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放血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医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在人体的表面的一定部位和穴位,用特制的器械,将浅部脉道(静脉)切开或穿破,放出病血(恶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放血疗法。
本疗法在蒙医外治法范围内属于峻疗之一种疗法,它对各种由血引起的病症,均有良好的疗效。它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放出恶血,开启与畅通脉胳,促气血运行,清血热,调体素,以提高抗病祛邪之能力。
放血疗法,并不是仅仅放出血了事,而有严格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术前所作的准备、穴位的选定、具体操作、可能发生的问题等,都有系统详尽的规定。可以说,本疗法是独具特点的较为完整的疗法。
本疗法不但能治病,且对某些病还能起预防作用。如某些病由于没有及时放血,其余邪或恶血会引起痈疽、痞块等严重病症,或转移至任一脏腑或脉道引起化脓,侵蚀该部位。如能及时有效的放血则完全可以制止以上病症的发生。
放血疗法之具体作用是排出脉道之病邪和恶血、镇痛、止痛、消肿、根除脓液和黄水,治疮疡,促生肌,减肥,并使瘦弱者健壮,特别是对排出恶血和毒邪有奇效。
放血疗法之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多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如伤热扩散、骚热、疫热、痈疽、疖肿、疮疡、痛风、索日亚(包括结核)、丹毒、黄水病、麻风等热症。巴达干与赫依引起的疾病虽系寒症,但若与血和希拉合并时,亦可采用放血疗法。
禁忌症:凡属正精耗竭,体质虚弱,孕妇、产后、浮肿、大痨痼疾、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总之,由巴达干、赫依引起的疾病。儿童和老年人,用泻下法、催吐法、鼻药及灌肠法施治之后,亦禁用放血疗法。还有,易于出血者和低血压者,不能施以放血疗法。
此外,对血、希拉热邪引起的疾病,虽然大多可以用放血疗法施治,但如下七种热性病,其临床表现虽为热象,但亦不可过早地采用本疗法。
1.如对未成熟之热性病,过早放血则易使其混浊而紊乱;
2.对疫热过早放血则易使热邪内陷脏器;
3.对骚热在病血与正血尚未分离之前放血则易使正血过失,导致赫依增盛,煽散热邪,病血滞留于体内,余热未尽而易于反复;
4.对空虚热采用放血疗法则促使赫依窜行而引起疼痛或刺痛;
5.对粘热施以放血疗法则易使滞留于体内的病血散布于命脉;
6.对毒热症施行放血则易使热邪扩散于全身或滞留于体内不除;
7.对体弱病人使用放血疗法则有危及生命之虞。
放血时机
根据疾病的变化、发展以及病势,选定最适宜的放血时机,对保证疗效,颇为重要。为此,按病程可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施治。
早期:即发病初期宜于放血者,如体腔出血侵及脏腑,流血过多而不止者,以及扩散热、骚热、食物中毒等,起病急骤,不循常规发展成熟,应掌握时机,在发病初期及时放血施治。
中期:疾病中期,无刺痛,恶寒现象,身体沉重麻木时,可放血施治。或正血与病血已充分分离,血液无混杂现象时,宜于放血。
后期:凡血和希拉热邪或病血散布于脉道时,易于转化为其它疾病,因此,应用不当之饮食引发其余热,尔后放血施治。
放血器械
放血器械,即放血用的特制的小刀。关于其形状、大小等,在《四部医典·后续本》云:用优质的钢铁,由精工巧匠经多次锤炼制成管瓴针及弯状新月状、剃刀状、斧刃状等锐利刀具,长约六横指,其锐利程度能削断毛发为最佳。不过这些刀具,由于时代和条件所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的今天,无论在质量、精制程度以及实用价值等方面,已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应深入研究加以改进。
放血法
放血过程分术前准备和正式放血两个步骤。
一、术前推备
术前准备,又分远行与近行两个阶段。
1.远行:在放血施治前,如热病尚未成熟时,先给予汤药,促其成熟后放血;分离正血与病血,然后再放血施治。正血与病血的分离,通用方为三籽汤;促使赫依热成熟之方为苦参汤;巴达干与血之分解药为青木香汤或苦参汤;寒热交杂症与聚合症的分解药为桅子汤;血与希拉之分解药为木通汤与苦参汤;引导病血出脉者宜用荜拔单叶汤;促使迅速成熟者,则以苦参汤为佳。分解成熟的时间:最好是在五天前,其次是在三天前,至少在前一天服药。若不用汤药分离,而迳行放血时,会导致正血流失而病血不出,且将生赫依,造成余热不除而遗病为患。根据有的老蒙因临床经验,在服用病血分离汤药时,加土茯苓煎煮温服7-21天为好;若久病之人则宜服百日。
2.近行:放血前,令患者晒太阳或烤火取暖,或行走10分钟以上,以加速血行和脉道扩张。
准备好放血器械,如刀、镊子、缚带、熏药、消毒药、止血药、消毒药棉等所需物品。宜在寂静、干净、温暖而光线充足的房间内操作。
消毒:刀与镊子等金属器械,进行煮沸消毒或用75%酒精棉轻拭。术者的手,先把指甲修好,在温水里用肥皂洗净后再用75%的酒精棉轻擦,如手上有伤口或皮肤病者不能操作。
放血部位的消毒:如有条件,放血前病者应洗热水澡,确定放血之脉道或穴位后,
先把局部碘酒棉消毒,然后用酒精轻拭。
二、正式放血
放血前之步骤:包括部位选穴、放血前之结扎,即鼓脉、操作法、观察血色、放血量及辅助治疗等内容。
1.从放血的穴位或脉向心三横指处结扎,结扎之缚带粗细要适宜。如在两小尖脉放血时,从放血的脉至另一侧腋下结扎;在头部血脉放血时,注意不至妨碍呼吸,在颈项处结扎;在舌脉放血时,用消毒之纱布缠裹竹夹板或木夹板夹住舌体上卷,使血管暴露。其它血脉之结扎法,详见各该段。
此外,在任何部位放血时,须注意不使皮肤招皱,使脉管充分暴露。当拉扯绳子两端缠裹时,用力要均匀,松紧度要相等。如结扎结不善,则下刀难中,若皮肤招皱,血管曲折,则血不能出。血管鼓张后,用手指揉擦,使肌肉作麻。
2.操作:首先用手指将血管按压固定,稍微向下用力按捺,使脉管不易移动。进刀之部位,一般在结扎处的三横指以下。进刀的方法是:
纵划法:刀刃沿血管之纵轴,在正中划破的手法。本法适用于额脉、踩脉等肌肉薄处的大血管。
横断法:连皮肤、血管一起横向刺切,适用于肌肉较厚部位的微细血管。
斜切法:由血管之纵轴稍为偏斜进刀,本法适用于中等及较小血管之放血。
侧刺法:由血管之侧旁刺切的手法,适用于舌脉及阴茎脉之放血。
放血疗法以泄出血气为宜,因此,切口宜稍大,过小则容易发生肿胀,血气出不来,最好脉管与皮肤切口要对称。
3.部位选穴:据《四部医典·论述本》所载,宜于放血的脉管计七十七处,而在《四部医典·秘诀本》则九十处,在《蓝琉璃》中,所载穴位更多。
头部及颈部放血部位有二十一处:金柱脉一处、银柱脉一处、枕骨脉二处、囱门脉一处、小尖脉二处、喉脉一处、舌脉二处、面颊动脉二处、眼脉二处、鼻尖脉一处、耳脉二处、颞脉二处、齿脉二处。
上肢放血部位有三十四处:肩脉二处、脏腑总脉二处、冈扎脉二处、六首脉二处、肝脉二处、希拉沙林脉二处、巴达干沙林脉二处、肺心合脉二处、肝胆合脉二处、腕脉二处、细小脉二处、无名指背脉二处、六合脉二处、指缝间脉八处等。
下肢放血部位有十八处:足大脉二处、国脉二处、脾脉二处、肾脉二处、踩脉二处、胫脉二处、镫脉二处、腓肌脉二处、小肠脉二处等。
躯干放血部位有四处:胃角脉二处、男阴边脉二处等。
此外,另加耳前后四树脉,肺肝合脉二处、黄水沙林脉二处、胆细脉四处及短尾脉一处,合前总共九十脉。
4.部分主要放血脉及其作用:
耳脉
位于耳上一横指处,放血时结扎法与以上同。
功效:主治血、希拉引起的耳根部肿胀,中耳炎耳内流脓血及一切耳疾、偏头痛及枕部、前额部疼痛等。进刀时注意避免损伤动脉和骨膜。在本穴位周围,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外,还分布着三叉神经第三分枝。枕部神经及额浅动脉等。
耳前、后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