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污泥培养步骤

合集下载

收藏|史上最全的活性污泥培养步骤及技巧!

收藏|史上最全的活性污泥培养步骤及技巧!

收藏|史上最全的活性污泥培养步骤及技巧!活性污泥投加接种前准备:菌种培养构筑物的选择:方便操作,有曝气装置,有搅拌,利于加菌种、进原水或营养液的构筑物。

菌种在投加时,方案设定应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综合考虑。

如场地、施工、运输车辆、临时电源、临时泵及管道、水枪、高差、过滤等因素。

菌种的粉碎对于压缩污泥应考虑污泥的粉碎问题,应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粉碎方法。

粉碎方法选择的顺序为水枪——泵循环+滤网冲击——曝气、搅拌。

接种量的多少: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 5%。

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

污泥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接种污泥且按此顺序确定优先级。

1、同类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2、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3、其它不同类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4、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5、粪便污泥上清液。

活性污泥启动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讲,在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

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浓缩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为10﹪(浓缩污泥,干污泥为8%),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

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7天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能正常启动。

污泥驯化污泥驯化应遵循的原则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精心控制的。

污泥驯化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培养期间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这个时候逐步降低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进水量,每次增加的进水量为设计进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应稳定2~3个周期或2天左右,发现系统内或出水指标上升应继续维持本次进水量,直至出水指标稳定,如出水指标一直上升,应暂停进水,待指标恢复正常后,进水量应稍微减少,或略大于上周期进水量。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好氧颗粒污泥是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自固定最终形成的结构紧凑、外形规则的生物聚集体,是具有相对密实的微观结构、优良的沉淀性能、较高浓度的生物体截留和多样的微生物种群。

因此,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形式,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那么该颗粒污泥是如何培养的呢?1、配制人工合成模拟废水以乙酸钠为碳源,KH4C1为氮源,KI2P04为磷源,并加入适当微里元素作为补充:初始COD、HM3-F浓度分别为213mg/1左右和12mg/1左右。

2、接种污泥采用普通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MLSS为3.0g/L,比重为1. 005, SVI为78ml/g。

3、采用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的运行方式,每天四个周期,每周期6h, 进水10min,曝气300min,沉淀25min;排水5min,闲置20min.运行一周后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4、逐步提高进水负荷COD、MI3-E农度分别提高至400mg/1左右和30mg/l左右。

5、采用进水-曝气-静置+搅拌-=次曝气沉淀排水-闲置的运行方式,运行周期调整为每天三个,每周期8小时:进水5min,曝气150min,静置+搅拌120min, 二次曝气120min,沉淀10min, 排水5min, 其余时间闲置,部分污泥趋向于颗粒化状态,形成具有脱氮功能的颗粒化污泥的雏形,随后的培养中根据情况不断减少沉淀时间,造成选择压,排出沉降性能差的絮状污泥,最终沉淀时间降至5min:初始颗粒内的各种微生物在颗粒内寻找适合自身生长增殖的生态位,并通过竞争与次级增长而衍生出新的代谢互补关系,由此进一步充实了颗粒污泥,形成了结构紧密、外形规则的成熟颗粒污泥。

以上就是有关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办法的一些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六年5月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指标的测定: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测定MLSS,SV30,SVI并镜检;2、小型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准备:3L反应器1个,曝气系统一套,葡萄糖或乙酸钠模拟废水(自配);3、接种: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菌种(MLSS为3g/L);4、培养:配制污泥培养营养液,COD值自选,加入到活性污泥菌种中,反应器中加水至体积为3L。

计算负荷,溶解氧值自定(第一天);5、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沉淀,排水1.5L(或排泥维持MLSS稳定),加入营养液1.5L (COD值自选),曝气,溶解氧自定(第二天);6、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第三天);要求:维持MLSS稳定(3g/L),不发生污泥膨胀,测定实际污泥增长量,计算污泥泥龄;五、实验记录及原始数据取样体积为100ml第一天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经测定)为406.7mg/L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504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1.03g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98.0 72.4 62.9 49.3 41.5 38.0 31.5坩埚14.3325g 坩埚及残余物14.5318g污泥均匀分散视野范围内,污泥之间相互粘结,呈现菌胶团状,活性污泥在菌胶团之间摆动鞭毛游动,游动之时吃有机物,游动速度较快,体积变大,改变观察区域,不同形状的微生物都在进食。

第二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6g硫酸亚铁铵浓度测定序号 1 2 3 平均值用量(硫酸亚铁铵)18.68 18.65 18.70 18.677C硫酸亚铁铵=0.0535MCOD的测定项目空白空白水样水样用量18.53 18.70 17.70 17.30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85.6 39.8 31.2 24.9 21.5 19.9 18.7原水(经过一天碳化)为95.87mg/L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 (经测定)为432.3mg/L第三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8gC 硫酸亚铁铵=0.0578M COD 的测定项目 空白 空白 水样 水样 用量 17.2517.316.716.7所以空白用量为17.28ml;水样16.7ml累枝虫(第三天) 盖纤虫(第三天)时间 1 3 5 10 15 20 30 V78.047.538.529.024.521.518.5微生物在菌胶团之间游动,但是上图左边的微生物体积巨大,体内的两个核(形如液泡)也在运动,前进进食六、数据处理及结论第一天MLSS和MLVSS代表的是污泥浓度的宏观指标,不能完全代表污泥中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的浓度;但其测定方便,且可以满足评价污泥量的工程要求,作为设计参数。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自然培养:(1)间歇培养:间歇培养是让污泥在曝气池中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

在开始阶段,由于污泥较少,所以曝气量相对较低,随着污泥量的增加,曝气量也逐渐增大。

到了培养后期,随着剩余污泥排放的减少,曝气量也减少。

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池容和曝气设备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污泥浓度。

(2)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是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不间断地曝气,让污泥在曝气池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由于连续培养中污泥的浓度较高,所以可以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但同时,由于需要保持持续的曝气,所以对曝气设备的要求较高。

接种培养:接种培养是指向曝气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污泥的培养速度,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菌种和合适的接种量。

2.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污泥的性质变化,如SV、MLSS 等指标。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曝气量,避免过度曝气导致污泥老化或沉淀。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

二、厌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接种培养:与好氧段的接种培养类似,厌氧段的接种培养也是向消化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2.逐步培养:逐步培养是指通过控制进水水质、流量和反应条件等因素,逐步增加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负荷,使厌氧消化反应器逐步适应不同的有机物组成和浓度。

通过逐步培养,可以逐渐提高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进水的有机物浓度和种类,避免过多的有机物进入消化池导致酸化现象的发生。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消化池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厌氧消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消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和处理效率。

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杨春维;李雪丽;邵亚红;赵威【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2(031)005【摘要】采用竖式SBR作为反应器,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通过不间断运行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限量曝气模式好氧颗粒污泥降解模拟污水的效果较好,其COD去除率可达98%以上。

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当气速为26.5m/h时,好氧颗粒污泥的性状和处理有机废水效果最佳。

同时好氧颗粒污泥对pH值的变化不明显,当pH 为5—8范围内,其COD去除率都可达到85%以上。

但是未经驯化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对硝基苯酚和对氯苯酚两种芳香类有机物较敏感,而对硝基苯酚对其毒性更大。

当对硝基苯酚和。

对氯苯酚浓度为10mg/L时,其COD去除率仅为42.5%和52%。

【总页数】5页(P21-25)【作者】杨春维;李雪丽;邵亚红;赵威【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相关文献】1.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降解硝基苯的工艺研究 [J], 杨帆;张莲2.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 [J], 刘伟鹏;买文宁;李海松;周汇3.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与特性研究 [J], 王瑛;刘双4.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降解硝基苯的工艺研究 [J], 杨帆;张莲;5.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处理汽车涂装废水试验 [J], 杨丹丹;周安澜;刘绍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好氧污泥培养步骤

好氧污泥培养步骤

活性污泥的培养步骤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时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并注意水温。

2. 按风机操作规程启动风机,鼓风。

3. 向好氧池投加经过滤的浓粪便水(当粪便水不充足时,可用化粪池和排水沟内的污泥补充。

),使得污泥浓度不小于1000mg/L,BOD达到一定数值。

4. 有条件时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种,加快培养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养运行工艺对反应池进行曝气、搅拌、沉降、排水。

6. 通过镜检及测定沉降比、污泥浓度,注意观察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

并注意观察在线PH值、DO的数值变化,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7. 测定初期水质及排水阶段上清液的水质,根据进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浓度数值的变化,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优势菌种的情况,并由此调节进水量、置换量、粪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内时间分布情况。

8. 注意观察活性污泥增长情况,当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大量密实出现,并能观察到原生动物(如钟虫),且数量由少迅速增多时,说明污泥培养成熟,可以进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二、活性污泥的驯化步骤1. 通过分析确认来水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准备进水。

2. 开始进入少量生产废水,进入量不超过驯化前处理能力的20%。

同时补充新鲜水、粪便水及NH4Cl。

3. 达到较好处理后,可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过10~20%,同时减少NH4CL投加量。

且待微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生产废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

同步监测出水CODcr浓度等指标,并观察混合液污泥性状。

在污泥驯化期还要适时排放代谢产物,即泥水分离后上清液。

4. 继续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直至满负荷。

满负荷运行阶段,由于池中已培养和保持了高浓度、高活性的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气后混合液的MLSS达到5000mg/1,此过程同步监测溶解氧,控制曝气机的运行,并进行污泥的生物相镜检。

三、调试期间的监测和控制在调试及运行过程有许多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进水CODcr浓度、pH 值、温度、溶解氧等,所以对整个系统通过感官判断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微生物之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介绍课件

环境微生物之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介绍课件

04
营养物质:提供充足的营养 物质,如氮、磷、钾等,有 利于微生物生长
06
接种:接种适量的活性污泥, 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驯化
监测污泥性能
污泥浓度:监 测污泥浓度, 确保污泥浓度 在合理范围内
污泥沉降性能: 监测污泥沉降 性能,确保污 泥具有良好的 沉降性能
污泥生物相: 监测污泥生物 相,确保污泥 中含有丰富的 微生物种类
04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有助 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修复工程的应用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污水处理:好氧活 性污泥法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用,可以 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有机物、氮、磷等 污染物。
土壤修复:好氧活 性污泥法在土壤修 复中的应用,可以 有效去除土壤中的 有机污染物,改善 土壤质量。
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群体, 主要由细菌、真菌、原生 动物等组成。
02 好氧活性污泥具有分解有
机物、去除污染物、净化 水质等作用。
03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
化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重 要环节,直接影响污水处 理效果。
04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
化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 pH值、溶解氧等条件, 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和繁殖。
污泥脱水性能: 监测污泥脱水 性能,确保污 泥具有良好的 脱水性能
防止污泥流失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控制污泥浓度: 保持适当的污泥 浓度,避免污泥 流失
调整曝气量:根 据污泥生长情况, 调整曝气量,避 免污泥流失
控制污泥回流比: 合理控制污泥回 流比,避免污泥 流失
定期监测污泥沉 降性能:定期监 测污泥沉降性能, 及时发现并解决 污泥流失问题

污泥培养的一般流程

污泥培养的一般流程

污泥培养的一般流程污泥培养就像养小宠物一样,得有一套流程呢。

一、准备工作。

咱们要先找个合适的地方来培养污泥,这个地方就像是小宠物的窝一样重要。

一般来说呢,得有个反应池,这个反应池得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不能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就像你要给小宠物一个干净的家一样,要是反应池不干净,污泥在里面住着也不舒服呀。

然后呢,还得准备点“粮食”给污泥,这“粮食”就是污水里的有机物啦。

没有这些有机物,污泥就像没东西吃的小宠物,怎么能茁壮成长呢?不过这污水里的有机物含量也得控制好,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呢。

太多了可能会把污泥给“撑坏”,太少了又会让污泥“饿肚子”。

二、接种污泥。

这就像是给咱们的“小宠物之家”带来了新成员。

接种的污泥最好是来自那些已经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就像领养一只健康的小宠物一样。

把这些污泥接到咱们准备好的反应池里,量也要合适。

要是接得太少了,污泥就会觉得孤单,繁殖起来就慢;要是接得太多了,可能又会互相抢地盘,也不利于成长。

三、初期培养。

污泥刚来新环境,得让它慢慢适应。

这时候呢,要把污水慢慢地引进反应池,就像你给刚到家的小宠物喂吃的一样,得一点一点来。

污水的流量要控制好,不能一下子给太多。

同时呢,要时刻关注污泥的状态。

如果污泥看起来有点没精神,那可能是哪里出问题了。

这时候咱们就得像照顾生病的小宠物一样,好好检查检查是不是温度不合适呀,是不是污水里的成分有啥问题啦。

四、中期调整。

当污泥开始适应了环境,开始慢慢长大了,咱们也不能就撒手不管了。

这时候就像小宠物开始调皮捣蛋了,咱们得给它立点规矩。

比如说,要根据污泥的生长情况调整污水的流入量和有机物的含量。

如果污泥长得太快了,可能就会变得太胖,这时候就得稍微减少点“粮食”。

要是污泥长得慢了,就得想办法给它加点营养。

五、后期稳定。

经过前面的培养,污泥要是长得健健康康的,就像小宠物长大了一样,这时候就进入稳定期了。

这时候的污泥已经可以很好地处理污水啦。

不过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定期检查一下污泥的状态,就像定期带小宠物去看医生一样。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高浓度有机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稳定、节能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是指通过合理的操作和调控,使污水中的微生物逐渐聚集形成颗粒状的生物团块。

典型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期、培养期和稳定期。

1. 启动期启动期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最关键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逐渐减少污水的有机负荷和适当调控水力停留时间来刺激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聚集并形成颗粒状结构。

在此阶段,通过适当调控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促使有机物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

2. 培养期培养期是好氧颗粒污泥的的主要发展阶段,此阶段通过增加有机负荷和不断提高氧气供应,使颗粒污泥结构更加稳定。

在此阶段,颗粒污泥的直径会逐渐增大,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随之增强。

3. 稳定期稳定期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颗粒污泥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组成。

此时,系统处理污水效果稳定,具有良好的处理效率和抗负荷冲击性。

三、好氧颗粒污泥的作用机制好氧颗粒污泥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生物吸附、生物降解和生物氧化。

在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附着在颗粒的表面,通过吸附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负荷,进行分解和转化。

同时,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不同代谢途径,将有机物质负荷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四、数学模拟数学模拟是研究和分析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数学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通常,数学模拟包括质量平衡模型、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形成机理模型等。

在质量平衡模型中,通过建立物质的输入、输出和转化关系,分析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物质平衡的变化过程。

好氧污泥培养方法

好氧污泥培养方法

一污泥的培养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粪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

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

先说粪便水培菌具体步骤: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

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

1.间断操作: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

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达到30%。

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2.连续操作: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则与间断投配相同。

往曝气池内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养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二次。

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方法全套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方法全套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方法全套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常规好氧段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主要有接种培养法和自然培养法。

1、自然培养利用污水现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渐繁殖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合于污水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气候比较温和的条件下。

必要时,可在培养初期投入少量的河道或化粪池底泥。

自然培养又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间歇培养将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暂停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不进水的)。

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1-1.5小时。

然后再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占池容的1/5)。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比上次缩短。

当污水温度为15-20。

C时,经过15天左右,就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lg/L,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β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

最初的回流比应当小些,可以控制在25%,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提高到设计值。

(2)连续培养污水直接通过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沉池,连续进水和出水。

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回流曝气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为止。

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2天。

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不排泥也不回流。

等曝气池形成絮体,二沉池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

当混合液污泥浓度超过lg/L后,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污泥。

当混合液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高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2天。

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等曝气池形成污泥絮体,二沉池中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

当混合液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2、接种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大量投入接种污泥(最好是附近污水厂未经消化的新鲜脱水剩余污泥,也可是化粪池底泥、河道底泥),按高负荷连续培养法培养,这样能大大缩短培养时间。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共3篇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共3篇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共3篇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1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生活污水不断增加,对水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治理污水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好氧颗粒污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正在被广泛使用,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由微生物聚集形成的生物颗粒,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它可以在有机负荷较高的环境中,通过良好的聚集能力和快速的物质转化能力,实现有机负荷的降解和污水的净化。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降解、聚合、脱析等过程。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是关键。

首先需要选取适合生长的微生物菌种,然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通常采用污泥接种法,将野生菌株从污水中筛选出来,接种到适宜的培养环境中。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逐渐增加有机负荷和DO浓度等条件,增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生长和维持能力。

好氧颗粒污泥的作用机制是多样的。

首先,由于生物颗粒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膜形成特性,可以吸附、分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其次,好氧颗粒污泥具有高效的氧气转移能力,可以很好地维持好氧状态。

此外,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类种类繁多,其生态系统稳定削弱了某些病原菌的形成和繁殖,从而减少了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数学模拟在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常见的数学模型有CSTB(Continous State-Based Model)模型、ASM(Activated Sludge Model)模型等。

这些模型结合了微生物代谢反应、环境因素因素对污泥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可以准确地模拟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和多种处理工艺对其产生的影响。

总之,好氧颗粒污泥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生物环保特性。

污泥好氧发酵工艺

污泥好氧发酵工艺

污泥好氧发酵工艺1 原理与作用1.1 污泥好氧发酵及其优缺点污泥好氧发酵通常是指高温好氧发酵,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生物代谢作用,使污泥中有机物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从而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一种处理工艺。

污泥好氧发酵具有以下优点: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堆体温度可升高至55C以上,有效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和杂草种籽,提高好氧发酵产品的安全性;好氧发酵处理后,污泥有机物含量降低,有机养分形态有利于植物吸收;形成高质量、可销售的最终产品,无臭味,公众接受度高;好氧发酵工艺对于设备和操作的要求较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污泥好氧发酵也存在一些缺点:好氧发酵过程需要较大的场地,如果可用土地不多或者土地价钱很高就会影响好氧发酵工艺的应用,对于高度城市化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辅料一般需要另外购买,提高了好氧发酵工艺的运行成本;好氧发酵过程需要臭气控制,操作环境较差。

1.2 污泥好氧发酵原理污泥好氧发酵原理是在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堆料中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泥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合成。

参与反应的三种主要微生物菌属包括细菌属、放线菌属和真菌属,大部分有机物的分解是由细菌完成的。

好氧发酵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和胶体有机质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

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质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质转化为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用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如图 3.1-1所示。

图3.1-1好氧发酵原理图好氧发酵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中温阶段。

好氧发酵过程初期,堆体基本呈15C ~45C 中温状态,嗜温 微生物较活跃,并利用糖类和淀粉类等较易利用的有机质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

(2) 高温阶段。

当堆体温度升至45C 以上时进入高温阶段,在这一阶段, 嗜温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取而代之的是嗜热微生物。

污泥培养的方法

污泥培养的方法

污泥培养的方法
2014-02-13 22:10:42| 发布人:刘朴| 浏览(60)| 评论(0)
通常污水系统生化池在运行前需要接种污泥,而污泥接种的方法即污泥培养大致需要以下几步:
1、污泥的培养是将清水与部分污水引入好氧池中,使其保持一定的水温与水位,并保持其浓度在1500mg/L~2500mg/L。

2、选择同类或相似的菌种,或活性较强的菌种进行投加培养。

3、在生化调试前期加入大粪为碳源,在中后期添加地脚面粉或淀粉作为调试期碳源。

以达到活性污泥细菌所需要的COD。

4、将投料后的好氧池进行闷曝。

第一天曝气6小时充氧。

第二天再进行投料、曝气。

5、经过三天的闷曝后,可以镜检中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

此时,进入培养中期。

这个时候要对生化池进行适量换水并继续闷曝,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

6、到第7天至10天,生化污泥呈淡黄色。

此时,用镜检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可发现有较多的活跃纤毛虫、线虫等。

或是取曝气池里的污泥静置30分钟,污泥占15%~30体积。

则可以说明,活性污泥细菌培养成功。

可进入驯化阶段。

当然,不同的系统污泥培养的方法步骤也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先接种在闷气然后在曝气,不同的污水处理系统培泥的区别在于时间、接种微生物的不同等。

总之,污泥培养调节好时间,营养充足,溶解氧足,接种的菌种活性好,污泥很快就能培养起来。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好氧颗粒污泥的培育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1.引言好氧颗粒污泥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微生物聚集体,具有优异的污水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