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 视神经鞘直径(ONSD)、视网膜静脉压或动脉压、经颅多普勒 超声(TCD)、鼓膜移位、前囟测压(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等 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 腰椎穿刺、脑室内压力传感器、脑实质内压力传感器、硬膜下或 硬模外压力传感器等 脑室内探头连接外部压力传感器是最可靠的ICP监测方法。探头最理想的 放置部位为脑脊液流动无阻力的Monro孔。
Baidu Nhomakorabea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适应症 1、重型颅脑外伤(GCS<9分),入院时CT异常并显 示:血肿、挫伤、水肿或基底池闭塞。 2、存在多发伤并意识水平改变。 3、清除颅内占位后术后监测。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时间视病因及病情而定,临床症状 好转或稳定后即可终止颅内压监测,以预防伤口或 颅内感染。监测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多数在术后 3~5d内停止。
颅内压监测
外四科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施加的压力。成人颅骨骨缝 闭合后,颅内容积已相对固定。正常情况下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 、脑脊液和血液)总容积和颅腔容积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得颅内压 维护在正常水平。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隙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 壁与脑组织之间,并与脑室、脑池和椎管内蛛网膜下隙相连通,因此 临床上常以侧脑室内,小脑延髓池和腰段蛛网膜下隙所测得的脑脊液 静水压来表示颅内压。
停止颅内压监测的指针 1、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变浅。 2、颅内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观察48h颅内压稳定。 3、影像学检查无严重脑水肿或脑移位。 (《颅脑损失》,主编雷霆、陈坚、陈劲草:228)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需解决问题
颅内压监测耗材及设备采购; 颅内压监测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手术操作及后 期护理); 颅内压监测设备使用方法学习; 加强与农合及医保沟通,将相关收费纳入报销范 围,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杨勇,颅内压监测技术的进展,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6):284-286
硬膜下压力传感器 脑室内压力传感器
脑实质内压 力传感器
Codman颅内压监测套件(强生公司)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颅内压监测并发症的发生,与采用的方法、监测 持续时间以及无菌措施是否严格有直接关系。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脑组织损伤、测压 误差、颅内出血等。 最近研究显示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2%, 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10%。预防性的定期更 换引流管并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Monroe-kellie原理:颅腔的 体积虽都不能被压缩,但颅内 的三种内容物在一定范围内可 互相代偿。 1965年Langfitt在狗的颅内置 入球囊检测颅内压与颅内容积 增加的关系(V-P曲线)。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动物实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刘劲芳教授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释放液体V-P曲线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及时掌握颅内压的实时动态:颅内压≥2.0kPa(15mmHg)时,要观察 分析引起颅内压变化的原因,根据颅内压的发展趋势,确定治疗计划 。 观察各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颅内压的变化及反应,借以判断各类治疗 措施的切确效果,为治疗提供客观评价的依据。 监测颅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病情演变:及时发现颅内血肿进展、脑 水肿程度、脑积水等情况。 通过监测颅内压,保持充分的脑灌注压,防止脑缺血缺氧或避免颅内 压增高对脑功能的损害,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临床应用前景
伴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科本着抓好科室 内涵建设的态度,从我区神经外科病种特点入手,拟引进 颅内压监测项目,从而投高我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颅 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因伤 致残、致死发生率。
右侧颅腔 置入球囊,注 入盐水;左侧 颅腔置入探头 ,匀速释放球 囊内盐水,压 力下降曲线与 Langfitt的曲 线基本一致。
释放水量(ml)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在颅脑损失发生时,因为颅腔容积减小(如颅骨凹陷性骨 折)、颅腔内容物增加(如颅内血肿、脑水肿),导致颅 内压动态平衡被打破,颅内压升高。一般颅腔内容物容积 增加5%尚可获得代偿,超过8~10%时则出现明显的颅内 压增高。正常的颅内压不高于20-25 mmHg,而持续的颅 内压大于25mmHg则与增高的死亡率相关。研究表明,基 于颅内压监测进行及时的药物或手术干预能显著地降低患 者的死亡率。
颅内压监测
一.颅内压监测技术介绍
1. 2. 3. 4. 5. 颅内压监测技术理论依据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技术发展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及监测时限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二.项目技术支持 三.目前需解决问题 四.临床应用前景
项目技术支持
神经外科: 颅内血肿定向穿刺及侧脑室穿刺技术成熟且操作熟练,已具备放 置探头技术水平。 能独立开展开颅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脑叶切除内减压手术 ,对颅内出血、恶性脑水肿等病情可行后期治疗。 设备科: 1、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测探头,需单独采购监测探头(一次性 耗材)及颅内压监测器。 2、使用美敦力体外引流系统,需单独采购压力传感器(一次性 耗材)及监护仪监测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