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细长轴类工件加工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技巧
【内容摘要】在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加工精度低、形状误差大等缺陷。

本文通过对细长轴类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就如何提高细长轴类工件加工精度,从装夹方法、加工方法、进给量、刀具几何角度选择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细长轴;受力分析;加工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0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工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l/d>25,例如:印刷机的滚筒、粮油机械、传送机械等,通常把这类工件称之为细长轴,一般在车床上进行加工。

这类工件在车削过程中,由于其刚性差,在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变形,这样就破坏了刀具和零件相对运动的准确性,使加工出来的细长轴中间粗、两头细,严重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同时,细长轴产生变形后,还会引起工艺系统的振动,影响零件的粗糙度。

现就产生变形的具体原因加以探讨,以便掌握其加工的技巧。

一、细长轴产生变形的原因分析
在车床上车削细长轴,产生的变形主要有弯曲变形和热变形两种,这与其装夹方法密切相关。

传统的装夹方式主要有”一夹一顶式”和”两顶尖式”两种。

(一)细长轴的弯曲变形
轴类工件在车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可以分解为轴向切削力fx、径向切削力fy及切向切削力fz。

不同的切削力对车削细长轴
时产生弯曲变形的影响是不同的。

下面主要分析”一夹一顶”装夹方式对细长轴变形的影响。

1.径向切削力fy的影响
径向切削力是垂直作用在细长轴轴线的水平平面内,由于细长轴的刚性较差,车刀施加的径向力将会把细长轴顶弯,使其在水平面内发生弯曲变形,形状上造成两端小,中间大。

2.轴向切削力fx的影响
轴向切削力是平行作用在细长轴轴线方向上的,它对工件形成一个弯矩。

对于一般的车削加工,轴向切削力对工件弯曲变形的影响并不大,可以忽略。

但是由于细长轴的刚性较差,其稳定性也较差,当轴向切削力超过一定数值时,将会把细长轴压弯而发生纵向弯曲变形。

(二)细长轴的热变形
工件在车削过程中,由于工件和刀具间的挤压、摩擦等相互作用,导致切削热的大量产生,从而使工件的温度升高。

工件的温度升高后,就会引起工件热伸长,导致刚度和稳定性的降低。

所以,在车削细长轴类工件时,一定要考虑到热变形的影响,工件热变形伸长量可按下式计算:
△l=alδt
式中△l--工件热变形伸长量,mm;
a--材料膨胀系数,钢a=11.5x10-6(1/℃)
l--工件的总长(mm);
δt--工件升高的温度(℃)
所以,车削细长轴时,采用以下措施可减少热变形的影响:
1.使用弹性活动顶尖,可有效的补偿工件的热变形伸长,使工件不易弯曲,车削即可顺利进行。

2.刀刃应经常保持锋利,刀具磨出较大前角,刀刃锋利,减少切削热和切削力。

3.充分使用冷却液进行冷却,降低切削温度,减少热变形。

4.采用左偏刀反向进给车削,使进给切削力fx作用在后顶尖,工件不承受轴向压力,可以减小加工变形。

采用一夹一顶装夹细长轴时,可以在卡爪与工件外圆之间加入开口钢丝圈,以减少工件装夹变形。

二、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的措施
在细长轴加工过程中,为提高其加工精度,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提高细长轴的加工精度。

(一)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法
在车床上车削细长轴,若采用”两顶尖”装夹,工件定位准确,容易保证同轴度,但细长轴的刚性较差,弯曲变形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振动,因此只适宜于安装长径比不大、加工余量较小、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若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如果顶尖顶得太紧,除了可能将细长轴顶弯外,还能阻碍车削时细长轴的受热伸长,导致细长轴受到轴向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另外,卡爪夹紧面与顶尖孔可能不同轴,装夹后会产生过定位,也能导致细长轴产生
弯曲变形,因此,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时,顶尖应采用弹性活顶尖,使细长轴受热后可以自由伸长,减少其受热弯曲变形,同时可在卡爪与细长轴之间垫入一个开口钢丝圈,以减少卡爪与细长轴的轴向接触长度,消除安装时的过定位,减少弯曲变形。

(二)直接减少细长轴受力变形
1.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车削细长轴
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方式车削细长轴,为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弯曲变形的影响,传统上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

车削细长轴时,使用中心架可以增加工件的安装支撑点,提高工件的刚性,改善切削条件,车削细长轴的端面、钻中心孔和车削较长套筒的内孔、内螺纹时,都可以用一端夹住工件一端搭中心架的方法,这种装夹刚性好,应用较普遍;使用跟刀架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切削时产生的切削力,提高工件的加工刚性,减小工件的弯曲变形,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跟刀架使用时是安装在床鞍上随车刀一起移动,主要适用于车削无阶台的细长轴和长丝杆类工件。

2.采用轴向拉夹法车削细长轴
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虽然能够增加工件的刚度,基本消除径向切削力对工件的影响。

但还不能解决轴向切削力把工件压弯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长径比较大的细长轴,这种弯曲变形更为明显。

因此,可以采用轴向拉夹法车削细长轴。

轴向拉夹车削是指在车削细长轴过程中,细长轴的一端由卡盘夹紧,另一端由专门设计的夹拉
头夹紧,夹拉头给细长轴施加轴向拉力。

在车削过程中,细长轴始终受到轴向拉力,解决了轴向切削力把细长轴压弯的问题。

同时在轴向拉力的作用下,会使细长轴由于径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程度减小;补偿了因切削热而产生的轴向伸长量,提高了细长轴的刚性和加工精度。

3.采用反向切削法车削细长轴
反向切削法是指在细长轴的车削过程中,车刀由主轴卡盘开始向尾架方向进给,如图5所示。

这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切削力使细长轴受拉,消除了轴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

同时,采用弹性的尾架顶尖,可以有效补偿刀具至尾架一段的工件受压变形和热伸长量,避免工件的压弯变形。

4.采用磁力切削法车削细长轴
磁力切削法的原理与反向切削法原理基本相同。

在车削过程中,细长轴由于受到磁力拉伸的作用,可以减少细长轴加工时的弯曲变形,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

(三)合理地控制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选择是否合理,对切削过程中产生切削力的大小、切削热的多少是不同的,因此,对车削细长轴时引起的变形也是不同的。

1.背吃刀量a
在工艺系统刚度确定的前提下,随着背吃刀量的增大,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随之增大,引起细长轴的受力、受热变形也增大。

因此,在车削细长轴时,应尽量减少背吃刀量。

一般粗车时,
背吃刀量asp=1.5mm~2mm;精车时,背吃刀量asp=0.5mm~1mm。

2.进给量f
进给量增大会使切削厚度增加,切削力增大。

但切削力不是按正比增大,因此细长轴的受力变形系数有所下降。

如果从提高切削效率的角度来看,增大进给量比增大切削深度有利。

一般粗车时,进给量f=0.3mm/r~0.4mm/r;精车时,进给量f=0.08mm/r~0.12mm/r。

3.切削速度v
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降低切削力。

因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细长轴的受力变形减小。

但切削速度过高容易使细长轴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弯曲,破坏切削过程的平稳性,所以,切削速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对长径比较大的工件,切削速度要适当降低。

一般粗车时,切削速度
vc=50m/min~60m/min;精车时,切削速度vc=60m/min~100m/min。

(四)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
为了减小车削细长轴产生的弯曲变形,要求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越小越好。

因为工件刚性差,车刀的几何形状如果选择不当,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切削效果。

而在刀具的几何角度中,前角、主偏角和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

1.前角r
前角r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功率。

增大前角,可以使被切削金属层的塑性变形程度减小,切削力明显减小。

增大前角可以降低切削力,所以在细长轴车削中,在保证车刀有足
够强度前提下,尽量使刀具的前角增大,前角一般取r=15°~30°。

2.主偏角kr
主偏角kr的大小影响着3个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随着主偏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切向切削力在主偏角为60°~90°时却有所增大,在主偏角为60°~75°范围内时,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

在车削细长轴时,一般采用大于60°的主偏角。

3.刃倾角λs
刃倾角影响着车削过程中切屑的流向、刀尖的强度及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

随着刃倾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但轴向切削力和切向切削力却有所增大。

刃倾角在-10°~10°范围内,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

在车削细长轴时,常采用正刃倾角3°左右,以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确保已加工表面的切削精度。

细长轴的车削加工在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的。

由于细长轴刚性差,车削时产生的受力、受热变形较大,很难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

通过采用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先进的加工方法,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等措施,可以确保细长轴的加工精度。

参考文献
[1]唐大鹏,《车工工艺学》,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重庆市技工教育研究室,2004
[2]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