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的鉴别与收藏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蜜蜡新老真假探讨
为了进一步提高蜜蜡收藏、鉴赏水平,本人利用业余时间,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努力,通过各论坛及实物,从历史、人文、社会以及科技等方面,全面学习了《蜜蜡的起源与鉴赏》、《蜜蜡断代标准》、《真假蜜蜡辨析》、《蜜蜡仿制及做旧技术前沿研究》等热点问题。为加深理解,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网络和个人收藏,查资料、下图片、做实验,积极用掌握的第一手实物进行解剖,取得一定的成果,结现合本人收集、拍摄的照片及资料汇报如下:
收获一:关于“琥珀与蜜蜡的传统说法的质疑”。
“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历史经验存有误区。这一传统的说法本人过去未曾怀疑过,但根据结合观察个人收藏中存在的多个“金绞蜜”,以及网上查到的老蜜蜡“残骇”,很难想象两者形成的历史时期会不同。根据学习,深深体会到“蜜蜡和琥珀的年份只是地域的不同而非年份有所不同。。。。由不同种类的针叶植物的松脂形成的。”这一说法的科学性。
依据之一:一些半蜜半蜡的实物照片。
依据之二:1800年前埃及蜜蜡的“残骇”。这些蜜蜡并未因为时间久远
而变为琥珀
。
收获二:关于蜜蜡开片的形成。
本人分析,密蜡的开片过程中“有机物的氧化是绝对的,有机物质因氧化而出现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形态变化特征。。。”,应是形成开片
的原因。“通常开片是由外向里的。”。
本人以为,除了以上开片形成的原因,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即:由于热胀冷缩的影响,蜜蜡表面琥珀酸在氧化挥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微小气泡胀裂而形成开片?对此,有的观点提出的“盘出所谓宝光并不稀奇很普通,但凡老的一定有风化纹也就是冰裂纹(苍蝇翅)!没有就是新的无可争议的!”一说,因本人实在无法短时间内盘出开片而难以证实。
依据之一:几颗实验解剖蜜蜡内外部形态差别,充分证明了“通常开片是由外向里”
一说。
依据之二:一些氧化形成开片的蜜蜡,根据观察这些珠子孔道及外部均有开片,年代似
已久远。而且,象这类蜜蜡,其硬度实在太低了,在下已经可以用指甲直接剥开表皮了,失去了装饰效用。
依据之三:一些未形成开片的蜜蜡与开片明显的老蜜蜡气味比对后发现,开片的比不开片的香气更为浓郁!(本人收藏的
均有香味)
收获三:关于蜜蜡的“宝气”。
过去玩的珠子从未体会到“宝气”一说,但经老师们提点,观察后发现盘玩过的珠子确实与未盘玩的不同。体现在色泽更为亮丽、手感更为温润!表面垃圾也更少!
更大的发现是,在检视收藏品中,有一颗小珠子能够随着视角的不同
泛出不同的宝光,类似猫眼宝石的效果(本人现在唯一天天带着的就是这颗了),实是惊叹!
依据之一:盘过和未盘过的手串的外观比对。
就本人看来,因蜜蜡硬度低,盘时不用太大劲为好,盘过后的效果无非是把一些表面的脏物盘掉,或说是把皮壳盘薄盘没了,而已~~~
依据之二:一颗神奇
蜜蜡的宝光!
注意,照片上的高光处并非灯光照射的反光喔~~
收获之四:蜜蜡包浆厚薄、颜色、孔形与制作年代的关系。
关于包浆,根据观察及解剖证实,一般珠子制成年代越老越厚实。但同时也感到,蜜蜡珠子由于形成的松脂不同,很可能导致硬度不同、比重不同、琥珀酸含量不同,最终导致同样程度的包浆可能年代制作存在差异。
关于颜色,总体来说是越淡越新、越深越老,但本人根据手上的实物
感到这一判断也有例外。
关于孔道,总体看并不能仅凭孔形来判断年代,许多珠子由于串得较紧的原因,磨损不大,但年代却已很老了;同样一些磨损严重的珠子,却不一定是老珠子。对孔道内部冰裂纹的观察应该是判断年代的好方法。从观察中发现,孔道变形较小的一侧均比磨损大的一侧冰裂纹更为明显。
依据之一:不同颜色老蜜颜色对比,明显深的年代老些。
色
依据之二:一些珠子不同的包浆厚度比对。
依据之三:图上这颗颜色虽然深,但风化纹不明显。
依据之四:将几颗开片差不多的蜜蜡做盐水试验,测得比重均不一致。收获之五:制订老蜜蜡判断标准迫在眉睫。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新,旧,老,古"是相对而模糊的时间形容词。因物、因人而异,很难统一认识。除非用数字表述年代----国外的惯例。”的正确性!
本人体会到,蜜蜡的收藏并不越老越好,从实物及照片看,太老的蜜蜡已无实用价值,只能放在博物院的玻璃柜里供人瞻仰了了!究竞老到什么程度的蜜蜡值得收藏?本人体会是:要满足一定的皮壳要求、达到盘玩必须的硬度、漂亮或有特点的外观,或是具有文化价值的雕件。
同时也体会到,目前收藏爱好者们之所以对蜜蜡既爱之、又怕之、近而远之,不敢涉足,关键在于对是否老、有多老难以掌握,也即缺乏一个行内的判断标准或是统一的表达方式。老密蜡还必须要对“老”字量化,至少也要等级化。若无法用具体的年代表达的话,是否可以采用现代的、近代的、古代的等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划分,并作为定价的参考,以吸引更多的收藏者“收得明明白白、买得踏踏实实”。
篇二“话说蜜蜡”
蜜蜡起源
蜜蜡多为黄褐色,质地脂润、颜色如蜜,故名蜜蜡;其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蜜腊与琥珀同为一宗,但蜜腊所演化的时间要大大久远与琥珀,故有“千年琥珀万年蜜
腊”之说。
古时候的达官贵人们说蜜腊为异宝,命能工巧匠制成首饰与吉祥物,随身佩带把玩,珍而藏之。
地质学研究表明,蜜蜡乃地质时代“始新世”时期松树、枫树及其他针叶树之脂汁深埋地下石化而成,距今已数千万年至一亿数千万年。在漫长岁月中,蜜蜡的形成历经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及冰川河流冲击;并受到周围水土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阳光、地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特性,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和万千的变化。
蜜蜡属有机宝石一类,因蜜腊之中的琥珀酸(一种缓解疲劳的有机成分)含量较其他的琥珀多,故而一般为不透明。蜜蜡之神奇,使它几乎无一雷同,仿佛任何一件蜜蜡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它的美丽、神奇,每每给予人们一番惊喜和感叹。
由于蜜蜡品质卓而不凡,它不需要如对待钻石般的精雕细琢,只是简单成形,立时溢彩流光、耀眼生辉;即使在很弱的光线下,亦能显现出众的倩影,触动世人的目光与心灵。
目前蜜蜡资源日趋稀罕,特别是名种蜜蜡矿藏已近乎枯竭,所留成品也大多成为藏家的囊中之物而不再面市。
蜜蜡的保养
蜜蜡害怕高温,不要长时间置于太阳下或是暖炉边,过于干燥易产生裂纹;同时应尽量避免强烈波动的温差。蜜腊的硬度极低,只有2.5~3左右,仅比人类的指甲略硬一点而已。故应避免与其他高硬度宝石放在一起,以免被其他高硬度宝石划伤。蜜蜡与硬物的磨擦会使表面出现毛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