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文化交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地理的距离,公元前后几个世纪,中国与非洲很长时段处于间接接触状态。尽管这样,两大文明之间交光互影仍在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双方均相互受益。中国受益方面,玻璃、炼糖、天文学、机械制造技术、医学、杂技艺术以及非洲动植物的引进等,均对中国本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亚历山大城的罗马玻璃技术可能对中国玻璃技术有重大影响。隋唐时期中国纳钙玻璃器显著增多,与铅玻璃器并存,是西域制造方法明显影响中国玻璃器制作的证明。宋代进口大量伊斯兰玻璃器皿,明显推动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埃及的炼糖技术在元代传入中国,中国人终于学会了精炼食糖的方法。

埃及天文学家依据浑天仪和方位圈的实测结果,制定了哈基木历表,修正当时通行的历表。哈基木历表于元代传入中国,对中国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历表帮助颇大。元以后中国天文仪器走向巨型化,也受到埃及和阿拉伯天文学的影响。

埃及发明创造的桔槔、曲柄和制锁工艺可能对古代中国机械技术的发展有所贡献。埃及的制刀技术所达到的水平引人注目。元顺帝时期,埃及等地生产的刀弓、锁子甲曾被作为进献的贡品。

阿拉伯医学十分发达。埃及犹太裔药学家阿塔尔1260年在开罗完成《官药手册和贵人

宝鉴》的编写,此书在穆斯林东方地区很流行;曾在北非行医采药的贝塔尔编纂的《医方汇编》,则是当时最完备的医方大全。元代编译《回回药方》便是以这两部医典和药典为主要依据。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就与拥有悠久杂技史的埃及有杂技交流。犂靬的杂技魔术在汉武帝朝廷上表演,给生性喜欢喜庆欢乐的中国人增添了生活情趣。

非洲地处热带,有些源于非洲的动植物在中国原生产史和习俗演变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或扮演不同凡响的角色。

非洲受益方面,包括输入了丝绸、瓷器、中国“四大发明”等。自从公元前三世纪从中国辗转万里运来丝绸,成为衣料极品,地中海世界的服饰文化便在中国丝绸的渗透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除丝绸外,中国另一项发明──瓷器通过海路向非洲涌来。瓷器和仿中国瓷器的埃及陶器构成了中古埃及饮食文化和陶瓷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中埃之间陶瓷文化的交流和切

磋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另外,埃及在中国发明的造纸术西传欧洲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普遍使用中国纸,刺激了埃及造纸业的发展。拥有了大量纸张,法蒂玛王朝的开罗国家图书馆藏书从劫后的零落也增

加到20万册。中国造纸术西传推动了世界文化的普及运动,影响深远。

除了雕版印刷、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在元代经过埃及、摩洛哥等地传到欧洲以外,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发明也传入埃及和非洲其他国家,当中包括炼金术和皮影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