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_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2008.12J I A O Y UK EX U EL U N TAN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3%,青壮年文盲下降到3.58%,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已占半壁江山,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主题,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基本形成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0年教育改革积累并形成了若干带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基本经验、基本原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第二,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坚持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享有良好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式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拓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把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发展的重心转到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第七,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分区域分步骤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一、经济发展成就:1.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平均每年约百分之九的经济增长率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贸易扩大: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3. 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4. 科技创新: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制造大国,具备了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
5. 农村改革:农村经济由集体经济向家庭经济转型,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6.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人口和社会领域成就:1. 政策改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改善了人口结构。
2. 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改善了教育水平。
3. 医疗卫生改革: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4. 扶贫工作:大规模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将上亿人从贫困中解救出来。
5. 社保改革: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6.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三、国际交往与影响力增大:1.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大幅度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领域合作。
2. 外交突破: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 互联网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4. 和平崛起:中国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作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主要成果与挑战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我国30 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背景。
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构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促进了该理论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进一步增强。
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 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5280亿美元。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而到了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8700元左右,增加了约47倍,剔除价格因素,增长了16倍多。
建国30年以来的成就
建国30年以来的成就建国30年以来的成就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过去了30年,这是一个里程碑般的时刻。
在这30年里,中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国3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和环境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首先,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建国初期,中国经济一度几乎停滞不前,国内生产力低下。
然而,在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改善了数以亿计人口的生活水平。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其次,中国在教育领域也不断取得进步。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建国初期,大部分人口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政府将教育置于重要位置,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国家投资加大,教育资源得到了均衡分配,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在30年里,中国的义务教育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发展,高校数量增加,例如一些世界一流大学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学府。
中国的教育品质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科技领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航天、信息技术、高铁和清洁能源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获得了国际认可。
最后,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在建国初期,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然而,中国政府已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中国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出国。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限制污染排放,中国已开始见到一些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的迹象。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
以下将从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
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封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被实施,例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这些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1万亿元,年均增长约9.5%。
同时,改革开放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教育方面。
改革开放使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普及了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中国基本消除了青少年文盲,大大提高了全民素质。
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得到创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因此得到提升,很多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科技方面。
改革开放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中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别是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之一。
例如,中国的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为全球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文化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
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大力推进,中国的电影、音乐、艺术等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供了支持。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
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 P 从 34 GD ) 6 5亿 元 增 长 到 2 0 7 1 8 1亿元 。1 7 —2 0 9 8 0 6年 , 国 G 我 DP实 现 了年 均 9 7 的高 速 增 长 。2 0 . 05 年 , 国 GD 我 P已经 连超法 国和英 国 , 界排 名跃 居 第 四 ;0 6年 , 国 GD 世 20 我 P分 别相 当于美 国 、 日本 和德 国的
2 、0 6 和 9 . 。相应 地 , 国 GD 占世界 的 份额也 不 断提 高 , 0 6年 达到 5 5 。2 0 0 6 . 13 我 P 20 . 0 2年 , 国人 我 均 国民总 收入 首次 超 过 1 0 0 0美 元 , 到 1 0 达 1 0美 元 ;0 6年 又 超 过 2 0 20 0 0美 元 , 到 2 1 达 0 0美 元 , 人 均 国 民 而 总收 入在 世界 的排 名也 由 2 0 0 2年 的第 1 2 上 升 到 2 0 3位 0 6年 的第 1 9位 。按 照 世 界 银行 的划 分 标 准 , 国 2 我 已经 由低 收入 国家 步人 了中等 收入 国家 的行 列 o 3 [ 根据 联 合 国开发 计 划 署 的统 计 , 国 1 9 —2 0 1 我 9 0 0 5年 的人
一
、
人 力 资 源存 量 迅 速 扩 大 , 力 资源 水 平 快速 提 升 人
根 据教 育部 的统 计数 据 ,9 5 2 0 1 8 - 0 6年 , 国教 育人 口从 2 3亿飙 升 到 3 3亿 , 我 . . 教育 人 口比重 从 2 %上 2 升到 2 . % 。 5 6 改革 开放 三 十年来 , 级各 类教 育 快速 发展 , 。 各 有力 地提 升 了 中国 的人 力资 源 水 平 。文盲 人 口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12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多年的过往: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自豪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外,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对内,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同时,改革开放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这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仅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而且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对于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1、经济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中,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成就:1.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国内出口和产业增长迅速,经济增长迅猛,从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保持着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 脱贫攻坚: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中国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脱贫计划。
通过推行农村改革政策、加强农业生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中国成功解决了几亿人口的贫困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 教育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致力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识字率和受教育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
4. 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建设了大量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和物流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一体化。
5. 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并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
中国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航天技术、高速铁路技术、5G通信等。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研发国家之一。
6. 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政府建立了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并扩大了社会救助的范围。
这些措施提高了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智慧。
随着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开放,相信中国的成就将继续增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诸暨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诸暨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诸暨教育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986年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1990年在全省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首批通过省“两基”工作验收;1996年和2001年两度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1997年被评为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市)”;2000年被评为首批“省教育强市”;2002年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所有镇乡通过“高普九”验收的县(市);2003年除荣获“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称号外,又成为全省率先所有镇乡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的县市。
目前,全市拥有中小学校217所,在职教师9000余人,中小学生16.64万人。
其中,小学162所,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36所,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26%,巩固率为100%。
幼儿园352所,在园幼儿2.26万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为99.3%,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5.3%。
公办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5所,综合高中1所,高中段入学率达90.82%,提前五年实现省定普及标准;特殊教育学校1所,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99.67%。
经教育部门批准,上规模的社会力量创办的学校有11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10.8%,3所学校被评为“省优秀民办学校”。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诸暨的教育硕果累累。
下面就以我的切身经历,谈谈诸暨教育的发展感受。
一、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之初,我上了小学。
那时候同龄孩子很多,几乎每村都有小学,我村还有初中。
那时,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还有代课教师。
他们具有双重身份,白天在教室里讲课,放学后在农田里忙碌。
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个代课教师,当年她丈夫在县城做临时工,她的孩子还很小。
所以,放学后,我们女生经常帮她哄孩子,而男生就帮她干农活。
因为大多是民办或代课教师,所以他们的工资很低。
记得学校旁边有一块菜地,是村里给学校老师的。
改革开放30年成就
•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 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 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 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 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 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
足迹2004:十二大---小康
•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等内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 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 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公民的合法 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 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 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 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 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 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 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 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足迹1999年:西部大开发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 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 发的十条意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 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 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 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 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 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终稿)
城 市 让 生 活 更 美 好
生活——翻天覆地
改革开放前—朴素就是时尚
衣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物质贫乏,更不用说穿衣 了。那个年代,衣服就是用来御寒的,人们的 衣服颜色灰暗,样式单调死板,也不讲究美观。 老百姓衣服的颜色不外乎三种:蓝色、灰色、 绿色,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灰暗的世界里,千篇 一律的服装样式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由于 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封闭,经济增长缓慢,人们 的生活水平很低,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儿,只能 在缝缝补补中变换着服装,衣服上的补丁一直 陪伴着他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 三年”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体育的腾飞
1984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1988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1992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1996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2000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2004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2008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2012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2016年奥运会奖牌榜 中国
金 银 15 8
中 山 装
江青裙
70年代,江青裙、白裙 子、黄裙子、红裙子、碎花 裙开始流行。这在穿衣色彩 匮乏、黑白蓝当道的时代, 成为爱美又不敢太张扬的女 孩的首选裙装。 女领导干部带头穿江青 裙,无论体形什么样,都必 须穿这种只适合瘦人穿的款 式。当各大商场开始出售 “江青裙”时,有些单位就 以穿不穿江青裙作为评定一 个人政治态度的标准。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的时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 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我们是什么时间开始 搞改革开放的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 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 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 探索。
改革开放的意义及成就
改革开放的意义及成就第一篇:改革开放的意义及成就序号:姓名:班级:学号:改革开放的意义及成就内容摘要: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关键词:改革开放发展成就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自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现在的一个新兴的世界级经济体。
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及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这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走了不少的弯路,以至于中国没有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十多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三十多年。
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改革开放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07经济管理四班10号徐兴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
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
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也都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教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
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
“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
”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中国的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已经步入正轨,在中国经济仍保持相当高增长率的情况下,证券市场也将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民营经济,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
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顾3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曾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
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
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谈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及其启示
浅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启示1978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仅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而且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 年的600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 年的24.66 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的GDP 仍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的人均GDP 也由1978 年不足100 美元上升到2007 年的2 200 美元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2]。
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2008 年奥运的成功举办,都显示了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2006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 2.5 亿下降到2 148 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 年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 年的1.6%。
改革开放三十年 扎囊教育大发展
18 4 6 6 m
。
,
。
,
小学
19 7 8
289 60 m
。
;
全 框架结构建筑面 积
34 0 3 7m
。
,
学 校 数 量 变 化情 况 见 下 图
砖 混结构建筑 面积 扎囊县
。
石 木结构
年至
2008
年 中小 学 校 舍 结 构 变
化情 况 见 下 图
图
一
( 单 位 :人 )
图 三 ( 单 位 :平 方 米 )
率均达到 10 职业高 中部毕业生 5 人 , 0 %; 2 其中 1 名学 17 年 , 县 共 有 教 职 工 6 人 , 中专 任 教 师 5 生考上本科 , 名学生考上专科 ,3 98 全 6 其 4 9 l 名学生保送 到西藏 人,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低 , 大部分教师属于临时聘用 职业技术学院 , 高中升学率达4 %。 4
、
。
至
失生学校 分点
。
”
,
小学 阶段 入 学 率 比
19 7 8
19 7 8
年提高 了 3 5
.
7
、
个百
200 8
年 9 月 中小 学 校 舍 总 建 筑 面 积 为 4 7 4 2 6 m
,
。
,
其中
扎囊县
年至
200 8
。
年 在 校 生 人 数情 况 各类
县 中学
10 6 5 0 m
27 39m
。
。
,
1
所 在校 生
,
230
人 初
,
图 二 (单 位 :所 )
中阶 段 适 龄 儿 童 人 学 率 只 有 4 办 小学
最新-改革开放周年教育变化与成就 精品
改革开放周年教育变化与成就1“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尽开颜。
”这是毛菊观老教师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成果,今天,笔者用此来形容通化教育也不为过。
忆往昔,30年前的通化教育事业曾是发展滞慢,举步维艰。
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有了第一所新式学堂,1949年辽东省市属中学仅有5个教学班,市属小学54个教学班共145名学生和72名教工的简朴办学条件,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
而30年前的我市教育,那是1978年,恰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国家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劳动的观念,对学制、教材、教学时间都作了安排,整顿了教学秩序,恢复了师范院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恢复了少先队组织、中学的共青团组织。
自此,我市教育事业也步入恢复、调整和发展轨道,百业待兴。
那个年月,教育经历着“拨乱反正”和“披荆斩棘”,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伍、薄弱阶段,与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别。
看今朝,30年后的我市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累累硕果!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
目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1017个,在校生达到304177名,教职工达30204人的空前规模,实现了历史上的巨大飞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欢呼!30年后的通化教育,坚持育人为首,德育为先,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控辍工作成效显著,高考成绩逐年提高。
2019年秋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2019年秋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
重视教育科研,承担大量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课题。
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成果 2024/7/10
目录
2
改革开放成果
1、经济成就:建立全面物质生 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 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 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 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 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 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 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 扩大
4、科技成就:三十几年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几十万项,其中获国 家奖励的过万项,一些领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高能 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代表作有神州系列飞船、北斗定位系统、嫦娥飞船、蛟龙号、手机通 信等,最突出的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2、教育成就:教育发展取得长 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
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 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教育 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 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 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 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 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 0.2871%,到2008年30年间增长 了16.7倍
3、文化成就:改革开放特别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 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 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 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24/7/10
3
改革开放成果 2024/7/10
5、公路铁路建设:到2015为止,超过8.6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 2015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38亿元,新线投产9531公里, 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两个8000以上"(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8000亿元以上,新线投产8000公里以上)的目标。截至2015年年底,全 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里程达到1.9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1、经济建设成就斐然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GDP约占世界的 5.5%,而1978年时中国GDP仅为世界的 1.8%,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低(据着名经济学家A ngu s Mad iso n《中国长期经济运行》(1998年)一书,按照购买力平价(PP P)法计算: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32.4%,居世界第一位,1890年降为13.2%,1919年降为9.1%,1952年降为5.2%,1978年降为5.0%,改革开放后1995年上升为11%)。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据《200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如果加上税外收费,高达9 ̄1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 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而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1989年时也只有55.5亿美元。
中国的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05年2月,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突破年产2亿吨钢铁的生产大国;中国的水泥产量和煤产量世界第一,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电视机、电冰箱、DV D、空调、摩托车、手机、钢琴、化肥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磷国、第一铜消费国、第一机床消费市场、第一家具出口国、第一电话用户与互联网用户国家、第一鞋类与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造船国,集装箱制造业占世界的70%;中国城市的高楼数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粮食、果蔬、肉类、棉花产量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养羊大国。
中国在航天、高铁、水电站、核电站、运载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第4卷第6期2008年12月教育学报Journa10fEducationalStudiesV o1.4,No.6Dec.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李敏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让世界惊呼”巨龙腾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时期,教育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深刻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经费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教育为经济发展贡献了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同时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事业;成就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98(2008)06—0017一l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让世界惊呼”巨龙腾飞”.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210871亿元.1978—2006年,我国GDP实现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2005年,我国GDP已经连超法国和英国,世界排名跃居第四;2006年,我国GDP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60.6和91.3.相应地,我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也不断提高,2006年达到5.5.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而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排名也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人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o[13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我国1990—2005年的人均GDP的年增长率达到8.8,位居”金砖四国”的首位,也远远高于OECD国家1.8和世界1.5的平均水平._2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时期,同时深刻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经费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同时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人力资源存量迅速扩大,人力资源水平快速提升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1985--2006年,我国教育人口从2.3亿飙升到3.3亿,教育人口比重从22%上升到25.6%..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人力资源水平.文盲人口显着减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断提升,这些都使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人收稿日期:2008—09一10作者简介:李敏谊(1978一),女,汉族,广东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早期教育和比较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顾明远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课题”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十年研究”(课题批准号:2oo8JYJO22)的研究成果之一.18教育学报2008正力资源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一)国民受教育水平得到显着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最为突出的教育成就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根据教育部2008年5月发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7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2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8.5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4]2001—2004年,全国共扫除文盲803万人,年均扫除文盲200多万人,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成人识字率居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中国的四川省巴中县,山东省五莲县,河南省西平县,新疆,全国妇女联合会,甘肃省天水市和青海省等获得了国际扫盲大奖.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民受教育水平得到显着的提高,人口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善.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85年,比1982年提高2.52年;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42年,比1982年提高3.16年.2007年,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上升到8.5年,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如表1所示.表11982--2007年全国不同人口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化(单位:年)资料来源: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7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表明,同一期间(1980—2000年)世界107个国家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92年上升到6.66年,发展中国家从3.57年上升到5.13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从5.10年上升到6.71年.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水平提升的速度比较快.我们完全可以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也在亚太地区”独占鳌头”.但是和发达国家在同一时期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86年上升到9.76年相比,我们仍然有差距.而2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化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图1).[5]图12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1980--2000)上述图表的资料来源:中国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全国第三,四,五次人I=I普查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其他数据来自Bar—ro,RobertJ.,&Lee,Jong—Wha(April2000).InternationalDataonEducarlona1Attain mertt:UpdatesandImplication(JELcodes:120,J24).CIDWorkingPaperNo.042,PP.24—29.(二)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程度水涨船高随着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我国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也有了质的飞跃.1982--2000年(图2),每1O万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从615人增加到3611人,增长近5倍;具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人口从6779人增加到11146人,增加约65%.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表明: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第6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19(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的人El增加974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746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448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El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E6]图2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水平的人口变化(1982—2000)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也相应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图3),1982--2000年,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持续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相对较快的提高,但是与第二,第三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图31982—2000年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2000年,我国25—64岁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1999年OECD国家中的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均在12年以上.[7]2004年,OECD国家25—64岁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l1.9年,而挪威,德国,美国等国家接近14年.[83因此,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来实现产业的顺利转型,我们仍然任重道远.二,教育投入逐年提高,生均事业费增长迅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采用了所谓”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政策,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进入21世纪,伴随着国家的发展重Ii,转移以及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20教育学报2008焦在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全党,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向”人民教育政府办”转变,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教育总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年年飙升,充分体现了教育经费投入在保证,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作用,并成为各级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一)全国教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总投入实现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9815.31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约4.2倍,占GDP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3.09提高到4.659/6(图4).1995—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1200010000180006000:旺L40002OOOO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5.00%4.5O4.OO3.5O3.0O2.5O2.001.501.OO0.5O0,O0图41995—2006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与此同时,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逐年有所提高.2006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人达到6348.36亿元,比2000年增长约1.5倍,占GDP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2.58提高到3.01.但是,这个比例仍然没有达到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的4的目标.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表示,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4.实际上,正如表2所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性投入亟待提升,刻不容缓.表2国家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国际比较(%)2000200320002003中国2.583.Ola美国7.07.5德国5.25.3OECD平均水平一5.9El本4.74.8欧盟平均水平一5.6韩国6.47.5智利4.66.8墨西哥5.56.8以色列8.28.5英国5.26.1说明:a.2006年的数据.b.2004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的数据来自2000年和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其他数据来自OECD(2006).EducationataGlance:OECDIndicators2006.Paris:OECD,P.205.(二)义务教育阶段生均事业费增长最为迅速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各级教育按生均标准的教育投入水平逐年提第6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21高,有效支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006年,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633.51元,比1995年增长5.15倍;普通初中为1896.56元,同比增长2.85倍;普通高中为2240.96元,同比增长1.27倍;职业中学为2163.69元,同比增长1.41倍;高等学校为5868.53元,同比增长8.①由此可见,义务教育,尤其是普通小学生均投入增长态势最为突出,政府拨款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及国家重大工程实施效果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可谓”相形见绌”.以2004年数据为例,OECD国家小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就达到5331美元.L9如果从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表3),各级教育的经费分配不尽合理,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仍然不足,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比重过大,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经费重心过高.根据UNESC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三级教育生均公共经费占人均GDP比例都比较均衡,而且重心基本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例如美国三级教育生均公共经费之比是22:25.7:27.6.I1表3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年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高等学校l07.8593.0279.O665.7454.7645.0138.1236.49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1995—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计算得出. 三,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并重1990年3月,在泰国宗滴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重要议题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全民教育”,对90年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求,要求世界各国在现行基础教育服务范围,除了加强正规学校教育渠道外,提倡有效利用各种非正规教育渠道,以保障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均被提到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普及和提高成为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我国从1986年制订《义务教育法》后就开始了普九的步伐.为了解决中西部地区学生入学困难等问题,2001年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2006年《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开始在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2008年开始扩展到城市.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以义务教育为核心,关注两头(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公平与效率并重是这三十年基础教育的发展主线.(一)基础教育各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显着增加基础教育规模的发展,主要通过入学率和升学率这两个指标来体现.从毛入学率来看(表4),从1992年到2006年,初中和高中的毛入学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高中的毛入学率翻了一倍多.从升学率来看(表5),2006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达到了100%;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达到75.7%,差不多是1990年的两倍.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由于高等教育拓展的政策,更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2006年达到75.19,6,接近1990年的3倍.①根据教育部1995—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计算所得,2008—4—10875l8445719799O4●●●●●●●●77775443l11l11112366469357O62289●●●●●●●●967654331l11l1ll55828O2976429167●●●●●●●●989O9OO111ll76854516224681415678899Ol5O1234569OOOOOOO9OO0OOOO1222222222教育学报2008焦表4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毛入学率(%)年份小学初中高中年份小学初中高中1992109.471.8262003107.292.743.81995106.678.433.62004106.694.148.12000104.688.642.82005106.49552.72001104.588.742.82006106.3101.959.22002107.59O42.8注:小学的入学率按照各地相应的学龄计算,初中计算的是12—14周岁的学童,高中计算的是15—17周岁的学童.表5各级学校的升学率年份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高等教育年份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高等教育199074.640.627.3200397.959.683.4199590.850.349.9200498.163.882.5200094.951.273.2200598.469.776.3200195.552.978.8200610075.775.120029758.383.5注:高中升学率为普通高校招生数(含电大普通班)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数据来源:教育部199O一2006年的教育统计数据.但是如果从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在校生数这个指标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发展亟待加强.图51990—2006年我国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在校生数的变化情况数据来源:教育部1990--2006年的教育统计数据.(二)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有所缩小,剑指均衡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地区,即西部地区和中部的农村地区,表现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通过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设等,力图缩小了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以教育经费为例(表6),就预算内公用经费而言,1995年,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O左右,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上升到9O以上;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国家采取公共财政优先向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倾斜,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补助等保障性政策,大大缩小了城乡中小学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差距.第6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23表61995--2006年农村教育经费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年份业费支出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费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费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支出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比例199********O200065528478200692919291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1995—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计算得出. 地区差异是我国教育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就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入学率而言,2002年,初中入学率全国平均为91,东部地区高达95.5,西部地区仅为82.1,东西差距达到8.8.随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实施,西部地区初中人学率迅速提高,2006年达到89.4,与东部地区相差5.8.东西部差距比2002年减少了3.u但是,如果从其他指标来看,地区差异还在进一步扩大.例如就生均教育支出而言,1995年,小学生均经费最高的上海达到1591.53元,这是全国最低水平贵州(216.06元)的近8倍.2005年,小学生均经费最高的上海达到9767.45元,这是全国最低水平河南(972.74元)的1O倍多._1]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组根据地理和行政特征以及教育发展情况,把中国分成了四类地区.第一类是全国教育水平最高的京津沪,第二类是教育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包括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第三类是教育发展一般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第四类是教育发展滞后的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3]19-21在这四类地区中,教育发展指数(EducationalDevelopmentIndex,EDI)低于6O的地区有广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和西藏.[131200而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应该是国家未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关键.(三)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逐渐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共识,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弱势群体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那些有着特殊需要的儿童,女性以及少数民族.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大幅增加之外,由于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更多有着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融合以及消除歧视.2006年,我国共有1605所特殊教育学校,比2000年增加55所;小学随班就读招生人数达到16419人,比2000年(2403人)增加接近6倍;普通初中随班就读招生人数达到12370人,比2000年(470人)增加了25倍多.[3]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水涨船高,特殊教育事业必然有着更好的发展前途.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确定了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其中一项核心目标就是要在2015年消除所有教育阶段性别的差别.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不断改善女童的受教育环境.2004年,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差距由1995年的0.7下降到0.04%.政府不断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环境,保障女童与男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着提高.2004年,普通初中和高中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和45.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女生的比例达到51.5;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为60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7,比1995年提高10.3%;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比1995年分别提高13.6和15.99/6.2004年,全国城镇地区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率为8.2,比1995年下降5.7;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率为16.9,比1995年下降10.5.全国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为4.2,比1995年下降了5.2,超过总文盲率的下降幅度.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妇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0年,比1990年增加了1.5年,10年间男女差距缩小0.5年.[1]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41.而随着教育24教育学报2008焦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在教育人口中的比重也越来越体现其在总人El中的地位,也体现出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例如2006年(表7),小学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口的10.O9,比2000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而这个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也有所提高.但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仍然低于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专任教师的情况也不太理想.在下一步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政策,让少数民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表7少数民族人口在教育人口中的比重(%)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2000正2006焦2000正2006正普通高等学校5.716.195.434.68普通中学6.776.747.O36.39小学9.O81O.099.441O.24特殊教育学校2.917.135.O55.5幼儿园3.426.233.434.51注:a.采用的是普通本专科的数据.b.采用的是普通高中的数据.c.采用的是普通小学的数据.数据来源:教育部2000和2006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四,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停止了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培养更多优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经济的转型提供人力资源.1998年,中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但由于1999年以来全国高等教育扩招使得这个指标提前了5年,在2005年就得以实现.(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飙升,普通高校规模急剧扩张199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3.4,1998年为9.8.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正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比原计划提前3年完成任务.2007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了2700万人(含成人高校),比2000年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进一步提升到了2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相对应的是,普通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如图6所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校均规模是8148人,大约是1992年的4倍;其中本科院校的校均规模是13973人,是1992年的5倍多;专科院校的校均规模是4515人,是1992年的4倍多.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并不是说越高越好.高等教育在扩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做好结构调整以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还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二)结构有所调整,高等教育质量稳中有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发展同步.1978年我国招收的研究生只有10708人,2007年我国招收了41.86万名研究生.1978年我国当年招收的本专科生40.15万人,2007年,招收各类本专科生合计超过756万人.按照新的统计口径(表8),2002—2007年我国研究生的招收势头最猛,翻了一番.而专科生招收规模的增长速度比不上本科生的扩招速度,由此可见,结构调整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