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笔记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P171—2
4、结果:形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
统治的新秩序。
5、评价: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
第四课
一、经济大危机 1、爆发国:美国;起止时间:1929年到1933年; 2、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3、 影响:课本 二、罗斯福新政 1、 时间:1933年; 目的:消除危机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3、 特点(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5、影响:课本 6、启示:任何国家要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据本国国情
① 经济发展中弊端显露 ② 受到1974-1975年经济危机
严重打击 ③ 通货膨胀,困扰 ④ 债务负担沉重
① 改革社会经济 ② 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 ③ 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的发展 ④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美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 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特别说明:冷战政策开始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出台; 两极格局开始于1955年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结束的时间都是1991年,标志都是苏联的解体。
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一、一超多强: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3、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暂时局面:“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 4、当今趋势: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5、多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
收回运河 非洲的埃及: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主权
拉美的巴拿马:1999 年底,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具有重要意义 1960年 “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 的结束, 最终崩溃。
14课
1、中东的地理位置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

3、四次中东战争
荡 的 中Fra Baidu bibliotek
1、地理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2、历史、民族、 种族等因素
一、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1、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时间: 1917年3月
3、主力:工人、士兵
4、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工 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
1、 时间:1917年11月; 2、地点:彼得格勒; 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3、 领导人:列宁; 特点: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4、 结果: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5、巩固措施:1--4 6、意义:1--3
二、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 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 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 3、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
11—12课 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改变
(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或教训: ①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等。
13课
1)亚洲:印度:1947年 人物 尼赫鲁。
国家独立 2)非洲:埃及:1952年 人物 纳赛尔。
3)拉美:古巴:1959年 人物 卡斯特罗。
4、 重要条约: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
的一项内容是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都被瓜分。
5、结果: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国际联盟:1920年英法 ,美国未参加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时间:1921年-1922年 操纵国:英、美、日;
2、重要条约: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
二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标志:德国突袭波兰。 3、规模扩大:1941年6月,标志:德国突袭苏联。 4、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标志: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1月1日,标志: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6、 转折: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7、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特点(或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政治:1922年苏联建立, 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国------工业国 2、 政治:通过1936年新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 人才。 4、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 一、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 1、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 2、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 3、都制定 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制“斯大林模式”。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消极(弊端 4、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一、巴黎和会 1、 时间:1919年1-6月;
第三课
2、实质(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3、操纵国及首脑:英国的劳合·乔治、美国的威尔逊、法国的克里孟梭;
进行探索,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法西斯: 1、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法西斯暴行: “国会纵火案”, 打击德国共产党;迫害犹太人
二、日本法西斯: 1、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2、建立标志:1936年2月,二二六兵变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 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三、意大利法西斯: 1、建立标志:1922年进军罗马 2、时间:一战后,经济危机前 四、威胁世界和平的轴心国集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组成。
东 地
二、中东地区 3、争夺珍贵的水源 错综复杂的矛盾 4、宗教纷争和文化差异

耶路撒冷——和平的关键
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贡献的人物: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
一、冷战政策 1、原因:称霸世界野心膨胀
2、 定义:美国带领….对苏联…. 采取….敌对行动,以….. 3、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
时期
表现(特点)
① 持续发展
五六十年 ② 西部和南部繁荣 代
① 70年代危机,经
七八十年
济地位下降 ② 80年代调整,经

济发展受到制约
① 持续稳定发展 ② 进入新经济时代
90年代
原因
①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 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 发展环境
优势:美国; 事件: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2、七十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领导人:美:尼克松、苏:勃列日涅夫; 优势:苏联; 事件:1979年,苏出兵阿富汗。 3、 八十年代:领导人:美:里根、苏:戈尔巴乔夫; 双方趋于缓和; 事件:1989年,苏从阿富汗撤军 4、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作用: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6、新世界格局中,经济实力有决定性作用。 7、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或主要任务):和平与发展。 二、科索沃战争
1、当今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霸权主义,如科索沃战争。
2、中国应对政治多极化策略:认识经济实力的决定作用,搞好稳定 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反对
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冷战的开始; 4、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上: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5、 两极格局形成: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6、冷战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二、美苏争霸 1、五六十年代:领导人:美:肯尼迪、苏:赫鲁晓夫;
主要内容:1--3 8、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6日,美、英等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9、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4月,攻克柏林;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10、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11、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2、影响:课本 13、二战给我们的启迪: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不同社会制度和 意识形态的国家能够 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强国际 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