳雍南部,其中吊水岩雨量为83.5毫米;织金降雨以大雨为主,其中织金西南部降了暴雨,以三塘雨量198.0毫米为最大。

除大方响水河响水站河段水位上涨0.69米、纳雍三岔河阳长站河段水位上涨0.38米,织金河织金河段水位上涨0.23米,其余各河段无明显涨幅。

⑩9月6日17时至7日8时,全区普遍降雨。其中:黔西降雨以中到大雨为主,雨明至大关一带降了暴雨到大暴雨,雨明雨量为83.5毫米、大关雨量为117毫米;织金降雨以大到暴雨为主,暴雨区在织金南部,雨量在57.5毫米至81毫米之间;金沙普降大到暴雨,以干河沟雨量74.5毫米较大;大方降雨以大雨为主,其中百纳至沙厂一带降了暴雨,百纳雨量70.5毫米、沙厂雨量85.5毫米;纳雍普降中到大雨;毕节普降小到中雨;赫章普降小到中

雨;以财神雨量27.5毫米较大;威宁普降小雨。

(二)地表水资源量

全区水资源总量119.748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445.9毫米,径流系数0.51,比上年偏多1.6%,比多年平均偏少10.9%,属偏枯年份。产水模数为44.5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1、流域分区水资源量

按流域Ⅰ级分区(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统计,长江流域水资源量116.153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量的97.0%,比上年偏多1.6%,比多年平均偏少10.5%,属偏枯年份;珠江流域水资源量3.595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量的3.0%,比上年偏多3.2%,比多年平均偏少23.2%,属偏枯年份。各Ⅱ级流域分区(分金沙江、北盘江、长上干、乌江)径流深在267.9~520.2毫米之间,金沙江区最小,乌江区最大。

2、行政分区水资源量

全区行政分区径流深在366.2(毕节)~631.9(织金)毫米之间。平均年径流深445.9毫米,与多年均值比较,偏少10.9%,属偏枯年份。其中赫章县、金沙县两县分别偏少 1.2%、3.8%,为平水年份;毕节、威宁、黔西、织金、大方为偏枯年份;纳雍县偏少29.6%,属枯水年份。

3、出、入境水量

全区入境水量(客水)27.4687亿立方米。其中六冲河上游境外支流入境水量4.2197亿立方米,占全区入境水量的15.4%;赤水河入境水量6.2150亿立方米,占全区入境水量的22.6%;牛栏江入境水量8.4650亿立方米,占全区入境水量的30.8%;可渡

河入境水量3.1640亿立方米,占全区入境水量的11.5%;三岔河入境水量5.4050亿立方米,占全区入境水量的19.7%。全区出境水量147.2167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

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1.801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40.320亿立方米,珠江流域1.481亿立方米。

三、水资源质量

2010年全地区在主要河流上设置了7个水质监测断面,对水资源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代表河长746公里。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总磷、铜、镉、铅、锌、氟化物、硒、总砷、总汞、六价铬、挥发酚、总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21个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分全年、汛期、非汛期三个时段进行分类评价。全年Ⅱ类水16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2.5%,III类水25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34.6%,Ⅳ类水22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9.5%,Ⅴ类水8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11.3%,超Ⅴ类水1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1%;汛期III类水42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57.4%,Ⅳ类水21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9.2%,Ⅴ类水8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11.3%,超Ⅴ类水1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1%;非汛期Ⅱ类水16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2.5%,III类水25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34.6%,Ⅳ类水22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9.5%,Ⅴ类水8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11.3%,超Ⅴ类水1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2.1%。

(一)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赤水河赤水河水文站河段:属滇黔川缓冲区。全年为III类水;汛期为Ⅳ类水,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非汛期为III类水。

倒天河纸厂河段:属白浦河毕节市排污控制区。各水期均为劣Ⅴ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偏岩河木孔河段:属偏岩河金沙保留区。各水期均为Ⅲ类水。

六冲河七星关河段:属六冲河毕节保留区。各水期均为Ⅳ类水,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

六冲河洪家渡河段:属六冲河毕节保留区。全年为Ⅱ类水;汛期为Ⅲ类水,非汛期为Ⅱ类水。

三岔河阳长河段:属乌江毕节保留区。各水期均为Ⅴ类水,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

横江羊街河段:属横江威宁保留区。全年为Ⅳ类水,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汛期为Ⅲ类水,非汛期为Ⅳ类水,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

(二)供水水源地

2010年毕节地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区七县一市向城区供水的重要供水水源地进行了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镉、铅、锌、氟化物、硒、总砷、总汞、六价铬、挥发酚、总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26个指标作为评价参数,监测情况如下:毕节市倒天河水库(12次)全年Ⅱ类水、毕节市利民水库(12次)全年Ⅱ类水、大方小箐沟水库(9次)全年III类水、黔西附廓水库(12次)全年Ⅱ类水、纳雍吊水岩水库(12次)全年Ⅱ类水、威宁杨湾桥水库(10次)全年Ⅱ类水、赫章公鸡寨水库(6次)全年III类水、赫章香椿树水库(5次)全年III类水、金沙白果水库(10次)全年III类水、织金金鱼池(10次)全年Ⅱ类水。全年各水库均未超标。

(三)湖泊

根据毕节地区水环境监测中心2010年12次监测资料显示,草海站湖边和湖中均为劣Ⅴ类水,主要超标项目是:五日生化需

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

(四)废水排放量

2010年全区纳入环境统计的废水排放量6736.5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26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4683.2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6万吨,氨氮排放量为0.235万吨。

四蓄水动态

2010年末区内属水利部门管辖的有资料统计的中型水库4座,年初蓄水总量2777万立方米,年末蓄水总量3602立方米,蓄水变量825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35处,年初蓄水总量3513万立方米,年末蓄水总量4321万立方米,蓄水变量808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14处,年初蓄水总量1154万立方米,年末蓄水总量1335万立方米,蓄水变量181万立方米;山塘941处,年初蓄水总量284万立方米,年末蓄水总量349万立方米,蓄水变量65万立方米。

五供、用、耗水量

(一)供水量

全区总供水量12.769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1.4335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供水4.2167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6.4331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0.1047亿立方米、人工自助水源供水0.679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9.5%;地下水源供水量1.066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4%;其他水源供水量0.269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1%。

按流域Ⅰ级分区统计,长江流域供水量12.434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7.4%;珠江流域供水量0.3353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 2.6%。按流域Ⅱ级分区统计,金沙江区、长上干区、乌江区、北盘江区供水量分别为1.3911亿立方米、1.0921亿立方米、9.9512亿立方米、0.3353亿立方米,分别占总供水量的10.9%、8.6%、77.9%、2.6%;按行政Ⅲ级分区统计,大方县最大为2.1887亿立方米,金沙县其次为2.0668亿立方米,分别占总供水量的17.1%、16.2%;百管委最小为0.1623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3%。

2010年行政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

2010年流域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

供水量用水量

流域

分区

农业工业生活总用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总供水

金沙江 1.2549 0.1348 0.0014 1.3911 0.1072 0.9986 0.2853 1.3911 长上干0.9900 0.0998 0.0023 1.0921 0.2670 0.6339 0.1912 1.0921 乌江8.9056 0.7799 0.2657 9.9512 3.7096 4.4467 1.7949 9.9512 北盘江0.2830 0.0519 0.0004 0.3353 0.0305 0.2222 0.0826 0.3353 全地区11.4335 1.0664 0.2698 12.7697 4.1143 6.3014 2.3540 12.7697

2000年水资源公报

年水资源公报 一、概述 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14mm,折合降水总量为亿,比上年减少,较多年平均值少。属枯水年。 当地水资源亿,比年减少,比多年平均减少。 全区总取用水量亿,比年亿减少,用水量减少主要是年农业灌溉用水水价调整和加强了灌溉管理与节水力度,农业取用水减少。工业取用水由于石嘴山电厂由年的亿的黄河水减少到年的亿,虽然其它工业用水有所增加,但工业取用水总量较年减少亿。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取用水量均有所增加。全区耗水总量亿,比年减少亿,其中农业耗水减少亿,其它耗水量均有所增加。 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亿,出境水量为亿,进出境水量差亿。农业取用黄河水量亿,较年减少亿;灌区排水量亿,减少亿;耗水量(黄河水量)亿,减少亿。 二、水资源 (一)降水量 年宁夏全区年平均降水量214mm,折合降水总量为亿, 比上年减少,较多年均值减少,属枯水年。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339mm,银

川市次之为172mm,吴忠市、石嘴山市相对接近,分别为154mm、140mm。各流域分布:葫芦河最大为380mm,泾河次之366mm,黄河灌区仅146mm。六盘山、南华山、云雾山、罗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500mm、400mm、400mm、200mm、200mm,较往年明显偏小。年全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状况见附图。 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统计:与多年均值相比,各河、各流域减少,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减少。与去年比,各河减少,各行政分区减少。(见表、表) (二)地表水资源 年全区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亿,折合径流深11.3mm,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比年减少(见表)。 地区分布:年径流深分布不均匀,全区年径流深变化在之间,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相对应。高值区主要有两个,贺兰山中心径流深,与去年接近;六盘山中心径流深,较去年明显偏少。总的趋势由南部减至黄河以南不足。北部黄河灌区径流深为,较去年明显偏少。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年径流深分布情况见附图。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从流域分区看:清水河最大为亿,泾河亿,葫芦河亿,比多年均值分别减少、、;黄河左岸区间亿,折合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0Oct.,2010 收稿日期:2010-01;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作者简介: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1982@https://www.360docs.net/doc/c611197629.html, 1178-1184页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张洁1,李同昇2,王武科2 (1.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32;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127) 摘要: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 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渭河流域 1引言 除了干旱的和寒冷的地区,全球陆地表面的大 部分区域都是由流域构成的[1]。流域是以河流为纽带的,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融合的,上、中、下游之间紧密相连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纵横交错的多维复杂的带状区域[2]。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3-4],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相互反馈过程是推动人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5]。随着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流域区逐步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和敏感地区,流域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建立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基础上的,以反映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特征的一类动力学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擅长处理非线性、复杂性、长期性和时变性等系统耦合问题[6]。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寻优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找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SD 模型通过 设定系统各种控制因素,以观测输入的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从而能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 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用动态的、系统的、内部紧密关联的观点来研究流域,能很好的反映流域人地系统的独有特征,对研究和规划复杂的未来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独到的优点,因此有很多学者借助SD 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王武科等[7]、喻小军等[8]、鲍超等[9]、王慧敏等[10]、秦丽云[11]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等要素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方创琳等[12-13]、李同升等[14]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优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外,李林红[15]将SD 模型与投入产出表、郭怀成等[16]将SD 模型与多目标规划模型(IFMOP)有机结合研究流域环境系统。借助SD 模型既可以进行时间动态分析,又可进行部门间的协调,它能对系统内部、系统内外因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明确的认识,对系统内所隐含的反馈回路予以清晰的体现[17-19]。本文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支撑,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实例建立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调控试验,求解流域人地

2016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前 言 《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是陕西省水利厅定期向各级政府、社会 各界通报上年度全省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情况的专业性 年报。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向社会公布 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呼唤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珍惜水、 保护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批 准:王拴虎 审 定:张玉忠?王建杰 审 核:程子勇?吴?萍 审 查:龙正未?赵?洁?王清发 编 制:田宏伟?葛芬莉?刘小学?陈芳丽?薛亚莉 张春玲?古明兴?王?杰?张宏斌?杨建宏 靳姗姗?王灵灵?李润武?鱼晓利?赵丽云 张瑞萍?刘?莎?柴?娟?王?芳?艾?超? 陈?博?云亚静 主办单位:陕西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一?综述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13.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8%;长江流域7.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5.2%。 2016年陕西省平均年降水量为626.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87.4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4.6%,属平水年。 水资源总量为271.4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了35.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49.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07.3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85.08亿立方米。 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90.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55.53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61.13%,地下水供水量33.2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36.64%,其他水源供水量为2.0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23%。 各部门总用水量90.8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33亿立方米,减少了0.4%,其中地表水用水量55.53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47亿立方米,减少了0.8%。农灌用水量48.0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2.91%;林牧渔畜用水量为9.5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0.53%;工业用水量13.6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5.07%;居民生活用水量13.2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61%;城镇公共及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2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88%。 全省总耗水量为54.63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60.1%。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34.84亿立方米。 2016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1.210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排放量5.172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1.299亿吨,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4.739亿吨。全省排入江河的废污水总量为9.771亿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7524.1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平均Ⅰ~Ⅲ类水质河长占71.1%,比2015年增加1.6%;Ⅳ~Ⅴ类水质河长占18.7%,比2015年增加3.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10.2%,比2015年减少5.0%。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 (2002.10.07)

2001年水利主要指标表 一.水利基本建设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2001年西部地区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增长28%,中央水利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安排投资111亿元,是2000年的2.2倍。中央投资重点安排了一批江河治理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尼尔基、百色、紫坪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陆续开工,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以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相继实施。 2001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243亿元,在建水利基建项目投产率为25%,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9%。水利基建当年新增和恢复库容111亿立方米,

2013水资源公报 (1)

表1 市(直管县)2013年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样点灌区灌溉用水量调查表 序号灌区名称所在行政 区名称 所属水资 源二级区 名称 灌区 类型 设计 灌溉面积 (万亩) 有效 灌溉面积 (万亩) 实际 灌溉面积 (万亩) 水源取水量(万m3) 灌溉毛用水 量(万m3) 亩均灌溉 毛用水量 (m3/亩) 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宋岗电灌淅川县香花渠灌21.41 13 13 3380 3380 3380 260 注1.大中型灌区指设计灌溉面积在1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样点灌区指2013年度各市(直管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的小型样点灌区; 2.所在行政区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省辖市/省直管县时,应分别填写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名称及其所占比例; 3.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水资源二级区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水资源二级区时,应分别填写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及其所占比例; 4.灌区类型按“渠灌”、“井灌”、“井渠结合”填写; 5.设计灌溉面积填写灌区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批准的规划设计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填写在现有水源、工程等条件下在一般年份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面积,包括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非耕地上的林地、园地、牧草地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填写2013年实际灌溉到的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统计,不应按灌溉亩次统计; 6.水源取水量按灌区所有取水口取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分别填写。地表水包括从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等地表水体取用的水量,地下水指直接取自地下含水层用于灌溉的水量,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等用于灌溉的水量。 7.灌溉毛用水量填写水源取水量中用于灌区耕地和非耕地灌溉的水量,包括渠系输水损失。 8. (3)≤(2),(7)=(4)+(5)+(6),(8)=(7),(9)=(8)/(3)。

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字体:大中小【打印】来源:监测处时间:2003-06-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史捍民 2003年6月1日 中央关怀 4至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率领调研组对我市大气质量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5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时强调,北京要管好水、用好水,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保证首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9月17-20日,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皓若为组长的全国人大调研组,对我市落实“绿色奥运”、改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 12月27日,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55%的工作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和慰问。 综述 2002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拓创新,努力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1998-2002年),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实现了全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130.0亿元,总人口达到1423.2万人,能源总消耗4510.7万吨标准煤。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同时,耗煤量过大、机动车快速增加、水资源紧缺、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等因素,依然严重制约着首都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迅速改善。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2002年水资源公报 一、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量 200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22.2mm,折合降水总量941.4亿m3,比多年平均(1956 ~2002年系列)偏小7.3%,比2001年偏大6.0%,在1956至2002年降水量系列排列中居第33位,属于偏枯年。 全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实测年降水量最大为太湖湖西区成章站 1926.4mm,最小为丰沛区徐鲍庄站385.6mm,前者为后者的5.0倍,年降水量等值线变幅在600~1600mm,其中,徐州丰沛和沂北地区雨量较小,在400~600mm之间,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在600~1000mm之间,长江干流及太湖东部地区在 1000~1400 mm之间,太湖湖西山区雨量较大,在1600mm以上。与多年平均比较,年降水量淮河流域偏小20.0%,长江下游干流区偏大6.6%,太湖区偏大13.9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大部分比多年平均偏小,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分别偏小30.1%、28.3%和24.3%,而镇江市、苏州市和常州市则比多年平均偏大 17.5%、15.9%和15.1%。 2002年降水量年内分布悬殊,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50%到80%之间,平均为63.7%,其中,沂沭泗流域平均为79.1%,淮河中上游为70.5%,淮河下游区为61.7%,长江下游干流为58.5%,太湖流域为58.1%。今年我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期长19天,较常年梅期短2天。沿江苏南地区梅雨量为173.8mm,比常年梅雨量偏少17%。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0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85.72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181.9mm,比2001年地表水资源量181.41亿m3多4.31亿m3,比多年平均(1956~2002年系列)地表水资源量253.19亿m3偏小26.6%,在1956~2002年系列中排第31位。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淮河流域偏小62.5%,长江下游干流偏小1.7%,太湖流域偏大33.2%。 年径流深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除洪泽湖和骆马湖等大水体外,北部的丰沛区仅为12.1mm,为我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出现在太湖流域的湖西区,为464.9mm。从行政分区上看,苏锡常镇地区一般均在420mm以上,而徐连淮宿地区仅在50~80mm左右。年径流的年内分配亦很不均匀。全省产生径流的月份,苏南地区除1、10、11月不产流外,其余月份均有径流产生,而苏北地区则主要在4~8月及12月6月中产生径流,其余月份产流量极少。 2002年全省入境水量(不含长江)为281.75亿m3,其中沂沭泗入境3.71亿 m3,淮河上中游入境235.2亿m3,淮河下游入境2.36亿m3,长江下游干流区入境约7.78亿m3,浙江太湖及浦南入境32.70亿m3。全省出境水量(除入海水量)为太湖区的66.47亿m3、固城石臼湖区的6.77亿m3以及南水北调出省水量0.59亿 m3。 2002年全省入海水量为218.03亿m3,其中,沂沭泗66.42亿m3,淮河下游区124.69亿m3,长江下游干流区26.92亿m3。全省入江水量为158.84亿m3,其中淮河流域76.17亿m3,长江干流24.68亿m3,太湖流域57.99亿m3。全省引江水量为196.99亿m3,其中淮河流域76.97 亿m3,长江干流50.64亿m3,太湖流域69.38亿m3。 2002年长江干流大通站年径流量9926亿m3,洪泽湖出湖水量为185.15亿 m3,骆马湖出湖水量为0.23亿m3。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较常年偏少9.4%。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16.4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23.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16.90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23.77亿m3。 2001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74.55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36.79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61.7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65.15亿m3。 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亿t,其中工业废水29.56亿t。2001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49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380km,Ⅳ类水河长为197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3141km。 2001年重要水事:(1)黄河在特大干旱年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2)黄委启动“数字黄河”工程。(3)水利部召开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和引黄济津总结表彰大会。(4)汪恕诚部长提出“四不”治黄目标。(5)洛河发生氰化物污染事故。(6)水利部领导考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7)第16届中日水资源交流会在郑州召开。(8)黄河东平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9)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拉西瓦水电站动工兴建。

一、水情概况

1.1降水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与上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多5.8%;与常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少9.4%。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以下的525.8 mm 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521.6mm;兰州至头道拐的238.3mm为最小,其次为黄河内流区的293.0mm。2001年黄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常年比较见图1 。 1.2实测河川径流量 2001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均偏少。总体趋势是:自上游至下游,偏少幅度逐渐增大。兰州站偏少25.7%,花园口站偏少59.5%,利津站偏少86.2%。2001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河川径流量见表1。 2001年黄河利津站实测年径流量46.53亿m3,扣除利津以下河段引黄水量5.64亿m3,黄河全年入海水量为40.89亿m3。2001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上年及常年比较见图2。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4.8mm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5%,比2016年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折合年径流深293.1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9%,比2016年减少11.3%。2017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8.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250.4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934.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6941.3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309.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0%。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42.0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893.2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6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1819.7亿m3。 水资源总量201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8%,比2016年减少11.4%。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09.6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14.9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5.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0.4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7年,对全国660座大型水库和3547 1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18000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79.8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82.6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7年,对56个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61.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2.5亿m3。其中,青海湖蓄水量增加16.3亿m3;太湖和洪泽湖蓄水量分别减少5.3亿m3和4.5亿m3。 地下水动态2017年,北方15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44.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7年,全国供水总量6043.4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0%。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45.5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8%;地下水源供水量1016.7亿m3,占供水总量的16.8%;其他水源供水量81.2亿m3,占供水总量的1.4%。与2016年相比,供水总量增加3.2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33.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40.3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10.4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1022.7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海南和辽宁,分别为368.0亿m3、257.7亿m3、179.9亿m3、59.0亿m3、46.6亿m3、37.8亿m3和35.0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7年,全国用水总量6043.4亿m3。其中,生活用水838.1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9%;工业用水1277.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1%;农业用水3766.4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3%;

2013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重庆市水利局 二○一四年五月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数据支撑,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一综述 (1) 二水资源量 (3) 三蓄水动态 (10) 四供用水量 (12) 五水资源质量 (15) 六综合分析 (17) 七重要水事 (19)

一综述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63.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6.4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57%,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18%,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4.3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0.53%,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45%。 蓄水动态201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49.420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0850亿立方米,下降4.05%。 供用水量201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3.90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7%。 用水指标2013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83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6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77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8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70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

中国水资源公报1997

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节录) 1997-01-01 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节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1997年全国面平均降水量613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为5816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4.2%,属平水年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是: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偏少,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偏多,属北枯南丰型。各流域片年降水量(见表1)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松辽片少11.4%,海河片少33.0%,黄河片少27.4%,淮河片少19.5%,长江片少5.7%,珠江片多20.4%,东南诸河片多17.8%,西南诸河片少1.4%,内陆河片少16.5%。 表1 1997年流域分区水资源量单位:亿立方米

注:地下水资源量缺上海和西藏。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199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835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为28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多2.2%。各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见表1)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松辽片少18.6%,海河片少54.5%,黄河片少42.5%,淮河片少43.1%,长江片少4.1%,珠江片多36.7%,诸河片多23.1%,西南诸河片少2.0%,内陆河片少4.7%。 1997年,从新、内蒙古、桂、滇、藏5省(区)边境流入国境的水量共309亿立方米,从新、滇、藏3省(区)流出流出国境的水量共5606亿立方米,从辽、吉、黑、内蒙古4省(区)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972亿立方米。1997年 全国入海水量17362亿立方米,其中北方松辽、海河、黄河和淮河4片的入海水量为373亿立方米,南方长江、珠江和东南诸河3片的入海水量为16989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指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的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扣 除水面面积和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面积后,全国地下水计算总面积为823 万平方公里(缺上海和西藏),1997年地下水资源量为6942亿立方米,各流域片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1。 北方五大流域片1997年地下水资源量为2242亿立方米(缺西藏羌塘内陆河),比上年减少11.2%。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325亿立方米,加上井灌回归 补给量后的总补给量为1402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3.2%。与上年比,各流域 片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的增减情况是:海河片减少41.9%,淮河片减少21.4%,黄河片减少11.1%,内陆河片减少7.5%,仅松辽片增加1.8%。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2001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分区 为了适应分级管理的要求,各项成果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地区(州、地级市)二级划分,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保持全国、流域、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一致。流域分区成果列于表一和附图1。 甘肃省流域分区 表一 二社会经济指标 2001年全省耕地面积7413.13万亩,总灌溉面积1906.74万亩,实灌面积1676.52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1499.52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177.00万亩;人口2575.24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44.05万人,城镇人口631.19万人;工业产值(当年价,下同)1129.7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957.9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45.00亿元,火电工业产值26.80亿元;粮食总产量753.22万吨,比上年增产5.4%;国内生产总值1066.64亿元,工业增加值369.12亿元。(见附表1、附表2)。 2001年内陆河流域耕地面积1249.99万亩,总灌溉面积1034.31万亩,实灌面积979.86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862.66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117.20万亩;人口466.2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1.24万人,城镇人口165.04万人;工业产值289.7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250.6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35.91亿元,火电工业产值3.19亿元;粮食总产量195.82万吨,比上年减产15.7%;国内生产总值285.91亿元,工业增加值98.94亿元。 2001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5237.59万亩,总灌溉面积788.70万亩,实灌面积632.96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576.01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56.95万亩;人口1804.4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62.21万人,城镇人口442.23万人;工业产值815.99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689.5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02.86亿元,火电工业产值23.61亿元;粮食总产量469.04万吨,比上年增产 16.6%;国内生产总值729.03亿元,工业增加值252.28亿元。 2001年长江流域耕地面积925.55万亩,总灌溉面积83.73万亩,实灌面积63.70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60.85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2.85万亩;人口304.5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80.60万人,城镇人口23.92万人;工业产值24.0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17.78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6.23亿元;粮食总产量88.36万吨,比上年增产10.7%;国内生产总值51.70亿元,工业增加值17.90亿元。 三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 1.降水量地区分布 2001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238.0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081.2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275.292亿立方米减少194.02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5.2%,年降水量频率为71%,属于偏枯年。实测最大年降水量900.4毫米,发生在太子山麓牙塘站,最小年降水量10.4毫米,发生在安西柳园站。(见表二,附表3、4、5,附图2)。 2001年内陆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91.5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247.1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357.886亿立方米减少110.726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30.9%,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 2012013231 地科一班赵芸芸 一,水资源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陕西省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总量为4421.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 二,降水 1年际变化大 陕西省年降水量在330-12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3mm,最大降水量约是最小降水量的3.8倍,各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在8-25%之间。 2季节变化大 全省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夏季为多雨季节,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的50%以上,秋季和春季为过渡季节,秋季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的25%,春季占15%左右,冬季为少雨季节,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不足5%。, 3区域差异显著 年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东西差异,受地形影响山地多于河谷和平原。 三,地下水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5.0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7%.地下水资源的水质好,成为陕西水资源,尤其是城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的加剧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2农耕需水量大 陕西省的农业用水量占全省用水量的86%,而且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3水污染加剧了水危机 陕西省的水污染比较严重,陕西省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5亿吨,远远高于北京的1,28亿吨,但是陕西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低于北京。 4地下水过度开采 由于地下水的需求量大,但是补给量有限,严重的超采导致深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加上有部分水质的污染,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的突出,另外,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面下陷和地裂缝。 5防洪蓄水能力差 陕西省主要河流由于水少沙多的水情变化,使河道淤积加剧,河道萎缩,主槽泄洪能力下降。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加强气象水文检测,及时准确做好水情旱情的预报 2通过引水蓄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陕南的秦巴山地是陕西唯一的富水区,而且工程造价比修建同等长度的穿山铁路低,所以可以考虑引陕南的水来缓解陕北和关中的干旱;另外陕西干流刚好覆盖陕北,渭北,关中的缺水区,所以还可以考虑引黄河干流。 3改变观点,改变生活用水习惯 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每个公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建立节水农业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说明: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7》中多年平均值统一采用1956~2000年系列平均值。 综述 201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41.35mm,折合降水总量4558.49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3.81%,比2016年增加2.18%,属平水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4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607.54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1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67.15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5.67%。 全省51座大型水库、181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增加1.72亿m3。 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68.40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4.60亿m3,占94.9%;地下水源供水量11.83亿m3,占4.4%;其他水源供水量1.97亿m3,占0.7%。生活用水50.81亿m3,占18.9%;工业用水51.37亿m3,占19.1%;农业用水160.42亿m3,占59.8%;人工生态环境补水5.80亿m3,占2.2%。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41.02亿m3,耗水率52.5%。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2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4.6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7。全省水质评价河长9258km,Ⅰ~Ⅲ类河长比例为90.2%,与2016年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评价水库150座,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为57.3%,其中64.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评价水功能 区327个,达标率为74.0%。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图 1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

北京水资源公报(2009年)

(2009) 北京市水务局

目录 一、概述 二、水资源 三、水资源利用 四、水质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编委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 审定: 审核: 审查: 技术负责:赵学丽、窦艳兵、黄振芳 公报编制:范庆莲 地表水资源量部分:范庆莲、白国营 地下水资源量部分:刘文光、刘翠珠 供用水量:戴岚 水质部分:焦忠志、姜体胜

一、概述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比2008年降水量638mm少30%,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23%。为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42%。 全市入境水量为3.03亿m3(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段调水2.6亿m3),出境水量为8.23亿m3(其中包含污水和再生水6.2亿m3)。 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3.54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3.49亿m3。 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1.58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1.99亿m3(包括密云水库收白河堡水库补水0.68亿m3)。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07m,地下水位比2008年末下降 1.15m,地下水储量减少5.9亿m3,比1980年末减少86.2亿m3,比1960年减少106.9亿m3。 2009年全市总供水量35.5亿m3,比2008年的35.1亿m3增加0.4亿m3。 全市总用水量为35.5亿m3,其中生活用水14.7亿m3,环境用水3.6亿m3,工业用水5.2亿m3,农业用水12.0亿m3。 2009年监测水质总河长2545.6km,其中有水河长2323.7km。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河长943.8km;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河长134.8km;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河长159.4km;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河长21.0km;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河长1064.7km。达标河长1072.1km。 大中型水库除官厅水库水质为Ⅳ类外,其它均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 监测湖泊面积719.6hm2。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559.6h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98.0hm2;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62.0hm2。达标面积642.6hm2。 浅层地下水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308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030km2。 深层地下水水质明显好于浅层地下水,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2872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563km2。 基岩水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