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入手抓养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细节入手抓养成,从点滴琐事塑人格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阅历,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理表现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同时,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习惯差表现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说闲话开小差等。

而小学时期又是增长知识,接受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小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成时期,可塑性大。这使学校的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要使学生成才又成人,养成教育是关键。

一、分析学生现状,从细节着手抓养成

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切不可盲目行事或想一蹴而就,应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循序渐进,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如从教育学生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抓起,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自我教育、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自觉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

新学期开始后,他们都想重塑自我形象。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搞好入学教育,从思想教育、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成才教育、学习目标引导、学习方法介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学校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在学习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到自查自纠。结合包优辅差对学生提出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比如这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下个月要求学生再做什么等,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使他们做有标准,学有样子,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定期评出纪律、文明学生,同时,各班级建立小组考评机制,连续几周考评倒数的小组,提出警告,并指明存在什么问题,在这种监督考核之下,大多数同学都应该能够养成勤学、守纪的好习惯。

二、注重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而形成的,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以及同学们的监督作用。要充分发

扬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触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班级纪律制度》,每周或每月对照班级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班会课上有针对性地指出,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改正不足,逐步从细微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指导学生“自我反省”,逐步实现行为矫正

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因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学校、班级平时要要求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平时要求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班级同学中哪些行为是良好道德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与自己进行对比,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不道德行为的危害进行评述,让学生认识到其危害进而及时进行行为矫正,改正不足。比如,现在有部分学生喜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班主任就可以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好习惯,并通过一些身边鲜活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潜在危害,让学生自省,从而形成好的习惯。

四、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

教师作为学生的师长,是学生最接近的自然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气质、风度、品德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行为榜样往往比言语更具有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应对教师提出“规范教师言行,发挥榜样力量”的严格要求。

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学生的道德实践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追溯其原因,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老师自己不能够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能够先做到。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到校,而老师可以迟到、早退;我们要求学生不讲脏话,不说闲话,而老师却可三五成群,口无遮拦;我们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而老师却可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纸屑等。而基于这种背景下的说教,可以说是非常苍白无力的。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内心清楚,在很多时候,讲道德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或者说是代价的,既然老师都不愿多走几步把烟头扔到垃圾桶里,为什么我就一定要把食品袋紧紧地拽在手里而不一扔了之呢?可见,在学生的教育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的以身作则和行为示范作用是处于第一位的。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只要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

文明习惯,就能塑造其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健康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