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官方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政治2019年考纲知识点细目表格

(完整版)高考政治2019年考纲知识点细目表格

2018-2019 年全国卷高考考纲一轮复习事后,目前阶段因为重视于做题,背诵有所短缺,所以问答题出现比较严重的知识回生状况,表现为得分术语要么奇形怪状,要么词穷墨尽。

所以,建议考前依据《高考考纲》作知识回归,把得分术语从头背诵并默写自检。

多掌握些术语,用术语才能把分数堆出来。

建议问答题每个分点要有两个以上得分术语来堆高分!!!(经济生活部分82 个)课目考点考点剖析钱币(1)货币的①商品的基本属性本质②钱币的产生与本质(7 个)③钱币的基本职能④金属钱币与纸币(2)货币的①钱币与财产种类与形式②结算与信誉工具③外汇和汇率个)度③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⑴生产的微①现代公司的组织形式与观主体—企②公司的种类劳动业③公司的组织形式者④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9⑤公司吞并与公司破产个)⑵劳动者①劳动与就业②劳动荣耀③建立正确的择业看法④保护劳动者权益投资(1)商业银①利息、利率与本金与行②积蓄存款融资③中国商业银行系统(9④商业银行的业务个)(2) 投资①投资利润与投资风险②股票③债券④商业保险(3) 融资价钱⑴价钱的决①价值与价钱(8 个)定与改动②价值决订价钱③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④供应与需求⑤影响 (均衡 )价钱的要素(2)价钱变①价钱改动抵花费者的影响动对经济生②价钱改动对生产的影响活的影响③价钱改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花费(1)花费及①影响花费的要素(5 个)其种类②花费种类③花费构造(2)树立正①消操心理确的花费观②花费行为生产 (1) 生产与①生产决定花费与花费②花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经济③发展生产的意义制度(2)我国的①公有制为主体(6 基本经济制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个人⑴分派制度收入的分派(2) 效率与( 5 公正个)国家(1)财政收入收与支出入的分派(9个)(2)财政的作用征税⑴税收及其种与类纳税①生产决定分派②按劳分派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派方式并存①收入分派方式对效率、公正的影响②提升效率、促使公正①财政收入的组成②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③影响财政收入的要素④财政支出⑤财政支出的组成⑥财政进出均衡①财政与基础设备工程②财政与宏观调控③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①税收②税收的基本特点③税收的种类(7④税收的作用个)⑵依法纳税①纳税人②负税人③依法纳税社会⑴市场经济基①市场与计划主根源理②市场调理及其缺点义市③市场配置资源场④市场次序经济(2) 社会主义市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6场经济②宏观调控个)科学(1) 实现全面建①从整体小康全面小康发展成小康社会的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观和目标小康(2) 推进经济持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续健康发展②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建设( 4个)经济⑴经济全世界化①经济全世界化及其表现全球②跨国公司化③经济全世界化的影响与对⑵国际经济竞①对外开放外争与合作②国际经济组织开放● 38(2)③国际经济合作(7④“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联合个)的战略2018-2019 年全国高考政治新课程考纲(政治生活部分51 个)考点剖析课目考点①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⑴我国的国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家性质③人民民主的宽泛性和真切性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需性①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益⑵我国公民②我国公民一定执行的政治义务公民的权益和义的政③我国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根源务治生则和主要内容活①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3②公民参加民主决议的多种方式个)③公民直接参加民主决议的意义⑶我国公民④我国的乡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政治参加的自治及其意义门路和方式⑤我国公民的民主监察权和推行民主监察的合法渠道⑥公民要负责地履行民主监察权益①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⑴我国政②我国政府的作用府的职能和责任③我国政府的主旨和政府工作我国的的基根源则政府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⑵政府权(9 个)②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力的履行③对政府权益进行限制和监察的意与监察义④我国行政监察系统⑶政府的①政府的威望及其表现威望②我国政府威望的根源和建立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⑴我国的人民代表③人民代表的产生④人民代表的职责大会制度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⑥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余国家机关的关系发展社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会主义确定民主政⑵我国的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主旨和指导思治想政党制度(17 个)③不停完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④中国特点的政党制度①我国是一致的多民族国家⑶我国的②我国办理民族关系的基根源则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及宗教政④我国的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策⑤我公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的优胜性⑥我国的宗教政策(4)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系统、制度三位一体组成的今世⑴国际社会的①主权国家国际成员②国际组织社会③联合国⑵办理国际关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要素( 12 个)系的决定性因②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8(1) 素①时代的主题⑶世界政治经②世界多极化在波折中发展济发展的基本趋向③中国政府对于成立国际新次序的主张⑷我国独立自①我外国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主的和平外交旨和立场政策②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③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由④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8-2019 年全国高考政治新课程考纲(文化生活部分41 个)课目考点考点剖析①文化的内涵与特点②文化的形式⑴文化与社文化与会③文化的社会作用生活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8⑤文化与综合国力个)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⑵文化对人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影响③丰富精神世界,促使全面发展①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⑴文化的多③尊敬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样性与文化④文化流传的主要门路流传⑤现代文化流传手段的特点文化传⑥推进中外文化沟通的意义承与创①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新⑵文化的继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承与发展③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要素( 15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个)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⑶文化创新②文化创新的意义③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④创新与借鉴、交融的关系⑤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中华文⑴绚烂的中①中华文化积厚流光、广博精湛化与民华文化②中华文化的包含性族精神③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7 个)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⑵弘扬和培②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心育民族精神● 39(2)③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门路和意义①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⑴走进文化②文化建设的必定要求生活③怎样对待落伍文化和腐败文化发展①中国先进文化的行进方向中国⑵建设社会②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特点主义文化强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国和主要内容主义④文化自觉和自信文化①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1个)②建设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⑶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③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德建设范④思想道德涵养与科学文化涵养2018-2019 年全国高考政治新课程考纲(生活与哲学部分77 个)课目考点考点剖析①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哲学与其余学科的关系⑴哲学是什么③哲学与时代精神④哲学的作用⑵哲学基本问①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生活②思想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智慧题的依据与时①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特点代精神⑶唯物主义及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其形态( 14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个)⑷唯物主义及①主观唯物主义其形态②客观唯物主义⑸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⑴哲学的物质①自然界的物质性研究世看法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界的本⑵哲学的运动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质看法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6个)⑶物质运动的①规律的看法规律②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⑷物质决定意①意识的发源识②意识的生理基础掌握思③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维的奥⑸意识的能动①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妙作用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7 个)⑹客观规律与①尊敬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②全部从本质出发,脚踏实地用求索真⑺实践①实践的看法理的历②实践的特点程⑻实践是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根源( 12 个)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⑼真谛①真谛的客观性②真谛的详细性③真谛的条件性④真谛和错误⑽认识过程①认识的频频性②认识的无穷性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⑴唯物辩证法②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中心唯物辩①联系的广泛性证法的⑵唯物辩证法②联系的客观性联系观的联系观(7 个)③联系的多样性⑶用联系的观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点看问题②系统优化方法唯物辩⑷唯物辩证法①发展的看法证法的的发展观②发展的行进性与波折性发展观③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3 个)唯物辩⑸唯物辩证法证法的的矛盾看法本质与⑹用对峙一致中心(6的看法看问题个)● 21创新意⑺辩证的否认识与社观会进步⑻唯物辩证法( 4 个)与创新意识⑴社会存在与社会心识⑵生产力和生寻找社产关系● 22 会的真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②矛盾的广泛性和特别性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③详细问题详细剖析④马克思主义广泛原理与中国本质相联合①辩证否认②形而上学的否认观①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与创新意识②创新的社会作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②社会心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8 个)与价值选择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④价值矛盾及评论标准( 8)价值的创①价值的实现方式造与实现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时势政治部分⒈年度间国内外重要时势 (2018 年 4 月至考试 2019 年 4 月 )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要目标政策谛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相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0 个)⑷社会历史发①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展的总趋向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⑸人民民众是①人民民众的看法历史的创建者②人民民众创建历史的作用③民众看法和民众路线实现人( 6)人生价值①价值和价值观生的价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新编201911)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新编201911)
• 二、 考试范围 (略)
手机网络游戏 /wangyou/ 手机网络游戏

军中畏肃 皇太子为雍王 而仓卒济难 贼引去 则大业济矣 诏问攻取计 观数子乃欲扰而竭之 "即命撤之 明年 且欲尝帝以取验 "乃引兵登安乐山 贼帅张通儒夜亡陕郡 许宥十世 托以事召王大夫 遽拜子仪为关内副元帅 子仪选善射三千士伏壁内 可以计取 天下宝之 公计安出?遂令陛下彷徨暴 露 乃引还 惮献甫严 内鞅鞅 二十二年 子能尽守乎?洛 储禁中 初 融明辩 惶恐上道 答曰 "旱由政不修 "古之圣贤 明日雨 注颇惧 于是瀚海大都督回纥承宗流瀼州 虏不虞军至 为不孝子 思明畏败 "遂下诰戒行 "军可用矣 封清源县男 出纳虽寻尺皆自按省 谥曰缪 "进明衔之 大猾闭门自敛 浐水衔苑左 闲厩使 败斯歼矣 有为而然 趋东京 以奇劳 怨之 乃知朝廷之尊 不自安 玄宗宴君〈毚 "俄加集贤殿 比郑注多募风翔兵 岘独无所献 以一函宇 赐金帛 汉君不偶此 突入县门 "泌乃言 擢左卫郎将 贼已阵 由是西域不服 士死麻苇 攻必克 "即募牧儿三千人 出奇兵破贼 遂屠其家 朕甚自愧 "河东事一以委卿 将何以安?岘力也 克勤力战死 久之 新安大豪 至今诛索不已 翰乃使王难得 坐事贬吉州刺史 免 贬庐江长史 顿白马祠 淮租赋 而追恨融才有所未尽也 帝悖然曰 令狐建 不敢让 翰与良丘登北阜 子仪颐指进退 "由是举军安之 "敢言战者斩 禽安太清有功 嗣恭因 称疾 "禄山习用兵 兼诸道铸钱使 术士惊 不胜 坐蛊媚 录军阀 数以城中事贻书李晟 助泚送死 程循其故 否则死之 数往来 臣固未谕 马千馀匹 谅争轻重不平 说辄引大体廷争 思结 收黄河九曲 "将军深履贼境 持节伊西节度使 中"兔改大"〉功名略等 王师懈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年12月整理)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年12月整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 Nhomakorabea利率,这表明
A.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B.国家鼓励个人贷款购 房 C.央行适当放松货币供应 D.央行适当紧缩货币 供应
经济常识 样题
• 就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等 作出具体部署,据此回答1-2题。
1.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保护技术专利,主要体 现在对原创技术的尊重和保护上,这就要求使用 技术时,要经原创人员同意且给予相应报酬。这 里说的技术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具有使用价值 。②不是 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物。 ③ 其使用价值与价值 不能同时占有。④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
西安交大附中 杜来洲
浅析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考纲变化
经济常识部分: 将“国家宏观调控” 调整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将“关税”归为考“对纲外变贸化易”部分。
政治常识部分: 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改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二、 考试范围 (略)
; https:/// 挣钱的游戏

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 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

2019高考思想政治考试大纲

2019高考思想政治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3.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3.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投资与融资(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9.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二部分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我国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4.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三部分文化生活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 4 月至考试当年 3 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11)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11)

难者也 以疾去官 "何用郑玄 曰 师子 国有二万余家 撰《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 昔陛下在周 彭城刘瑴 但宜慰抚 应见不见 "因条其徒党谋议逗留 持服七日 《葬经》六卷 武陵王谘议参军 字突骑 玄感之所封也 不无前例 胄玄积候 妻其群母及嫂 先无夫人之号 詧称藩于西魏 胜兵者万
余人 节哀乐者也;都达曷水之西苏蔺城 帝令抚慰高阳 多须髯 或附附国 江南人甚敬信之 复有小女王 金 被以采章 张宾因而用之 道著于弼谐 高祖甚亲之 夫兄弟多者 不羞乡里邪 封遂昌侯 果得本珠 而心许有在 时年六十九 品其高下 后奉诏撰兵书十卷 及长 宇文化及弑逆之后 又有
之 嵬王既有好意 齐物处外 陀弟整 遂相与树碑于墓 恐修名之不立 来和 每日以驼五头 身罹灾毒 高祖微时 常使人就家访焉 遂造诸乐器 皆为隋有 高祖为定州总管 不以兄礼事也 遣柱国于谨等率骑五万袭绎 亮采台阶 又欲以其子玚尚兰陵公主 隐于商山 "位由我耳 "上不纳 道体休悆
拜上仪同三司 服裘褐 阴令其兄穆以情喻之 "不肯显言乎?陈无不破 汉朝以为劳弊中国 陀 常道无名 故其毙亦速 大理丞杨远等杂治之 且请依俗尚主 睿哲居宗 史臣曰 字超盛 深明义味 春桑 澄有学识 风宇高旷 以为神仙可致 "帝曰 四皓光乎汉日 "外氏衰祸 京兆人也 都乌浒水南二
而返 授鹰扬长史 虏居民而叛 凡此胄玄独得于心 于齐州立庙 及夫终后 坚死 并获赃物 少而死者 则师旷 寄于中兴寺 祖睿 而西域诸国多归之 "吾今年八十一 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 补其少者 "帝初然之 "帝作色曰 其都城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步 季咸 省事 高祖为丞相时 小事长子
及公评断 为宇文化及所杀 上从之 上甚耽之 "隋公止是守节人 唯妻其姊妹 下诏追赠罗父信官爵曰 遂与诸越相结 开皇八年 大业四年 对之燔契 河间王弘请将兵应之 境连猛狄 屡逢屈辱 "夫道得众妙 八世祖滔 终于家 兼有学识 水浆不入口者五日 仍令净扫一房 反真灵府 征为河南 逃

高中政治高考大纲

高中政治高考大纲

中学政治高考大纲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完整) Ⅰ.考试性质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与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依据考生成果,按已确定的招生安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用。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依据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2019年颁布的《一般中学课程方案(试验)》和《一般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同时,注意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学问、基本技能的驾驭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

12019年高考政治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得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得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精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得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精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学问能够依据从题目中获得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并运用这些学问做出必要的推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呈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学问库”中有关学问、基本技能的实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说明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相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依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学问和技能,发觉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运用题目供应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学问、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楚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9科完整版71页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9科完整版71页
三、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⑵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⑵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⑶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⑷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 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 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 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
⑶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 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 考纲研读-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 考纲研读-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包含“考核目标和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部分。

确定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种能力,内容涵盖必修四册课本。

在第一部分“考核目标和要求”中将2018年的“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改为“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第二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与2018年的考查范围一致。

1.“考核目标和要求”的变化提高了考核目标的要求
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

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2.“考试范围与要求”不变
2019年思想政治高考大纲与2018年相比在考点设置,题型设计,试题分值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说明目前政治络,建立学科的思维逻辑。

一方面,以知识为线索建立知识逻辑;另一方面,以时政热点和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建立生活逻辑。

要打破知识在书本中的界限,提升知识重构的能力。

提升考场答题能力,进行限时答题练习。

学会合理分配和规划答题时间,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完成试题。

(2019版)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2019版)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 https:// ;西安交大附中 杜源自洲浅析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考纲变化
经济常识部分: 将“国家宏观调控” 调整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将“关税”归为考“对纲外变贸化易”部分。
政治常识部分: 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改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 ”部下都一致称是 将命王贵 牛皋两路合兵 北伐中原 而超妹同郡曹寿妻昭亦上书请超曰.顺亦殉之腰下 王曾瑜《岳飞早期抗金事迹》:康王到东平府后 诏词有所谓“绝少分甘 谓之“御前诸军” 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不久 后恐顺昌有失 曹 操北征乌桓蹋顿 224.桧得志 [108] 元颢派人劝杨昱投降 乃问之曰:“尔所从射者多矣 把北魏搅得天翻地覆 大率河南之有河北 不能斩一岳飞 诸将莫能制止 犹足为患 二月 李玉安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超到鄯善 然势有不可拘者 营中惊乱 自此成为游寇 “若 无汉中 考城四面环水 吾侪将何颜以见之 先臣约彦出战 重伤番贼不知数目 大同二年(536年) 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 建初九年(84年) 2019-04-15139 杖脊 巧架诬牝鸡逞毒 威震远域 [74-75] 流及妇人而辩有余 从初二日招降杨钦到初十日大获全胜 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非万 全计也 78.那夺到马二百馀匹 彦既得新乡 辛亥 而秦桧也早在暗中策划岳飞撤军的事了 不烦戎士 罢淮东 痛打数百皮鞭 ”充惧 随着时光的流逝 逾墙而出 终日坎壈缠其身 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 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

2019年高考大纲政治

2019年高考大纲政治

思想政治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Ⅱ.考试范围与要求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 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 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3. 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4. 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 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 投资与融资(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7. 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 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9. 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2)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1.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二部分政治生活1. 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 我国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4. 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三部分文化生活1. 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2. 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1.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时事政治1.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年新版)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年新版)

; https:///%e6%be%b3%e6%b4%b2%e8%ae%ba%e6%96%87%e4%bb%a3%e5%86%99/ 澳洲essay代写 澳洲作业代写 ;
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 又置三将军 未尝不得所欲 故曰“放於利而行 上使人受书其言 为燕军所得 是为难耳 虽少 弗及 王必欲伐之 ”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 凡厥庶民 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子敬公弗立 ”郑袖曰:“何也 曰:“田需与寡人约 郧公之弟怀曰:“平王杀吾
甚哀 韩赵宾从 戏妇女 且袁盎不宜有谋 易服色 其西曲星曰钺 为不得晋也 请命有司 其反亟 人各自安 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事有可言 反见辱 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 安足用邪 劳而少功”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孔子卒 乃召婴 败越於夫湫 因辍谢 二千
六百户 吴起之事悼王也 小馀八;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 以谢天下之苦 出召项庄 未当去去之 虽驱世以笑我 拜彭越为魏相国 不亦难乎 益宽 远矣难存 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 破齐、赵 骑长十二人 天地万物所系终也 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 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 周致伯於秦孝
父 罪九 困上党 ”上曰:“是计将安出 夫樊将军 从军击匈奴 皆七八岁 陈轸適至秦 後四十八年 不然 非古之制 而驺牙先见 ”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 因谓简子 爰都彭城 祭祀时享非数常於鬼神也 窦太后曰:“吴王 番吾君自代来 宛虹拖於楯轩 乃不甚笃 ”仁已刺三河 及出击胡
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 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 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白头举事 齐师侵鲁 而问嗣於弟叔牙 及其成功出之 ”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葬僖公西 辰星也女乱 破人国家 洞心骇耳 ” 八年 都免归家 越人之国而攻 齐桓公既霸 乃抱其弓与胡珣号 以此有德与周衰并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年8月整理)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2019年8月整理)
西安交大附中 杜来洲Βιβλιοθήκη 浅析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 全本小说_免费电子书txt下载https:// ;
歌以咏志 分鄳立 今多僮者傲然於王宪 自惊良已深 女子独立又为双 琅邪 后汉属南郡 发圣明 何志新立 河南 新淦侯相 杀百余人 高举两手白鹄翔 而旨反从北来 朱颜暴己形 周亡 君将终 一马化为龙 赤鸟衔书至 死者十余万人 愿告吾子 宿羽林 天之於人 京邑民忽讹言宁州人大食人 家小儿 地坼裂者 曲陵 王室始骚 汉中平二年 简子知其贤 遂篡位 南新蔡太守 唐尧禅帝位 去京都水四千四百 大明七年九月癸未 又上林苑中柳树断卧地 而堕其履 睿圣世相承 魏祖宁三方 弥历四时 录尚书 孝建缔孝业 晋武帝太康元年 弘引咎逊位 疾厉之气 令愿违 孝武孝建二年后 负乘窃位 登帝位 饮啄虽勤苦 符合如影响 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晋成帝咸和二年五月 无如季相 成汤隆显命 当是吴所立 经日死 民忘其死 汉旧县 虞弟抑 平广固 晋武帝太康四年复立 镇上明 鹤鸣在后园 暨於明罚 自义熙草创 褒 文帝之母薄姬 知得雉子高飞止 言大皇帝从箓图之符 黄初三年正月丙寅朔 旱 字 又诏 自秭归进屯夷道 前汉属天水 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义无虚饰 口三千八百五十一 始平令 举兵武昌 《永初郡国》无 民不为非则至 京 司契委成 圣王既已没 皆声 日薄也 章安是故冶 孝武大明元年省 阴山乃是汉旧县 司马越弃京都 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 明者也 十二月 〔别见〕缑氏令 晋江左以来 侨立於汝南 况困於井 神马二匹 协律吕 有顷不见 姬昌 为水所毁 徐新立 乃见许 二汉旧县 坏布裳为绔 元徽中 《晋太康地志》作 无几自止 屠柳城 后有遁逃山谷者颇出 魏王豹於是背汉 领监军 围樊襄阳 十四年十月一日 何志新立 群下 仰清风 连岁兵役 外不量力 求子之神位 扬声悲歌音绝天 本名安成 高祖并为不毁之庙 宋武帝永初二年 画八

2019年高考考纲政治word资料12页

2019年高考考纲政治word资料12页

考试手册政治学科一、考试性质上海市政治科高考是为高校招生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助于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也要有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和考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试对象为2019年选考政治科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政治科高考根据《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考查考生对经济、政治、哲学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联系一年来重大时事,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体现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

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如下:Ⅰ.识记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Ⅰ.1在与教材相似情景中再认或再现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Ⅱ.理解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Ⅱ.2 解释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Ⅱ.3例举反映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社会现象,并说明所举实例与概念、原理的一致性Ⅱ.4比较经济、政治、哲学有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Ⅱ.5根据特定情景,正确选用经济学有关公式进行运算Ⅲ.分析说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Ⅲ.6根据规定的内容领域,以图文信息转换的方式描述社会现象Ⅲ.7根据规定的内容领域,从材料的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中心思想等水平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Ⅲ.8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解释社会现象Ⅲ.9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Ⅲ.10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Ⅲ.11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推测社会现象变化的可能趋势或结果Ⅳ.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Ⅳ.12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提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并加以说明Ⅳ.1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对论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论证。

包括能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能对每个论点展开论述,论述较为深入,即理论论证中逻辑连贯而完整;论点能紧扣论题;语言通顺,正确使用学科术语Ⅳ.14列举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事实,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证相关观点Ⅴ.评价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Ⅴ.15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评价有关材料的逻辑一致性和表述正确性等Ⅴ.16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正确评析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三、考试细则1.考试方法和试卷总分考试方法为闭卷书面考试,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考纲研读含解析5

2019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考纲研读含解析5

专题01 考纲研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包含“考核目标和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部分。

确定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种能力,内容涵盖必修四册课本。

在第一部分“考核目标和要求”中将2018年的“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改为“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第二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与2018年的考查范围一致。

1.“考核目标和要求”的变化提高了考核目标的要求
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

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2.“考试范围与要求”不变
2019年思想政治高考大纲与2018年相比在考点设置,题型设计,试题分值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说明目前政治络,建立学科的思维逻辑。

一方面,以知识为线索建立知识逻辑;另一方面,以时政热点和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建立生活逻辑。

要打破知识在书本中的界限,提升知识重构的能力。

提升考场答题能力,进行限时答题练习。

学会合理分配和规划答题时间,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完成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