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世界经济史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45
学分:2.5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研究时间上从农业革命到20世纪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从空间上包括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其主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经济增长,即人类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实绩提高的历史;第二,制度变迁,即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第三,社会进步,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两方面的历史。
要从共时性角度研究不同时代各民族的经济交往、冲突与融合以及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扩大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扩展学生理论视野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和逻辑演进,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从农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制度演进及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
理解人类历史是不断扩展其自身活动范围,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进程。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阐述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2.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范围和时空结构;
3.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演进逻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主要内容
经济学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经济史;经济史与作为实证科学的经济学;经济
史与作为历史科学的经济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所采用的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经济史研究的三个层面-编年经济史、分析经济史、历史方法的经济学;经济史是实证经济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方法包括经验实证方法和逻辑实证方法;
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短期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一开始就具有历史主义的方法论传统;经济学作为一门历史的科学基础理论具有相对性;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从历史与现实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历史与现实。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了解经济史学的研究规范。
(2)经济史同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有何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经济史研究的实证方法
1. 主要内容
经济史与实证经济学;证实方法和证伪方法;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史与经济学相互提供方法论;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的优势;证实的方法只能导致经济科学在量上的积累;证伪的方法才导致经济科学质的革命;经济史研究重在求证,也不可偏废推理;在经济史研究中有一种“反事实假设”方法;经济史可用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历史主义模型、创新模型、新古典和制度分析模型、起飞模型;目前经济史学还是以史学范式为主导;
建立或重建经济史学范式;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取决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了解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第三节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
1. 主要内容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范围;世界经济史的时间结构;世界经济史的空间结构,世界经济史的逻辑演进。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世界经济史的主题(三个层面)-经济增长、制度变迁、社会进步,世界经济史既不能各个国家和民族“自我中心论”也不能“西欧中心论”;世界经济史不能不包括全球化的历史;世界经济史的时间结构从农业革命开始,以1500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界限,之前为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为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又分为两个阶段16-19世纪和20世纪后;远古(两种经济形态)-中国-东方,希腊、罗马-西方;16世纪以前(三个区域中心和
三个核心经济形态)-中国-东方,希腊、罗马-西方,阿拉伯伊斯兰-西
亚,日本、印度、拜占庭、俄罗斯属于边缘经济形态;16世纪以后,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出现;20世纪以后,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史的逻辑演进。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和逻辑演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推荐合适的参考读物要求同学们阅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一)目的与要求
1.阐述东方国家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经济政治体制,即以
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专制制度和普遍哪里制;
2.理解由于不同的文明起源和历史,东方国家形成的特殊的国家形式和不同
的经济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革命
1. 主要内容
农业革命的发生;农业革命的发源地;财产制度的起源;氏族社会的解体。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农业革命的发生距今1.1万年,即公元前9000年;农业革命的意义;农业
革命的发源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排他性
产权、限制性产权;个人所有权的起源与发展;农业革命提供了财产制度产
生的生产力基础;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
会趋于解体。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农业革命与私有产权制度的产生有何联系?
第二节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1. 主要内容
东方奴隶制的基本特点;埃及和巴比伦的奴隶制经济;中国古代的奴隶制经
济;印度的种姓奴隶制经济。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东方普遍奴隶制-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明确的法律
制度;普遍奴隶制的形成原因;埃及中王国时期奴隶制极盛;巴比伦的汉谟
拉比法典;中国古代的奴隶、众;印度的种姓奴隶制经济-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摩奴法典。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说东方奴隶制类型是普遍奴隶制?
第三节东方国家的专制制度
1. 主要内容
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专制制度;古代波斯的中央集权主义制度;古代印度的村社-国家制度;古代中国的宗法-国家制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专制国家直接干预社会经济;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军队组织与军事扩张;古埃及-法老拥有无限权力、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绝对控制、经济体系始终是集体性的;古巴比伦-私有制逐渐扩大、父权制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古代波斯-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大修驿道及统一的铸币制度、民族混杂的不稳定的军事性国家;代印度的村社-国家制度,僧侣和武士共同组成专制制度的基础,特殊的家族公社和父权制大家庭;古代中国-家长制家庭,政权结构、家族组织、军事组织一体化,由家而国,由亲贵合一原则形成宗法制度。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第四节城市和工商业
1. 主要内容
城邦国家和城市;中国古代的城市;古代工商业的起源。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城市出现的标准-手艺人、分工,城防和围墙,足够规模和密度的人口,耐用的房子;最早的城市出现于东方;中国古代的城市-起源与治水有关,城市大量兴起从西周开始;古代工商业的起源-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中国的商朝。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如何起源?
第五节亚细亚生产方式
1. 主要内容
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亚细亚生产方式下土地所有制的前提和特点;亚细亚生产方式下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亚细亚所有制的演变发展及转变的原因;
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表现为虽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土地仍然为公共所
有,氏族贵族占有土地。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中国和印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不
同之处。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推荐合适的参考读物要求同学们阅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及提问启发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章古代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
(一)目的与要求
1.阐述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高度发达的工商业文明;
2.理解希腊和罗马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
3.理解希腊和罗马的兴盛与衰落,以及与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的传承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希腊城邦奴隶制
1. 主要内容
古代西方经济形态起源;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殖民运动和殖民经济;希腊
的城邦奴隶制经济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希腊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文明时代;罗马公元前700年,伊达拉里亚文明,
形成众多城邦;古代所有制的基础;古代所有制的土地私有制;公民权的定
义和公民群体的限定(公民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和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权力);
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筑城聚居→城邦(中心是一个全面设防的城市,周围
是农村公社);大殖民运动的原因(持续200多年);海外殖民的特点-扩大
推广了城邦制度,母邦子邦间的政治关系平等;大殖民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希腊的城邦奴隶制经济早期的奴隶来源于债务奴隶,后来主要靠战争俘虏、
海盗劫掠、绑架;雅典是奴隶贸易的主要中心;奴隶的法律地位;奴隶的作
用-早期在家庭中使用,后来广泛使用于各个劳动领域。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说明城邦奴隶制和普遍奴隶制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希腊的经济发展
1. 主要内容
农业及其经营方式;工商业与海外贸易;货币与银行业的产生;城邦经济的
矛盾与危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希腊的农业为主,市场农业(谷物、果实和蔬菜);希腊农业的直接经营与间接经营;工商业与海外贸易地位作用;手工业组织形式;城市商业其市场有三种形式-定期市集、非经常性的市集、流动市集;城邦间贸易和海外贸易基本是自由的,国家除个别商品外都不限制;雅典货币的地位;造币业对世界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后果;城邦危机的具体表现。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大殖民运动对希腊国家的经济有何影响?
第三节希腊化世界的经济
1. 主要内容
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工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希腊的衰落。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希腊化国家;希腊化世界各种制度的相互融合渗透性;进行土地开发,使当地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土地制度本土、个人所有,希腊化的东方,保持原有的土地制度基础;希腊化东方工业发达;交通状况改善促进贸易的发达;
贸易中心东移;东方繁荣,本土衰落;希腊衰落的原因。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希腊衰落的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节罗马共和国经济
1. 主要内容
早期罗马的社会结构;土地私有制的建立;小农经济的兴衰;大地产经营的兴起;奴隶制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从“主政时代”→平民集团;塞尔维乌斯改革;王政时代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共和国早期上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依然存在;
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成为罗马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罗马的土地制度变迁与对外征服战争;大地产经营兴起的原因与战争有直接关系;大地产经营的形式-维拉型、拉蒂芬丁型;从家内奴隶制到发达的奴隶制;奴隶的来源;奴隶的用处;罗马法中关于奴隶的规定;罗马中心的意大利手工业发展很快,行省处于萧条状态;罗马成为意大利和地中海贸易的中心,经常性贸易逆差;
财政管理-包税制度。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述古罗马大地产制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大地产制进行的改革。
第五节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
1. 主要内容
促进经济繁荣的因素;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城市的兴
起和繁荣。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促进经济繁荣的因素-罗马的持久统一和和平、帝国的区域分工和贸易扩
大、奴隶主贵族消费的扩大、罗马法的形成;罗马世界土地制度的差异;大
地产与中小地产;农业发展的特点;手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以中小作坊为主,
手工业行会也很发达;在商贸中,帝国的统一使各地交通畅通无阻,商业活
动活跃起来,罗马对外贸易处于逆差,形成了几个大的国际商业中心,不是
绝对自由的,需交纳几种税;随着贸易的发展,帝国各地的城市日益繁荣;
比较发达的城市处于重要商道的交叉点、河流沿岸、外省的重要商业中心;
罗马城市是希腊、意大利、外省城市的结合体。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促进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节罗马帝国的衰落
1. 主要内容
奴隶制经济的危机;隶农的产生和演变;自由农民和城市阶级的衰败;阶级
自由原则的破坏;普遍的奢侈和腐败没落。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世界危机”-实质是奴隶制经济的危机;奴隶制的合理性逐渐丧失;隶
农的来源-自由佃农构成主要来源,战俘、被释放的奴隶;隶农的法律地位
为介于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依附农民;小农无法与大庄园主
竞争,变成流氓无产者;中等阶级在财政庞大开支重压下衰败;阶级自由原
则的破坏-将自由农变成隶农、行会变成官方机构、对物价的管制、剥夺人
民自由迁徙的权利、社会等级的固定化;奴隶主生活的奢侈浪费。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结合罗马帝国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说明为什么对自由原则的违背是导致罗
马帝国衰落的因素之一。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推荐合适的参考读物要求同学们阅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及提问启发、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四章亚细亚封建经济
(一)目的与要求
1.主要阐述中国封建经济的演变和发展;
2.理解中国通过分封较早地建立了领主制经济,并很快过渡到封建地主制经济;
3.理解中国的地主阶级为主,小农经济为辅的封建经济结构;
4.理解中国封建国家在封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1. 主要内容
中国的分封制与领主经济;中国的井田制与农奴经济;中国领主制经济的衰落。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封制的建立;分封制的性质特征;井田制度;中国的农奴经济的特点-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即份地,农奴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奴要为领主提供无偿劳役,农奴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领主对农奴的生命财产不负有责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领主制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新的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被削弱,领主对农奴的控制逐步削弱,农奴成为身份自由的农民。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简述中国领主制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衰落。
第二节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经济
1. 主要内容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地主制经济的基本特征;
地主制经济的历史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农民与封建领主之间的契约关系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契约关系转变;国家将公田私有制来实施这一过程;井田制的废除;领主封地的私有化过程;战国时期形成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地主的私有土地的来源-国有土地分配,战功和赏赐,土地买卖;主导形式为地主即“业主”所有制;土地买卖;租佃经营;实物地租;地主制经济的历史作用-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有扩大再生产的机制,地主阶级对土地进行多方面的投入。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中的土地兼并与社会动荡有何关系?各个朝代有哪些针对性是措施?
第三节中国封建小农经济
1. 主要内容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对封建小农经济的评价。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战国时,个体小农经济生产组织形式完全形成;土地占有方式趋向集中,土地经营方式趋向分散;小农由三部分组成-自耕农、佃农、依附农;自耕农与佃农的数量此消彼长;自耕农的破产-重建-再破产的循环过程;封建小农经济-决定中国封建生活经济的兴衰,也决定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何在、它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四节中国封建工商业与城市
1. 主要内容
古代抑商政策的成因;封建工商业与市场的发展;封建城市的起源和类型;
封建城市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封建行会。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古代抑商政策的成因-保证农业基础、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地方割据、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随着政府管制的逐渐废除,工商业发展起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市场也逐渐出现和发展起来;但始终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战国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封建城市的三种类型-郡县城市、工商业城市、交通城镇;封建城市制度演变的几个关键时期-西周、魏晋南北朝、唐代、元明清;中国封建城市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封建行会的特点。
(四)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机制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对工商业的政策有哪些特征?
第五节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
1. 主要内容
金属铸币制度的演变;纸币制度及其瓦解;白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周代-贝币-战国时:周景王铸大钱、铜钱,楚国铸黄金;秦代:黄金和铜钱;西汉:五铢钱,汉武帝创白金、皮币;东汉:布帛(这时,黄金丧失货币作用);唐代:开元通宝(运行了1300年);纸币源于唐代飞钱,成于北宋交子;元代发行纸币最多,流行最广;明代钱钞并行制度;唐末至五代,白银进入流通;两宋时,白银的货币性增强;明代中期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史。
第六节中国的封建国家经济
1. 主要内容
封建国家的经济职能;国家重农传统的形成;国有土地和官营工商业;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和调节;封建赋税制度的演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封建国家的经济职能-保护财产制度和调整土地关系,建设水利设施和管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社会救济,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救济;西汉前期形成系统重农思想;汉代重农制度;国有土地-屯田、均田;官营工商业-盐铁官营;政府对市场管理的内容;对市场宏观调节的主要内容-市场供求和市场物价;封建赋税制度的演变-春秋末之前按1∕10征收,春秋末-战国赋税繁多,汉代田租、人口税、更赋,北魏-隋唐租庸调制,唐中叶两税法,明中期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封建国家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体现?
第七节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与停滞
1. 主要内容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机制;中国封建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封建经济的停滞趋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机制-自主经济、竞争机制、社会管理;中国封建经济的周期波动原因;波动的周期(五个大的阶段)-秦汉到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到元末、明清。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锁定机制是什么?
第八节其他亚细亚封建经济
1. 主要内容
日本的封建领主制经济;日本的封建工商业与城市;印度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日本封建领主制经济长期延续;日本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封建手工业;日本的封建商业;日本的封建城市(四类);印度封建制度;印度封建领主制的特点;印度的村社。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日本、印度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各有什么特点?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推荐合适的参考读物要求同学们阅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及提问启发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五章西欧封建经济
(一)目的与要求
1.阐述西欧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2.理解以封建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形态的演变;
3.理解工商业和阐述的复兴与发展;
4.了解宗教经济的特征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欧的封建化
1. 主要内容
日耳曼所有制;封建经济的起源;法兰克的封建化;英格兰的封建化;德意
志的封建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日耳曼人;日耳曼制度;西欧封建经济的两个源头;从罗马奴隶制→西欧封
建制;法兰克的建国与分裂;法兰克的土地关系变革;法兰克的封建豁免权;
英格兰的封建庄园;诺曼底征服英格兰;德意志的封建化过程比英、法都要
慢;德意志封建制度的特点。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评价日耳曼制度与罗马制度的融合。
第二节封建土地关系
1. 主要内容
封土制的起源;封建等级所有制;封土制的衰落。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封土制起源于封臣制;封土的领有是世袭的;封土是维系封建关系的基础;
封建等级所有制的特点;封土制的衰落-考虑替代封土制的办法是货币封土
制,封土制受到土地买卖关系的破坏。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简述封土制的起源和衰落
第三节庄园经济制度
1. 主要内容
庄园制度的形成;庄园的土地和经营;庄园制度的衰落。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庄园的含义、起源;庄园的特点-庄园立足于自然村落、庄园的大小没有统
一规定、庄园的中心一般有一座教堂、庄园是封建地产的一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单位、庄园领主是统治者兼业主;庄园的土地-领主的自营地、农民份地、其他土地;委托代理人对庄园进行管理和经营;庄园上的劳动力-农奴、贱农、半自由劳动力、自由农民;庄园上的劳动-农奴劳动,周工,献工;庄园制度的衰落表现;庄园制度的衰落原因。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庄园是如何经营管理的?
第四节封建农业的兴衰
1. 主要内容
拓殖运动;农业技术进步;农奴解放运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拓殖运动过程;拓殖运动参与者;拓殖运动意义-新土地的开拓、封建制度瓦解和走向衰落的起点、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农业技术进步-重犁的使用、马代替牛犁田、三圃制代替二圃制;农奴解放运动起因――拓殖运动、商品经济、政治上的考虑;农奴解放运动作用-人身自由、庄园经济的解体。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拓殖运动的影响?
第五节工商业与行会制度
1. 主要内容
工业与工业组织;商业和没有的复兴;行会制度的起源与演变;货币和金融的发展;商法的兴起。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工业发展的三个时期-中世纪初期、8世纪起、13世纪起;工业组织-师傅、帮工、学徒;商业发展历程-中世纪早期自给自足,10世纪以后商业活动增多12和13世纪各地市集大大增加起来;两大贸易区-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香槟市集;商业组织-由合伙经营→商业公司;行会出现于11-12世纪;行会的功能;行会3-14世纪,封闭倾向;14世纪成为剥削和垄断团体,行会的成员及家族成为贵族阶层,与下层劳动者的鸿沟也越来越深;13世纪在西方货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银币和金币的铸造;意大利是罗马法复兴的发源地,也是商法的发源地。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简述西欧封建经济中工业组织的变迁以及行会的起源和发展对工商业的影响。
第六节城市的复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