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技术毕业论文

基坑监测技术毕业论文
基坑监测技术毕业论文

基坑监测技术

6、地下水位监测 通过基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了解基坑围护结构止水效果以及基坑降水效果,可以间接了解地表土体沉降。 地下水位监测宜采用通过孔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等方法进行测量。 检验降水效果的水位观测井宜布置在降水区,采用轻型井点管降水时可布置在总管的两侧,采用深井降水时应布置在两孔深井之,水位孔深度宜在最低设计水位下 2~3m。潜水水位管应在基坑施工前埋设,滤管长度应满足测量要求: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水位管埋设后,应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注意避免雨天,雨天后1~2天测试水位值也可以作为初始值。 地下水位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 管口至水面之深度即为本次地下水位观测值。若水位以本地区高程进行计算时,应测量水位管口高程进行。计算公式为: H=h??h 测 式中:H——水位高程 h——管口高程 ——地下水位至管口深度 ?h 测 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 水位管的管口要高出地表并做好防护墩台,加盖保护,以防雨水、地表 水和杂物进入管。水位管处应有醒目标志,避免施工损坏。 (2) 水位管埋设后每隔1天测试一次水位面,观测水位面是否稳定。当连续几天测试数据稳定后,可进行初始水位高程的测量。 (3) 在监测了一段时间后。应对水位孔逐个进行抽水或灌水试验,看其恢复至原来水位所需的时间,以判断其工作的可靠性。 (4) 坑水位管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施工破坏。 (5) 承压水位管直径可为50~70 mm,滤管段不宜小于1m,与钻孔孔壁间应灌砂填实,被测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间应采取有效隔水措施,含水层以上部位应用膨润土球或注浆封孔,水位管管口应加盖保护。 (6) 重点是管口水准测量,要与绝对高程统一。 7、锚杆拉力监测 锚杆拉力量测宜采用专用的锚杆测力计,钢筋锚杆可采用钢筋应力计或应变计,当使用钢筋束时应分别监测没跟钢筋的应力。锚杆轴力计、钢筋应力计和应变计的量程宜为设计最大拉力值的1.2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 F·S。应力计或应变计应在锚杆锁定前获得稳定初始值。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一、单选题 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A )的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A、5m B、6m C、7m D、8m 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有(C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A、涉及方 B、勘探方 C、建设方 D、施工方 3、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不知,周边( B)应布置监测点。 A、中部、端部 B、中部、阳角 C、端部、阳角 D、端部、阴角 4、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C ) A、10m B、15m C、20m D、25m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置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C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6、围护墙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 C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7、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指点间( B )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A、1/2 B、1/3 C、1/4 D、1/5 8、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 A )根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9、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 D )

A、10m-30m B、20m-40m C、30m-50m D、20m-50m 10、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 C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11、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 C ) A、0.15mm/m B、0.2mm/m C、0.25mm/m D、 0.3mm/m 12、开挖深度为6米的一级基坑,现场进行检测的频率为( B ) A、1次/1d B、1次/2d C、2次/1d D、3次/1d 13、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 C )应进行报警。 A、20mm B、25mm C、30mm D、15mm 14、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2mm/d B、3mm/d C、4mm/d D、5mm/d 15、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10mm-15mm B、15mm-25mm C、25mm-30mm D、 30mm-35mm 16、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 B )应进行报警。 A、1-5mm/d B、5-10mm/d C、10-15mm/d D、15- 20mm/d 17、地下水位变化累计值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250mm B、500mm C、750mm D、1000mm 18、地下水位变化速率超过( B )应进行报警。

深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西安地铁枣园站基坑 开挖支护设计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班级城地 081 学生张鹏飞 指导教师范留明教授

2012 年

摘要 基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开挖的一个地下空间及其配套的支护体系。而基坑支护就是为保证基坑开挖,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以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风险,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水文,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下基坑工程的差异很大。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复杂,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安全稳定,而且要有效的控制基坑周边地层移动以及保护周围环境。 本文先介绍了枣园站的工程概况,包括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然后通过结合对现有基坑开挖支护工法和车站实际情况的比较选择出了适合本站的开挖支护方案。下来通过土压力的计算、结构内力的计算,配筋、验算、支撑设计、变形估算等对基坑的开挖支护作了理论上的数据分析,最后通过施工组织说明了各个工序施工的工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支护方案,地下连续墙,支撑,施工组织设计

Abstract Foundation Pit is the excavation of an underground space below the surface and a coordinated support system. Bracing of foundation pit is to ensure that excavation a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for the smooth and safe environment Foundation Pit and used the pit retaining wall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 Bracing of Foundation Pit structure is the structural safety of temporary reserves are smaller, more risk. Foundation pit structure has a strong regional. Excavation works unde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vastly. Effects complex excavation, excavation p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ensure their own safety,but also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it surrounding strata. Firs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engineering situation of Zaoyuan Station,Including hydrological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Then,based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method and station actual situation select the suitable for the station of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 scheme。And then, through the soil pressure calculation, structure calculation, reinforcement, checking, support design, deformation estimation ,then mad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for the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Finally ,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method and the problem which should be noted. KEY WORDS: Supporting scheme,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Support,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 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基坑开挖监测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监测在取得大量测试数据同时对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基坑的支撑、提高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周边地区的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由于部分单位不重视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如基坑围护结构的失稳,周边建筑的裂缝及地下设施的破坏。因此,当前对于我基坑开展监测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完整版)升降机构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1 绪论 1.1 设计的主要目的 本课题主要完成的是一放线机升降结构设计,包括线圈夹紧.升降机构,实现线圈的夹紧.装卸操作。该放线机用于计算机通讯线缆或类似线缆的裁切的自动供料,以保证线缆切线长度。 1.2 设计的主要思路 设计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想把传统的螺旋式升降改为液压升降,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能精准的完成机械的自由升降。以便更好的使用放线机。本人的想法是想用液压驱动不想用陈规的螺杆升降,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升降系统和驱动系统,在常规的螺杆升降的前提下,要提升很大重量到指定高度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选用液压升降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因为刚卷质量非常大,单靠钢丝绳的拉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正常的自由旋转就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驱动系统,现在一般用的驱动系统都是电机驱动,因为它有许多优点,可以根据线卷的拉力大小来调节他的转速,还可以进行一般的正反转,还有就是在电机上安装一个变频器,可以无限调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得转速。驱动装置则是用液压

驱动,它可以避免由于螺杆滑丝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事故,而且力大可以迅速提升到指定高度。 1.3 设计的要求 1.夹紧只限于轴向,线绕度不受限制,夹紧力不致使线轴破坏。 2.驱动力可采取外驱动力。 3升降过程要求平稳.快捷。 4.放线时线圈外径悬空高度200mm—400mm。 5.线圈形状尺寸示于图1.1 图1.1 线卷的零件图 1.4 放线机发展情况综述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精确的技术,以此同时我们还不能以牺牲

效率为代价。现在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各种线的切割,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设备既有很高的效率又能保证精度要求。所以我们来研究放线机有很好的经济很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在各项技术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还保持着领先。一种应用于钢帘线及高精度、高性能金属线材生产的现代化关键设备——25模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丝机,由江苏泰隆机械集团研制成功,并于4月9日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设备的研制对推动我国高端金属线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扭转我国金属线材产量雄踞世界第一而装备技术却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被动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这一技术成果的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科院院士吴宏鑫担任,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冶金设计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家高科技领域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小组。专家组在认真审定江苏泰隆机械集团提供的设计方案、技术资料和制造工序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国内重点用户的应用结论,一致认定,该项成果采用集成化、立体式传动结构和单侧主动式25道次拉拔技术,钢丝拉拔直线性能好,模具消耗低,拉丝效率高;单台设备集拉丝机、收线机、张力柜、配电柜等多种设备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金属材料、装配工序和使用空间;以变频技术为依托,采用智能化技术实施动态性集中控制,来进行各种放线机的升降运动。 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几年前开始金属线材设备的开发研制,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逐步形成从金属拉丝、高速层绕、重卷、外绕、放线、CO2气体保护焊丝及各类特种金属线材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体系,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而且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毕业论文(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2010届土木工程专业 学号 201001032 学生王鑫 指导教师严任苗 完成日期 2014年 8月20日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类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地下空间与地铁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深基坑问题相继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怎样保证经济合理地处理好地基沉降和基坑支护等方面的问题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基坑支护方面,地下连续墙及刚支撑由于施工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城市施工而得到广泛使用。 本次毕业论文的设计容为市7号线地铁车站基坑设计与分析。设计容包括土压力结构力计算、基坑稳定性分析、支撑设计、基坑变形估算以及控制降水设计;设计中首先根据本基坑的勘查报告和基坑周围的环境情况对将要采取的方案做出初步的估计,然后根据相关规要求对上述方案做出修改和优化。降水井的设计包括井点类型的选择,井深,井径及基坑周围总井数的确定;支护结构设计包括支护结构的选型,边坡稳定性验算等以及在设计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 的验算。 设计中包括对所选择的降水井方案,支护结构方案及地下连续墙支护处理方案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的施工流程编制,每道工序在整个施工顺序中的合理安排,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为保证按期优质完工,必须合理的编制施工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关键词:深基坑;地连墙;地铁;沉降;深基坑设

工作报告之基坑监测开题报告

基坑监测开题报告 【篇一:深基坑支护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 新纪元世纪广场基坑支护结构 设计 院系名称: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岩土)08-1班 学生姓名:吉立朋 导师姓名: 杨晓丰曹继民 开题时间:2012年3月7日 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的建设基坑支护技术也不断发展,而对于不同的工程环境 及条件,采用何种支护形式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把是否能保证基坑 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工程造价作为判断一个支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的标准。如果支护结构型式选择合理,就可以做到整个基坑以及整 个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基坑为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或地下建筑物在施工时需开挖的地坑。为保证 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 结构、降水和土方开挖与回填,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 称为基坑工程。它是地下基础施工中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领域, 是一项风险工程,是一门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新型学科,它涉及到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原位测试 技术、施工技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等多学科问题。基坑工程采用的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围檩、防渗帷 幕等结构体系总称为支护结构。基坑支护工程包含挡土、支护、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环节,如其中某一环节失效,将会导致 整个工程的失败。 本课题是一个实际工程支护问题,针对该工程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计中,不仅要认真学习现有规范和工程中常用及心形的各种施工 工艺和施工技术,而且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和方法,将这些经验方 法与自身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 地下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 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4 监测项目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备。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4.2 仪器监测 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表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续表4.2.1

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巡视检查 4.3.1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 周边环境: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 论文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1) 2 基坑支护设计 (3) 2.1 工程概况和研究容 (3) 2.1.1 工程概况 (3)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2.2.1 地形地貌 (3) 2.2.2工程地质特征 (3) 2.2.3 水文地质条件 (5) 2.2.4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5) 2.3 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设计 (6) 2.3.1 设计依据 (6) 2.3.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6) 2.4 支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8) 2.4.1 支护方案设计分析 (8) 2.4.2 设计原则 (8)

2.4.3 参数的初选 (8) 2.4.4 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容 (9) 2.4.5 降水设计 (9) 2.5 基坑支护计算 (10) 2.5.1 排桩支护计算 (10) 2.5.1.1 排桩支护示意图 (10) 2.5.1.2 基本信息 (11) 2.5.1.3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14) 2.6 设计结果 (16) 2.6.1 结构计算 (16) 2.6.2 力位移包络图: (23) 2.6.3 地表沉降图: (23) 2.6.4 冠梁选筋结果 (24) 2.6.5 环梁选筋结果 (24) 2.6.6 截面计算 (25) 2.6.7 锚杆计算 (26) 2.6.8 整体稳定验算 (29) 2.6.9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0) 2.6.10 抗隆起验算 (37) 2.6.11 抗承压水(突涌)验算 (39) 2.6.12 嵌固深度计算 (40) 2.6.13 嵌固段基坑侧土反力验算 (40)

毕业论文(基坑)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地下结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学院(站):淮北函授站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 0 1 5 级 学生姓名: * * * 导师姓名: * *

摘要 指出深基坑工程是施工开挖与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等诸多学科的交汇,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且具有时空效应的综合性工程。通过对以往经验的研究,摸索出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供有关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施工环境

目录 1、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4)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4)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4) 4、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5) 5、深基坑工程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 (5) 6、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6)

地下结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与普及,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何谓深基坑工程?苔罗阿尼先生认为:在开挖深度不到6m时,单凭经验施工也不会遭到失败,即使地基土质略差,用一般方法也能安全施工。在设计中过分保守是不经济的。另外,如果深度大于6m,需要涉及到土力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处理开挖时挡土墙周围地基的稳定问题,一般采用稳定系数Ns=γt。H/Cu,对Ns≤4为浅开挖,Ns≥7为深开挖,其中γt是湿土单位体积的重量(t/m3),H为开挖深度(m),Cu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t/m2 1、目前,我国深基坑工程具有下述特点: (1)申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黄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正是由于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质埋藏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很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且精确度很低。因此,深基坑开挖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外地的经验。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或称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一方面。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镇江万达广场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1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简况2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3 三、监测内容及代表照片4 四、监测实施5 五、测量精度6 六、仪器设备7 七、测量周期7 八、预警报告7 九、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质量安全措施8 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应用体会12 一、工程简况 镇江万达广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地处庄泉路东侧,庄泉东路西侧,北府路北侧,黄山南路西。镇江万达广场地块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M,总建筑面积约38.88万平方M,地上面积约30万平方M,地下面积约8.88万平方M,分为写字楼、公寓、商业及酒店等。公寓由3栋酒店式公寓和商业用房组成,其中公寓31层,面积7.47万平方M,框剪结构;商业用房2—3层,面积4.17万平方M,结构埋深约4M;商务区由2栋写字楼及购物广场构成,2栋写字楼26层,面积5.07万平方M,均为框剪结构;裙房购物广场5层,面积8.57万

平方M,框架结构,结构埋深约10M。酒店区由五星级酒店及商务酒店和独立酒楼及裙房组成,五星级酒店主楼20层,主楼面积为2.14万平方M,酒店裙房为4层,面积1.41万平方,地下二层,商务酒楼为9层,0.78万平方M,独立酒楼为5层,面积为0.42万平方。整体地下室为两层,局部一层,面积约8.88万平方M。以上拟建工程基坑面积约为54840平方M左右,周长约为1173.8M。基坑开挖深度在4.5到13.7M之间不等,基坑南侧采用悬臂桩的支护形式,基坑北侧采用放坡土钉和支护桩加两层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桩形式,桩间挂网喷浆。两侧采用排桩加两层支撑的支护形式,两侧CD、CM、NO及PQ段采用自然放坡的支护形式,其余两段均采用放坡支护形式。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期间,随着取土的深入,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周围道路动载力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会引起基坑的倒塌和对周围道路及管线的破坏。因此应对基坑在开挖期间进行必要的监测,及时提供基坑及周围附属物的变形数据,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2.2监测依据

曲柄摇杆机构设计方法毕业设计论文

曲柄摇杆机构设计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研综合楼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建公司第四项目部 2012年4月 10 日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1) 1.1 工程概况 (2) 1.2 周边环境概况 (2) 1.3 监测目的 (2)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3)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4)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4)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 (5)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 (6)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6) 1.6.2 锚杆支护水平位移监测 (10) 1.6.3临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12) 1.6.4巡视 (13) 1.7监测技术要求 (14) 1.7.1 技术要求 (14) 1.7.2 监测精度 (15) 1.7.3 监测频率 (15) 1.7.4 监测参考报警值 (15) 2 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16) 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3.1 质量目标 (18) 3.2 质量保证体系 (19) 3.3 监测工作的管理 (20) 3.4 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0) 3.4.1健全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1) 3.4.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1) 3.4.3 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21) 3.5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3 3.5.1 仪器、仪表 (23) 3.5.3 资料采集及整理 (23) 3.6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26) 3.6.1施工进度目标 (26) 3.6.2施工进度程 (26) 4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 (27) 4.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7) 4.2安全保证体系 (27)

硕士论文答辩-基坑问题汇总

1基坑支护答辩m值是什么? 目前支护结构的设计都是对土体进行“结构化”,即将挡墙后的土体作为土压力作用于支护结构上,而挡墙前的土体等效为弹簧,计算时常采用m法来确定弹簧的刚度。桩侧岩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简称为地基反力系数,是地基承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位置处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也即单位土体或岩体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压缩变形时所需施加于其单位面积上的力。目前常采用的有三种假设:①假设地基系数不随深度而变化,即地基系数为常数的K法;②假定地基系数随深度而呈直线变化的m法;③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按凸抛物线增大的C法。 2支护体系选用原则 1.安全可靠性 2.经济合理性 3.施工便利性和工期保证性 3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地基土产生的土压力;地下水产生水压力;基坑顶面的超载(邻近建筑物、汽车、吊车及场地堆载等);地震产生的垂直和水平荷载;温度影响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附加荷载。 4土压力 土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是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方向和大小、土的性质、支护结构物的刚度及高度等因素有关。分为3类:主动、被动、静止土压力。 5水土合算与水土分算 水土分算法及水土合算法。粉土及粘性土用水土合算法处理,碎石土及砂土用水土分算法处理。水土合算的实质是不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认为空隙中的水都是结合水,没有自由水。水土分算的实质是分别计算水、土压力,以两者之和为总侧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基坑开挖采用水土分算。(论文中) 6每个工况的土压力、锚杆水平力、内力(弯矩和剪力)及位移图形,的蓝色、红色标注分别为弹性法和经典法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经典方法与弹性方法有何区别? ①经典方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等值梁法,将内撑和锚杆处假定为不动的连杆支座(即不动的铰支座)。计算出桩(墙)两侧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水压力及其分布后,按静力平衡法计算支护构件各点的内力。 ②弹性方法:将作用桩墙上的支锚点简化为弹簧,将基坑开挖面以下被动侧土体简化成水平向的弹簧,将主动侧(全桩、全墙)的土压力施加到桩墙之上。利用有限元或其他的数值解,即可得到其内力及位移。 ③两种方法的对比如下表: 支锚点被动区的土桩身刚度内力计算方法 经典法简化为支点被动土压力不考虑等值梁法 弹性法弹簧弹簧考虑有限元方程([Kz]+ [Kt]){W}={F} ④两种方法不存在绝对对错和优劣问题。由于经典法的诸多假定,如锚杆处假设成支座,被动土压力定值,不考虑变形等,使得弹性法看起来更接近真实的受力,但如果没有经验,支锚刚度,土的m值(决定土弹簧的刚度)等取得不合适,计算出的内力就会有差异。 7水泥土搅拌桩的破坏模式 倾覆破坏:由于墙身入土太浅或宽度不足,当地面堆载过多或重载车辆在坑边频繁行驶,都可能导致倾覆破坏。地基整体破坏:当开挖深度较大,基底土又十分软弱时,特别当地面存在大量堆载(堆土)时,地基土连同支挡结构一起滑动。地基整体破坏造成的危害极大,往往伴随着地面大量下陷及坑底隆起,也可能推动坑内主体结构工程桩一起位移。墙址外移破坏:当挡土结构插入深度不够,坑底土太软或因管涌及流砂所削弱,可能发生墙趾外移所引起的破坏。8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了最大承载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者产生了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过大变形。 1)支护结构达最大承载力或土体失稳;2)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1)过大变形妨碍施工;2)过大变形影响周边环境正常使用 9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倾斜监测、裂缝监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拉力监测。TCA 2003监测精度分析:徕卡TCA 2003 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为方向测回中误差± 0. 5″ ,测距精度±(1 mm +1 ppm ·D) . 该仪器有自动搜索、捕捉、观测棱镜功能,其测角最佳搜索距离为200 m。10随机信号与振动分析系统CRAS 由于传感器数量有限,我们在地面上选取了一层大厅和保椒路一侧的人行道作为地面激励点,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采用的仍是CRAS。将地面测得的加速度时程与顶层测得的加速度时程组合成不同的工况。将在地面激励点测到的振动时程作为输入,计算结构数值模型的响应,并将计算所得的结构与实测结果比对。

毕业论文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方案 一、课题:CK6150经济型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及润滑系统的设计 二、小组成员:刘伟、杨睿、徐宇红、张飞鹏 三、总规划: 1)引言 1.数控技术的发展 2.数控机床改造的必要性 (2)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分析 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作用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常用伺服进给系统来工作。 伺服进给系统的作用是 根据数控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进行放大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它不仅控制进给运动的速度,同时还要精确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位置和轨迹。因此,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尤其是轮廓控制系统,必须对进给运动的位置和速度两方面同时实现自动控制。 2.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摩擦阻力小 运动惯量小 传动精度与定位精度高 进给调速范围宽 响应速度快 无间隙传动 稳定性好,寿命长 使用维护要方便 3.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闭环控制进给系统,通常由位置比较、 放大元件,驱动 单元,机械传动装置和检测反馈元件等组成,其中,机械传动装置是位置控制环中的重要环节。 机械传动装置是指将驱动源旋转运动变为工作台直线运动的整个机械传动链,包括减速装置、联轴器、丝杠螺母副等。减速装置采用齿轮机构和带轮机构,导向元 件采用导轨。进给系统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数控机床常见的进给传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联轴器、滚珠是杠副、轴承等组成,由于电动机有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等几种形式,因此,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有 3 种类型,即步进电动机伺服进给系统、直流伺服电动机进 给系统、交流伺服电动机进给系统。

(3)进给传动系统的选型与设计(杨睿、张飞鹏负责)经济型的数控机床动力系统可分为三类

基坑监测技术总结

一?概况 惠州市中医院三期内科大楼工程位于河源市中医院院内北侧地段,交通方便。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北侧相邻建筑物为老急诊楼,高1~5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地基,距离基坑开挖边线最近约 2.50m;东侧相邻建筑物为康复楼,高2~4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南侧、西侧为已建院内道路,基坑开挖边线进入道路范围内。 建筑占地面积1232.20m2,高10层,框剪结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40.90m。设地下室1~2层,占地面积2919.30m2,-1F的底板标高34.30m,局部设负二层地下室,-2F的底板标高31.00m。 场地现状平均标高约为40.20m(-0.70m),根据建筑结构专业图纸,确定本工程负一层基坑底标高33.80m(-7.10m),基坑深度 6.40m;负二层基坑底标高30.40m(-10.50m),开挖深度9.80m。 为了解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变化、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公司受河源市中医院的委托,对其进行监测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15日开始对现场周边布设沉降基准点3个,水平位移基准点3个,周边建筑沉降监测点54个,地下水位监测孔6个,立柱沉降监测点10个,基坑桩顶沉降(位移)监测点12个,支撑应力监测点5个,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测斜)点8个,监测期间近垃圾房侧冠梁处增设5个沉降监测点,周边地表增设8个沉降监测点。于2017年4月17日开始对惠州市中医院三期内科大楼基坑进行监测,至2018年10月23日进行最后一次观测。

图1.1场地平整 图1.2土方开挖 图1.3地下室底板施工 图1.4地下室外墙、顶板施工 二、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项目基坑支护设计文件。 三、人员及观测设备 1、作业人员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 版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基坑 支护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薛超林 审核:肖宁祥 审定:谢成 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乙测资字45012034 计量认证证书: 20 1431E 04月20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监测目的 (2) 3监测项目 (2) 4 方案编制依据 (2) 5、监测布点 (3) 6 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 7监测频度 (4) 8监控报警 (4)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4)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4.3米~17.4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属于临时性基坑支护工程,基坑边坡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1年。 2 监测目的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监测项目 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2)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3)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4)地下水位监测。 5)基坑护坡顶土体深层位移监测。 主要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 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 4)《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 6)委托方提供的图纸。 5 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3.0.1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者开挖深度小于5m但是现场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3.0.2基坑工程设计提出的对基坑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检测报警值等。 3.0.3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过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的必要的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监测单位拟定出监测方案后,提交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遵照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监测等单位讨论审定监测方案。当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有重要的市政、公用、供电、通讯、人防工程以及文物等时,还应组织有相关主管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监测方案经协商一致后,监测工作方能正式开始。) 3.0.5 按监测需要收集基坑周边环境各监测对象的原始资料和使用现状等资料。必要时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法保存有关资料或进行必要的现场测试取得有关资料。 3.0.7 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 1 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 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 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 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3.0.8 监测单位应严格实施监测方案。当基坑工程设计或者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施。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