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军抗战纪实 188师563团老兵伍福春中尉回忆
桂军抗战纪实 敦炳祺少将日记记录桂林保卫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军抗战纪实敦炳祺少将日记记录桂林保卫战
导语:1O月30日(1994年) 天气晴1、黄昏时分,河东屏风山以北附近及北门火车站以北地区均有人行动,判断敌已接近我阵地。
2、城西和城南尚未有动
1O月30日(1994年) 天气晴
1、黄昏时分,河东屏风山以北附近及北门火车站以北地区均有人行动,判断敌已接近我阵地。
2、城西和城南尚未有动静。
3、当晚电话通报170师,并报军部,城防司令部。
4、电话各团加强监视侦察,井派人隐蔽登高了望。
lO月31日晴
1、清晨,河东岸间有零星枪声。
据391团报告,屏风山、猫儿山一带,附近有敌人向我山头坐盲目试探性射击,我阵地守军因。
2、入夜,170师巢威副师长电话,将军桥以南,李家庄附近,西门外及猴子坳及以西地区均发现敌人。
3、截至今日,城之东南西北面,均发现敌人,判断敌人正在作包围攻击准备,可想象未来强烈的战斗将来临,命令各团无论白天夜晚均要作战斗准备。
11月1日阴晴
1、391团方面:敌方数股300余人向我屏风山,猫儿山等各个独立据点进行攻击,均被我军以火力拒止于障碍物前。
2、城防司令部北门山炮兵连对进犯屏风山地区之敌作威胁射击,助我军心。
战至中午,敌遗尸10具而退,我军未受损失。
3、入夜,天微雨。
敌人增援,继续向我屏风山一带阵地猛烈攻击。
至次日拂晓,敌遗尸百余具而返。
生活常识分享。
一名志愿军归国战俘的漫漫回乡路

一名志愿军归国战俘的漫漫回乡路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0年第20期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在60年前的朝鲜战争中,不幸被“联合罔军”俘虏,被关押在韩国的巨济岛战俘营。
尽管巨济岛战俘营的经历是一段不堪回阿的历史,但他和他那些从战俘营幸存下来回到祖国的战友,同样是“最可爱的人”。
第五次战役;黑色的记忆武春生是湖南攸县人,世代都是种Ⅲ人。
1946年3月,武春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同年5月,他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起义,他被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5师104团,后加人中国共产党。
1949年冬,武春生参加解放四川的战斗中后,在四川江津县(注;今属重庆市江津区)参加土改、剿匪运动。
1950年10月他再次参军,编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0师开赴朝鲜,1951年3爿任侦察营副营长。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动第五次战役,在200公里宽的战场同时发动进攻。
但这一战,志愿军损失惨重,负伤、阵亡、被俘虏和情况不叫的有数万人,仅武春生所在的180师,就有5000多人被俘。
武春生就是其中之一。
在巨济岛集中营的日子武春生和他的战友们先是被投进一个临时俘虏营,不久,被押往南朝鲜的(注;即韩国)巨济岛集中营被俘的2万多名志愿者战俘和6万名朝鲜人民军战俘全部被关在这里,这是一鹰戒备森严的正规集中营,由三层铁丝网围着,四个角落有高达20米的岗楼,架设着探照灯,机关枪口正对着帐篷。
8月的一天,几个美蒋特务进入帐篷对战俘们讲台湾如何如何好,希望武春生他们到台湾去。
可武春生不听他们那一套,最终,这帮家伙只好悻悖离去。
不久,战俘们自发组织了“回国同心会”,大伙商定,要顶住任何威逼利诱,坚决不去台湾!刚进战俘营的时候,武春生化名高仁,用在四川工作时学会的方言,说自己是四川人,普通士兵,没有暴露军官省份。
但是不久,吴春生的军官身份还是暴露了。
特务想从武春生这个志愿军军官身上打开缺u,培养“典型”和“样板”。
桂军抗战纪实 淞沪抗战中桂军部队组织反击作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军抗战纪实淞沪抗战中桂军部队组织反击作战
导语:蕴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日军为实施中央突破计划,首先选择在南翔以东之陈家行、吴淞以西之唐家宅两地之间,突破蕴藻浜防线,进入蕴藻
蕴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
日军为实施中央突破计划,首先选择在南翔以东之陈家行、吴淞以西之唐家宅两地之间,突破蕴藻浜防线,进入蕴藻浜与走马塘之间的地带。
蕴藻浜以南地区,原是由朱绍良统率的中央作战军担任守卫的,在刘家行、顾家镇等地相继陷敌后,陈诚的左翼作战军之一部分已退守蕴藻浜以南。
中央和左翼两军在这里的部队共同进行了阻击南下日军的作战。
10月初,中国军队在蕴藻浜南岸集结部队,准备阻击渡河南下的敌军。
部署于第一线的部队有6个师。
从东向西,首先是由王敬久兼师长的87师,位于庙行镇以北、蕴藻浜南唐家宅一带。
其次是由钟松为师长的61师,位于沈家湾宅东西一线。
再是以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在唐桥站以西、蕴藻浜南岸由黑大黄宅至陈家行之线占领阵地。
其左翼与以万耀煌为师长的第13师连接,右翼与以彭松龄为师长的第16师相接。
16师的主力位于唐桥站西南、西塘桥附近。
以黄杰为军长的第8军则在走马塘以北,第8、第16师的后方。
由阮肇昌兼师长的第57师,以一部驻守陆家桥附近,主力部署于谈家头、唐家桥、孟家宅一带。
日军强渡蕴藻浜之战的序战,是10月初进攻陈家行和唐桥站的战斗。
10月2日,日第9师团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由坦克部队为先导,由北南犯,进攻第9集团军在蕴藻浜沿岸的陈家行至塘桥站之间的既设阵地。
这时,黄杰率领的,由税警总团和第61师组成的第8军从南
生活常识分享。
周保中的故事

1924南陆军讲武学校的毕业照1927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八师第五十二团上校团长的周保中(左)于武汉1928妻子金阿喜(左一)、五弟奚李兆(右二)在上海时的合1928保中在写给好友赵荣光的信中,谈到自己在大革命时期以及大革命失败后坚定不移的革命信者共产共义大学学习时的同窗好友唐有章(右)在北京三座桥合影。
为唐有章于的回忆周保中的纪念文唐有章在报刊发表的回忆周保中的文章。
1939王一知结为终生伴侣。
为周保中在苏联伯力参加吉东、联席会议期间,于周保中、王一知与女儿周伟力。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降跳伞训练。
图为年秋降伞训练后,佩戴降伞纪念章摄于伯周保中摄于周保中摄于周保中、王一知与女儿周伟力。
周保中、王一知摄于伯力。
北野营。
第一排:巴达林、张寿?、王一知、周保中、金日成、什林斯基。
张光迪、冯仲云、王效明、王明周保中、王一知摄于伯力。
周保中(左四)、张寿篯(右三)与苏联远东军军官的合影。
周保中起草的政治、组织、行动备忘录(组织、行动备忘录在背面)抗联人民反攻东北的行周保中抗日游击日记。
周保中荣获的斯大林勋章、东北纪念。
周保中,化名黄绍元。
率部进驻长春,任驻长春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中共东北党委员周保中亲手绘制的《“八·一五”东北光复时期前东北抗日联军人员分布概况》。
王一知,进驻长春后担任接管伪满中央放送局苏军代表。
1945永吉县岔路河召开的吉林省人民代表会议当选为吉林省政府主席。
周保中在会议期间的照1946令员周保中摄于磐石县吉辽军区司令部。
1946石。
1946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的周保中在长春卫戍司令部门前按受长春各界代表献1946席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期间,央东北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彭真、1946司令员周保中摄于延吉市吉林军区司令部。
1946延吉。
滇军抗战纪实 滇军老兵回忆60军抗战细节和经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滇军抗战纪实滇军老兵回忆60军抗战细节和经
历
导语:赵锦雯又名锦文号雨金 1894-1965年云南昆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
1920年任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教官兼驻粤滇军连长。
1921
赵锦雯
又名锦文号雨金
1894-1965年
云南昆明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
1920年任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教官兼驻粤滇军连长。
1921年任粤军第1师军官教育班教官,不久调任粤军第1师4团2连连长。
1924年任黄埔军校中校工兵教官。
1925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1师2团参谋长。
1926年5月任黄埔军校管理处上校处长,不久转任第1军20师59团团长,参加北伐。
1935年8月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少将高参。
1937年8月任第60军参谋长。
1938年6月任第30军团参谋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任第1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47年退役。
1949年任云南绥靖公署中将参议,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
后任解放军云南省军区参议、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历史记忆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对滇军出省抗日的报道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云南地方部队仅以28天迅速整编为4万余人,按照国民政府发表生活常识分享。
桂军抗战纪实 昆仑关外围战斗的钦州泗峡坳战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军抗战纪实昆仑关外围战斗的钦州泗峡坳战役导语:随着武汉、广州的相继沦陷,1939年11月5日,日寇在北部湾的企沙、龙门登陆。
驻守钦州、防城沿海一线的国民党46军19师败退至灵山境内的旧州随着武汉、广州的相继沦陷,1939年11月5日,日寇在北部湾的企沙、龙门登陆。
驻守钦州、防城沿海一线的国民党46军19师败退至灵山境内的旧州、陆屋、太平一带。
因而日寇很快控制了邕钦公路现,于11月24日攻占了南宁,进而又于12月4日占据了邕宾公路线的昆仑关和邕武公路线的高峰隘,不但威胁了柳州、桂林,也威胁了西南各省。
日寇占领南宁,其企图是截断我国西南通往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威胁越滇铁路,威慑云、贵、川,给重庆以致命的打击。
当时国民党政府已从南京迁往重庆。
为了夺回这南国通途,确保西南安全,蒋介石不惜血本,调遣其嫡系部队杜聿明的第五军入桂作战,与日寇争夺昆仑关。
作为西南行营主任的白崇禧,为了确保广西的安全,亲赴宾阳指挥作战。
1939年11月17日,昆仑关战役的战幕正式揭开。
为了阻止日军从龙门港对昆仑关的增援,桂系的46军175、新19两个师奉命驻守南路邕钦线东侧,即灵山陆屋、旧州、太平一带,破坏日寇交通。
1940年1月中旬,杜聿明的第五军夺回了昆仑关,攻下八塘、七塘,直逼南宁,与日寇在关下的战斗处于胶着状态。
日寇南支派遣军被迫增派一个师团和一个骑兵联队为增援部队,以一个旅团直接增援昆仑关,另一个旅团配属一个骑兵联队作迂回部队,扫荡邕钦两侧。
在此期间日寇的增援部队加紧登陆,其迂回部队登陆后,即对我邕钦线灵山一侧进行扫荡。
1月15日有日军近卫师团樱田武旅团第二联队及第生活常识分享。
广西邻水县抗日阵亡将士名录(1944-1945年)..

广西邻水县抗日阵亡将士名录(1944-1945年)..日志原文:/56093798.html邻水县抗日阵亡将士名录(1944-1945年)徐有才一等兵5战区4挺进队1944年1月湖北吴汉章二等兵新22师64团1944年3月高鲁阳陈绍堂少将师附204师司令部1944年5月河南游士榜上等兵162师484团1944年5月湖南余智山上等兵130师388团1944年5月云南游大富上等兵198师592团1944年5月云南黄九龄上士198师592团1944年5月云南张益清上等兵198师592团1944年5月云南陈东山上等兵50师150团1944年5月缅甸密支那李清六上等兵50师150团1944年5月缅甸密支那刘云章上等兵14师42团1944年5月缅甸密支那廖帝初上士104师312团1944年5月河南林大河准尉副排长109师327团1944年6月河南陈致元少尉排长26师76团1944年6月广西文方元一等兵99师296团1944年6月湖南谭觉非上等兵26师78团1944年6月浙江刘昌友中士26师78团l944年6月浙江胡茂林上等兵26师78团1944年6月浙江甘玉成二等兵34师102团1944年6月湖南叶荣中士150师448团1944年6月湖南刘长海一等兵34师102团1944年6月湖南游志远上等兵145师435团1944年6月浙江王德良下士34师102团1944年6月浙江甘和安下士145师435团l944年6月浙江廖国清二等兵新30师88团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张楷下士新13师39团1944年6月湖北周益清一等兵99师296团1944年6月湖南甘国和一等兵99师296团1944年6月湖南谢进堂上士99师296团1944年6月湖南冯海云二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6月湖南倪甫延中士133师399团1944年6月湖南韩长生上等兵145师435团1944年6月浙江文吉安上等兵新15师44团1944年6月江西陈天然一等兵新21师62团1944年6月浙江谭均来一等兵4预备师11团1944年6月湖北游宗奎一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6月湖南郑松柏一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6月湖南周玉堂一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6月湖南余贵才上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6月湖南刘少依中士14师42团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甘定国上等兵14师42团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吴方陶上等兵14师41团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越树清下士新28师82团1944年6月阴发山唐万才中士新28师82团1944年6月阴发山吕隆安上等兵50师150团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陈海如上等兵94军炮兵团1944年6月湖北李金普中士9师27团1944年6月云南龙陵傅建成二等兵14师搜索连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杨作辉一等兵14师搜索连1944年6月缅甸密支那邱贵二等兵新22师64团1944年6月缅甸张明祥上士145师防毒连1944年6月浙江廖国清中士58师173团1944年6月湖南甘志忠下士新11师33团1944年7月湖南彭炳廷上等兵76师228团1944年7月云南王金山上等兵76师228团1944年7月云南孙泽云一等兵76师228团1944年7月云南游开益中士9师25团1944年7月云南周永清下士9师25团1944年7月云南谢士茂一等兵134师401团1944年7月云南廖道银二等兵134师401团1944年7月湖南卢祥茂上等兵134师401团1944年7月湖南郑凯下士103师307团1944年7月云南谭海云上士82师246团1944年7月云南李鑫懿二等兵新30师89团1944年7月缅甸范奎中士新15师45团1944年7月湖南余万华上等兵54师特务连1944年7月湖南袁炳云中士14师41团1944年7月缅甸密支那周银松二等兵14师41团1944年7月缅甸密支那刘华和下士50师150团1944年7月缅甸密支那范长合一等兵50师150团1944年7月缅甸密支那袁身崇一等兵87师261团1944年8月云南姜明祥上等兵87师260团1944年8月云南张金山下士95师287团1944年8月湖南钟福田上等兵95师283团1944年8月湖南冯长江上等兵162师486团1944年8月湖南甘玉廷上等兵198师592团1944年8月云南张志万一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8月湖南胡克良中士198师592团1944年9月云南王汉廷中士新21师61团1944年9月浙江陈厚安下士新21师61团1944年9月浙江谢锡昌下士130师338团1944年9月云南向平上等兵6师18团1944年9月湖北周正国上等兵198师592团1944年9月云南潘成义上等兵198师592团1944年9月云南刘中华上等兵198师594团1944年9月云南刘丹才中士198师594团1944年9月云南鲁海清上等兵新33师97团1944年10月云南熊昌福一等兵133师399团1944年10月广西黄德双上等兵133师398团1944年11月贵州杜青云上等兵133师398团1944年11月贵州艾月廷上等兵41师121团1944年11月广西胡志山上等兵。
桂军纪实 138师太湖县阻击战歼灭6000鬼子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军纪实 138师太湖县阻击战歼灭6000鬼子兵导语:1938年6月21日,日军大本营在国内编成了第十一军司令部,以冈村宁次中将为军司令官。
7月15日,冈村宁次在南京开始指挥,19日,命令所属第六1938年6月21日,日军大本营在国内编成了第十一军司令部,以冈村宁次中将为军司令官。
7月15日,冈村宁次在南京开始指挥,19日,命令所属第六师团由潜山西进,进攻太湖、宿松、黄梅,以策应海军沿江部队及江南陆上部队进攻九江。
24日,日军开始进攻太湖,先头部队为今村胜次少将指挥的第十一旅团及配属的野炮兵第六联队和独立山炮兵第六联队。
当时,为了阻止日军从江北进攻汉口,根据第五战区代理司令长官白崇禧将军的意见,桂军名将李品仙将军的第四兵团所属刘汝明的六十八军,守备宿松、黄梅及九江对岸的小池口地区;王瓒绪的第二十九集团军、徐源泉的第二十六集团军、桂军总司令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均部署在大别山南麓,依托大别山,坚守潜山、太湖、宿松、黄梅公路,准备侧击敌人。
7月24日,第六师团坂井支队(7月底新旅团长今村胜次少将就任,改称今村支队)从潜山以西的河头铺、陶西屋附近开始行动,在击败驻潜山黄铺、桃花铺的第二十六集团军徐源泉部后,继续向太湖进击。
1938年7月25日,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步兵第十一旅团为基干,7月底,新旅团长今村胜次少将就任,改称今村支队)兵分两路,一路从怀宁石牌经太湖新仓进攻太湖县城。
在新仓牌楼,正值倾盆大雨,泥泞路滑,日军抓住当地青年王义安,令其办柴草、充当向导,因语言不通,王义安遭到毒打,此时日兵失足跌入水窟,王义安乘机逃跑,日军怒不可遏,大开杀戒,在牌楼一个村庄里杀死13人。
另一路日军从潜山经太湖小池、刘羊向太湖进攻。
在岔路口(今晋熙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

唐仁均中国人 1
不打中国人
以建明偷袭龙 2
虎关
3 刘丰庭我差点
要了李宗仁的 命
4 张裕华战斗在
驼峰运输线
5 许良能 15岁
的战地女政工 队员
胡力有独山战 1
役中挨了两枪
蒋昌淮险些被 2
鬼子毒死在昆 仑关
3 何文才当兵就
要服从命令
4 武彪我们打败
了日军王牌师 团
5 周松桥徒手生
擒俩鬼子
唐兴成密支那的往事
读书笔记
不管什么政党,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大义流血牺牲的老兵都应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 所有为国家、为民族流血、流汗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辛亏有刘玉这样的关爱抗战老兵人士,使历史得以真实呈现出来!读者感谢你!。 本书向世人讲述了抗战老兵们在民族危难之际的惨烈抗争,以及他们战后历经的人生磨难和现实生存状态。 每每翻开此类题材的文章之前,都有心理准备,会伤感,会不平,会遗憾。 一部令后辈难以想像、痛心疾首的个人化历史记录!对不在场的人而言,战场是血腥残酷的,但对于这些抗 日正面战场上的老兵们,为救民族于危亡,他们并不怕死,然而,那个接踵而来的无数次运动,却给他们带来了 比战场更可怕的心灵创伤,人之尊严丧失殆尽!感谢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让这些希望被理解、被尊重的老兵们, 在告别苦难的人世前,得到些许的安慰。 写的一般!但这个事情做的太好了!没有他这这样的作者,我们就永远白白失去了他们!从这个角度讲,任 何其他缺憾都不重要!。 记住这些普通的一兵,但他们却又是伟大的,政府欠他们的,但是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杨遇春 特稿:桂振远福建“剿共”之奇遇:接纳红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杨遇

杨遇春特稿:桂振远福建“剿共”之奇遇:接纳红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杨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接纳中央红军的著名叛将杨遇春杨遇春,别号柳青,江西省瑞金县武阳乡人。
幼承庭训,稍长入雩水旧制中学,卒业后考入江西省立农专,肄业一年,投入陆军第四军随营学校。
曾参加过南昌八一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系中央红军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在红军时期,杨遇春历任中央苏区红十二军独立七师第一团团长、红三十四师一O一团团长、红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建泰黎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团团长、模范少年先锋师师长。
1933年,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央苏区掀起了“消灭地主”的运动,凡有田40亩甚至不满10亩者都在被消灭之列。
杨遇春的父母叔伯均被逮捕清算,家产也全被没收。
5月,红三十五师在福建邵武地区蒋学街活动。
19日夜在泰宁将石圩(现归邵武管辖),杨遇春愤而将模范少年先锋师政委高传遴枪杀,投奔国民党一六八旅桂振远部。
1933年6月22日《中央日报》第三张第一版发表一篇福州通讯,标题是《赤匪先锋师师长杨遇春投诚国军》。
详细记载:驻防闽北赣东交界建宁黎川两县间之伪红军少年先锋师师长杨遇春,因感觉险恶狡诈,幡然悔悟,特杀死该师政治委员,向驻防泰宁我军第五十六师桂振远旅长投诚,经桂旅长送至建瓯师部,由刘和鼎师长亲加讯问,杨历述闽赣边境匪情极为详尽,刘师长察其尚系诚意,且少年有为,逾格矜全,委为师部参议,仍发往泰宁,赞助桂旅长剿匪,以观后效。
高传遴(?—1933),江西省遂川县人。
中共党员。
1927年冬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在红四军做政治工作,任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
1931年11月,调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
杨遇春1932年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斗争。
1933年春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任闽赣军区第二分区独立团政治委员、模范少年先锋师政治委员。
苏联记者目睹桂系集团最后覆灭(下)

苏联记者目睹桂系集团最后覆灭(下)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8期雷炎与被俘的国民党军少尉详谈11月21日,123师在距桂林不到50千米的灵川县海路江(音)渡口遇到激烈抵抗,敌人是桂系新拼凑的87、88师,他们试图用后卫战斗迟滞解放军,以便大部分向广东雷州半岛和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逃窜。
双方动用了迫击炮和山炮,可以听到机枪撕裂空气的射击声。
枪炮声刺激了西蒙诺夫的采访欲望,他跟着小分队向一座长满灌木的高山爬去,师观察所就在山顶。
师观察所设于四方形、深一米的天然溶洞里,有条小沟从洞内通向挖在山岩旁的蛇形小堑壕。
从这里,可以看到战场全貌,右边有几座高山,被一条峡谷割开,在这个离西蒙诺夫一行有1.5千米的峡谷入口处,有个被国民党军占领的小村,转往后望,可以看见正在进攻的解放军由公路折上林间小道,鱼贯地前进,这就是那个迂回敌占小村的营。
正前方数百米处,有座较低的山,那里有炮兵观测所,稍后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个山炮连正从隐蔽阵地向敌人开火。
敌人在两座紧邻铁路的山上用火力封锁铁路经过的峡谷,谷口很窄,只有600米宽。
为了沿铁路推进,必须将敌人消灭,从师观察所望去,能分辨出国民党军的运动和解放军山炮连射出的炮弹炸点,敌人留一部分在山上掩护,其余则急忙向南撤退。
战斗已持续了几小时,解放军最初几次攻击都没能奏效,由于地形不刊,正面仰攻的解放军很难展开队形,但随着炮兵不断向敌人纵深开火,把敌人火力压制住了,有一发炮弹爆炸后,升起一根高高的烟柱,显然是打中了敌人的弹药堆栈,引起了殉爆。
天开始黑下来,解放军炮兵火力进一步向敌人阵地纵深转移,而被解放军围攻的山头上,枪声响得越来越密了。
在师观察所里,人们等着从前沿传来的战报。
在和师观察所并排的一灌木丛中,有一群侦察员正等待着新的命令,他们是十来个小伙子,晒得黑黑的,就像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军侦察员那样,挎着缴获来的各式手枪、匕首和望远镜。
总之,这副样子就显出他们只能是侦察员,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桂军抗战纪实 第一七五师战斗在桂南阻击日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军抗战纪实第一七五师战斗在桂南阻击日军导语: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李宗仁、白崇禧先后飞赴南京。
广西陆军、空军相继离桂参加抗战。
原有第七军、第十五军(后改番号为第四十八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李宗仁、白崇禧先后飞赴南京。
广西陆军、空军相继离桂参加抗战。
原有第七军、第十五军(后改番号为第四十八军)北上后,在广西继续成立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六军,前者北上开往津浦路,后者留在广西,辖第一七〇、第一七五师及新编第十九师,第一七〇师师长黎行恕,第一七五师师长莫树杰、副师长黄固,该师原辖两个旅(旅长为黄祺和、刘建常),计有第一〇四三团(团长黄廷材)、第一〇四五团(团长巢威)、第一〇四九团(团长黄炳钿)、第一〇五〇团(团长姚槐)。
师部有迫击炮营、工兵营、特务连、搜索连、卫生队、野战医院。
师部有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军医处、军法处等,师政治部直属第五路军总司令部总政训处。
不久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在徐州成立,第五路军总部撤消,改设为广西绥靖公署,李宗仁、白崇禧兼任正、副主任。
在南宁新组织第八军团,夏威任军团长,下辖第四十六军及由前方调回一些干部组织之第三十一军。
两军军长分别为何宣和韦云淞。
第一七五师组成后调驻灵山、合浦。
一九三八年裁旅,扩编增加新编第十九师,师长黄固,副师长秦镇,辖刘自强、黄廷材、姚槐的三个团及一个补充团。
第—七五师辖第五二三团,团长黄法睿,第五二四团团长巢威、第五二五团团长黄炳钿、补充团团长谢庆南、參谋长刘维楷,师长莫树杰兼任合浦守备司令。
积极训练部队,组训民众,筹办村仓,于沿海构筑工事,宣传抗日,警惕敌人登陆。
师部驻防武利,各团分驻多蕉、旧州、合浦及北海。
新编第十九师师部驻钦县小董、生活常识分享。
桂军抗战纪实 老兵黄孟奎回忆桂林保卫战始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军抗战纪实老兵黄孟奎回忆桂林保卫战始末导语:黄孟奎时任31军131师392团一营二连准尉特务长。
(注:以下文章所述日期为旧历。
) 1944年旧历8月间,我广西31军沿湘桂铁路北上支援在衡阳被黄孟奎时任31军131师392团一营二连准尉特务长。
(注:以下文章所述日期为旧历。
)1944年旧历8月间,我广西31军沿湘桂铁路北上支援在衡阳被日军围困的友军。
部队到全州时,已得不到衡阳方面消息,估计情况不妙,退回桂林驻守。
不久,白崇禧将军乘飞机到桂林,召集31军尉级以上军官作动员报告,饬令31军官兵构筑工事死守桂林三个月,说三个月后自有援兵来桂援助。
当时我在31军131师392团一营二连任准尉特务长,动员令下达后才知道原来计划46军也与31军同守桂林,最后突然决定调46军的175师和31军188师打外围,据说188师师长海竟强是白崇禧的外甥,175师师长甘成城是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的外甥。
守军核心指挥是城防司令韦云凇,副司令贺维珍(31军军长),31军有131、188师和另一个师(番号已忘。
)(注:应该是135师)。
131师守在七星岩和从桂林北站至飞凤山42兵工厂之间地段,我所在392团负责兵工厂这段,我连在兵工厂子弟中学这片。
这时,各连扩充了兵员编制,如我二连由原来三个排扩为5个排,其中一个小迫击炮排,一个战防枪排,三个步兵排,共205名官兵。
于是,部队开始日夜不停地紧张施工,挖深、宽各1丈多的防坦克壕沟,搬来石条砌成交通壕,做*机*枪*掩体,围铁丝网,用长木条做鹿栅,还布设了大量地雷,官兵们普遍认为这样层层布防,死守3个生活常识分享。
桂军老兵刘维楷 从淞沪战场成长的英雄团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军老兵刘维楷从淞沪战场成长的英雄团长
导语:老兵档案:刘维楷1907年6月3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临桂县1926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次年毕业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37年随广西第7军
老兵档案:刘维楷
1907年6月3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临桂县
1926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次年毕业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1937年随广西第7军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先后任第171师1022团中校团附、代理团长
1937年—1944年转战全国各地抗战,先后担任过188师少将副参谋长、副师长
1945年升任第56军172师少将师长
1949年在桂林起义,随后回南宁生活至今
意外的惊喜
淞沪抗战已经70年过去了,经历过那场艰苦战役的老兵们大多数已先后作古。
就是健在的老兵,也都是垂暮之年,分散在全国的各个角落。
为了永远保存这些抗战老兵们对淞沪抗战的真实回忆,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至今还健在的老兵们的信息。
通过广西南宁民革市委同志的帮助,我们知悉了在南宁有一位健在的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老兵刘维楷老人。
可民革的同志却无奈地告诉我们,老人近年来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平时负责照料老人的生活的女儿——一名医院退休的医生,不同意老人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和交流,生怕已99岁高龄的老父亲在谈起抗战往事时,心情激动,不利于健康。
我们只能记下了电话,暂且把采访刘老的事情搁在了一旁。
生活常识分享。
抗日阵亡军官忠勇事迹

抗日阵亡军官忠勇事迹1、黄景升上校1941年5月远征军入缅,第200师铁运同古,该师抵达同古之后发现侧翼英军状况不明,有后撤迹向,无法期待连手应战,第200师顿处危地.戴安澜师长面对一个状况不明的空城,不能不勉为其难匆促布防.戴师长召集军事会议时,各团营军官均表悲观,默然无语.此时第200师第598团中校副团长黄景升猛地起身,慷慨陈词:"这仗必需打,没有选择.我们要告诉官兵,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要指望援助,要孤军奋战,发扬我们黄埔军人大无畏的精神"!满坐闻言大惊,戴师长严肃地问道:"黄副团长,你有战胜日寇的把握吗"?黄景升大声答道:"报告师长,部下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戴师长命第200师骑兵团团附曹行宪在城南皮龙河大桥设伏阻击,其后即为设在鄂克春的第一线防御阵地,由黄副团长率第598团两个营布防.骑兵团在3月19日日军前锋逼近时奋起突袭,炸毁大桥,昭告日寇国军在此.日军入缅后几为旅次行军,对此大为惊讶,于是集中部队谨慎前进,20日对鄂克春阵地发起主力攻势.黄副团长不慌不忙指挥迎战,打退日寇5次冲锋,并亲自率部果敢逆袭.日军终于败退.入夜,师步兵指挥官兼第598团团长郑庭笈将军巡视鄂克春,黄副团长兴高采烈地炫耀夺来的一把指挥刀,郑团长听完黄团附报告,将黄景升骂了一顿:"身为指挥官岂可如此任性玩命,再胡闹将你调回同古,部队我自己指挥".黄团附唯唯称诺.22日,日军继续猛烈进扑,均被第598团打退,国军伤亡甚重.日军意图侧袭,被黄团附窥破,又亲率预备队阻击.鄂克春阵地前,日军遗尸300多具.同日,杜聿明军长与戴安澜师长到鄂克春巡视,杜军长亲完简报之后将黄团附拉到一边,叮咛道:"郑团长告诉我,你像个士兵一样在前线杀敌,现在你是阵地上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官有闪失,士气就会动摇.不可如此".戴安澜也语重心长地说道:"指挥官在任何情况都要沉着稳定,不可意气用事,不可冲动...".23日,日军主力两个联队集中在鄂克春当面,调集山炮12门,战车20辆,在20架余飞机的空袭掩护之下猛攻鄂克春,第598团没有配备战防炮,于是英勇的官兵们,拿起集束手榴弹,硬是打退了日冦三次步战协同冲锋.第4次,一连有5名握着集束手榴弹冲出去的士兵中弹阵亡,在前线督战的黄景升竟然自己抓起集束手榴弹冲出去,炸翻了一辆战车.战壕里的战士们见状,也一个个滚出战壕,扑向日军的战车.日军狠狈溃退.战壕内的士兵大声欢呼.此时一股日军集火扫射,黄副团长跳起来大声喝令卧倒,不幸中弹倒地.日军也辨认出黄副团长应该是国军高级指挥官,于是一辆战车向黄副团长压去.战壕内一位班长程洪冲向这辆战车,引爆了手中的手榴弹.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国军官兵全部冲出战壕,与日军展开激烈肉搏,日寇大败而逃.官兵们抢回黄景升,但黄副团长已经为国捐躯.23日夜,戴师长命令收缩阵地,第598团撤回同古.部队到了同古城郊,戴师长已经率领全师官兵列队,向黄副团长致哀.不久蒋委员长飞曼德勒视察,罗卓英上将与杜聿明将军报告战况时就以黄景升的名言为结语.杜将军说道:"第200师第598团副团长黄景升说的好,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这是全体官兵的决心".蒋委员长闻言一震,问道:"这个副团长,他还在第200师吗"?杜聿明回答道:"报告委座,黄景升已经同其誓言一般,成仁了".蒋委员长站起身,沉默片刻,突然说道:"你们知道黄副团长这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委员长踱了几步,说道:"这就是黄埔精神".满座肃然.1946年,在黄景升中校的原籍江西省石城县,在县城西门外建起了抗日阵亡将士黄景升纪念碑,并举行隆重追悼仪式.蒋委员长亲为纪念碑题词.直到清匪反霸运动前后,这座碑才遭砸毁.黄景升的名句已经成为抗战传奇的一部份,但事迹早已遭人刻意遗忘.司某在石城县文史资料中意外发现一篇详细的纪念文章,所以抄录刊上.黄景升军校8期毕业,历任营长,副团长.殉国后追晋陆军步兵上校.在台烈士资料将黄氏误写为师工兵团副团长.前文提到的骑兵团副团长曹行宪,中央军校,德国装甲兵学校毕业.在同古战役中重伤后不甘被俘而自杀,其事迹司某至今仍无从考究清楚. 2、姜宝德中将姜宝德将军,保定军校第5期步兵科毕业.在东北军任独15旅参谋长,第115师参谋长.1935年4月任官陆军少将.抗战军兴之后任第三战区长官部少将高参.1941年调任临川戒严司令.戒严司令部是一种维护战地地区治安的军事机关,并不在作战序列之中.所指挥的部队理论上只有地区团队及警察,而且多半由地方行政机关主官担任.临川戒严司令部成立于1940年,临川位于第三战区后方山区,但战乱使大量难民拥入,造成对治安极不良的影响.所以顾长官在临川设置了戒严司令部,由谭炳尚上校担任司令.1941年考为姜将军.1942年5月浙赣会战日军进逼临川,长官部临时责令姜司令抢运抚河沿线仓库积粮.当时姜司令控制一个警卫连及县保安大队(4个中队),临川县警察局警察100余人.但是警备任务占去大半兵力,使运粮任务无从展开,日军逼近速度之快又大出预料,姜宝德对此忧虑万分.当时中统局临川组组长但功元对姜司令颇为同情,劝姜司令向上级陈明实状,必不获罪.1942年6月3日,日军到抚河,开始用汽艇尝试渡河.姜宝德命团警抵抗.入夜姜司令自知城破在即,见军粮颗粒未运,乃留下遗书,举枪自杀.遗书称"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领袖.自杀以谢总裁".顾祝同闻报后,急令临川县长刘一诚代理司令.次日日军开始渡河,刘一诚率县府及司令部人员撤退.长官部原本准备爆破城西抚河文昌桥,并已派工兵1排待命,但在获得刘县长报告之后顾长官考变布署,以第74军驰援临川,意图索敌决战.因此战区取消文昌桥爆破作业.4日晚第74军工兵营(王军长担心文昌桥已完成爆破准备,所以先派工兵开道)驰援文昌桥,日军先头部队同时抵达,在文昌桥头展开激战,工兵营不支撤退,临川失陷.刘县长则率机关人员撤到宜黄县城.第74军主力则于南城占领阵地.8月,日军在国军与游击部队阻击下无法维持占领,开始向杭州撤退.8月13日,流亡两个月的县政府回到临川.临川已被日寇焚毁大半,未撤走的居民遭残杀者千余人.司某原先对姜宝德将军只有一个粗略印象,在东北军序列中记有姜将军的简历,但对其殉国状况并不了解.原以为事属细微,恐怕无从找寻了.今天在临川文史资料发现姜将军殉国的实况,深为感动,转录于此.1943年9月姜将军获追赠陆军中将.3、杨膺谓少将追晋陆军少将杨膺谓,湖南省长沙县人.保定军校第3期步兵科卒业,卒业后返湘,于湘军中任排,连长,上尉参谋.1923年赴粤,于韶关讲武堂任少校教官,嗣任堂长.1924年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任军校本部管理处处长.1926年率四期学生入赣,旋考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械处处长.1928年,入湘点阅何键第35军,迟返归程遭撤职,考为军校上校战术教官.任教期间着有"应用战术"一书.由军用图书社发行.1934年杨氏考入陆军大学第12期.在校期间与德籍应用战术教官斯达开少将相善,毕业后编写"最新应用战术",由斯氏作序.1936年调任第53师第157旅参谋主任,1937年调升第83军参谋处副处长.1937年11月,唐生智组建首都卫戍长官部,时第83军由无锡退守南京,唐生智以保定同学之谊,坚邀杨氏为长官部少将高参.1937年12月,日军围城,唐生智告杨氏以准备离京,杨氏愤然作色,答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以身报国是军人天职.保卫大南京而不死一将军,如何对得起国人?"唐生智闻言默然.战事激烈之际,唐生智即指派杨氏至中山门指挥战斗.12月11日拂晓,光华门被日军炸毁百余米,战况危急.杨氏由中山门抽兵一团亲自率领跑步驰援,与日军恶战,不幸中弹,壮烈殉国于明故宫机场.杨氏自从由军械处处长撤职之后,虽然失意宧场.但于败军之际临危受命,虽死不辞,实为中国军人之表率.据在下所知,中山门防卫部队为教导总队,杨氏所抽何团待查.虽然关于南京战役文献甚多,但几无支字提及杨氏者.盖以兵败之际,部队最后一搏,难以考证详尽.4、曹克仁中校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第99军第99师第297团第2营奉命固守湘阴县城.营长曹克仁少校慷慨受命,进驻县城.县长谢宝树也发动县民200余人支持.9月23日,日寇开始攻城,曹营奋起迎战,力挫日军,连续打退日军9次冲锋.日军组织了1千多人在毒气掩护下疯狂进扑,曹营长亲于火线督战.第6连的一挺重机枪射手阵亡,一位年逾花甲的不知名老人竟扑身向前,握着机枪继续射击.身负重伤的第6连连长(佚名)死死抓住一个日寇,滚入护城河沟,同归于尽.27日黄昏,第2营全军覆没,残部在弹药用尽之后,以棍棒与敌搏斗.日军入城之后曹营长与17名身负重伤的士兵一同被俘,日军恼羞成怒,将曹营长钉于木架上,挖去双眼,砍断双臂,以烧红的烙铁烫焦水唇与胸部,然后浇上汽油,与其它重伤官兵一道活活烧死.曹营长临死之际,犹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8日,日军撤出县城.第99师政治部副主任陈藻云来县城收拾善后,共搜集殉难官兵遗体770余具,集体安葬.4个月后,军事委员会对第2营全体官兵颁布嘉奖令,并拨款在湘潭修成纪念碑塔.曹克仁中校,湖南省资兴县人,中央军校第14期毕业,殉国时年仅29岁.5、窦来庚少将窦来庚少将,早年于济南武术传习所卒业,对武术学有专精.韩复榘在统治山东时期,沿袭西北军遗风,提倡国术.西北军重视体育与国术的传统相当著名,其考核以单杠三大套评量军官任职能力.韩复榘在山东省主席任内,成立山东省国术馆,并自兼馆长.副馆长即聘窦氏担任.窦氏同时亦兼韩复榘的警卫武士队队长.1938年1月,窦氏率武士队护送韩复榘到开封参加军事会议,韩氏会中遭扣押.2月窦氏率武士队百余队员回到山东之后自订国民军义勇队番号,自任队长并率部往临朐发展.临朐县城中驻有日军一个小队,窦来庚到达临朐后即攻城,将日军驱退占领县城.1938年5月,日军1个大队配合伪军1个团兵分两路反攻临朐,窦氏率义勇队凭城抵抗,中队长魏长礼以下官兵50余人壮烈牺牲,临朐沦陷.县城沦陷之后义勇队对日冠发起多次突袭,并扩张兵力至700余员.1938年秋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将窦部考编为省属保安第17旅.保17旅以临朐乡间为根据地,队伍扩充至3000余员.保17旅战力强韧,勇于主动攻击,多次打击日伪部队及八路军,并一度中断胶济路交通.1942年8月29日,日军对保17旅忍无可忍,乃调集鲁中淄博,益都,昌乐,寿光,广饶各地日伪驻军3000人组成奥村支队,兵分三路向保17旅进攻.在作战会议中,保17旅各团,处长咸以实力相差悬殊,不如暂避,窦旅长抗声说道"我们整天说打鬼子,鬼子送上间了,怎不揍他一下,要是逃跑,如何面对临朐父老?我们要打,不成功,就成仁,决不逃走"!因为保17旅缺乏正规作战经验,所以日军轻易将该旅主力包围.8月30日日伪军进攻包围圈内的保17旅部队,窦旅长率部四面防御,但不到两小时西翼阵地即遭突破.窦旅长率部在包围圈中四处冲杀,但未能扭转局面,残部被压到邹家官庄的山沟中.窦旅长见大势已去,即以佩枪自杀.保17旅全军覆没.战后国府感其忠烈,追晋陆军少将.1988年2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窦来庚为革命烈士.6、记孙明瑾将军殉职经过常德会战,第10军原在常德城南迟疑不进.后由蒋委员长亲电严令,方先觉军长才指挥所属三个师冒死进攻.其中以预10师的牺牲最为惨烈,预10师师长孙明瑾将军在激战中阵亡.笔者去年曾撰常德会战一文,考证孙师长殉难经过,国军战史,忠烈传等仅含糊提及在激战中由机枪扫射阵亡,未能得其详实,常以为憾.今晚于泗阳文史第6辑原预10师营长蒋鸿熙的回忆文章中查出孙师长的殉国经过,弥足珍贵,兹简录于此.孙师长在接奉军长命令之后,即以攻击态势展开两团在前,一团于后,向日军第3师团攻击前进.此时第3师团在资江南岸江堤布置防线,并于资江搭起三条浮桥.预10师对江堤展开5次猛攻,均未得手.此时预10师实际上已经完成牵制日军,使第3师冲入德山的任务,但孙师长决定拿下江堤.方军长电话询问战况,问道:"玉轩,江堤还没拿下吗"?孙师长回答道:"报告军长,还没有".方先觉急问:"你们能完成任务吗"?孙师长坚定答道:"一定完成任务".方军长加重语气问道:"要多久"?孙师长大声回答道:"三个小时"."要不要增援"?"不用"!孙师长挂上电话后,立即召集三位团长,严肃宣布:"我情愿全师覆没,也要打出风格,为本军维持荣誉.各级指挥官要亲自带头,身先士卒.不顾一切冲上江堤.堤上的敌人若来不及消灭,就要越过他.将他撂在阵地上,由后续部队消灭.每人到江边要马上渡江,冲进常德"!孙师长布署完毕之后,亲率警卫班与师部部份军官跑部到第一线指挥战斗.预10师很快冲上江堤,与第3师团展开激烈白刃战.孙师长见浮桥已在面前,大声下令周边部队丢下敌人,"跟我渡江"!然后亲自跳下江岸.冬季落水期间岸面到水边有一丈多高,孙师长一跃而下,刚要举步冲上浮桥,即被日军机枪扫中,壮烈殉国.孙师长殉国时,副师长葛先才将军,参谋长何竹本上校均负伤,参谋主任陈飞龙上校同时殉国.三位团长眼见师部失去指挥能力,各团长自发率部冲向浮桥,连预备队团也冲了上来.浮桥只有两尺宽,江对岸日军以机枪疯狂扫射,预10师官兵奋不顾身冲上桥面,或攀着浮桥下浮木,或直接向对岸火网游去,"壮况之壮烈,可以说亘古少见".但毕竟状况太过恶劣,无法攻上北岸.只有南岸的日军一度溃退.预10师官兵伤亡殆尽.方先觉军长得知孙师长壮烈殉国,甚为悲恸.严令将孙将军遗体抢回.孙师长中弹殉职后尸身倚靠江岸,兀然不倒.两眼圆睁,正气浩然.双手仍紧握步枪,怎么也掰不开.战后孙师长遗体安葬于衡山南陂.7、高鹏将军追晋陆军少将高鹏,原名明,字平远,1905年出生于陜西省干县.早年卒业于西安民立中学,1925年与同乡好友阎锡麟,李正谊,张希义等赴开封投考黄埔军校.高鹏体格强健,学习认真,甚获佳评.1927年毕业并分配到第22师充任排长,于武昌攻城爬云梯时腹部中弹负伤.1928年北伐完成,调回军校任上尉区队长.1930年,高氏调第4师任连长.连长任内与红军恶战于安徽金寨,腰部重伤.伤愈归队后调任第4师参谋处少校参谋,旋升营长.1933年,高鹏随部参加古北口战役,被炮弹击中负伤.是役高氏获颁陆海空军奖章,并升任第149团中校团附.1936年随部往绥东剿共,并兼任师部高炮大队大队长.1936年率部参加百灵庙战役,高将军指挥小炮射击日机,并率部追杀日军溃兵,在战斗中高将军手刃日军军官一名,夺得其指挥刀.战后傅作义将军颁给巨额赏银,高将军分文未取,全部分给官兵.1937年8月,高将军升任第149团团长.率部与日寇激战于南口,保定等地.1938年第25师参加鲁南会战,该师在会战中先后与日军激战于正阳,阜阳,台儿庄.4月20日,第25师守备邳县,张耀明师长以第149团占领要冲连防山.连防山不是山,只是平原上的聚落.22日,日军以3个大队对连防山展开疯狂进攻,第149团奋起抵抗,战况异常惨烈.前卫营营长娄浩卿与所属4员连长全体牺牲,日军突破高团阵地.高团长亲率两个营白刃冲杀,恢复阵地.在肉搏战中曹云剑,江玉振两位营长也先后殉职,全团仅余官兵数百.24日,第52军军长关麟征将军命令高团长撤退,高团长环顾左右,慨然答道:"此地至关要害,我若退则后防部队于能如期接济.我出发时已与家人诀别,今日官兵已多牺牲,我岂能苟且偷生,现在是我以身殉国的时候了"!此时高团阵地上只余官兵百余,高团长召集残部,厉声问道:"战事甚危,我军寡不敌众,愿战?愿退"?全体官兵齐声答道:"愿随团长杀敌,决不撤退".高鹏团长于是率部逆袭,亲自操作机枪向日军扫射,日军在高团长面前大片大片倒下,但高团长也前胸中弹.高团长中弹后仍忍痛战斗,一个伤兵爬来要为高团长包扎,高团长大声叫他回去"不要管我,阵地要紧".24日下午,关军团长亲电高鹏长命令撤退,说道:"我们将来报国时日尚多,兄可退兵...".高团长坚决不撤,而且隐瞒自己负伤情况,继续督战.下午2时第25师命令高团撤退,两名士兵将高团长架起,高团长站起身上欲下达命令,突然弹中前额,壮烈殉国.终年34岁.是役第149团伤亡官兵2000余员,三位营长曹云剑少校,姜玉振少校与楼浩卿少校全部殉职,全团仅残余官兵数十员.高团长殉国后,张耀明师长命令将高团长遗体抢下,运往徐州公祭.国府追晋陆军少将.灵柩运回陜西干县安葬.高鹏为官清廉,遗有一妻两子一女,生活清贫.文革时又遭冲击,所有遗物(包括日本指挥刀)被抄,只存照片两帧,陆海空军奖章一枚.8、朱爱周少将赣榆常备旅旅长朱爱周少将,江苏省赣榆县人,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1927年起任灌云县公安局局长,后历任盐城县公安局局长,萧县县府秘书,铜山县县府秘书.1936年任江苏省第3水警区区长,驻南通.1938年1月赣榆县县长严济周潜逃,朱氏主动请缨,返乡任县长.其时赣榆县内局势混乱,朱氏任县长之后力谋稳定局面,并将县境内列为国税的盐税截留考为盐自销,自抽盐税.1938年4月,伪华北自治军张宗元部一进犯赣榆,朱氏向第111师第333旅领得一批弹药,将张部击退.赣自此维大半年的稳定.。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主题阅读)

『六上』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知识点: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学习目标 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资料及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
❷体会课文写场面时多点罗列、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❸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组成。
《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灯光》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阅读要素 我们在学习本单元的时候,要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中的资料及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
重点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一般由 “人”、“事”、“境”构成。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那么如何写好场面呢?点面结合是进行场面描写最好的选择。
如何运用“点面结合”写好场面描写?◎一个中心: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
桂军抗战纪实 广西昭平韦瑞霖率地方民团抗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军抗战纪实广西昭平韦瑞霖率地方民团抗敌
导语:韦瑞霖,广西永福人,曾任广西政协副主席、民革广西区委会主委。
1912年,在桂林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又先后在广西行政干部训练班和广西行政研
韦瑞霖,广西永福人,曾任广西政协副主席、民革广西区委会主委。
1912年,在桂林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又先后在广西行政干部训练班和广西行政研究院进修。
1936年毕业后,在广西航空学校任指导员。
1937年冬,任第四战区抗敌青年军团指导员,1939-1940年任广西抗日学生军大队指导员,参加了桂南保卫战。
1940年9月,考取备用县长,志愿到广西抗战前线最小的县份——宁明县任职。
在宁明,他积极组织民众配合抗战部队防御日寇,颇见成效。
未满两年,韦瑞霖调任昭平县县长。
1942年4月,韦瑞霖走马上任。
趁在省会桂林办理调职手续之机,韦瑞霖先向省府有关厅局和知情人士了解昭平县的历史、地理、人文情况和民生现状。
昭平是山区小县,农田少,主粮向来不能自给,但却有山区优势,半数以上农民以营山为生,桐、茶、淀粉等山货十分丰富。
昭平虽然是三等穷县,但民众却能吃苦耐劳,民风淳厚;虽然平川少没有公路,但桂江纵贯县域南北,上通桂林,下连梧州,再往前则下可达广澳,上可沟通浔邕水系。
桂江昭平段的三大支流:桂花河、思勤江和富群江,亦有舟楫之便,无疑是广西进行抗战的大动脉。
兴兵自卫
1944年8月,日寇分三路进犯广西,广西当局为弥补抗日主力军不足,决定发动民团抗日,于8月初成立广西民团指挥部,第四战区司令张友奎兼任总指挥,起用在乡赋闲的蒋如荃中将(平乐县人)和广西绥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军抗战纪实 188师563团老兵伍福春中尉回忆
导语:姓名:伍福春学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十八期学历:陆军大学字号:立坚党派:无籍贯:广西省贵港市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尉生卒
姓名:伍福春学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十八期
学历:陆军大学
字号:立坚党派:无
籍贯:广西省贵港市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尉
生卒:1925.10.3.-----军职:国民革命军第31军副官处
1925年10月,生于广西贵港市(贵县)。
1941年春参军,进入第31军军干训练班。
6个月结业,在第31军军部搜索营.,守高峰坳。
1941年,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十八期。
1942年毕业,任31军(贺维珍)副官处中尉副连长,驻守南宁。
1944年参加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
1945年,46军188师564团(韦照心)副官处,参加桂柳反攻。
7月底以攻打广东廉江县(廉城)胜利结束8年抗战。
同年在海南岛,46军军部,谴送日军战俘。
1946年底,进入陆军大学。
1948年4月,回广州行营。
任职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参谋部军械处。
1949年1月回家探亲。
1.衡阳保卫战
1942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任31军副官处中尉副连长,在传达室工作,驻守南宁。
1944年夏,日军攻陷长沙,重兵南犯,大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