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的现状、趋势与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差距:信息化对业务支持的广度与深度尚需加强
对比国内外电力企业信息化及其对企业管理与发展带来的效益,赛迪顾问研究表明:国内外电力信息化存在 较大反差,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对业务支持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明显不够。 (1) 企业商务需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变:国际电力企业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改造电力公司经营和管理 上,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电力企业积极开展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材料采购、招标以及 电力市场交易等,节约了大量的采购与交易成本。中国电力行业由于长期在计划性生产模式下运营,市场化 意识淡薄,在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商务方面还处于落后阶段,中国电力企业基本尚未建立起企业电子商务平 台。 (2) 应用广度上需从局部应用向全局应用拓展:电力企业信息化大多处于以生产信息统计、展现为代表的局部 应用,部分建立了ERP系统的企业也仅实现了生产、物资、营销、财务等核心业务模块。国际大型电力企业大 多完成了ERP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覆盖了生产、营销、物资等业务和财务、人事等管理活动。相对国外信息化
电力信息化
电力信息化 - 数码图书馆 - 电力资讯 - 商务在线 - 网译中心 - 服务快车 您的位置<<首页<<电力信息化
电力信息化的现状、趋势与思路
中国电力报 2004-08-18 2004年8月17日,“2004年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高层论坛”如期在北京召开。论坛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 展研究院(赛迪集团)的支持下、由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主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是赛 迪顾问今年以来承办的“中国企业信息化论坛”系列之三。 论坛以“协同管理成就效益,整合应用创造价值”为主题,邀请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 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的有关领导,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的知 名电力信息化专家,各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的信息化主管领导和用户代表,以及飞天诚信、黄金眼、大唐 软件、SAP等IT厂商的代表,共同就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信息化发展思路、信息化发展规划、 应用集成、信息整合、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本届论坛上,国内知名信息化咨询机构赛迪顾问隆重推出了《2004年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 告》,该报告显示:经历了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与资源重组,中国电力行业的竞争新态势逐渐形成,电力企业 的经营思路正从计划性生产向市场化运营转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电力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电力企业必 须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内外动力的作用将促使电力企业加快推 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来积聚未来的竞争优势。
file:///D|/book/信息技术/it规划资料/电力信息化的现状、趋势与思路.htm(第 1/4 页)2011-03-20 0:20:10
电力信息化
性日益增大。因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也更加提高,信息安全已纳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2002年国家 电网公司规范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并从安全政策到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实施了电力安全计划的研究和试 点。 7、企业管理革新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 电力行业长期作为国家垄断行业存在与运营,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电力企业曾一度在计划性指令下进行 生产,以安全生产为中心。 在长期的计划经营模式下形成的电力企业条块分割、信息闭塞、效率低下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 求。电力企业需要启动一轮企业管理革新,从企业战略出发,实行业务调整、流程梳理与优化,引入信息技 术的支持。相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力企业管理革新处于落后状况,有的企业引入了先进的业务系 统、管理系统,而管理模式未能实施有效革新,最终导致了信息系统未能发挥预期的、应有的作用。
二、问题:模式与观念是影响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电力集团、电网公司建立了网络、开发了 OA、MIS和其他应用系统,各供电公司建立了和正在建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发电厂在建立MIS、企业资产管 理(EAM)系统。但是,审视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我们发现还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规划缺失导致信息化缺乏系统性:我国电力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为了满足业务需要而进行了一系列信 息系统建设,到目前为止,这些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数量众多。由于这些系统都是在未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 划下建成的,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同共享,业务不能协同开展,对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2) 电力行业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力企业 内部信息系统的信息编码、技术标准、规范也不统一。这就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 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标准体系的缺乏影响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企 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交互。 (3) 电力企业管理模式阻碍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长期的垄断性经营导致了其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 重安全生产、轻企业管理,条块分割、信息分散,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意识深深植入电力企业的领导、职工 的观念中。当前,电力行业竞争机制正在逐渐建立,电力企业面对竞争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正是 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力途径。而信息化建设又依赖于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电力企业管理革新由于受到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而推进难度较大,包括:思想意识的转变;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变革;竞争、服务和成本意识的 觉醒等,还有企业的服务、品牌、人力资源等更高层次的文化范畴。 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实施信息化,只能是原有业务在信息系统的电子化而已,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水 平质的提升。 (4) 信息化组织建设滞后不利于信息化的推进:在过去,各级电力企业的信息部门都不被作为企业的生产部门 来看待,一些专业的生产控制系统、调度系统的建设都由生产部门承担。信息部门在电力公司没有一个专门 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信息化部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企业信息化建设 需求的扩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涉及到业务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信息化需求从个别业务部门的需要扩展到整 个企业的需要,大多数企业现行的信息化部门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由于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各 个方面,所以需要既懂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负责与实施。目前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组织机 构设置和人才状况已经滞后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影响了信息化的推进。 (5) 硬件与软件投入上存在“重硬轻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上的误区,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搞信息化主要就是 买机器、建网络。前几年,电力企业虽然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将资金主要用在了硬件设备的购置上, 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投入却明显不够,认为硬件设施是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软件却是无形的,价值不容易度 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硬轻软”情结。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硬件设施脱离了软件系统,从而硬件也发挥不 出应有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没有成效。 (6) 企业信息系统孤立存在不能发挥整合效益:电力企业要求生产过程的稳定、可靠、安全,所以厂站生产控 制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对企业管理系统更完善,应用效果明显。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的生产 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彼此不能有效结合,不能实现管控一体化,数据信息不能集 成共享,不利于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此外,由于缺乏总体数据规划、数据整合,存在或多或少的“信息孤 岛”,部分数据有冗余和二意性,不能融合到整个管理信息平台上。特别是电厂的生产实时信息,如DCS、 SCADA、 SIS,水调水情监控等信息,不能充分地为MIS所用,不能为决策和数据挖掘服务。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信息化推进模式,以及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观念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 素。
file:///D|/book/信息技术/it规划资料/电力信息化的现状、趋势与思路.htm(第 2/4 页)2011-03-20 0:20:10
ຫໍສະໝຸດ Baidu
电力信息化
先进企业,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广度上存在差距,需要从单项应用向全面应用拓展。 (3) 应用深度上需从信息统计向决策支持转变: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大多处于业务处理层面,信息系统实 现了信息记录、信息统计和报表统计,而对于优化设计、生产组织、协同商务等应用尚未涉及,在企业信息 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方面还未能建立起商业智能分析系统进行信息增值利用,不能为企业综合管理与决策提 供有效的支持。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突破现有层次,向综合决策支持转变。
一、现状:生产控制自动化的先进性与管理信息化的滞后性并存
赛迪顾问研究表明,电力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电力生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电力企业 对生产、调度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却相对不足。我国电力企业 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领先。目前,电力系统的 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 量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各类规模局域网超过2500个,各电力公司本部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比率 接近100%,各网省电力公司本部局域网覆盖本部机关业务工作达90%以上。 2、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 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 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 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 重点方向。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系统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 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2年提出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 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各省公司供电局响应这种要求,普遍建立了用电管理信息 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此外,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立供电营销 客户服务系统的要求,各地供电部门积极进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批供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初步建立起 来。 4、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推进 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各级分子公司积极开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初具 规模,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指标查询系统,开发了计划统计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生产管理、设备 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电力负荷管理、营销管理、燃料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电网实时信息等应用系 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环境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各发电集团公司也把企业信 息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重新规划企业信息化发展蓝图,借助信息化改造和推动电力工业现代化。各公司 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分步实施”方针指导下,建立数字化办公环境、企业综 合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等,为公司业务管理和决策服务。 但是,总体来看,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5、信息化机构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 在我国电力企业中,信息部门曾一度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信息部门在电力公司没有一个专门机 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而是将信息部门附属在生技部下,或者作为企业的三产部门,有的作为设 在科技部下的一个科室,有的设在总经理工作部门下,还有的仅设一个“信息化专责”人员。这是电力企业 信息化建设方面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特征。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进和企业各个 部门的配合。在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形势下,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机构的要求。 6、信息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信息化重点 电力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电力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电力生产的各个层面,电力生产与管理对其依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