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解读
精选7第七讲公务员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

3
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
4
批准辞退的,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五、我国公务员辞退的法律后果
1.公务员身份消失。2.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3.被辞退后,五年内不准重新录用到国家机关工作。
第三节 公务员退休制度
一、公务员退休的含义
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工龄或者由于丧失工作能力,依照法定程序退出工作岗位,享有领取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和其它待遇等权利的行为。
“自愿”
第三,辞职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第四,辞去公职是有利益保障的。
二、公务员辞去公职
限制性条件:
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公务员法》第81条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公务员辞职之后从事什么职业?
三、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五)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管理、监督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六)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 影响恶劣, 负主要领导责任的;(七)疏于管理监督,致使班子成员或者下属连续或多次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八)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造成恶劣影响的;(九)有其他应当引咎辞职情形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9.29•【文号】•【施行日期】2017.09.19•【效力等级】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2017年9月2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用人机制,满足机关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的需求,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规范公务员聘任工作,保障机关和聘任制公务员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聘任制公务员,是指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不实行聘任制。
第三条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机关依据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对所聘公务员进行管理。
第四条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聘任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聘任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工作。
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机关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位设置与招聘第五条机关聘任公务员,主要面向专业性较强的职位,确有特殊需要的,也可以面向辅助性职位。
聘任为领导职务的,应当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位。
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是指具有低替代性,要求具备经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职位。
辅助性职位,是指具有较强事务性,在机关工作中处于辅助地位的职位。
第六条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进行。
第七条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制定职位设置与招聘工作方案。
职位设置与招聘工作方案包括聘任事由、编制使用情况、拟聘职位及名额、资格条件、待遇、聘期、招聘方式、程序等内容。
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2020年修订)

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2020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20.12.28•【文号】•【施行日期】2020.12.28•【效力等级】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2009年7月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务会会议审议批准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20年12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务会会议修订202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工作,保障机关和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申请终止与任免机关的任用关系。
法律法规对公务员中领导成员以及监察官、法官、检察官等辞去公职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公务员辞去公职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党对公务员队伍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二)尊重个人意愿和从严审核审批相结合;(三)保障合法流动和加强离职后从业管理相结合;(四)依法依规办事。
第四条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负责公务员辞去公职工作的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各级机关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公务员辞去公职的审核、审批、从业限制期限内从业情况的了解核查等工作。
第二章辞去公职情形和程序第五条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依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六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辞去公职:(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三)正在接受审计,或者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四)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公务员法 第八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公务员法第八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公务员辞去公职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一、辞去公职的含义和特点所谓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辞去所担任的公务员职务,解除与所在机关的任用关系的行为。
也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公务员的辞职。
公务员辞去公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辞去公职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
劳动权是受宪法保护的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从事什么职业,不从事什么职业,是公民的择业自由,是公民劳动权的当然内容。
公民有权依法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公务员职务,也应当有权通过法定程序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正是因为辞去公职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所以应当出于公务员本人的自愿,一般情况下,任何机关、团体和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强迫公务员辞去公职。
(2)辞职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公民担任公务员职务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如有的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有的要通过选举。
同样,辞去公务员职务,也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
公务员作了履行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承担了一定的管理或者服务职能,就其所处的职位而言,对国家和社会有一种责任,不能说不干就不干。
因此,公务员辞去公职要有一个批准程序,未经批准,不得辞去公职,这样规定对保证公务员管理的严肃性是必要的。
(3)辞去公职不是无条件、无限制的,而是附条件的、有限制的。
不符合法定的条件,都不得辞去公职。
(4)辞去公职是有利益保障的。
公务员辞去公职后,可以享受法定的辞职待遇。
如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获得各种人事关系证明,可以重新通过考试担任公务员;在辞职者担任其他机关公职时,其工龄可以连续计算。
此外,在理解辞去公职时,还需要注意它与免职、辞退的区别与联系。
1.辞去公职与免职的区别。
免职是任免机关免去公务员所担任职务的行为。
免职属于公务员职务的变更,与公务员的任职相对应。
公务员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
引咎辞职的主体
2
引咎辞职的条件
3
引咎辞职的程序
4
引咎辞职后的人事管理
5
引咎辞职的监督机制
4
责令辞职
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 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 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 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 导职务。
四、公务员辞职的法律后果
辞去公职
公务员身份消失
辞去领导职务
公务员丧失原来担 任的领导职务,但 公务员身份仍然存在
4
批准辞退的,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五、我国公务员辞退的法律后果
1.公务员身份消失。 2.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 失业保险。 3.被辞退后,五年内不准重新录用到国家机关 工作。
第三节 公务员退休制度
一、公务员退休的含义
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达到一定的年龄、 工龄或者由于丧失工作能力,依照法定程序退出 工作岗位,享有领取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和其它 待遇等权利的行为。
(四)在安全工作方面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责 任事故,或者发生特大责任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连续 或者多次发生特大责任事故,或者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负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的;
(五)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管理、监督 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造成巨 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六)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力,造成 用人严重失察、失误, 影响恶劣, 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七)疏于管理监督,致使班子成员或者下属连续或多次出 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八)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 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有其他应当引咎辞职情形的。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08.05.14•【文号】人社部发[2008]20号•【施行日期】2008.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现将《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OO八年五月十四日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公务员的申诉,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促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法律法规对法官、检察官的申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领导成员的申诉,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处理公务员的申诉,应当坚持合法、公正、公平、及时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四条公务员提出申诉,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第五条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
公务员不因申请复核、提出申诉而被加重处理。
第六条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组成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负责受理和审理公务员的申诉案件。
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在决定受理申诉案件后,应当对案件事实、适用法规、工作程序等进行全面审议,并向受理机关提出明确的审理意见。
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一般由受理机关中相关工作机构的人员组成。
必要时,可以吸收其他机关的有关人员参加。
公务员法 第八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公务员法第八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公务员辞去公职限制性条件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一、对辞去公职作限制性规定的必要性公务员辞去公职,通常是因为个人的原因,不愿意在机关工作,一般情况下,有关机关应当准予辞职。
但是,申请辞去公职作为公务员的一项权利,在行使时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定的程序。
公民进人公务员队伍后,与所在单位建立了相应的人事行政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了一定的义务,要受与所在单位的人事行政关系的约束,不能随意辞职,说不干就不干。
由于公务员的特殊身份和所承担的公务,公务员辞去公职要考虑所在机关正常的工作运转,要考虑国家的利益。
因此,本法对公务员辞职作了限制性的规定,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两项限制性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条件和一项兜底性的规定。
二、公务员辞去公职的限制性条件根据本条的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的限制性条件是: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国家公务员三至五年的最低服务年限。
如人事部发布的新录用国家公务员任职定级暂行规定中规定,通过考试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
因此,为了保证机关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在最低服务年限届满后,公务员才能提出辞职。
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是指公务员本职工作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秘密事项。
这些在特殊职位任职的公务员,掌握着国家重要的秘密事项,辞去公职有可能会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因此,不允许他们在这些职位上辞去公职。
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

《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9]69号)和《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9]71号)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9年7月24日印发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工作,保障机关与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申请终止与任免机关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第三条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依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四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一)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上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二)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三)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第五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公务员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二)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三)任免机关审批,作出同意辞去公职或者不同意辞去公职的批复,同意辞去公职的应当同时免去其他所任职务;(四)任免机关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所在单位和申请辞去公职的公务员,并将同意辞去公职的批复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和同意辞去公职的批复等存入本人档案。
第六条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第七条经批准辞去公职的公务员,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对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八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准通知书》应当直接送达公务员本人。
直接送达本人有困难的,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公务员申请辞去公职未予批准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公务员辞退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公务员辞退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其实身为国家公务员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如果身为公务员却不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的话,就很有可能在考核当中被所在在单位予以辞退的。
但是辞退公务员的话,在我国是规定要给公务员发放一定的辞退费的,下面我们要了解的内容就是公务员辞退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其实身为国家公务员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如果身为公务员却不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的话,就很有可能在考核当中被所在在单位予以辞退的。
但是辞退公务员的话,在我国是规定要给公务员发放一定的辞退费的,下面我们要了解的内容就是公务员辞退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一、公务员辞退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公务员被辞退后,自批准之日的次月起停发工资;辞退费的发放标准为公务员被辞退前上月的基本工资;辞退费发放期限则根据被辞退公务员在机关的工作年限确定,工作年限不满两年的,按照三个月发放;满两年的,按照四个月发放;两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增发一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
▲二、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9〕71号)第一条为规范公务员辞退工作,保障机关与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辞退,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被辞退后,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第三条辞退公务员,应当依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四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第五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公务员辞职辞退规定讲解提纲(合集五篇)

公务员辞职辞退规定讲解提纲(合集五篇)第一篇:公务员辞职辞退规定讲解提纲《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及《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讲解提纲一、历史背景:这两个规定是《公务员法》的配套法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7月24日国家人社部发[2009]69号、71号文中发布生效的。
我国的《公务员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至今已走过了四个年头,现在看《公务员法》有以下四点积极意义:一是规范了公务员管理,提高了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水平;二是加强了对公务员的依法监督,保障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三是为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供了制度保证;四是保证了机关有效运转,提高了工作效能,但是由于相关的配套法规出台的比较滞后,导致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遇到有些具体问题时因为《公务员法》中没有特别明晰的界定,出现了一些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二、辞职和辞退的概念:1、辞职:基本含义是辞去所担任的职务、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
进一步解释可细分为辞去官职或泛指辞去职务,我们今天学习涉及的辞去公职可以理解为前一种,辞去公职也可以理解成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工作人员自动放弃现有身份。
此外,中办发…2004‟13号,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二条对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确定为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这四种方式,而今天介绍的辞去公职是针对全体公务员而言的。
*我国辞职类型的拓展知识或者说常见情况:第一种情况,辞职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选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辞去当选职务的行为。
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由常委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常委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公务员取消录用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引言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录用和任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公务员的录用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选拔出具备德才兼备的公职人员。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使得已录用的公务员不再适合继续担任公职。
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以规范公务员取消录用的程序和条件。
本文将对公务员取消录用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公务员取消录用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法律,其中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励、惩戒、辞职、辞退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关于公务员取消录用的相关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条款:- 第四十三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取消录用:(一)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录用资格的;(二)伪造、变造有关证件、证明材料骗取录用资格的;(三)在录用过程中有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四)录用后一年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五)其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第四十四条:公务员在试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取消录用:(一)不按岗位要求履行职责的;(二)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的;(三)不服从工作安排的;(四)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五)其他不符合试用条件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录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录用规定》是《公务员法》的配套法规,对公务员录用的具体程序、条件和纪律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其中,关于公务员取消录用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 第二十三条:录用单位应当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试用,试用期为一年。
试用期内,录用单位应当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考核。
考核不合格的,予以取消录用。
- 第二十四条:试用期内,拟录用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取消录用:(一)不按岗位要求履行职责的;(二)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的;(三)不服从工作安排的;(四)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五)其他不符合试用条件的。
二、公务员取消录用的条件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公务员取消录用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录用资格这包括在报名、考试、体检等环节中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或者提供伪造、变造的证件、证明材料等。
第二节 公务员辞退

ℚ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 定-辞退
1.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 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4.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 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5.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 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 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公务员辞退法律后果
1.职务关系消失,不保留国家公务员身份; 停发工资。 2.国家公务员被辞退后,五年内不准重新 录用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 3.失业保险;辞退费。 4.人事档案转出。 5.复核、申诉。
三、公务员辞退条件
(一)肯定性条件 (二)限制性条件
(一)肯定性条件
《公务员法》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
ℚ 公务员法-辞退
1.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 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 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 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 宜给予开除处分; 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 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 三十天。
(二)限制性条件
《公务员法》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
ℚ 公务员法-不得辞退
1.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 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4.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ℚ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 规定-不得辞退
1.因公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2.患严重疾病或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3.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内的。
《公务员法》释义:辞职辞退

《公务员法》释义:辞职辞退来源: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辞职辞退制度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解决的是公务员队伍的“出口”问题。
确立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为公务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正常的法律机制,解决了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问题。
对于打破过去长期存在的公务员的“铁饭碗”,保证公务员队伍的优化、精干,保持公务员队伍活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章规定了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
公务员的辞职,就是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辞去所担任的职务,离开公务员队伍,解除与所在机关的任用关系的行为。
为了适用目前新形势下公务员管理的需要,本章对原来的辞职制度设计有所改进,将辞职规定了既包括通常理解的辞去公职(即本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又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辞去公职和自愿辞职以及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即本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
公务员的辞退,就是在公务员不符合机关工作要求的情况下,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与所属的公务员的任用关系的行为。
本章共有七条,分别规定了辞去公职的程序和不得辞去公职的条件、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辞退公务员的条件和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情形以及辞退的程序、辞职或者辞退后的手续等。
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较,完善了不得辞职的情形的规定,增加了领导干部辞去领导职务的规定和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情形的规定。
第八十条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释义】本条是关于公务员辞去公职的规定。
一、辞去公职的含义和特点所谓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辞去所担任的公务员职务,解除与所在机关的任用关系的行为。
也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公务员的辞职。
公务员辞去公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辞去公职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
劳动权是受宪法保护的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公务员辞职补偿标准

公务员辞职补偿标准【篇一:公务员辞职补偿标准】一些网友认为:随着八项的出台和国家重拳打击贪腐,公务员身上的光环正在逐一退去,因此引发了新一波辞职、跳槽热。
但更多网友则认为:公务员同其他劳动者一样自由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是要规范其中的程序以及相关的离任审计等规定。
那么,公务员辞职、跳槽有哪些具体规定?吧主就和大家一起政普一下吧。
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提出,并经过任免机关批准,依法解除其与机关的职务关系,或者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辞去所担任的领导职务。
前者称为辞去公务员公职,其直接结果是取消公务员身份,机关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归于消失;后者称为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其直接结果是公务员丧失原来担任的领导职务,但公务员身份仍然存续。
根据中组部、人社部印发的《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申请终止与任免机关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依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理。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上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公务员辞去公职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公务员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任免机关审批,作出同意辞去公职或者不同意辞去公职的,同意辞去公职的应当同时免去其他所任职务;任免机关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公务员所在单位和申请辞去公职的公务员,并将同意辞去公职的批复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这里的任免机关,可以是一级党委,也可以是同级人大常委会。
因此,政府部门或政府组成部门领导的辞职,还要经过同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表决通过。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04•【文号】中组发[2007]2号•【施行日期】2007.0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规定•【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考评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0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现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1994年3月8日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发[1994]4号)同时废止。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二00七年一月四日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
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公务员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考核内容和标准第四条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第五条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
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04•【文号】中组发[2007]2号•【施行日期】2007.0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规定•【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考核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0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现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1994年3月8日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发[1994]4号)同时废止。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二00七年一月四日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
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公务员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考核内容和标准第四条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第五条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
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单位】国务院【颁布日期】19930814【实施日期】19931001【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国家公务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家公务员中的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产生和任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章名】第二章义务与权利第六条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二)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三)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七条国家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提出申诉和控告;(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章名】第三章职位分类第八条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
第九条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解读
1、公务员辞退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根据〈〈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辞退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被辞退后,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辞退不属于惩戒性处分的范畴,与开除性质不同。
从法律后果看,两者都终止与机关的职务关系,解除公务员身份,但被辞退的公务员可按规定享受辞退待遇一一可以领
取辞退费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此外,被辞退的公务员如重新就业,其在
原机关工作年限可合并计算。
2、实施公务员辞退的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1) 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2 )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4)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5)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3、对辞退公务员有哪些限制性条件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1) 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2)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 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4、辞退公务员有哪些程序
(1)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报任免机关。
(2 )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3)任免机关审批。
作出辞退决定的,以书面形式通知呈报单位和被辞退的公务员,同时抄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下机关辞退公务员,由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县级党委或者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