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

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

廑、孔甲、皋、发、桀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

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涅)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丐)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安王(姬骄)、烈王(姬喜)、显王(姬扁)、慎靓王(姬定)赧王(姬延)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

汉(前202——公元220)[西汉、东汉]

西汉(前202——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东汉(25——220)

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刘庄)——永平

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延平

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永嘉

质帝(刘缵)——本初

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三国(220——280)[魏、蜀汉、吴]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黄初

明帝(曹叡)——太和、青龙、景初

齐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

蜀汉(221——263)

昭烈帝(刘备)——章武

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吴(222——280)

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

景帝(孙休)——永安

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晋(265——420)[东晋、西晋]

西晋(265-317)

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

怀帝(司马炽)——永嘉

愍帝(司马邺)——建兴

东晋(317——420)

元帝(司马睿)——建武、大兴、永昌

明帝(司马绍)——永昌、太宁

成帝(司马衍)——太宁、咸和、咸康

康帝(司马岳)——建元

穆帝(司马聃)——永和、升平

哀帝(司马丕)——隆和、兴宁

海西公(司马奕)——太和

简文帝(司马昱)——咸安

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太元

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兴、义熙

恭帝(司马德文)——元熙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齐、梁、陈)

宋(420——479)

武帝(刘裕)——永初

少帝(刘义符)——景平

文帝(刘义隆)——元嘉

孝武帝(刘骏)——孝建、大明

前废帝(刘子业)——永光、景和

明帝(刘彧)——泰始、泰豫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元徽

顺帝(刘淮)——升明

齐(479——502)

高帝(萧道成)——建元

武帝(萧赜)——永明

郁林王(萧昭业)——隆昌

海陵王(萧昭文)——延兴

明帝(萧鸾)——建武、永泰

东昏侯(萧宝卷)——永元

和帝(萧宝融)——中兴

梁(502——557)

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简文帝(萧纲)——大宝

元帝(萧绎)——承圣

敬帝(萧方智)——绍泰、太平

陈(557——589)

武帝(陈霸先)——永定

文帝(陈倩)——天嘉、天康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光大

宣帝(陈顼)——太建

后主(陈叔宝)——至德、祯明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圭)——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明元帝(拓跋嗣)——永兴、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献文帝(拓跋弘)——天安、皇兴

孝文帝(元宏)——延兴、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诩)——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义、永安

长广王(元晔)——建明

节闵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兴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兴、永熙

东魏(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象、兴和、武定

北齐(550——577)

文宣帝(高洋)——天保

废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宁、河清

后主(高纬)——天统、武平、隆化

幼主(高恒)——承光

西魏(536——556)

文帝(元宝炬)——大统

废帝(元钦)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赟)——大成

静帝(宇文阐)——大象、大定

隋(581——618)

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文帝(杨坚)——开皇、仁寿

炀帝(杨广)——大业

恭帝(杨侑)——义宁

唐(618——907)

高祖(李渊)——武德

太宗(李世民)——贞观

高宗(李治)——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显,又名哲)——嗣圣

睿宗(李旦)——文明

武后(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神龙、景龙

睿宗(李旦)——景云、太极、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天宝

肃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德宗(李适)——建中、兴元、贞元

顺宗(李诵)——永贞

宪宗(李纯)——元和

穆宗(李恒)——长庆

敬宗(李湛)——宝历

文宗(李昂)——宝历、大(太)和、开成

武宗(李炎)——会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昭宗(李晔)——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907——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开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贞明、龙德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长兴

闵帝(李从厚)——应顺

末帝(李从珂)——清泰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贵)——天福、开运

后汉(947——950)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天福、乾祐

隐帝(刘承祐)——乾祐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广顺、显德

世宗(柴荣)——显德

恭帝(柴宗训)——显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建隆、乾德、开宝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赵恒)——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仁宗(赵祯)——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英宗(赵曙)——治平

神宗(赵顼)——熙宁、元丰

哲宗(赵煦)——元祐、绍圣、元符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赵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建炎、绍兴

孝宗(赵慎)——隆兴、乾道、淳熙

光宗(赵惇)——绍熙

宁宗(赵扩)——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理宗(赵昀)——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开庆、景定

度宗(赵祺)——咸淳

恭宗(赵显)——德祐

端宗(赵是)——景炎

帝昺(赵昺)——祥兴

辽[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会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禄

穆宗(耶律璟)——应历

景宗(耶律贤)——保宁、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天庆、保大

金[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祐、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乃马真后(称制)

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至元

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大德

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祐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至顺

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至顺

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炆)——建文

成祖(朱棣)——永乐

仁宗(朱高炽)——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镇)——正统

代宗(朱祁钰)[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镇)——天顺

宪宗(朱见深)——成化

孝宗(朱祐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熜)——嘉靖

穆宗(朱载后)——隆庆

神宗(朱翊钧)——万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宗(朱由检)——崇祯

清[爱新觉罗氏](1616——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月10月1日成立

中国朝代年历表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2-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定都于亳(今天河南安阳)。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郑州)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定都咸阳,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中国史大事年表(历史考研必备)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2015年日历表打印版(带农历及节假日)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元旦节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立春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元宵节 惊蛰 十七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 12 13 14 8 9 10 11 12 13 14 十四(班) 小寒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 廿一 廿二 小年 廿四 廿五 情人节 妇女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植树节 廿三 廿四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5 16 17 18 19 20 21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七(班) 廿八 廿九 除夕 春节雨水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2月大 春分龙抬头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2 23 24 25 26 27 28 廿八 廿九 大寒腊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班)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31 初六 初七 腊八节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十 十一 十二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1 2 3 4 1 2 1 2 3 4 5 6 愚人节 十四 十五 十六 劳动节 十四 儿童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芒种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7 8 9 10 11 12 13 清明节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十五 青年节 十七 立夏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15 16 17 18 19 20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母亲节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八 廿九 5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端午节 19 20 21 22 23 24 25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2 23 24 25 26 27 3月小 谷雨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廿九 4月小 初二 初三 小满 初五 初六 父亲节 夏至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26 27 28 29 30 24 25 26 27 28 29 30 28 29 30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31 十四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4 1 1 2 3 4 5 建党节 十七 十八 十九 建军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6 7 8 6 7 8 9 10 11 12 二十 廿一 小暑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立秋 廿四 廿五 白露 廿七 教师节 廿九 三十 12 13 14 15 16 17 1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6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7月大 初二 8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19 20 21 22 23 24 2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 21 22 23 24 25 26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大暑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七夕节 初八 初九 初八 初九 初十 秋分 十二 十三 十四 26 27 28 29 30 31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28 29 30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处暑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中元节 十六 中秋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30 31 十七 十八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国庆节 二十 廿一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1213 14 6 7 8 9 10 11 12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寒露 廿七 廿八(班) 立冬 廿八 廿九 光棍节10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大雪 廿七 廿八 廿九 11月大 初二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九 三十 9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0 21 22 23 242526 初六 初七 初八 重阳节 初十 十一 霜降 小雪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初十 十一 冬至 十三 平安夜圣诞节 十六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27 28 29 30 31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八 十九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放假上班*农历中红色表示24节气日,紫色表示传统节日或纪念日,蓝色表示公众节假日,浅蓝色表示月初 October 十月November 十一月 December 十二月August 八月2015年 农历乙未年 【羊年】 January 一月February 二月March 三月April 四月May 五月June 六月July 七月September 九月

中国大事年历表

文学常识 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046),西周(—前771),春秋(—前476),战国(—前221),秦(—前202),西汉(—9),东汉(25—220),隋(581—589),唐(618—906),五代十国(—979),北宋(960—1127),南宋(—1276),元(—1368),明(—1644),清(—1912),中华民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西周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世官制④刀耕火种⑤井田制(土地国有制)⑥官营手工 业(主导)⑦青铜铸造业繁荣 二.春秋 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私田,井田制遭破坏,鲁国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④小农经济⑤老子(道家),孔子(儒家)《诗经》 三.战国 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商鞅变法,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④庄子(道家),荀子和孟子(儒家),墨子(墨家),商鞅和韩非子(法家),楚辞《离骚》屈原,⑤发明“司南” 四.秦 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世官制(先秦)⑤小篆,隶书⑥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五.汉 ①郡国并行制②推恩令③察举制④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⑤东汉杜诗,冶铁工具,水排。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⑥青瓷⑦素纱禅衣(丝织技术高超);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丝国”⑧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⑨汉武帝,太学⑩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1汉末,楷书○12汉赋,西汉华丽恢弘,东汉清新活泼。○13商品买卖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六.魏晋 ①九品中正制②草书,行书③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七.隋 ①科举制②白瓷③江东地区,曲辕犁(标志耕犁技术的成熟)④雕版印刷八.唐 ①三省六部制②筒车③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④草市遍布,夜市繁荣⑤唐诗⑥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造纸术外传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超详细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详细). 时间重大事件 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时期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鸦片战争后,中国少数人有了民族觉醒的意识。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林则徐编成了《四洲志》。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协定关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主权,司法主权(享受领事裁判权),关税主权(协定关税)等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成为领导骨干。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等文章,表现了要建立帝王事业的志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评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所有财物,这是一种空想,加上连年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9月,周立春领导青浦人民赵义,刘丽川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北方捻党起义。 4月23日沙俄尼古拉一世下令侵占中国库页岛。 1855年捻党在雉河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表一: 朝代时间都城(今.....) 夏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470年 商①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554年 周:西周前1046-771年②镐京陕西西安?275年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514年 秦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③前202—公元25 长安陕西西安 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 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 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265-317 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 十六国④304-439 —— 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 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 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 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 北朝: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 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 西魏535-557 长安陕西西安 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 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289年 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 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 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 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 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 十国⑤902-979 —— 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 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 辽907-1125 皇都(上京) 辽宁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 元1206-1368 大都北京

高中历史年历表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出现 19世纪90年代初,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1898年戊戌变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915—1919年早期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3年后期的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 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三民主义的开端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内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 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叫国共十年对峙,是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是国内第三次革命战争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6年《论十大关系》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系统概括。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的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精华版】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往下拉↓↓↓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北魏)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1965年发现) 中国是文明古国,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迹象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距今 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1)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 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2)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3)缓慢进化 北京人会打制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重大进步),会使用天 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已经没 有多大的区别可以捕捉水生动物制造装饰品制作骨针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面部之间的区别 北京人的头部和前额低平,眉骨宽大,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没有明 显的下颌,保留一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前额丰满,眉骨趋向薄、平,上下颌骨,由前凸 而后缩,嘴部明显后缩,以形成现代人那样的下颌,和前鼻棘,面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成为聚落 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成为氏族 距今约7000多年河姆渡聚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黑陶 距今约6000多年半坡聚落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聚落的种植和饲养:种植:粟、 白菜、芥(gai)菜等饲养:猪、狗定居:半地穴式红陶 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半坡居民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精细,方便,提高生活质量)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不同在于:1.时间不同 2.制作方法不同 3.劳动效用不同距 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原始居民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出现。私有制出现贫富分 化阶级差别

清朝历史年表

清朝历史年表 清﹙女真●满﹚﹙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 太祖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 公元1559年,出生 公元1577年,开始了他六年的游历生涯 公元1584年,祖父与父亲被明军杀害, 努尔哈赤继建州左卫都指挥史 公元1586年,击败叶赫等九部联军。 公元1587年,建赫图阿拉城 公元1593年,统一了建州女真,又把目标盯向海西女真 公元1601年,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从而建立八旗 公元1607年,灭辉发 公元1611年,灭扈伦 公元1616年,称帝,建国,国号金,年号天命 公元1618年,宣读告天“七大恨”,誓师伐明,并在萨尔浒大败明军 公元1619年,灭叶赫,统一海西女真,在此期间内也统一了东海女真,完成了统一所有女真部落的大业. 公元1621年,发动辽沈之战 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推行“计丁授天,按丁编庄”制度, 公元1626年,兵败宁远,不久伤重而亡,庙号太祖,葬福陵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 公元1592年,出生 公元1612年,第一次出征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后,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同成为辅政四大贝勒公元1626年,被推举为后金大汗,年号天聪 公元1627年,出兵剿灭朝鲜,使其成为后金的咐属国 公元1631年,颁布《离主条例》,得到汉人的拥护 公元1635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 公元1638年,下令解放农奴,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公元1639年,发动松锦大战,歼明军13万,俘洪承畴,并劝降. 公元1643年,因操劳过度,于清入关前一年驾崩, 庙号太宗,葬清东陵 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 18年 公元1638年,出生 23年 公元1643年,即位,年号顺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统一全国. 公元1645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百姓死亡人数过百万.

2020年日历表(超清晰A4打印版)

精品文档 2020年2月2020年3月 2020年5月2020年6月 2020年8月2020年9月 2020年11月2020年12月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 1 1 2 3 4 5 6 7 初八初八初九初十十一惊蛰十三十四 2 3 4 5 6 7 8 8 9 10 11 12 13 14 初九初十立春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妇女节十六十七十八植树节二十廿一 9 10 11 12 13 14 151516 17 181920 21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情人节廿二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春分廿八 161718 19 2021222223 24 252627 28 廿三廿四廿五雨水廿七廿八廿九廿九三十三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 232425 26 2728292930 31 二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六初七初八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 1 2 3 4 5 6 劳动节初十儿童节十一十二十三芒种十五 3 4 5 6 7 8 9 7 8 9 10 1112 13 十一青年节立夏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 1011 12 13 14 151614151617 1819 20 母亲节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 1718 19 20 21 222321222324 2526 27 廿五廿六廿七小满廿九三十闰四月夏至初二初三初四端午节初六初七 2425 26 27 28 2930282930 初二 31 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八初九初十 初九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 1 1 2 3 4 5 2 3 4 5 6 7 建军节 8 6 7 十四中元节十六 8 9 10 十七 11 十八 12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立秋十九十九白露廿一廿二教师节廿四廿五 9 1011 12 1314 151314 1516 171819 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八月初二初三 161718 19 2021 222021 2223 242526 廿七廿八廿九七月初二初三处暑初四初五秋分初七初八初九初十 232425 26 2728 292728 2930 初五 30 初六 31 七夕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十二十三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立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 8 9 10 11 121314 6 7 8 9 101112 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二大雪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 151617 18 1920211314 1516171819 十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廿九三十十一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 222324 25 2627282021 2223242526 小雪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初六冬至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 29302728 293031 十五十六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公元2020年【庚子鼠年】日历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1949.9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0.1 开国大典 10.2 中苏建交 11 中国人民空军建立,海军华东军区建立 1950 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2 上甘岭战役(黄继光),土地改革完成 1953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大改造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 1954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月周总理访问印度,4—7月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 1956 赎买政策,三大改造完成,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共八大,仿制歼5型歼击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7中国创建导弹部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完成 1958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容国团世乒赛夺得冠军 1961 调整国民经济 1964 中近程地地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出四个现代化 1966 文化大革命,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 1967 二月逆流 1970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反,东方红一号 1971 基辛格访华,导弹驱逐舰,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中日建交,尼克松访华,签《中美联合公报》 1973 籼型杂交水稻 1974 核潜艇 1976 文革结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逝世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1980 四个经济特区 1982 十二大 1984 23届奥运会,中英签署联合声明 1985 国企改革 1986.3 863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7 调整“三不”政策,十三大 1990 海基会,中国举办亚运会 1991 海协会,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 十四大,南方讲话,九二共识 1993 汪辜会谈 1995 江泽民八项主张 1996 把海洋高技术列入863计划 1997 十五大,香港回归 1999 澳门回归,神舟一号,西部大开发 2001 APEC会议,申奥成功,加入WTO

中国商标历史年历9页word

中国商标历史年历 1902年9月5日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在上海签定《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其中规定建立牌号注册局。 1903年清政府与美国和日本也签订了《通商行船续约》。美、日两国提出了与英国类似的要求。 1904年8月4日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胁迫下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商标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1913年冬北洋政府将工商部改为农商部,管理商标法规的制定、修改及企业商标备案工作。 1923年5月农商部商标局颁布了《商标法》、《商标法施行细则》,以及各项公文程式。 1923年9月15日农商部商标局编辑出版了第一本《商标公告》。 1927年农商部分为农工、实业两部。商标局改为隶属实业部管辖。 192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全国注册局,专业办理商标等注册事项。 1928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把全国注册局中分管商标注册的业务工作划出,成立隶属工商部的商标局。 1930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细则》,并于1931年1月1日起实行。 1932年2月15日商标局总部从南京迁至上海贵州路办公。 1933年11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商标方面的大型巨著《东亚之部商标汇刊》编辑出版。 1940年7月汪伪政府公布《商标注册证整理办法》。 1941年1月1日汪伪政府工商部商标局总部由南京迁到上海北四川路861号办公。 1946年4月13日苏皖边区政府发布《商品商标注册暂行办法》。 1946年8月23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布《商标注册办法》。 1949年7月1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商标注册暂行办法》。 1949年1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华北区商标注册办法》。

1950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并公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 1950年9月2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制定公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施行细则》。 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 1978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工商总局”)成立,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1978年11月12日工商总局决定恢复商标统一注册工作。发出《关于清理商标的通知》。 1979年2月4日工商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会议讨论了恢复统一注册商标制度,开展外国商标的注册工作。 1979年2月26日至3月2日工商总局与贸促会组成观察员小组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召开的商标注册条约临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1979年4月2日工商总局恢复《商标公告》的出版工作。 1980年2月至5月全国清理商标的工作基本完成,共清理商标5万余件;清理登记编号32589件。 1980年9月16日至26日工商总局在杭州召开全国商标工作会议。 1980年11月1日正式恢复全国商标集中注册。 1980年3月3日中国政府向WIPO总干事递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加入书,6月3日生效。 1980年10月11日工商总局、商业部、轻工业部发出《关于改进酒类商品商标的联合通知》,要求酒的特定名称与商标名称统一。 1980年10月24日工商总局发出《关于调查处理混同商标的通知》,制订了《混同商标处理原则》。 1980年11月3日工商总局对139个工业企业使用的129个商标颁发《国家著名商标证书》。 1981年5月工商总局在江西九江召开混同商标处理工作会议,确定保留10697件混同商标中的4140件。 1982年5月11日至24日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北京举办商标法律讲座。

世界和中国 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古代史(-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C21C-BC12 C 爱琴文明 BC11C-BC9C 希腊黑暗时代(荷马时代) BC8C-BC6C 希腊城邦兴起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450年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公元6世纪颁布《查土丁尼民法大全》 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十四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十五末至十六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近代史(1640-1917)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十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七世纪荷兰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美国制订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颁布《人权宣言》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4年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4-1830年复辟的波旁边王朝 1830-1848年七月王朝 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开始 1870-194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巴黎公社

我国历代王朝表,我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代王朝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远古至589) 第七册上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7000万年河姆渡聚落时期 距今约6000多万年半坡聚落时期 距今约4000多万年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帝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24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 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赤壁之战 220年曹呸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 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全国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386年北魏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9年隋统一中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581-1840)第七册下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589年隋朝统一南北方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629年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经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754年鉴真和尚到达日本 823年立唐蕃会盟碑 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国 960年赵匡胤家里北宋 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时间轴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 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 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 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 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的顺序(简表和详表)

朝代起讫都城今地 夏约前2146-1675 年 安邑山西夏县 商①约前1675-1029 年 亳河南商丘 周 西周 约前1029-771 年② 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秦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③前206—公元25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 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 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 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西晋265-317 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十六国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④304-439 —— 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 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 西魏535-557 长安陕西西安 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 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十国⑤902-979 —— 宋 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 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辽907-1125 皇都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1206-1368 大都北京 明1368-1644 北京北京 清1616-1911 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①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②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③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 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 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 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⑤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 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 国”。 具体年月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妣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l8年 lO、帝泄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2l年 l3、胤甲2l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