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嵌入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首先,以各种无线通信生理指标传感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可扩展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护系统体系结构模型。介绍了在该系统结构中采用的无线生理指标传感器节点以及监护基站设备的设计要点。对无线传感网络的常用组网技术进行了探讨,并Zigbee协议作为节点和基站设备所使用的近距离通信标准,建立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联入Internet网络或者通过modem接入Internet网络的可行性。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医疗监护系统。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远程医疗监护,Zigbee

1 绪论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自组织方式构成的网络,其应用前景广阔。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适合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技术、射频技术等,Zigbee技术将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医疗监护仪器目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医院内由职业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专门仪器,对病人进行生理指标的监护;另一类是在普通人员的家庭内或者户外,在医生的指导下,由病人本人或者家属使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对病人进行监护,所得到的生理指标将及时传送给相关医生。目前,医院所使用的监护方法,大多使用固定的医疗监护仪,连接设备将传感器探头连接在病人与监护设备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复杂的设备,众多的连线,会造成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病人身体状况,使得诊断所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给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不便,可能会影响对病情的正确诊断。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解决长期慢性病的监护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一些突发性疾病和家庭保健,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的日常护理、孕妇、胎儿、婴儿、幼儿的保健也需

要长期的家庭监护。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研究基于公用网络的家庭医疗监护,建立小区医疗网络,利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病人负担。以往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有线方式或简单的无线数据发射接收方式。被监护者身上安装的传感设备难以自由灵活地移动和接入,系统没有扩展性,成本高。Zigbee 技术的出现为传感器信号的无线传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Zigbee节点有几十米的覆盖范围,且可以增加路由节点,扩展覆盖范围,因此适用于家庭住宅。同时由于生理监护信号的数据传输流量不大,传输速率为250kbps的Zigbee能够满足生理数据传输要求。Zigbee传感节点可自由灵活地加入和离开网络,相对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上述特点使其在个人生理信号监测和远程家庭监护方面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在移动监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1.1分布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简介

远程医疗监护技术是近年来远程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欧美各国一直致力于对远程监护的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推动其发展。远程监护可以定义为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因此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监护中心、远端监护设备和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简化远程监护系统结构如下:

图1.1远程监护系统结构图

1.远端监护设备

根据监护对象的和监护目的不同,远端监护设备有多种类型,按用途可分为三类:一类为生理参数检测和遥测监护系统,这类设备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能帮助医生掌握监护对象的病情并提供及时的医疗指导。检测的生理信息主要包括:心电图、脑电图、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气、血氧饱和度、体温、血糖等。第二类为日常活动监测设备,如监护对象的坐卧行走等活动状态和监护对象的日常生活设施使用情况,主要应用于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第三类是用于病人护理的检测设备,如瘫痪病人尿监测设备,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监护中心

监护中心可以位于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医院或其它医护人员集中的场所,其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