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
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迈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其后不算太长的时间里,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2008年这个中国改革的“而立”之年,我们有必要驻足回眸,回顾一下这30年的历程。
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对这30年的成就做一总结。
一、经济实力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在1978年~2007年度30年中,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
近3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
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
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三。
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据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尽管中国的
巨额外汇储备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2008年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快速而卓有成效的反应赢得了国内国际一致的尊重和认可,这里面体现了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高效,但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30年来所积累的巨大财富作后盾也是无法实现的。
另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7号”的圆满发射,这背后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 是119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3629美元,2007年是1952年的30.5倍。
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平均约12年翻一番。
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
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四梁八柱”的基本体制框架。
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
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四、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素市场逐步形成。
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了投资体制,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
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如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商业用地使用权转让实现了“招、拍、挂”、利率市场化取得重要进展、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等。
其中资本市场的发展引人注目,资本市场尽管发展历史虽然比较短,
然而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
我国股市规模、市值占GDP比重、交易量、交易系统的先进性等,都出现大幅跃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对国企改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减少了间接金融,降低了整个金融风险。
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
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
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
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我国还积极迎接世界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国外直接投资7745亿美元,吸引外资规模连续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就是中国制造(和组装)产品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发掘了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拓展了空间。
不仅如此,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也开始积极“走出去”,以全球化的视野在海外开展投资,整合产业链,以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企业去他们那里投资。
今年以来,备受次贷危机困扰的美国几次三番希望中国金融业来为他们救驾。
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愈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六、在阶层分化方面,产生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企业家阶层和农民工阶层两大新的社会阶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这块有着几千年重农轻商传统的土地上诞生了一大批企业家:他们可以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企业家是改革开放以来、1992年之前创业的企业家,这一代企业家既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诞生的科技型企业家,如柳传志,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诞生的农民企业家,如鲁冠球,还有城市边缘人口创业的代表,如傻子瓜子的年广久,他们大多属于被迫创业,所设立的企业也大多带着“红帽子”。
第二代企业家是1992年之后诞生的企业家。
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的出台,大批原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和各方面能人纷纷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毛振华、田源、冯仑等为代表的“92派”企业家。
他们具有较强的资源调动能力,企业的产权制度比较明晰。
第三代企业家则诞生于2000年前后、伴随新经济的兴起,依靠风险投资、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如马云、张朝阳、李彦宏等。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高学历、高技术、年轻化,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创始人或管理团队具有“海归”背景。
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即农民工阶层。
据有关方面统计,现阶段农民工总数已逾1.2亿,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
农民工阶层的形成一方面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这一阶层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正是这支大军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农民工进城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
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首30年前,每个中国人也许都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的国家在那一刻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今天,也许每个中国人都有理由骄傲和自豪,因为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与成就。
然而,我们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远未完成,中国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在面对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时,也许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拿出一份清醒一份拼搏一份责任去期待这个国家更为美
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