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题目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得扩大内需成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胜法宝。我国农村拥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作为一种扶贫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型支农方式,小额信贷服务于“三农”,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拉动农村内需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投资和消费两大方面研究了小额信贷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与投资相结合,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运输服务业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与消费相结合,可使农民增加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力,提高受教育程度,解决住房难题,增强对医疗费用的承受力。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内需投资消费
一、引言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这三辆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消费需求的作用相对稳定,投资需求在经济波动时期起着主要作用,而出口需求则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 2009年我国出口行业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严重受挫,导致对外依存度过大的GDP增长也遭遇重创。由此可见,只有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即扩大内需才是保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途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大国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内需规模大,而处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就更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农村人口为亿,占总人口的%;而我国农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13%-17%。因此,农村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扩大农村内需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积蓄后劲,注入持续的动力。
除了保证GDP的稳定增长外,扩大农村内需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金融支持作用。对亟需资金投入的农村而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突出任务。以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建为目标的三农投资,以及各项旨在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倾斜性政策,在当前来看是保增长,长远
来看则是使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于是,手续简单、发放灵活的小额贷款将无疑在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从投资方面来看小额信贷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
(一)小额信贷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被称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扶贫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型支农方式,小额信贷在2002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纷纷加大涉农小额信贷产品的推广力度,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中低收入者收入等问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政策性目标和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原则的有机结合。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朝向组织化、新型化和创新化发展方向中都起到了显着地促进作用。
1.促进粮食生产
粮食是传统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截止2009年,全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农业发展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基础性保障。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总体平衡,库存充足,自给率稳定。农业为保增长扩内需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除此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农支出之外,小额信贷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开展了大规模小额信用贷款的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末,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增加个百分点;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增加个百分点。
2.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全球化和知识化浪潮中,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缺乏组织化的农村生产形式难以进入市场,无法与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国外力量进行竞争。农村经济问题,关键是如何组织农民进入市场。让农民组织起来,使农民组织自主发展和壮大,是农民面对市场化和现代化挑战的积极应变。对此,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提供了的一个有效途径。小额信贷的运作,为农民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条件,促使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使农民享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益。
3.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纯粹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一些创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日渐成熟。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以农业生产、自然环境与文化资源为主要开发内容的观光农业便是农业创新的一个典型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我国内地的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观光农业园在许多大中城市迅速兴起。然而,观光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规模小,设施缺乏和旅游项目缺少多样性,其数量与质量尚不能够适应旅游发展需要。因此,要发展观光农业,一方面需要政府出面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借助小额信贷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掌握园区科学规划的理念和经营方法,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
设,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丰富观光农业的内部项目,使得观光农业的发展进入“投入——产出——投入”良性循环。
(二)小额信贷与运输服务业相结合
大力推进农村交通运输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从而拉动农村内需。因此,中央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布局中,对“十一五”农村交通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对此各级地方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如浙江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底,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着力改善农村物流配送条件,加强和完善运输信息化体系建设等。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可利用小额信贷进行运输领域的尝试,如合伙开办小型客运公司从事物流、提供区域内送货上门服务、建立小型区域市场为农民们提供信息和物资交易平台等。一方面这些创业的尝试所需的投资额较小,投资回报期较短,小额信贷可以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很好地服务地方,带动农村经济建设,拉动农村内需。
(三)小额信贷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相结合
中国传统农产品企业的做法往往是将初级产品直接销售或出口,这便使得农民的利润微乎其微。可以利用小额信贷的款项支持,从完善销售服务、优化产品包装、提高文化诉求等方面人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1.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产品源头以及消费终端的联系,积极探讨客户需求,争取把产销服务做得更加通畅完善,打通终端市场与产品源头的链条,使产品供有所求,求有所供。这样的企业并不需要高端的技术或大批的设备,是小额信贷可以扶持的对象。
2.打造农产品的知名品牌
虽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农产品息息相关,但事实上众所周知的农产品品牌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企业,对品牌价值及其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其实,农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需要良好的包装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以吸引广大的消费群体。同类农产品的差异化原本就不及其他消费品那么直观和强烈,因此农产品企业更应该通过宣传来彰显自己的特色,让消费者认知并认可直到形成忠诚的购买群体。
3.赋予农产品文化特色
我国地域色彩浓厚,各地都拥有属于自己地方的文化特色。把这种文化特色与产品相结合,不仅可大大提高消费群体的兴趣,而且给产品增添了几分文化内涵,这种文化与产品的捆绑式销售,能为产品增色不少,达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广目的。鉴于目前这样的企业尚少,我们认为该方面的创业值得尝试,借助于小额贷款的资金,打造出地方名牌,甚至是中国驰名的农产品品牌必将为我国农村发展道路提供又一重要借鉴。
三、从消费方面来看小额信贷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