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要籍选读》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历史要籍选读
课程名称(英文): Introduction and Readings in Chinese History Books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综合文科)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大学语文(古代汉语)
学时:36学时
学分: 2分
教学层次:课堂教学
课程简介:中国历史文选是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典籍并着重选取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著名的篇章学习的学科。
通过中国历史文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的基本史籍有一个基本了解,并且能够掌握中国史籍的阅读与分析等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利于历史学特别是中国历史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通过古代重要历史典籍的介绍与典型文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利用工具书独立阅读文言史料和分析鉴别史料的能力,为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奠定基础。
教材: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1] 赵淡元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张传玺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李宗邺著,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考核方式:考察
成绩评定:期中作业三次(均分作为平时成绩),期末考察作业一次(作为期末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最后成绩。
《历史要籍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综合文科)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分
执笔人:郑朝彬编写时间:2009 年8 月25日
一、课程性质、任务
中国历史文选是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典籍并着重选取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著名的篇章学习的学科。
通过中国历史文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的基本史籍有一个基本了解,并且能够掌握中国史籍的阅读与分析等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利于历史学特别是中国历史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古代重要历史典籍的介绍与典型文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利用工具书独立阅读文言史料和分析鉴别史料的能力,为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奠定基础。
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为《中国通史》,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了解;本课程可与《古代汉语》等课程同时开设。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言(1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选课程对于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古代史的作用和中国历史文选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学习中国历史文选的方法。
本章重点
学习中国历史文选的意义
本章难点
学习中国历史文选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学习中国历史文选的意义
二、学习中国历史文选的方法
第一章古文字材料(1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考古出土文献,即古文字的基本情况,掌握古文字的基本类型;理解古文字在历史研究中证史、补史和辨史的重要作用;对甲骨文、金文等类型的材料能够释读。
本章重点
甲骨文、金文的称谓、性质;武丁卜辞
本章难点
甲骨卜辞程式;甲骨文选文阅读;金文选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称谓、性质、出土地点及其时代
二、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三、甲骨文的体例、文例
四、甲骨文选文阅读《武丁卜辞(二则)》
第二节金文
一、金文的称谓、性质及其时代
二、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三、金文的发展特点
四、金文阅读《大盂鼎铭》
第二章先秦史料——经部(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产生于先秦时期的、被后世称为“经”部的文献,理解经的含义、本质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献学中的地位;掌握“五经”、“九经”、“十三经”的名称及其内涵;对《尚书》、《诗经》、《春秋左传》等重要文献能够有较深入了解。
本章重点
经的含义及本质;“五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名称及其内涵;《尚书》的体例、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春秋》的体例、内容与春秋三传、《左传》的体例;《周书·牧誓》;《国风·豳风·七月》;《晋楚城濮之战》
本章难点
伪古文《尚书》;《诗经》的史料价值;《春秋》的笔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部总论
一、何谓“经”?经的含义及本质
二、“五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名称及其内涵
第二节《尚书》
一、《尚书》介绍
《尚书》的体例、内容;金文《尚书》与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二、《尚书》选读:讲解《周书·牧誓》
第三节《诗经》
一、《诗经》介绍
《诗经》的性质、内容;《诗经》的流传;《诗经》的文学性与史学意义。
二、《诗经》选读:讲解《国风·豳风·七月》
第四节《春秋》及《左传》
一、《春秋》、《左传》介绍
《春秋》的体例、内容与春秋三传;《左传》的体例、内容、价值、优缺点及注本。
二、《春秋》、《左传》选读:讲解《宋楚泓之战》和《晋楚城濮之战》
第三章“经”以外的先秦史料(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经”以外的先秦基本史料,包括《逸周书》、《国语》、《战国策》、《世本》等,掌握这些史料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这些文献的能力。
本章重点
《国语》的体例、《国语》的特点、《国语》的价值;《战国策》的体例与内容;《越王勾践灭吴》;《秦围赵之邯郸》
本章难点
《国语》与《春秋》的关系;《战国策》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逸周书》
一、《逸周书》介绍
《逸周书》的内容;《逸周书》的流传
二、《逸周书》的价值
第二节《国语》
一、《国语》介绍
《国语》的体例与内容;《国语》与《春秋》的关系;《国语》的特点和价值
二、《国语》选读:讲解《越王句践灭吴》
第三节《战国策》
一、《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的编订和版本;体例与史料价值
二、《战国策》选读:讲解《秦围赵之邯郸》
第四节《世本》、《竹书纪年》、《楚辞》(学生自学)
一、《世本》介绍
二、《竹书纪年》介绍
三、《楚辞》介绍
第四章秦汉史料——“前四史”(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部中“前四史”的基本情况,掌握作为纪传体史书开端的《史记》、《汉书》的体例、编纂方法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具备阅读“前四史”的能力。
本章重点
《史记》、《汉书》的体例、编纂方法;《后汉书》的体例创新;《三国志》特殊的编纂方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食货志上》、《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
本章难点
《三国志》的优缺点及其价值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史记》
一、《史记》介绍
《史记》作者简介;写作条件;史料来源;《史记》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史记》的价值及缺点;《史记》的缺补问题;《史记》的注本
二、《史记》选读:讲解《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
第二节《汉书》
一、《汉书》介绍
《汉书》作者简介;《汉书》体例、内容及资料来源;《汉书》优缺点及价值;《汉书》注解
二、《汉书》选读:讲解《张骞传》、《食货志上》
第三节《后汉书》
一、《后汉书》介绍
《后汉书》作者简介;《后汉书》内容及资料来源;《后汉书》优缺点及其价值;《后汉书》注解
二、《后汉书》选文阅读《党锢列传序》
第四节《三国志》
一、《三国志》介绍
《三国志》作者简介;《三国志》内容及资料来源;《三国志》编纂方法;《三国志》优缺点及其价值;《三国志》注本
二、《三国志》选读:讲解《诸葛亮传》、《让县自明本志令》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史料(学生自学)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史料。
本章重点
《世说新语》的体例与内容;《水经注》的成就
本章难点
魏收的曲笔与《魏书》的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史(学生自学)
一、《晋书》介绍
二、《宋书》、《魏书》、《南史》、《北史》介绍
第二节正史以外的其它史料(学生自学)
一、《世说新语》介绍
《世说新语》作者简介;《世说新语》体例与内容;《世说新语》主要优缺点
二、《世说新语》选读《汰侈》
三、《水经注》介绍
《水经注》作者简介和成书经过;《水经注》成就
四、《洛阳伽蓝记》介绍
《洛阳伽蓝记》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洛阳伽蓝记》体例和史料价值
第六章《史通》和《文史通义》(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两部代表作——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和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掌握这两部史学名著的史学成就,认识到作者的进步的史学见解和史学思想,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这两部史学著作的能力。
本章重点
刘知几史学主张;章学诚史学思想;《二体》、《六家》
本章难点
《书教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史通》
一、《史通》介绍
《史通》作者简介;写作历史背景;《史通》内容及刘知几史学主张;《史通》价值
二、《史通》选读:讲解《二体》、《六家》
第二节《文史通义》
一、《文史通义》介绍
《文史通义》著者简介;章学诚著作刊行和《文史通义》版本;章学诚史学思想
二、《文史通义》选读:讲解《书教下》
第七章三通(3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典志体史书的代表著作“三通”——《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的基本情况,掌握它们的体例和创新之处,认识它们的史学成就,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这些著作的能力。
本章重点
《通典》的体裁、内容及价值;《通志》的体裁、体例和内容、郑樵的主要史学思想、《通志》的成就;《文献通考》的体裁和内容;《通志·总序》本章难点
《通志》的体裁与《通典》和《文献通考》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典》
一、《通典》介绍
《通典》作者简介;写作历史背景;《通典》内容及其材料来源;《通典》的价值
二、《通典》选读:讲解《食货门·田制》
第二节《通志》
一、《通志》介绍
《通志》著者事略及该书的编纂;《通志》的篇目和内容;郑樵主要史学思想;《通志》的成就
二、《通志》选读:讲解《总序》
第三节《文献通考》
一、《文献通考》介绍
《文献通考》作者简介及该书的编纂;《文献通考》的内容和篇目;对该书的评价
二、《文献通考》选读:讲解《田赋考·屯田》
第八章《资治通鉴》及“通鉴”类史书(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掌握《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创新之处与史学成就,认识其在中国史学史中的地位;通过对《资治通鉴》的分析,使学生对编年体史书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了解其它“通鉴”类史书;培养学生阅读这些著作的能力。
本章重点
《资治通鉴》的内容;《秦晋淝水之战》
本章难点
《资治通鉴音注》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治通鉴》
一、《资治通鉴》介绍
《资治通鉴》作者简介及该书的编纂;《资治通鉴》内容及史料来源;《资治通鉴》的价值;《资治通鉴》的注本
二、《资治通鉴》选读:讲解《秦晋淝水之战》
第二节《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介绍
《续资治通鉴》作者事略及该书成书经过;《续资治通鉴》内容及其优缺点。
二、《续资治通鉴》阅读《宋太祖收兵权》
三、《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简介;《续资治通鉴长编》内容和版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主要成就
第九章《通鉴纪事本末》和“纪事本末体”史书(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作为中国古代史学三大体例之一的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例、编纂方法和创新之处,对纪事本末体史书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了解《通鉴纪事本末》的优缺点;了解其它纪事本末体史书。
本章重点
《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与价值;《安史之乱》
本章难点
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史书体裁优劣的比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鉴纪事本末》
一、纪事本末体史书及《通鉴纪事本末》介绍
《通鉴纪事本末》作者事略及该书的编纂;《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与价值;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史书体裁的比较
二、《通鉴纪事本末》阅读《安史之乱》
第二节《宋史纪事本末》
一、《宋史纪事本末》介绍
《宋史纪事本末》作者事略及成书经过;《宋史纪事本末》内容及其价值。
二、《宋史纪事本末》选读:讲解《王安石变法》
第十章“实录体”史书及《明实录》(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实录体”史书的基本特点和史学价值,了解《明实录》的有关情况。
本章重点
“实录体”的产生及发展
本章难点
《明实录》的史料价值
(二)教学内容
一、“实录体”史书及《明实录》介绍
“实录体”的产生及发展;《明实录》成书经过;《明实录》的史料价值及版本。
二、《明实录》选读:讲解《太祖洪武实录卷七四》
第十一章《明儒学案》、《日知录》、《读通鉴论》(3学时)(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明末清初三大学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通过对《明儒学案》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学案体史书的特点和成就。
本章重点
学案体史书的特点和成就
本章难点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讲授内容
第一节《明儒学案》
一、介绍《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作者和编撰过程;《明儒学案》内容和价值
二、《明儒学案》阅读《凡例》
第二节《日知录》和《读通鉴论》
一、介绍《日知录》
《日知录》作者简介;《日知录》体例、内容和价值;顾炎武的史学思想;《日知录》的版本
二、介绍《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作者简介;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第十二章《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
(附《潜研堂文集》)、《廿二史札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清代乾嘉学派治史的三大名著,了解他们治史的方法及主要成就。
本章重点
《廿二史札记》的价值;《经史子集之名何昉》;《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本章难点
《十七十商榷》、《廿二史考异》和《廿二史札记》在体例上的差异(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十七史商榷》
一、介绍《十七史商榷》
《十七史商榷》作者简介;《十七史商榷》内容与价值
第二节《廿二史考异》(附《潜研堂文集》)
一、介绍《廿二史考异》和《潜研堂文集》
《廿二史考异》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廿二史考异》体例与价值;《潜研堂文集》的价值
二、《潜研堂文集》阅读《经史子集之名何昉》
第三节《廿二史札记》
一、介绍《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廿二史札记》体例、内容与价值
二、《廿二史札记》选读:讲解《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辅之以学生自学、投影等教学方式。
对重要章节或重要人物、重要文化成就等,教师提出学习要点,提供参考书目,布置思考题。
教师侧重于重点、难点的讲授,简易章节让学生自学。
重要内容可用作业
方式完成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1] 赵淡元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张传玺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李宗邺著,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