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中地理(冬季风、夏季风、焚风、等温线、地形)考点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冬季风、夏季风、焚风、等温线、地形)考点详解
(1)季风区VS 非季风区
季风区,指的是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显著的区域。
其他区域称为非季风区,非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但容易受到冬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
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以冈底斯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大兴安岭为界。
在分界线的西北侧,受冬季风影响显著(西北季风,下图中的蓝色箭头),冬季风常常带来降温、降水;在分界线的东南侧,受夏季风的影响显著(东南季风,下图中的红色箭头),夏季风常常带来升温、降水。
图1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2)气温垂直递减率
气温垂直递减率,又称为绝热率,表示气体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的程度。
一般来说,湿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绝热率较小(0.6℃/100m);干空气的绝热率更大(1℃/100m)。
图2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干、湿)
(3)焚风
焚风,是指湿润气流,变为干热气流的过程。
焚风的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迎风坡:含有较多水汽的气流(湿润),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山脉的阻挡(迎
风坡),被迫抬升。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水汽逐渐冷凝,成云致雨。
气流中的水汽减少,变得冷干。
②背风坡:气流沿着背风坡下沉,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
到达山脚下时,气流变得干热。
图3 焚风的形成过程
例题
图4 例题
答案:(1)夏季时北坡>南坡,冬季时南坡>北坡。
(2)海拔低、焚风效应;地形。
(3)①陕南:山地和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陕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③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
(4)①陕南:水田农业+林业;②陕中:种植业(旱地);③陕北:农业+林业+牧业。
精讲精析:(1)分析秦岭南北坡的气候差异。
我国夏季的时候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则在夏季时,秦岭的南坡为迎风坡,气候温暖湿润;而在冬季时,秦岭的北坡为迎风坡,气候更加的湿润。
气候越湿润(水汽更多),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越小,因此夏季时南坡的垂直递减率更小,冬季时北坡的更小。
(2)分析关中地区夏季高温的原因。
从图15可以看出,关中位于渭河谷地,海拔较低,因此温度较高(海拔越低、温度越高)。
另外,夏季时盛行东南季风,关中地区位于秦岭的北侧,恰好位于背风坡。
秦岭海拔较高,东南季风越过秦岭时会发生“焚风”现象,因此背风坡的空气高温干燥。
(3)分析等温线的凸出。
从图14中可以看出,等温线向北凸出,画出凸出的方向(蓝色),同时垂直于该方向作一条垂线(红色),与两侧等温线相交。
可以发现中间交点的温度高,两侧交点的温度低。
因此猜测中间地区可能是由于海拔较低,因此气温更高。
经观察,该地区恰好为陕西与山西的分界线,黄河。
黄河的海拔比两侧低,因此气温更高,使得等高线向北凸出。
图5 根据等温线判断地形
(4)分析地形、纬度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海拔越低,气候会更加暖湿。
①在低纬度的陕南山区,位于秦岭以南,受夏季风的影响(迎风坡),谷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山地发展林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②在中纬度的陕中地区,海拔较低且位于秦岭的背风坡(焚风),气候较为干热,因此适宜发展旱地农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③在高纬度的陕北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且降水较少,适宜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林业(保持水土),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总结
(1)判断地图上的南、北
①没有指北针时,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北针时,指北针指向的方向是北方。
有时候指北针是“平躺”的,如下图。
则此时它指向的右侧,为北。
图6 带有指北针的地图
(2)作温度的辅助线,判断地形、洋流
当等温线曲曲折折时,如何根据等温线,判断所处的地形、洋流?作辅助线。
①过A点,顺着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作一条趋势线(蓝色);过B点,同样作一条蓝色趋势线。
②过A点,垂直于蓝色趋势线,作一条直线(红色),与两侧等温线相交(黄色);过B点,同样作一条红色直线,与两侧相交。
③比较A、B两点与两侧交点的温度。
A点(>10℃),A点左右侧交点(10℃),B点(<10℃),B点左右两侧交点(10℃)。
④判断地形、洋流。
在温度上,A点>A点两侧,B点<B点两侧。
因此A点可能为山谷(海拔低,温度高),或者暖流;B点可能为山脊,或者寒流。
图7 根据等温线判断地形和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