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文化与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文化与审美
万艳华
内容
1. 山水文化与审美
2. 田地文化与审美
3. 植物文化与审美
4. 石景文化与审美
5. 声光文化与审美
6. 大地艺术文化与审美
7. 分形景观文化与审美
8. 园林景观文化与审美
1. 山水文化与审美
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而独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对风景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
神、山神、水神等。在如此之多的自然崇拜中,对山川河流的祭祀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驻足山水。受宗教的影响,山水名胜广为扩展,山水文化迅速发展,山水诗画、游记蓬勃发展。
等方面内容。
山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文化也是山水的灵魂。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而独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对风景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1.1 中国山水文化与审美的源流
1.1.1 自然崇拜
先人对自然的困惑不解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自然神崇拜,如日神、月神、山神、水神等。在如此之多的自然崇拜中,对山川河流的祭祀与人类关系最密切。1.1.2 宗教与审美
伴随着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改变,从恐慌、崇拜渐渐过渡到亲近与喜爱。人们开始以审美的心境关注自然、驻足山水。受宗教的影响,山水名胜广为扩展,山水文化迅速发展,山水诗画、游记蓬勃发展。1.1.3 科学与审美
清末,西方自然科学流入中国,对山水的认识逐渐涉及到地质、水文等方面内容。
1.2 中国山水文化
1.2.1 水文化
水被中国人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韩诗外传》云: “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水也。”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更在《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阐述自然山水之美。《画鉴》中云“意中有水,方许作山”,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对水的哲理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如“滴水穿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阐明了古人对水性格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有一种叫欹的盛水器皿:当往其中注水时,器皿逐步水平,待水满又将水倾斜倒出。由于它的倾斜好似弯躬行礼,而水满则倾覆,故寓以“满招损,谦受益”。这种哲理性的理水技艺,反映了古人对水的深刻理解。
中国以“自然”为宗的诗歌中不乏描述自然水景的名篇佳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中国园林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以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水以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雨打芭蕉
瀑布
1.2.2 山文化
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借山以绘形,或以明志,或以言情。山常是文人墨客思维中的独特意向;而在社会变迁和文化生活中,人们对山又是那样情有独钟。山成为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个响亮符号。
山,高峻、雄壮是山的一种气势美,“山不厌高”《管子.形势》,“山不高则不灵”(《世说新语.排调》),“山要崔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山还有另一种气势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就很强调这种气势。
中国. 庐山
中国.黄山
中国. 黄山
1.3 中国山水审美
1.3.1山水之美
(1)山为静态景观,水为动态景观。水的流动、不定型与山的稳重、
固定形成鲜明对比。----山静水动。
(2)山刚水柔。
(3)“石为山之骨,泉为山之血。无骨则柔不能立,无血则枯不得 生”。
(4)“ 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无论二者俱无,与有山有水、有 水无山不足称胜,即山旷率而不能收水之情,水径直而不能受山
之趣,要无当于奇”。
(5)山水之美就是自然美。
(6)山水布局
①“一池三山”
在水面较大的皇家园林得到广泛应用。面积较小的苏州园林不能照搬,如留园仅有“小蓬莱”一景。
②“东南多水,西北多山”
这一山水分布模式是远古神话意识的历史积淀,是集体无意识,也契合于中国的地理形势。
“小蓬莱”一景
1.3.2山之美
(1)真山之美
自然之美。
(2)假山之美
假山之美好在于其具有功能性,不仅是构成风景和地形骨架的主要元素,而且还起隐障的作用,避免一目了然、一眼望穿。
真山之美
(3)假山的类型
① 写意假山
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艺术概括、提炼,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这是以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余地,如扬州个园假山。
② 象形假山
摹仿自然界动物的形体动作而堆叠起来的景观,如苏州狮子林假山。狮子林全园采用湖石做材料,以表现狮趣为造型中心,在园的中心堆叠出一座重峦叠嶂的山体,每个石峰上都有一只狮子,仿若置身于狮子的世界。
象形假山
狮子林假山
狮子林假山
1.3.3 水之美
(1)水景营造溯源
①周文王的“灵囿”
除堆土为“灵台”外,还挖地为“灵沼”,“王在灵沼,于韧鱼跃”。
②汉上林苑
灞、浐二水终始尽于苑中。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1.3.3 水之美
(1)水景营造溯源
①周文王的“灵囿”
除堆土为“灵台”外,还挖地为“灵沼”,“王在灵沼,于韧鱼跃”。
②汉上林苑
灞、浐二水终始尽于苑中。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