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学科命题比赛决赛试题:03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沙漠(图1)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毫米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完成1-3题。

图 1

1.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该沙漠地区植被生长的水分来源主要为:

A.地表径流

B. 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3.与东北平原地区相比,冬季稳定的积雪覆盖对该地区带来特殊影响是:

A. 补给春季河川径流

B.减少沙尘天气和扬尘

C.为生物避免严寒

D.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答案:1. A 2. B 3.D

命题说明:本组试题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背景,首先让学生判断沙漠中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来源,并且推断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的季节,最后分析冬季积雪覆盖对区域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通过采用地理学中最经典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和区域对比方法,最终实现了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判定。展示了从地理现象的发现,到地理规律的确定的完整分析过程。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地理过程分析素养。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的判断,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主要受降水量、蒸发等因素的影响,蒸发又要考虑气温、风速等因素,结合材料信息,冬季有积雪覆盖,春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温回升是积雪融化补给土壤,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冬季气温最低,零度以下,降水以雪的形式覆盖在地表,含水量不高,夏季和秋季气温较高,蒸发蒸腾较强,土壤含水量较低。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来源进行判断。核心是考查考生对自然界水资源来源的类型,即地表径流(河流、湖泊),地下径流(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在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形成、存在的机制和原理的了解。题目给出四个选项基本涵盖了自然界主要的用水类型。需要考生结合材料背景及所学知识做出推断及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该区域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盆地的中央且为沙漠,蒸发旺盛、下渗强烈,所以无地表径流,因而植被生长的水分来源不可能为地表径流,而沙漠地区的地下径流水位也较深很难被植被利用,高山冰川融水主要在盆地四周,由于水量较小,且消耗(增发、下渗)较大不可能补给给沙漠腹地地区。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可大150毫米,可知植被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结合材料信息及第3题,可知该地区冬季积雪稳定,在春季随气温回升融化,补给给土壤水分,成为沙漠植被重要的水分来源。

第3小题考查该地区积雪覆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考察考生在特定地理环境背景中,对各要素间的正确联系的把握,试题涉及的核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性,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所给的四个选项均为干旱区积雪覆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对于干旱区冬季的积雪会在春季气温回升时融化、下渗、补给给土壤,从而有利于春季植被的萌发和生长;冬季的积雪在下垫面与大气之间起到无力隔绝作用,对沙尘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看到沙漠的背景会让考生误以为沙漠中并无生物,其实不然沙漠中的生物是很丰富从材料中也可看到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度高的,除了植被沙漠地区还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因而积雪可以起到为生物避寒的作用。由于地处沙漠腹地,冬春季节的积雪融化会快速下渗,但并不会形成地表径流,而且沙漠腹地也并无河流发育。但题干对选择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与东北地区相比对该沙漠地区的特殊影响,东北平原地区与该沙漠地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冬季积雪对植被的不同意义,另外三个选项所描述的影响在东北平原地区也存在相应的作用,所以可判断答案为D选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图2a所示沙漠G 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图2b),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

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沙漠位置图雾凇景观图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4分)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10分)

(3)与吉林雾凇相比,该沙漠地区在日出后较短时间内消失。试解释其原因。(6分)(4)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要点:(1)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2分)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2分),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2)气温: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3分)

湿度: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3分)

风速: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2分)

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2分)

(3)较吉林地区相比该沙漠地区的水汽量较少,因而雾凇凝结量较少,(2分)日出后气温升高而(2分),因而易被风吹落,所以日出后较短时间消失。

(4)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2分)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2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

命题说明:

本试题为区域自然地理试题。沙漠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更具有很多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同时也是我国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沙漠,其植被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是我国沙漠中最好的,冬季有稳定的积雪覆盖,为我国雾凇出现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而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之间又具有紧密的关联。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其盆地西部的缺口,为其降水创造了条件,而冬季稳定的积雪覆盖及春季集中的积雪融水又为春季植被的萌发创造了条件。雾凇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凇主要依附在沙漠灌木植被上,其凝结的水量占冬季降水量的30%左右,有效的补充的冬季的积雪覆盖,进一步丰富了春季积雪融水量,保证了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及多样性稳定性。

基于上述背景,第(1)小题设问立意在引导学生在具体区域背景下,思考植被覆盖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能够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出植被生长的水分来源,从而分析“年内植被覆盖率差异较大”“春季一派草原景象”的原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准噶尔盆地腹地,无河流发育、无高山冰雪融雪补给,地下水水位较低难以被植被利用。因而,植被生长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而夏秋季节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很快消耗难以维持植物生长,而因其冬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