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区农业产业的规划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农业产业发展
规划
一、基本情况
1.新区基本情况。新区辖两个镇,总人口11.8万人,20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有耕地101690亩,其中:田64029亩,土37598亩,共有林地147513亩,森林覆盖率33.27%。
二、现状认识
2.1规划背景
新舟镇位于北纬27°~27°,东经107°~107°,国土面积168km2,距遵义市中心城区54公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为一体的沙滩文化。遵义机场坐落在新舟镇境内,经中央军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准,遵义机场为军民共用,预计在2012年可以通航。新蒲镇属遵义市城郊,距遵义市中心15公理,是典型的城郊时令蔬菜基地,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较快,具有潜在的发展基础。
2.2自然条件
2.21两镇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土地肥额,雨量充沛,交通便利。
2.2.2气象气候
两镇镇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特别显著。地处低纬,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到达该地已大大减弱,所以在冬季1月最冷时期最低气温只有
-7.10C(1972年1月)。而在夏季又常受西南季风影响,历年最势时期极端最高气温也只有38.70C(1995年8月),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左右,气候宜人。
2.2.3地理概况
规划范围地处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为山地和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20米左右。
2.2.4社会经济
新舟镇规划区内工业经济不发达,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大宗农产品为水稻、玉米、辣椒、花椒、生猪、鹅、肉鸽、蔬菜等,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364元,农民生活相对殷实,但年均收入不高,温饱线已过,未达小康;新蒲镇主要以中草药、无公害莲藕、特色鱼业、无公害蔬菜为主。
2.3农业产业现状
新舟镇耕地田4.6万亩,土1.8万亩。只有一家农产品的现代加工企业——种鹅孵化业,商品化程度较底。有两个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市场——辣椒、花椒市场。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土地微耕机一百余台,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现有专业合作社5个,发挥作用较好的两个——新舟鸽业、肖家坝峰硕彩虹桃专业合作社;有企业化经营的农业项目三个——乐耕农业生态示范园、贵州九叶青绿塘花椒生态园、盛丰公司禹门观光农业园(此项目现阶段推进最有力)。
花椒是我镇较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富民产业。全镇花椒种植面积约
7000亩(东邻郑场镇约3000亩),约25万株,年产量约500吨。其中金钟村、群乐村、新舟村相对集中,为主产区,占全镇种植面积的60%以上,种植水平和效益相对较高。
新蒲镇耕地田1.85万亩、土2万亩。现有文武村为主的无公害莲藕基地辐射面积1000亩,以湘江村、三合村、大山村、中桥村发展无公害蔬菜,依托湘江河、仁江河发展特色鱼业。
2.4优劣势分析
2.4.1优势
全区地势平坦,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距市区近,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先天优势;遵义机场开通在即,具有后发优势;沙滩文化的熏陶使新舟、新蒲人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文明开放、思想活跃。
2.4.2劣势
主导品种的品质无明显竞争优势,市场影响力不大;种植技术未提升,种植效益的提高和规模做大现阶段有一定难度;无科技支撑,无组织化保障,无龙头带动,处于自发状态,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三、规划原则和依据
3.1规划原则
3.1.1全面统筹,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产品品质的提升,种植技术的提升,科技化程度的提升,组织化
程度的提升,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如长期稳定的优质苗圃场)五个方面要综合统筹,缺一不可。
没有经济效益,群众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产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突出生态效益,保持水土不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观,是发展观光农业,打造田园城市的客观需求,花椒、莲藕、特色鱼业、中药材、蔬菜产业符合生态效益的基本要求,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有机统一,相得益彰时,社会效益就会得到自然凸显,即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
3.1.2培植精品,营造品牌形象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带动,引进外地良种,综合选择主导品种,以标准化种植为推广主要措施,强化科技成果的运用,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优质、绿色、安全、生态”的品牌形象。
3.1.3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跳跃式发展
示范点的成功打造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示范辐射、组织带动是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全方位服务是最主要的工作措施;三~五年打基础,六年见成效,八年大发展,十年完成主要目标。
3.1.4深度挖掘,探索多种组合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蔬菜种植为抓手,提高种植效益;凸显园区精品农业特色,拓展农业旅游价值;种养结合,打造立体生态农业,林下种草养禽(鸡、鹅、鸭);椒果结合、椒花结合、椒药结合、鱼业发展
与水上旅游相结合、莲藕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养殖小区,延伸产业链条,向旅游食品发展。
3.1.5着眼市场,引进加工企业,努力拓展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3.1.6申报新舟花椒交易、中转专业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申报新蒲蔬菜交易市场。
3.2规划依据
3.2.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9.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183373-2001)
3.2.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条例依据
1、《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2、《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12.31)
4、《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5、《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1999)
四、规划定位、目标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