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
1.月——
2.菊花——
3.梅花——
4.松——
5.莲——
6.梧桐——
7.杜鹃鸟——
8.秋蝉——
9.鸿雁——
10.柳——
11.芳草——
12.芭蕉——
13.羌笛——
14.乌鸦——
15.红豆:
16.青鸟: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咏+古迹(人名)、古迹+怀古(咏怀)、古迹名——()
3.咏(题、赞、赠)+物象——()
4.“塞”、“军”、“征”、()()()()——边塞诗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上曲》戴叔伦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中考古诗词的考查重点放在唐(宋)诗、宋词上,以爱国、离愁、送别、立志、爱自然、爱生活等题材为主,今后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这一命题趋势。
归纳:一、诗词各占半壁江山,唐诗、宋诗、宋词三分天下。二、所选诗词皆是名家名篇,学生比较熟悉,重视课文作者。三、所考查的诗词全是写景抒情类。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初中生阅读。四、考查诗歌时,善用比较阅读。
析: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注:三百年:指从三国孙权至陈亡这一历史时期。
问:这首诗是咏史诗,它是由哪段历史引发感叹的?
答:
密码四、意象内涵
诗歌的意象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答:
密码三、解释小序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这首诗。
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
《咏史》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4、意境:
意象:
5,修辞方法:
6.情感:
格调(风格):
7.作用: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
一、巧用修辞
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考试大纲>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
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第三部分:解法指导
赏析三会其一会密码
密码一诗词题目
1.“送”、“别”——()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问:联系你读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说说“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其二、会术语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3、语言特色: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3.拟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问:从内容上看这两首都是描写_______的诗?
密码二、作家风格
李白:
杜甫:
王维:
白居易
范仲淹:
苏轼:
陆游:
辛弃疾:
文天祥:
贺知章:
李贺:
王勃: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刘禹锡:
《秋雨夜眠》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问:读这首诗(也可结合你平时读过的白居易的诗歌),你感受到了白居易的诗歌有怎样的特点?
问:诗中孤云、燕子、杜鹃鸟三个意象是诗人自身___形象的写照。
密码五、题干提示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问: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
初三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第一部分:主要的诗歌类型
田园诗:
写景诗:
送别诗:
边塞诗:
行旅诗:
咏物诗:
怀古诗:
闺怨诗:
第二部分:题型分析
古诗词考查内容简析
古诗词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词曲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初步鉴赏诗词曲的能力。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古诗词曲相关格律知识;作品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创作风格;诗词曲的内容大意;诗词曲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作品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早梅》
万物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归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这首诗是咏梅诗,它写出了梅怎样的特点?
《金陵驿》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